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自古以来,教师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是“先生”,是道德楷模,在公众心目中拥有较神圣的地位和形象。建国以来,广大中小学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无私奉献,社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很多人将教师称为“蜡烛”、“春蚕”、“园丁”、“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但是,一段时期以来,在教育内外不良因素的作用下,师德建设逐渐暴露出不少问题。许多人反映,许多教师的不良行为对学生负面影响很大,也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思考。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当前中小学教师师德方面的一些典型问题不容忽视。一是缺乏敬业精神。有的教师不热爱教育事业,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不钻研业务,不重视学习,得过且过;有的教师不安心工作,热衷搞第二职业,过于追求个人地位待遇;有的教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在教育教学方面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够,敷衍塞责。二是对学生缺少爱。有的教师对学生冷漠,不了解学生,也不关心学生的身心成长,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耐心、不够宽容,教育方式方法简单、粗放,有的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甚至讽刺、歧视、孤立、侮辱、体罚学生。三是存在不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要求的行为。一些教师教育理念方法陈旧,违背了教育方针和教育规律,有学者分析总结的现实中普遍存在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用暴力对待“后进生”、用非人性的标语口号来督促学生拼命学习、在学习中提倡竞争、对学生实施过度的教育等五种“反教育行为”。四是少数教师行为不端。有的教师热衷于搞有偿补课、有偿家教,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有的教师搞庸俗的社会关系,收受学生及家长贿赂以教谋私,有的教师在招生、考试等环节上大搞权钱交易。近来频频发生的校长、教师性侵学生的恶性事件,更是反映出教师队伍中的个别害群之马道德品质败坏,社会反映十分强烈。师德问题对中小学教育的影响是全面的。一是影响学生身心发展。高尚的师德,是对学生最生动的教育,师德不良,则会导致很坏的教育效果。中小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和情感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性和模仿力强,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成长具有强烈的示范和感染作用,如果教师失德,就会将不良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传导给学生,其影响甚至是终生的。调研中有家长反映,一些教师根据家长的身份地位和所收受的好处对学生区别对待,给孩子心灵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二是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尽管中小学生心理发育还不成熟,但他们也有初步的价值判断,如果教师不能以身作则,不懂得关心学生,不遵循教育规律,就不能赢得学生爱戴,也就不能很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调研中发现,一些学生厌学、消沉、叛逆、自卑等异常表现,就与教师师德表现有着重要关系。三是影响教师整体形象。尽管广大中小学教师表现是好的,但是个别教师的失德行为,却让教师崇高的社会声望不断受损,有的事件虽然是个案,但随着信息传播的便捷,公众关注与参与程度的提高,影响更甚更坏。推动师德建设存在一些特殊困难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师德建设,有关部门每年都要对师德工作作出部署,全社会也十分关注师德问题,但这个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好,主要是师德建设存在一些特殊困难。一是师德本身难以调节,工作缺少抓手。一般认为,师德属于道德范畴,反映的是教师深层次的思想品格和职业素养,非常抽象,难以概括,难以外化。从内容上看,一是多层次性,既有崇高师德,又有底线伦理;二是多样性,师德反映在教师行为上有不同的呈现方式;三是多变性,师德在不同时期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容易把握。从评价上看,师德的“德”不易识别、难以量化,很难转化为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大多数学校对教师师德表现只能进行评语式的定性判断,教师之间的区分度不大。从调节方式上看,由于个体行为的复杂性,将某种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自觉的行动,是一个长期艰巨的过程,在具体工作层面,调节师德往往缺乏有效的抓手,以至于在实践中,师德调节主要依靠典型宣传、禁止性规定,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二是教育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失德行为隐蔽多发。教育是培养人的复杂服务,需要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良性互动共同完成。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有自主意识的个体,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具有独特的信息优势,因此教育服务市场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在熟人社会里,家长对教师有充分的信任,教师能够自律地开展教育活动,所以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学校。但是在陌生人社会中,原先的信任纽带被割裂,特别是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加剧了教师行为的异化,导致失德行为易发多发。事实上,与其他领域相比,发生在学校和课堂上的教师失德甚至以教谋私行为更为隐蔽。调研中,许多家长反映,由于信息不对称,为了保证老师能够公平地、全身心地教育自己的孩子,通常的做法就是给老师送礼,这反而又对师德建设形成了反向促进。三是社会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化,难以形成新的师德概括。随着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教育资源配置方式和权力利益关系深刻调整,师德所调节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人群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方面,许多教师特别是80后、90后的年轻教师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在个人地位待遇等方面开始提出合理合法诉求,新的思想观念不断涌现,对传统的师德规范产生了剧烈的冲击,特别是个人价值实现与传统意义上高尚师德之间的冲突越来越激烈,使教师产生思想上的困惑,导致师德宣传的说服力、感染力减弱。另一方面,在自利动机的驱使下,等价交换、拜金主义、利益至上、嫌贫爱富等市场经济法则不可避免地在教育领域存在和发挥作用,产生了很多具体的反教育行为,不断冲击师德底线,为此,教育行政部门不得不频繁出台师德负面清单,却难以对师德做出正面概括。四是社会评价导向不合理,教师行为被严重扭曲。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素质教育以来,素质教育理念在全社会已经深入人心。但由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滞后,社会人才评价制度不合理,应试教育氛围仍然浓厚。