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系统设计总结关于人物:加涅(美国心理学家)核心思想:“为学习设计教学”;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提出信息加工分析法;九段教学策略;学习的层次的分类;任务分析技术。奥苏贝尔:提出包容(Subsumption)和同化(Assimilation)理论以及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布卢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提出掌握学习。梅瑞尔:“目标—内容”二维模型瑞格鲁斯:细化理论;巴班斯基: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教育科学博士、院士。最优化教学理论。基本标准:效果与质量;时间。维果茨基:肯普:ID1——“肯普模型”皮亚杰:学习者特征分析;教学模式;认识结构论---认识是主体在转变客体的过程中形成的结构性动作和活动。认识活动的目的在于取得主体对客体环境的适应,达到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平衡。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适应推动认识的发展。杜威:实用主义大师,美国现代著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最有影响的教育家。在教育理论方面,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教学方法应根据“从做中学”的原理,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1900年提出:发展一门连接学习理论和教育实践的“桥梁科学”。每一位老师带着自己的哲学思想走向课堂。桑代克:心理学大师,1912年就已经设想过相当于现代的程序学习的控制学习过程的方法.桑代克的三条学习定律:准备率/重复率/效果率。猫笼实验米勒:任务分析法斯金纳:程序教学运动。教学技术第一人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与行为矫正术。认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主要的形式。布鲁纳: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认知发现说赞可夫:发展教学理论。瓦根舍因、克拉夫基:范例教学理论。第一章教学系统设计是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从而找出最佳解决方案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教学系统设计是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分析、设计、开发、实施。1.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系统论2.教学设计的方法论基础是:系统科学方法3.教学设计的依据是:学习需求分析4.教学设计的任务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最佳设计方案5.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使教学效果达到优化6.教学设计的环节: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2选择教学策略与教学媒体;选择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建立评价标准教学系统设计的三个层次:基于“系统”的教学设计如企业培训方案的开发基于“产品”的教学设计如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基于“过程”的教学设计如信息化教学教案的设计教学系统设计的三大变量:条件变量、方法变量、结果变量第二章教学目标分析教学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明确的表述,它是预先确定的、通过教学可以达到的并且能够用现有技术手段测量的教学结果。教学目标特点:客观性和主观性并存、动态性和稳定性并存、系统性、层次性和时限性。教学目标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中介功能、测度功能。教学目标分类理论:1.布鲁姆认知领域教学目标——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1)识记:对先前学习材料的回忆;(2)领会:指理解和把握知识材料意义的能力;转化、解释、推断(3)运用:将规则、方法、步骤、原理等运用到新环境中的能力;(4)分析:分解复杂问题并理解个部分关系的能力;(5)综合:将所学知识、原理、事实等整合成新的知识整体的能力;(6)评价:根据某项标准做出价值判断的能力2.加涅学习结果分为——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言语信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以后能记忆诸如事物的名称、时间、地点等对事物的描述等的具体事实。智力技能:指学习者通过学习获得了使用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能力与知道“怎样”有关,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可以细分为若干小类:辨别、概念、规则和高级规则三类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借以调节他们自己的注意、学习、记忆和思维等内部过程的技能。布鲁姆目标分类和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比较1.相同点:均描述了学习结果,包含基本的心理过程(由简单事实学习向高智力水平的学习的累积发展过程)——教学要重视不同层次的目标!2.不同点:布——用可观察到的学生行为术语表示,不偏重揭示教学内在机制,偏重于评价和测量,但是没有阐明知识和智慧技能是怎样习得的,对于指导教学和学习是有困难的;加——着重人类认知过程和思维的内在机制,每类目标伴随着特定的学习结果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条件和评价,对教与学具有实际指导作用。教学目标分析方法:1、归类分析法.概念:是研究对有关信息进行分类的方法,旨在鉴别为实现教学目标而需学习的知识点。特点:分析有关学习信息不同类别的知识点,把所需学习的知识点划分为无难易层级关系的知识类别。2、图解分析法.概念:是一种用直线形式揭示学习内容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内容分析方法3、层级分析法.概念:是用来揭示教学目标所需掌握的从属技能的内容分析方法特点:A、一级级分析直到最具体为止B、未掌握的和已掌握的明显,便于组织教学。34、信息加工分析法.概念:将教学目标要求的心理操作过程揭示出来的内容分析方法。两种操作方法:直线式方、分支式方法。5、卡片分析法.概念:使用卡片,用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卡片把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归类加以摆放,便于利用分析。特点:直观、灵活、操作方便6.解释结构模型法。编写教学目标的基本要素:ABCD模式,包括:对象、行为、条件、标准的表述。对象——A(audience),教学对象,即学习者;行为——B(behaviour),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能够做什么;条件——C(condition),上述行为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标准——D(degree),评定上述行为是否合格的最低衡量依据。教学目标的具体编写方法:1.对象的表述2.行为的表述3.条件的表述4.标准的表述5.内外结合的表述内容编排的基本理论1、加涅的直线式编排法:2、布鲁纳的螺旋式编排法:3、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与综合贯通编排法教学目标分析与编写中应注意的问题:1.整体性;2.灵活性;3.层次性。第三章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一般特征、初始能力、学习风格、学习动机。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阶段论1.认知发展特征分析前运算阶段(2-7岁):知觉的集中倾向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主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明显的符号性和逻辑性、缺乏抽象性。