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第一章美术和儿童美术第一节美术的起源和发展美术起源的理论1.模仿说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2.游戏说艺术发生的真正动力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既是人的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的辩证统一,也是人类脱离动物界的标志。3.巫术说原始人在洞穴中创作的壁画虽然有许多在我们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4.表现说美术起源于人类表现和交流情感的需要,情感表达是美术最主要的功能,也是美术发生的主要动因。美术的本质1.社会本质美术源于社会,能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2.认识本质人类对社会生活或对世界的一种认识的物化形态。3.审美本质美术即反映现实美,又能创造艺术美美术的特征1.视觉形象性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失掉形象性这一基本特征的作品,就不能称作艺术。2.瞬间性和永固性美术作品是静止的,即使面会一个运动过程也只能截取期中的一个瞬间,一旦美术作品创造为形象,就永久固定下来。第二节儿童美术儿童美术指的是儿童所从事的造型艺术活动。它反映了儿童对其周围世界的认识、情感和思想。是儿童感知世界的一种方式,儿童的感知世界是一种非逻辑思维的方法,主要包括想象、幻想、直觉、灵感、推测。儿童美术活动的分类1.从种类上分大致可分为绘画、手工、美术欣赏。2.从工具、材料和表现方式上分蜡笔画、油画棒画、彩色铅笔画、粉笔画、水墨画、彩色水笔画、手指画、棉签画和水粉画等。3.从性质上分命题画、想象画、故事画、填色画和集体创作话。儿童美术的特点在儿童时代里,一切事物都是互相渗透的—自我与外界、梦与清醒、现实与幻想、昨日与明日、概念与迹象、思想与感觉。1.是其发展的一种表现能反映儿童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儿童美术的特点3.是其自我表现的一种方式当年幼儿童不能自如地运用语言文字这种成人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表现自我和与人交流时,他会运用其他一些符号系统来表现自己,美术就是这些符号系统中的一种。4.是其探索美术媒介,并使自我得以肯定的一条途径。5.是对其实施审美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第三节儿童美术与儿童心理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感知觉在美术活动中,儿童总是选择那些对他们来说富有审美意义及结构特征的对象作为欣赏对象,在表现物体时常常突出和夸大那些与他们审美趣味吻合的部分,而淡化或忽略那些与自己审美趣味无关的部分。因此,哪些富有生命力的色彩、线条、形象等跃然纸上,形成儿童独特的表达方式。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想象想象按其创造性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根据某一事物的图样、图解或言语描述而在头脑中产生关于这一事物的新形象。创造想象:按照一定目的在头脑中独特地创造某一事物的新形象。幼儿的想象仍是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在幼儿的绘画作品中模仿的成分比较大,创造的成分还很有限。儿童美术与儿童的创造力儿童最初的创造应该说始于模仿。通过模仿活得关于动作、事物间的联系的知识经验,为下一步创造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绘画发展中。从最初的乱涂乱画,到画出一些符号和形状,再把各种形象有选择的结合在一起构成图像,幼儿的创造力通过绘画作品表现出来,同时也在绘画中得到不断的发展。有限的只是经验和能力水平决定了学前儿童的这种创造大多脱离世纪,带有很大的夸张部分,不符合逻辑规范和法则。在这种不受规范、习惯的限制和制约的创造活动中,幼儿才能自然地、真实地表达自我,从而使美术作品中具有更多自在性、生动性和独特性。儿童美术与儿童的情感情感是人对待周围现实和对待自身态度的一种稳定而持久的体验。美术是儿童表现自我、抒发情绪的一个重要情绪,也是外化儿童情感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儿童可籍由线条、形象和色彩,直接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美术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它比一般文字更直接也更具包容性。