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九单元教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单元教学计划(第9单元)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经验。在此基础上,学习运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为进一步学习统计知识奠定基础。教学目标设定初步学会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统计过程,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对数据进行恰当的分段并按分段进行整理。教学难点: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整体构思与建议本单元主要学习用“分段统计”的方法对数据进行整理。为此,教学时要做到:1、边开展活动边收集数据是本节课学习的前提。本单元的最大特点就是他的活动性,学生只有在活动中收集到了一些原始数据,才有可能再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段整理。所以,建议本单元的第一课时(或者在课前专门布置),举行相关的体育活动,当然也未必局限于课本中的活动内容,也可根据本校实际开展其他的锻炼活动。但要注意,活动不是数学课的目的,目的是要把活动中的原始数据记录下来,收集出来。2、由乱到治是让学生务必体会到的。统计的功能是什么,那就是面对杂乱、无序的数据,如何使他们变得清晰、有序。所以本单元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经历整理数据的三个阶段。(l)面对杂乱、无序、众多的数据不知道怎么办,说不出规律阶段。(整理前阶段)(2)通过分段统计,使数据脱离原始的低级状态,变得有序、规则、简捷。(整理阶段)(3)面对统计后的数据会有所发现。统计不是目的,目的是发现规律。所以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发现规律的能力。(分析与决策阶段)教学资源与开发媒体资源:课件生活资源:利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来培养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课时安排本单元共4课时补教补学措施课时备课课题:_统计____课型:__新授__总课时:_______授课日期:一、导学目标:1、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问题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2、在统计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3、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问题。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三、课前准备:课件四、导学过程导学环节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进入新知学习。1、师生谈话:二年级一班学生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各种体育运动。其中有跳远的、50米赛跑的、做仰卧起坐的、扔球的。教师小结:希望同学们都能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这节课我们就帮二年级一班的同学统计一下,他们班锻炼的情况如何,好吗?板书:我锻炼我健康——统计二、运用情境,探究新知。2、看完之后,请同学们说说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体育课上同学们都在做什么运动?有多少人上体育课?立定跳远的有多少人?做仰卧起坐的有多少人?50米跑的有多少人?扔球的有多少人?3、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出教师要求的问题,那么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进行这些体育项目的成绩如何呢?你能针对他们的成绩提出什么问题吗?(这时学生可能就会说:“同学们立定跳远的成绩怎么样呢?50米跑成绩怎么样?这时教师要给予表扬,鼓励。引导学生学会自己提问题)4、先解决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跳远成绩怎样?将统计的数据出示给学生,并将第一小组立定跳远成绩的统计表发给学生,让学生在小组里进行添表。第一小组立定跳远成绩表姓名成绩(厘米)5、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成绩(厘米)99及99以下100—129130—159160及160以上人数6、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成绩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7、完成统计表,让学生看统计表。“你能知道什么?还想知道什么?”让一名学生做小老师提问学生,生生互问互答,相互评价,自己评价。教师赞赏学生能用数学的眼光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很令人佩服。三、试一试。1、在教师引导探究“立定跳远统计统计表”的基础上,学生自主完成“50米跑统计表”的填写。五、练习作业设计:自主练习六、板书设计:我锻炼我健康-----------统计七、教后反思: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成绩(秒)9以下9—1212以上人数3、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成绩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四、巩固练习,加深印象。1、通过课前录像引出“仰卧起坐成绩表”。鼓励学生独立设计统计表。电脑出示:仰卧起坐成绩表姓名成绩(个)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仰卧起坐统计表成绩(个)10-1515-2020-2525以上人数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成绩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五、反思延伸1、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学生们争先恐后回答:“我学会了怎样统计成绩”;“我想统计我们班的同学参加学校各种兴趣小组同学的活动成绩”;“我想统计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2、教师小结,并将学生统计自己“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时间”定为数学实践作业。课时备课课题:我锻炼我健康课型:新授总课时:授课日期:一、导学目标:1、结合真实的情境,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收集数据,学会用简单问题的统计表整理数据的方法。能够根据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和回答简单的。2、在统计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3、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和应用意识,体验与同伴合作的欢乐。