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与教育侯马市平阳中学王红梅临汾市骨干教师摘要: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少年的健康发展就是国家的健康发展,这不仅仅是每家每户的小事,更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教育是国之根本,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依赖于教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事情,同时也是家庭,社会的事情。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贡献自身的一分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走入千家万户,此项技术的一大特点就是人虽然足不出户,如果想了解世界各地的信息,打开身边的电脑或手机即可。因此,我作为一名普通语言类教师,繁忙的工作之余,对于各种新闻消息颇感兴趣,主要原因是我认为语言离不开生活,生活中的各种真实情感需要语言来解读。更重要的是,我需要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件,经过我的观察,分析,理解,再进行必要的加工整理,变成我所需要的教学素材,从而提升我的教学内容的时代感,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我很享受这一过程。但在这当中,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因此对于学校发生的事情特别关注。近几年来,我发现,校园悲剧从未从我们身边离开。前几天,听学校一位老师说,外县城学校的一名女生跳楼了,原因是喜欢一名男生却得不到回应。我还偶尔获知,一名中学生由于随意花光了家里给的书费,怕家长知道责罚,于是离家出走了,家长急的报了警,方才找到孩子。中学尚且如此,那大学呢?从马加爵到药家鑫再到李启铭,以及复旦校园投毒案,这一件件悲剧的发生,与他们从小心里健康的缺失不无关系。这仅仅是国内发生的校园事件,那国外又是什么情况呢?国际新闻频频报道,2006年8月24日,美国佛蒙特州一所小学发生枪击案,一名枪手在学校内外打死2人、打伤3人。2006年9月17日,杜肯大学5名篮球队员遭到一名男子枪击,其中1人身受重伤。2006年9月27日,科罗拉多州一中学学生遭劫持,枪手杀死人质后自杀;2006年10月2日,宾夕法尼亚州一社区学校发生枪击案,5女生死亡;2007年1月3日,华盛顿州一所高中一名学生枪击另一名学生致对方死亡;此外还有无处不在的校园欺凌事件频频上演。以上这些事情,虽说不是校园的主旋律,但对于我们每个人的心里承受力来说,不亚于一次次的心灵地震。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不该发生的悲剧呢?我们社会各界人士不能不去深思。在我看来,这些青少年之所以会发生这些悲剧,应该有他们自身原因以及深刻的社会原因。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家庭原因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父母的榜样力量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生活在美满幸福的家庭,在孩子眼里一切都是美好的。爸爸勇敢坚强,吃苦耐劳,勇于承担生活重担。妈妈温柔大方,勤俭持家,与爸爸共同抚育孩子,一起为孩子撑起生活的蓝天,一起为孩子打造避风的港湾。如果每个孩子都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他们的身心健康,想必不是我们所要担心的了。然而,就像列夫·托尔斯泰说的那样: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就如上文提到的那几个人一样。斯人已逝,同样身为父母,感同身受。我不想过多评论,因为这些评论我们看的多了。在此我只想说一句,想必每位父母也早在我说之前就想到了,任何事件的发生都不是偶然的,他必然是由量变到质变逐步发展的一个过程。如果每个家庭对于孩子的心里健康教育早早就关注,就引导,或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了。二、社会原因社会大环境影响着家庭对青少年的心里健康教育。社会大环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正面教育和负面教育。现在媒体如此发达,青少年经常从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等途径来获得信息。青少年通过倾听或观察或阅读,与同学朋友相互沟通理解,再或着家长也根据自己的社会经验讲给孩子,从而逐步奠定了孩子的思想基础。如果输入的正能量越来越多,孩子的思想就会越来越健康,反之,思想毒瘤就会越来越膨胀,总有一天会爆炸,酿成无可挽回的后果。三、学校教育有人把学校称作社会的一方净土。学校也本着自己的职责,竭尽所能为学生全面服务,尽一切努力让学生拥有舒适安全的学习环境。但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管住学生的身,却管不住学生的心。学校在无奈地徘徊,但徘徊归徘徊,学校作为教育重地,责无旁贷。在目前教育现状下,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加强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刻不容缓。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正直,善良,勇敢,聪明,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传统的但却一直是我们内心追随的优秀品质,如何把这些毫不保留地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呢?一、既然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孩子的心里健康在一定程度上就取决于父母的心里健康。因此,了解学生家长的情况,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最好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对父母们进行全面的培训指导,加强心里健康教育,孩子的心理健康就有了坚强的后盾。对一个国家的教育来说,不失为一个明智的举措,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二、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社会是个五彩斑斓的万花筒,青少年辨别力差,易受诱惑,总以为自己已是大人,可以独自做决定,殊不知往往容易上当受骗。但青少年终将步入社会。现在诚信考试,诚信交友,诚信互助,诚信经商等等,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同样电信诈骗,手机诈骗,传销组织虽屡受打击,但仍未铲除。这该如何是好呢?我所认识的一个孩子,感觉自己长大了,就去外地打工,殊不知,一不小心陷入了传销组织,他妈妈花光了为他买房子的钱,才把他救出来。他真是悔不当初啊!因此,社会有责任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大环境。比如电视,电影,报纸,杂志,广播,包括网吧等一切宣传手段传播正能量。孩子们看到了心中总会充满爱与快乐。而不是看到救人者不幸溺亡后,被救者无动于衷或矢口否认。作为教师,我知道这样的消息很客观,全无褒贬之意,只是陈述事实。实事求是。救人者舍己救人,应该受到赞扬,可惜却丢了性命。被救者迫于经济压力,不敢承认,只能矢口否认,这二人的所作所为,不能不说与他们从小受的教育,确切地说与他们各自的心里健康不无关系。在我看来,人之所以称之为人,在于他敢做敢为,勇于担当。可惜被救者不明白这一道理。那么他家长也不明白这一道理吗?虽说道德不是法律,但二者全无丝毫关系吗?我们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有待逐步完善,我理解,只是希望国家监管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多少为孩子们的未来考虑考虑,全是因为社会大环境对于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三、学校一向重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但相比较教学成绩来说,依然不占主导地位。但就目前的教育现状,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加强学生的心里健康教育,已经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当然这还需要国家大政教育方针政策的强有力支持。事实证明:青少年的心里健康教育已是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这关乎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的和谐稳定。只是学习成绩好,是代表不了一个孩子的未来的。因此无论是家长,还是学校都要加大保护青少年心里健康的力度,把这作为首要任务来抓,而且这也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积极配合,为了每个孩子,每个家庭,社会的稳定,祖国的明天,难道我们所有人不应携起手来,共创更加美好的心灵世界吗?参考文献:1、张世福等著《心理学》1997年2、朱新春等著《教育学》1997年3、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心理素质》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