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学课程论文题目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学院名称专业名称学号学生姓名任课教师姓名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我国职业教育与外国职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摘要:谈到职业教育,人们一下子就会想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美国的cbe模式、高大利亚的cbet模式等。那些都是些很成功的职教模式,在中国,职业教育被大家放到了高等教育之后,人们观念中,读职业教育的人都是没考上大学的。怎样才能把职业教育的地位提上来,怎样才能成功的运作,我们可以在国外和我们的职业教育的区别中找到启发。关键词:职业教育、国外、培养模式一、职业教育的典范——德国的“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学校和企业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双元制”中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就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也可以说是学生的课外实践基地,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让他们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巩固和升华书本上的知识,也可以增加实际操作的经验。在德国,职业教育是得到了企业的广泛支持,这种“双元制”模式针对性较强,重能力,能充分调动企业办学的积极性。在这种制度保证下,企业不仅会制订完善的培训规划,促进专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而且能提供充足的培训经费,给予学校物质上的支持。这种模式对德国学生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培养出来的职业人才都是即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德国的高等教育历史悠久,在世界上享有盛名;德国的职业教育,以“双元制”为特征,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成功模式。现在中国对高级技术人才的需要呈现更加细化要求,而在德国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喝多方法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例如适应企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一定的职业技能和实践经历的入学资格;以岗位需要为导向选择企业实用的教学内容;注重实际应用,强调实训与实习教学等。这些经验对我国探索高等职业教育规律,构建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借鉴意义。二、最具特色的职业教育——美国职业教育CBE美国职业教育的的主要培训机构是社区学院,社区学院是美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一大特色。从很多资料发现,在美国,像我国职业中专、职业高中这种完全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职业学校相对较少。其中等层次的职业教育是在公立中学中实施的,学生通常用一半的时间学习职业课程,另一半时间学习普通课程,毕业后相当部分学生进入社区学院继续学习。、社区学院具有双重职能.一是根据经济状况设立专业和课程,毕业后学生直接就业:二是毕业后升入专业对口大学继续读三、四年级。这种模式把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很好的衔接在一起,学生也就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这种模式同时还减轻了高中生的压力,中国的高考很多弊端可以从中解决。美国职业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主要围绕着“五种能力、三种素质”来组织。五种能力即:合理利用和支配时间、经费、设备、人力的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作为集体一员和谐地参与工作.能与背景不同的人共事的能力:获取信息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综合与系统分析的能力;运用各种技术的能力。三种素质是:阅读、书写、运算技能;创造性思维、批判性思维确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个人品质、诚实、集体责任感等。三、最灵活的职业教育——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企业,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开放并且紧密的。企业在其中起领导作用,它保证职业教育的实用性和现实性,根据市场变化和企业要求确定职业教育接受者应具有的素质和技能。澳大利亚教育机构把这些要求细化和具体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模式,保证教育质量。而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则是整个教育体系的中心,他们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的职业课程,并利用资源进行学习,他们的学习质量和学习程度是判断职业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这三者之间有机配合的程度和有效性决定整个职业教育体系的有效性。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的核心机构还专门为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认证,这种认证是全国统一,与工作岗位相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这种认证都是很严格的,采用学分制,使得学生考取认证时就更加灵活,更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点,这也是澳大利亚的灵活之处。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学生的有些专业课直接放到企业或研究所的试验室里进行同步教学是一大亮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采取分散方式进入多个企业一线,借助于企业一线工人和工作环境进行类似于中国“师傅带徒弟式的”实习教学。其实学徒的模式在中国以前是很成功的,以前很多有名的高级技工都是从学徒过来的,这一模式在中国有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传统了,但在中国现在的职业教育中,却把这方面的比重减少了很多,单凭学校的教学实训资源来进行实践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这包括实习设备不足和实训指导教师数量不足,这种情况在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中也同样存在,但是通过深化校企合作使实践教学在企业一线的方法,澳洲职业教育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四、中国职业教育需要借鉴并发展在中国,职业教育在中国存在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观念问题,人们总觉得职业教育低人一等,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只能做些简单的、重复性的工作,出到社会上只能是做蓝领,做苦力,让接收高等教育的人来领导,或者认为应让高考落榜生接受高职教育,考不上大学的就送去接收职业教育等等,这都是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职业教育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的,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术、管理、服务人才。首先要让大家认清这个事实,让更多的人来接收职业教育,让更多有能力的人成为高级技术人员。这样不但可以解决企业对高级技工的需求,也同时可以很好的解决大学生待业人数过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问题。从外国的职业教育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很相似的地方,那就是注重学生的实践经验的培养,都把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联系在一起,中国的职业教育也想让学生多实践,但是很少有学校能给学生足够的资源去利用,实践往往成为一种走场试的课程,学生带着学分的目的去实践,到最后自己拿到学分却没学到东西,而在德国和美国等国家,接收职业教育者在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工厂的身份就是工人,他们在实践的时候是合同规定的,他们的责任感得到了提升,工作更加认真。在研究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时可以发现,他们的认证制度是很有效的,这也是可以让我们借鉴的地方。确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同等地位,应成立一个机构来规范职业教育的管理,建立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格证书体系,来保证各职业资格相互间的认可。加强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一体化,完善学术资格与职业资格之间的转换;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位证书并举的制度,增强两者之间互补的灵活性和渗透性。中国高职教育有些课程还是本科教育的简略版,尤其是基础课程更是没有特色可言,基本上还是沿用以前大专教育时的教学思路。同时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有脱节现象,没基础课程没有很好做到为专业技能服务的目的,学生在学习完基础课之后普遍觉得学无所用非常茫然。高职教育课程设置应当突出学生毕业后干什么,用什么的问题,一切课程都应当切实服务于学生专业的需求,切实服务于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工作需求。结语:目前,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事业已经拥有一个良好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即将面临社会发展的选择和淘汰。在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的发展阶段,中国高职教育事业必须深刻审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思路,这样才能拥有稳定和良性的发展。作为一个专业面向高职高专老师的大学生,更是要弄清楚高等职业教育的未来需要什么,学生需要什么,企业需要什么,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一个很好的支持,在提升自己的同时更加能够适应未来的教育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