更应该让幼儿无拘无束地利用美术表达内心的情感,发挥美术的独特价值。练习:1.关于美术的起源有哪几种理论?其各自的特点是什么?2.美术有哪几种本质?3.美术的基本特征是什么?4.什么是儿童美术?儿童美术有哪些本质特征?5.谈谈儿童美术和儿童心理发展的关系。第二章儿童美术的发展第一节儿童美术发展过程儿童绘画经历了他们自身的一个完整的生命循环美国教育学家凯洛格对约一百万张儿童画进行了研究,归纳了儿童从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一)涂鸦线(六)人以外的其他初期图形基本的涂鸦线●“动物”样式配置●“植物”偶发图形●其他图形(二)图形(七)儿童美术的国际性(三)图形组合结合体集合体(四)曼陀罗与“太阳”曼陀罗太阳(五)蝌蚪人从动作到有意义表征的发展过程(一)涂鸦线大约一岁半左右,儿童开始用笔在纸上涂划,所画的东西纯属涂鸦,在画面上只是一些杂乱的线条,这类线条被称为涂鸦线。画涂鸦线的时期被称作涂鸦期,它可能要持续到三至四岁。基本的涂鸦线2岁或者2岁以下的幼儿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所画的涂鸦线称作基本涂鸦线。儿童刚开始画画,似乎完全沉湎于自己的动作,满足动觉是最基本的动因。样式配置凯洛格将儿童在绘画时注意到与纸面的配置关系称为样式配置。样式配置与基本的涂鸦线的不同之处在于儿童在画基本涂鸦线时无需视觉的参与,而样式配置则要运用眼的控制力。偶发图形2岁后形状和画纸保持配置关系,3岁之前能以单线画出,十字形、圆、三角形和其他不同的图形。在这两者之间,有可能画出偶发图形。偶发的图形不一定与画纸的四周有固定的关系,而且图形的形状也不一定清晰可辨,但它们确实暗示了图形所要表示的意思。(二)图形图形是儿童经过思考和计划而画出的,儿童常想起自己画过的图形,并自发、自愿地再现它们。这个时期的儿童在画线时除了更具有眼手协调能力外,其记忆力已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儿童绘画中的图形可以分为6种,期中5种是具有几何意义的图形。如:矩形、椭圆形、三角形、十字形、斜十字形和不定形。(三)图形组合结合体凯洛格把两个图形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称作结合体。图形的结合方式:1.不涉及主辅关系2.哪个图形为主,哪个图形为辅3.考虑两个图形的主辅的同时考虑两种图形在分离、重复及包含的组合。集合体凯洛格把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图形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图形称作集合体。在画集合体时,儿童常沉浸于他的绘画过程之中,而且反映出与生俱来的讲究均衡性和规则性等美术特征。儿童在画集合体时对图形均衡性和规则性的追求是具有发展意义的。(四)曼陀罗与“太阳”曼陀罗梵语中是“魔圈的意思。指包括这圈形主题符号的再现,有时又特别指那种其中结合着直线的圆圈样式。曼陀罗具有圆满、完整无缺、统合的映像,它包含了深思熟虑和无限的冥想。凯洛格认为曼陀罗对儿童具有如此吸引力,其理由之一在于它完全均衡。曼陀罗是由抽象而达到某种绘画途径的重要一环,而且更是儿童美术与成人美术之间的一座不可或缺的桥梁。太阳2岁的儿童已能画出直线和曲线,这些是直线和曲线都可以成为儿童画“太阳”的组成成分。“太阳”的结构看上去简单,但儿童在会画复杂的集合体之前是不会画出“太阳”的。而且儿童最初画“太阳”只是喜爱这种良好的视觉形象,并不是真正天空中的太阳。在儿童美术发展过程中,凯洛格认为这是儿童画与成人画之间的又一桥梁。儿童所画各种类型:1.中空的太阳——在不同圆形的周围画交叉的短线2.太阳的脸3.太阳人4.曼陀罗和“太阳”的反复使用(五)蝌蚪人儿童早期画的“人”使人联想到蝌蚪,光光的脑袋上长着长长的尾巴,于是人们便称之蝌蚪人。从“太阳的脸”和“太阳人”发展到画“人”的过程:1.“人”的头上添上了其他图形2.“头”上无任何图形的“人”3.没有“手臂”的“人”4.有各种“躯干”的人5.“躯干”上有“手臂的“人”阿恩海姆认为: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的样式也越复杂。在早起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随着儿童的成长,儿童所画的图形的象征意义才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明确,越来越有特定的含义。(六)人以外的其他初期图形“动物”在儿童初期的画中,要区别“动物”和“人”是困难的。