政府行政部门和家长依然简单地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教师,导致按照素质教育要求开展教育教学的行为不仅得不到鼓励,而且面临很大的风险。相反,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全力提高升学率的行为成为教学的常态并受到欢迎。事实上,发生在大多数学校的教学常态存在大量违反师德的特征:一是只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而忽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忽视个性、人格、创新、实践等要素的发展;二是只重视部分优异学生,忽视全体学生的成长;三是只关注考试结果,而忽视教育过程和学生成长的科学性。调研中许多教师反映,自己意识到很多教育行为不合理,也想进行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但存在很多担心:一是担心影响教学秩序,二是担心家长不答应,三是担心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下降。总之,社会评价导向不转变,教师行为就必然存在朝着违反师德规范方向发展的动力。五是教师管理制度不完善,师德建设缺少有力支撑。在教师准入方面,没有形成严格规范的制度,一些不乐教不善教的人进入教师队伍,有的缺少基本的教育学训练和对学生成长规律的认识,还有一些思想品德有缺陷的人也当了教师。在教师培训方面,师德师风教育形式不够丰富,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也没有提出硬性要求。在教师考核方面,一些地方和学校认为师德不能直接体现为教育政绩,抓师德是务虚,真正搞师德考核还容易得罪人,因此大多将师德考核虚化或者干脆不考核,与教师职务(职称)、工资待遇等联系也不紧密。在教师退出机制方面,长期以来,监管部门仅仅将师德看作工作作风问题,而忽视了师德问题的多面性、严峻性,对暴露出来的违反师德的行为,只要不发生大的事故,更愿意选择不闻不问。有的出于保护干部和维护系统声誉的考虑,不敢也不愿处理干部教师,导致突破师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的事件屡屡发生。加强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的政策建议中小学教师师德建设是非常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根据教师职业特点和道德建设的一般规律,动员全社会力量,贯穿育人全过程,形成全方位的政策体系,目标是让教师自觉按照教育方针的要求,严于律己,科学育人。第一,制定保底线、多层次的师德规范。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过多次修订不断完善,对规范教师行为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其中许多倡导性要求无疑是正确的、有效的。从教育培养人的角度看,教师必须具有比一般从业者更高的道德素养,才能引领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但是,在社会思想意识复杂多样的背景下,必须考虑大多数教师应当和可能达到的实际情况。当务之急是要针对当前教师师德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达到的“底线”,在此基础上,再根据培养创新人才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制定多层次的师德规范,各地各校也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规范。第二,加强教育引导,推动教师自律。一是加强养成教育。在师范生培养、教师培训等各个环节加强师德养成教育,重点是法制、职业道德、心理健康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要努力发掘教师职业的意义与价值,适应教师新群体的特征,增强时代感,重视思想情感和心理体验的动力作用,让教师在感受感动中形成爱教育、爱学生的职业自觉,增强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二是加强环境熏陶。做好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设计好学校景观和展现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情怀的氛围,用优美的校园和具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设施激发教师潜心育人、关爱学生的高尚情操。三是加强实践体验。过去的经验表明,师德教育必须与育人的具体工作结合起来,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在育人实践中也能受到教育,而且教育效果更具体、更深刻。要将师德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让教师在育人过程中自觉践行师德,真正“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第三,完善教师管理制度,实行师德全过程管理。要探索建立师范生和教师师德信用档案,加强师德考核并作为首要考核指标,筛除和淘汰有师德缺陷的人进入教师队伍。要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学校管理等育人环节对教师师德实行全过程管理。要打破教师资格终身制,建立教师资格定期登记制度,完善教师退出机制,建立师德负面清单,对严重失德的教师要清除出教师队伍。第四,妥善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困难和外部压力。一是解决教师生活困难,改善教师待遇。要正确看待教师权益保障和甘于奉献的关系,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关注困难教师,切实解决教师面临的实际生活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二是缓解教师心理压力。及时了解教师的心理状态,帮助教师克服职业倦怠,特别是要合理疏导社会不良现象对教师的传导特别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等不合理诉求对教师的心理压力,让他们心无旁骛,真正按照教育规律育人。三是加快关键环节改革,引导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发展观和教育质量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根据不同类型人才选拔需要,实行分类考试,对部分学科实行多次考试,引进过程性评价,克服“一考定终身”给教师、学生带来的沉重负担。深化教育政绩考核机制改革,尝试将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学生体质健康情况以及当地公众对教育的满意度等评价引入教育政绩考核体系,引导教师主动开展素质教育。第五,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师德建设合力。校长的思想行为,对教师行为具有重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要完善校长遴选机制,让真正懂教育、爱教育的人办学校,进一步提高校长专业水平,推动教育家办学。要按照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要求,改善中小学管理,理解尊重教师,推进民主办学,形成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引导教师在高尚的环境中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完善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鼓励家长参与办学和育人,增强家长对教育过程的了解和监督。这方面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等名校有较成功的探索,他们充分发挥家长群体文化程度高、思想活跃的优势,积极构建家校合作体系,既丰富了学校育人方式,也让教师在家校互动中受到感染,自觉改进教育方式。要扩大社会参与,增进全社会对教师和教育事业的认识,鼓励社会人士开展师德监督,引进专业评价,发挥好教师或行业组织自我监督、自我管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