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怎样理解教育技术中的“技术”的含义二、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1)教育科学领域的二级分支学科(2)教育研究中技术学层次的学科(3)具有方法论性质的学科教育技术学是教育科学领域中的一门新兴的二级分支学科是连接教育科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三、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技术学的主要目标:促进和改善人类学习的质量教育技术学的专业主要培养从事教学媒体的教学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各类从事教育技术教学、应用、研究或教育信息化的部门和机构工作,也可以到相关部门从事教育技术理论研究、资源设计、制作、评价、管理等工作。要求毕业生具有坚实的教育心理学、系统科学和信息科学理论基础,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受过良好的信息技术训练并熟练教学过程。四、能够说明教育技术中94定义里面的研究对象、内容、形态、范围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对象: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研究范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五、教育技术学的专业能力有哪些?①教学系统设计的能力②教学媒体应用和评价能力③持续更新、补充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能力④现代化教学系统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能力⑤媒体设计与开发能力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的初步能力六、教育技术学和教育技术的区别1、教育技术是教育中所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2、教育技术学是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3、教育技术是教育技术学的研究对象,教育技术学是在教育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形成的学科。七、戴尔经验之塔的主要观点戴尔经验之塔:把经验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十个层次。基本观点:①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越趋抽象。②教育、教学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进到抽象。③教育、教学不能止于具体经验,而要向抽象和普遍发展,要形成概念。④在学校中,应用各种教学媒体,可以使得学习更为具体,从而导致更好地抽象。⑤位于宝塔中层的视听媒体,较语言、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生提供具体和易于理解的经验。八、信息技术条件下有效学习的特征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化九、建构主义理论学习的主要观点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主动对新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建构知识的意义(或知识表征)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来信息,而是主动地进行选择加工;学习者不是从同一背景出发,而是从不同背景、不同角度出发;不是由教师统一引导,完成同样的加工活动,而是在教师和他人的协助下,通过独特的信息加工活动,建构起对现实世界的意义。2、建构主义认为,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相反,它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地被“革命”掉,并随之出现新的假设;而且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从学习者形成的知识结构的构成来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结构并不是线性结构或层次结构,而是围绕关键概念而建构起来的网络结构的知识,既包括结构性知识,也包括非结构性知识,学习结果应是建构结构性与非结构性知识的意义表征。学习可以分为低级学习和高级学习。低级学习属于结构良好领域,要求学生懂得概念、原理、技能等,所包含的原理单一的,角度是一致的,此类学习也叫非情境化的或去情境化的学习。高级学习属于结构不良领域,每个任务都包含复杂的概念,各种原理与概念的相互作用不一样,是非结构化的、情境性学习。传统学习领域,混淆了低级、高级学习的划分,把概念、原理等作为学习的最终目的,而真正的学习应是要建构围绕关键概念组成的网络结构,包括事实概念策略概括化的知识,学习者可以从网络的任何一点进入学习。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协作者基本观点:①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了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②学习过程同时包括两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已有知识的重组。③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理解。十、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可以用公式S—R来表示,其中S表示来自于外界的刺激,R表示个体接受刺激狗的行为反应。他们认为个体在不断接受特定的外界刺激后,就可能形成与这种刺激相适应的行为表现,他们把这个过程称为S—R联结的学习行为,即学习就是刺激与反应。十一、认知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S—R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基本观点:①认知主义探讨学习的角度与行为主义相反②强调有机的学习是在大脑中完成的对于人类经验的重新组织的过程③认为学习是个体作用于环境,而不是环境引起的行为。环境只是提供潜在的刺激,至于这些刺激是否是否收到注意或被加工,则取决于学习者内部的心理结构④用S—O—R(O即学习的大脑加工过程)模式来取代简单的没有大脑参与的S—R联结十二、影响教育学的学习理论有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十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定义及本质的理解定义:①所谓信息技术教育是指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工具和社会化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手机信息、处理信息、发布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②信息技术教育是指学习、利用信息技术优化学与教的理论与实践。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其重点是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与网络等信息技术工具的知识和能力,运用信息技术工具对各种信息源进行综合处理与创新的能力。本质:按照信息时代的要求,以信息技术为教学内容或教育手段,来激发、调控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过程,以培养人的信息素质。