一些儿童画,既可以称之为“动物”,也可以称之为“人”。凯洛格认为,只有当儿童能将水平位置的图形中的“手”和“脚”的位置加以调整时,才能将“动物”和“人”明确的区分。四到五岁的幼儿已经能完成这一调整的过程。“植物”儿童初期所画的“植物”与没有手臂的“人”相似。所以儿童所画的植物也是由涂鸦线、图形、结合体、集合体、“太阳”、“太阳人”这样的一条途径发展而来的。其他图形儿童在其美术发展过程中,所画的“建筑物”、“交通工具”等图形万网不是儿童观察这些实物之后照样子画出来的,而是从结合体和集合体等发展而来的。(七)儿童美术的国际性全世界各国儿童的早起美术作品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很难从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区分他们的国籍。如果说,在他们的美术作品中找出一些差异的话,那么这种差异可能更多地方与儿童实用的美术工具和材料有关,而不是与国籍有关。第二节儿童美术的特征和表现方式图形的选择和组合重复、对称、旋转是儿童组织和安排图形的方式,追求图形的组织秩序和平衡,对有秩序的和平衡的图形的偏好和选择,将简单的图形转换成复杂的图形,将前阶段形成的复杂图形转成后阶段更复杂图形的组成部分等等,这些是儿童美术表现的原则和方法。阿恩海姆:儿童对图形的选择取决于“结构”。如人物的基本“结构”是垂直轴表达的。凯洛格:儿童在绘画发展过程中所保留并经常重复画的都是一些有良好视觉形象、有秩序、平衡的图形。如:太阳。布斯:通过重复、对称、围绕一个中心点旋转等方式将这些最简单的图形转换成较为复杂的图形。避免图形的重叠年幼的儿童认为,每个图形都应该有其自己的空间。儿童总是有意无意地避免所画的图形之间发生相互遮盖或重叠。如:儿童画一堆苹果,会把每个苹果分开画,苹果与苹果之间不会相互重叠或遮盖。等到儿童画相互重叠或遮盖的图形,并以此表现深度概念时,说明儿童绘画表现能力有了提高。图形之间的互相遮盖或重叠,是绘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方法。在画面中,虽然被遮盖或重叠的图形部分火全部地看不见了,但是他们并不显得残缺不齐,相反依然保持了原图形的完整性。图形独自的界限年幼的儿童不能理解一条线不仅可以用于表示一个事物的某一部分,还可以用于表示另一个事物的某一部分。如:让儿童画一堵砖墙,或者一堆书,幼儿会为每一块砖或者每一本书都画上各自的界限。让儿童去画一个被平均切成6块的意大利馅饼,儿童往往画一个整圆表示整个馅饼,而用12条切割线把饼分成6块。图形的融合在幼小儿童,儿童所画的各种物体一般都有由椭圆、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等图形拼搭而成的,各种图形常常清晰可辨。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和眼手的逐渐协调,儿童画中的各个独立图形会出现融合的趋势。儿童会用轮廓线勾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外部界线,而图形之间相互结合的部位则融合成一体,图形之间的界限消失了。图形与图形的融合使线条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图形更具整体感,事物的形象更为生动。运用图形与图形相互融合的方式绘画,既是一种较为高级的思维活动,也是一种需要视觉与动作较高程度协调的活动。水平—垂直关系的处理年幼的儿童在绘画时不能运用水平—垂直关系作为稳定的参照框架,而是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个画面的水平—垂直关系。儿童画道路两侧的房屋,他们常常只以局部道路作为参照点,不懂得画面所在的基地线是整个画面中任何事物位置的参照标准,缺乏对整体的水平—垂直关系参照系统的认识。如:幼儿在绘画时会将每幢房屋画得局部地垂直于道路。烟囱垂直于屋顶。一旦儿童能够运用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构图,他们的画就比较忠实于它所表现的事物的视觉概念,与成人的构图方式相统一。(刚开始运用的时候会比较呆板和模式化)如:所绘人物的手基本都是平举的。事物之间关系的处理年幼的儿童常将事物看作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在纸上画的物体往往是一个个独立存在,与其他事物缺乏联系,而且还尝试漂浮在空中,与地面也没有关系。如:人和动物或人和椅子的关系仅表现为紧密接触人和动物或人和椅子双方有保持完整的图形,并相互重叠在一起如果只画出人的一条腿,而不再画出另一条站

1 / 4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