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假设-演绎思维、抽象思维、系统思维。教学系统设计中应将具体的事物或概念作为认识抽象事物的基础,引导学习者的思维向抽象的逻辑思维发展。态度分为:一、情感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的情绪反应;二、认知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的想法和信念;三、行为成分,包括你对态度对象采取的行动或可观察的行为。学习动机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分类:内部动机及外部动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模型——ARCS4Keller(1987)开发和设计了ARCS模型,该模式认为影响学生动机形成的因素有四类:注意(Attention)、相关(Relevance)、自信(Confidence)和满意(Satisfaction),简称ARCS模型。学习风格Keefe(1979):学习风格由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构成,它是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做出反映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分类:环境类,情感类,社会类,生理类,心理类;三种感知觉类型:视觉、听觉、动作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者特征分析,通过对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和传统课堂学习的差异,得出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更容易个性张扬–更容易结成学习团体,单从众和服从权威的心理在消弱–扮演意识更强烈–认知策略发生了变化–学习风格更容易发挥和完善–目标多样化–学习类型和思维类型多样化第四章教学模式与策略的选择和设计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而围绕某一主题形成的比较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教学活动方式。教学策略是指在不同的教学条件下,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结果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媒体的综合,它具体体现在教与学的交互活动中。教学方法指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实现既定的教学内容,在教学原则知道下,借助一定的教学手段而进行的师生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和措施,既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又包括学生学的方法,是教法和学法的统一。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应该包含以下五个因素:(1)理论基础:指教学模式所依据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2)教学目标:指教学模式所能达到的教学结果,即能够在学习者身上产生何种效果。不同的教学模式总是为某种教学目标而设计的,而不是完全通用的。(3)操作程序:指教学活动的环节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具体操作方法,当然这种程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4)实现条件(手段和策略):为了发挥教学模式的效力,教师在运用教学模式时必须对各种教学条件进行优化组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采用一定的方法和技巧。(5)评价:由于每种模式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教学目标,因此,其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分类:宏观层次:基于“教”的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基于“学”的模式。5中观层次:接受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探究发现教学模式;启发式教学模式;做中学教学模式。微观层次:根据对认识论、课程论、教学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从逻辑结构、历史结构、学科结构所进行的研究而得出的各种教学模式。典型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1.接受学习模式与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奥苏贝尔的学习分类:学生学习知识的形式: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学习过程的性质: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意义学习:个体认知结构对学习的重要性。而先行组织者对改进认知结构和促进新知识的学习和保持非常重要。先行组织者: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的呈现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它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摄性。目的在于:解释、整合、联系—Anchors/Scaffolding/bracket.2.五环节教学模式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课、运用巩固、检查效果。3.九段教学策略4.掌握教学模式5.情景—陶冶教学策略6.示范—模仿教学策略我国当前流行的课堂教学过程模式(1)组织上课。(2)检查复习。(3)讲授新教材。(4)巩固新教材。(5)布置课外作业。六步三段两分支课堂教学过程模式第一步:引起注意与告知目标;第二步:提示学生回忆原有知识;第三步:呈现有组织的信息;第四步:阐明新旧知识关系,促进理解;第五步:对复习与记忆提供指导;第六步:提供提取知识的线索;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该有以下的几种:讲授法、演示法、讨论法、训练和实践法、合作学习法、示范模仿法、强化法、实验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分类:1.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讨论法(4)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1)演示法(2)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1)练习法(2)实验法(3)实习作业法4.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欣赏法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发现法教学策略典型的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与策略6发现学习模式支架式教学策略抛锚式教学策略随即进入教学策略启发式教学策略自我反馈教学策略基于Internet的探究式学习策略协作学习是学习者以小组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为获得最大化个人和小组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协作式教学策略包括:课堂讨论、角色扮演、竞争、协同和伙伴等为帮助记住协作学习的五个要素,可将其缩写为:PIGSFACE正互赖性(PositiveInterdependence)个体职责(IndividualAccountability)组进程(GroupProcessing)社交技能(SocialSkills)面对面交互(FacetoFaceInteraction)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教学活动设计的内容和方法第五章学习环境设计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