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奇妙的克隆1.题目解说以“奇妙的克隆”为题,交代了说明对象——克隆,说明了对象的特征——奇妙。“奇妙的克隆”就是“奇妙的无性繁殖”,以“奇妙”加以修饰,突出了这种繁殖的神奇,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知识链接克隆是人工诱导下的无性繁殖,就是“复制”“拷贝”生物。它是用机械的方法,把一个“供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另一“受体”的去除了细胞核的细胞质内。核移植采用的供体细胞有两种,它们有本质的不同。胚胎细胞克隆属于异体复制,“复制”的是提供受精卵胚胎的下一代,相当于生了个“多胞胎”;体细胞克隆属于自体拷贝,“拷贝”的是提供体细胞的动物本身。从技术操作看,后者的难度比前者大。1.正音辨形两栖()繁衍()脊椎()皮nánɡ()克lónɡ()lín()片答案:qīyǎnjǐ囊隆鳞﹒﹒﹒2.据义填词(1):永远没有尽头。(2):指彼此相处平安和睦,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3):形容人的本领高超,办法多。答案:(1)永无止境(2)相安无事(3)神通广大3.走进文本(1)课文的说明对象是,其突出的特点是:___________,。答案:克隆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2)课文的四个小标题分别说明了四个方面的内容:________、、、。答案:克隆的含义克隆的试验克隆的发展对克隆的理性思考1.说明顺序(1)课文介绍中外科学家的克隆试验过程和结果时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标志性词语有哪些?答案:时间顺序。1979年春、1960年和1962年、1978年。(2)课文四个部分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答案:逻辑顺序。不能。因为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试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对克隆的理性思考。逐层深入,步步推进。2.说明方法请阅读全文,指出下列语句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无性繁殖的英文名称叫“Clone”……也叫“克隆”。答案:运用做诠释的说明方法,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做出解释。(2)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答案:运用了引用的说明方法,形象地说明了“克隆”是怎么一回事,把抽象的概念说得通俗易懂。(3)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答案:运用了做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鲤鲫鱼”和普通鲤鱼、鲫鱼的异同,突出了“鲤鲫鱼”的特点。(4)中国科学院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科学家,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答案: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数据的运用准确具体地介绍了科学家试验的过程,又生动地说明了中国科学家在试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锲而不舍、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知识链接】常用说明方法及其作用(1)举例子:具体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2)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3)列数字:具体而准确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使说明更有说服力。(4)做比较: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等)。(5)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6)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该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3.说明语言(1)准确严密。“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大部分夭亡了”一句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案:不能删去。“大部分”表明得到了囊胚细胞核的卵细胞在人工培养下夭亡的非常多,但不是全部夭亡;删去后,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体现不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生动形象。“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科技进步的正、负面影响,它既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给人类造成危害。学习本文过程中,海阔天空(网名)同学在班级QQ群中发出了下面的帖子,请你跟帖。海阔天空:课文第二小节写了许多试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如果按照时间的先后不是更清晰吗?对此,大家有何看法?畅所欲言吧!追风一族:作者没有按时间的先后来介绍“克隆”试验,而是以中外科学试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在克隆试验方面的研究成果和贡献。蓝色季风:作者是以试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络。依据图示,完成下题,归纳反思。本文按照顺序,逐层深入,步步推进。使用四个小标题,依次介绍了关于“克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逻辑含义试验发展造福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