十四、信息技术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①基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②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③信息技术与日常生活和学习相整合的原则④和教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原则十五、远程教育的定义与特征定义:是指教师和学生在非连续面对面的状态下借助媒体技术手段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特征:1)在远距离教学系统中教师与学生处于分离状态的异地进行教与学是它的基本特征2)利用各种媒体技术来传递教学内容3)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某种形式的双向通信联系措施4)教师和辅导教师之间有可能实现不定期的会面或在教室实施少量的集体授课5)有一个完整的组织机构(中央电大或某些高校)来设计课程计划,组织编写和发送教学材料,监督整个教学过程6)很多情况下评价与反思过程是非实时特征: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处于准永久性分离状态②教育组织在材料计划准备和学生支持服务准备两方面影响③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把教师与学生联系起来④提供双向通信,是学生可以主动对话并从对话中受益⑤在学习期间,通常不设学习集体,人们主要是作为个体在自学十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领域有哪些①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进行用教学②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③利用计算机进行模拟实验的整合教学④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十七、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①依据教学目标②依据教学内容③依据教学对象④依据教学条件十八、马斯洛他将人的需求分成了几个层次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社交需要④尊重需要⑤自我实现的需要十九、如何理解信息素养信息素养(InformationLiteracy)是确认信息、检索及寻获信息、组织及整理信息、使用及创造信息、评估的能力(张台隆,2004)不同人对信息素养都有不同的理解和定义,但大致上都可分为以下四个主要部分:(温雯韵;TILT)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应用信息近来也逐渐重视流程中的评估与反思,使过程更加流畅与数据使用正确性提高。信息素养可以说是把日常教学上的文学修养推广至跨媒体的层次上。不过,正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出版变得更容易,市民大众要表达自己的声音更方便,使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得到的信息突然大幅增长。面对这高速及大量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亦是学习信息素养的重点。二十、建造主义学习理论所支持下的教学方法有哪些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是以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包含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⒈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Instruction)[1][8][13]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⑴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⑵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概念框架中的某个节点)。⑶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⑷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⑸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⒉抛锚式教学(AnchoredInstruction)[1][11]这种教学要求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这类真实事件或问题被形象地比喻为“抛锚”,因为一旦这类事件或问题被确定了,整个教学内容和教学进程也就被确定了(就像轮船被锚固定一样)。抛锚式教学由这样几个环节组成:⑴创设情境——使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⑵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境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选出的事件或问题就是“锚”,这一环节的作用就是“抛锚”。⑶自主学习——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例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以及现实中专家解决类似问题的探索过程等),并要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⑷协作学习——讨论、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⑸效果评价——由于抛锚式教学要求学生解决面临的现实问题,学习过程就是解决问题的过程,即由该过程可以直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效果。⒊随机进入教学(RandomAccessInstruction)[10][11]往往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不同的理解。为克服这方面的弊病,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对同一教学内容,要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情境下、为不同的教学目的、用不同的方式加以呈现。换句话说,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这就是所谓“随机进入教学”。随机进入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随机进入学习——取决于学生“随机进入”学习所选择的内容,而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不同侧面特性相关联的情境。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自己学习。思维发展训练——由于随机进入学习的内容通常比较复杂,所研究的问题往往涉及许多方面,因此在这类学习中,教师还应特别注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组协作学习——围绕呈现不同侧面的情境所获得的认识展开小组讨论。二十一、分析“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这句话的含义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他认为,无论是天资比较聪明的人还是天资比较鲁钝的人,如果他们决心要得到值得称道的成就,都必须勤学苦练才行.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点燃火焰那就是点燃学习的兴趣,把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