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在统计的活动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散思维能力和与人合作的交际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形成初步的分析、实践能力。学习难点:创设有趣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有序的观察、有条理的思考习惯和应用意识。三、课前准备:课件四、导学过程导学环节设计二次备课一、复习整理、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吗?二、延续作业、继续巩固。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话题:“同学们每天上学放学时,留心观察你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和所以的时间了吗?上次留的实践作业你们完成的怎么样呢?现在来分享一下你们的成果,好吗?”(引出自主练习2)电脑出示:从家到学校的路程统计表从家到学校的路程1千米以下1-3千米3千米以上人数电脑演示学生汇报的结果:从家到学校的时间统计表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分)9及9以下10-1920-2930及30以上人数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教师小结,赞赏学生大胆探究的做法。三、自主练习,解决问题。1、教师继续引出话题:“同学们的实践作业完成的真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决定带你们去参加拍球比赛。”(引出自主练习1)请学生看书上二年级一班同学1分钟拍球比赛成绩表。完成下面统计表。电脑出示:1分钟拍球统计表成绩(下)59及59以下60-7980-99100及100以上人数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成绩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2、教师再次引出话题:“同学们在激烈的比赛之后,回到教师开始休息了,在休息之后他们又将进行有趣的脑力大比拼,我们去看看吧!”(引出自主练习3)(1)准备一张长24厘米,宽10厘米的纸和一些硬币,与小组同学一起做搭拱桥的实验。小组内学生进行操作,教师巡视指导。(2)变化“桥墩”的距离,记录纸桥最多能放硬币的个数。电脑出示:“桥墩”距离(厘米)6810121416硬币个数五、练习作业设计:自主练习六、板书设计:我锻炼我健康-------统计七、教后反思:课时备课课题:我学会了吗课型:新授总课时:授课日期:一、导学目标:1、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统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数学的应用性。2、进一步检测能否较熟练运用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3、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学习重、难点:根据表格进行小结: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我发现在()的人数最多,在()的人数最少。我还发现…….教师小结,对学生的正确做法给予鼓励和赞扬。四、课堂总结。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习重点:进一步检测能否较熟练运用简单的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进行统计,并能对统计的结果进行简单的分析。学习难点:在与同伴合作统计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课前准备:课件四、导学过程导学环节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1.谈话:喜欢读书吗?都读了哪些有益的课外书?想了解其他同学的读书情况吗?2.出示“阳光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调查表”。(1)观察:从调查表中,你了解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还想了解哪些数学信息?(2)讨论:怎样能又快又准确的了解到到这些数学信息?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成员听一听(3)交流汇报3.小结:当调查表中呈现的信息、数据较多时,为了能够一目了然的清楚地看到信息的情况,我们经常采用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来进行统计。二、自主练习,合作探究:1、说一说:要进行分段统计要注意哪些问题?引导学生回忆分段整理数据的方法,鼓励学生用语言表述清楚。2、想一想:“阳光小学二年级一班学生一学期读课外书的情况”该怎样分段最合理?分几段?怎样分?选择恰当的分段的标准是进行分段整理数据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讲出自己的想法。3、议一议:课本也提供了一种分段的标准,你觉得怎样?课外书本数9及9以下10~1415~1920及20以上人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分段标准与课本的分段标准进行比较,体会标准的多样性、合理性。4、做一做:按课本的分段的标准进行统计学生独立完成5、评一评:集体订正答案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出错的原因,整理信息的方法,渗透学习习惯及学习态度教育。6、讲一讲:从你整理的统计图表中,你了解到哪五、练习作业设计:六、板书设计:我学会了吗七、教后反思:课时备课课题:实践活动----户外活动课型:练习总课时:授课日期:一、导学目标: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3、通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些信息?你平时有没有读课外书的好习惯?读课外书有什么好处?与同学交流一下你读课外书的情况。三、全课总结,拓展延伸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收获?二、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教学难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三、课前准备:课件四、导学过程导学环节设计二次备课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谈话:同学们,你们都喜欢哪些户外活动吗?生答。今天老师带大家到操场去看看(课件演示课间活动的场面)。户外活动对我们身体的成长,有很大益处,那想一想你们每天活动多长时间呀?今天我们就利用学过的统计表、统计图调查,同学户外活动的情况。二、探究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1、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启发学生:你准备怎样调查?小组交流你的想法。2、收集数据的过程。评价,鼓励学生想出了的办法。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