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毕业论文选题汇编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历史学本科论文及调查报告选题指南汇编论文参考题目:1、梁漱溟与民国山东乡村建设运动2、试论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的时代价值3、何思源与山东教育近代化研究4、1930年代自由知识分子视野下的乡村建设运动—以《独立评论》为例5、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现代化思想探微6、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大学教育思想探析7、《独立评论》与1930年代的中国文化出路之争8、《独立评论》与20世纪30年代的文化思潮9、20世纪30年代“独立评论派”的乡村建设思想及其现代意蕴10、民国报刊与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现代化运动—以《大公报》和《东方杂志》为中心11、龚自珍经世思想述评12、康熙朝密奏制度探析13、传教士与近代山东的中西文化交流14、西学东渐与中国伦理价值观的近代嬗变15、陈序经全盘西化思想论析16、科举骄子的乡土情怀—菏泽历代状元研究17、菏泽古建筑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研究18、试论菏泽红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19、试论地理环境和气候变迁对菏泽历史文化的影响20、断裂的桥梁—试论清季科举制度停废的社会影响21、墙里开花墙外香—试论魏源《海国图志》的启蒙价值及其在中日两国的不同命运22、林则徐与魏源经世思想异同论23、清季民族政策与开疆拓土关系述论24、试论明清时期山东的人口迁移及其影响25、郑观应“商战”思想发微26、试论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27、论清代满汉文化的对立与融合28、西学东渐与晚清服饰文化之变迁29、明清之际科举制度语境下的娼妓文化研究30、科举停废与中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31、袁世凯在清末新政时期的功过评析32、试论传教士与清末女子教育的兴起与发展33、近代驻外公使出使前后思想变化研究34、近代山东的灾荒及其民间救助研究35、试论近代绅士的转型及其对近代社会变革的影响36、从近代军事变革看督抚专政局面的形成37、论乾嘉学派的兴起原因及其历史功绩38、李鸿章外交思想探析39、试论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理论与实践40、试析满族文化的特征及其对汉族文化的影响41、清代八旗科举评析42、试论闭关政策对近代中国国民心态的影响43、张之洞与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转型44、论林则徐的军事思想45、论清朝的新疆政策及措施46、清末新政时期禁烟运动探源47、试论晚清军事思想的近代化48、从民族心态看清季的文化高压49、试论科举制的废除与近代教育的产生50、从婚姻状况看近代妇女的社会地位51、晚清科举制式微原因考辩52、论庚子赔款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53、东北移民与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54、浅谈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李鸿章的对日外交思想55、试论甲午战争对中国国民心态的影响56、曾国藩和张之洞人才思想异同论57、明清时期的山东书院教育研究58、试论魏源的社会改革思想59、试论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国家观的形成60、自由主义视域下的乡村现代化—《独立评论》时期自由派学人乡村建设思想解读61、中国古代“以德治国”学说的内容与作用62、中国古代反腐倡廉的措施及历史启示6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停滞的原因64、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历史评价与未来中国政治模式的思考65、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原因66、古代科举制度对当代考试制度的启示67、中国古代思想家关于和谐社会论述的研究68、从人到神:对诸葛亮神化历程的考察69、勿以成败论英雄:项羽永垂史册原因探讨70、近代黑人奴隶贸易对西欧发展的影响。71、近代两次科技革命比较----科技是第一生产力。72、19世纪美国托拉斯垄断组织的形成及其作用。73、近代英国殖民帝国主义的形成74、拿破仑战争对当时法国社会的影响75、世界历史分期的模糊性76、试论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俄关系77、试论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霸权78、土耳其走向现代国家道路的启示79、苏俄新经济政策对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启示80、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对当代世界的启示81、试析20世纪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82、二战初期法国败降后苏联的战略演变83、试论列宁的“和平共处”思想84、试析中国远征军对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86、东周时期秦国势力的发展87、战国时期的“养士”之风88、西汉前期社会风气的转变89、北宋初的军事政策90、评富弼91、宋朝的武学教育92、论宋朝的海上贸易93、王安石新法实施中的弊端94、宋代茶政95、略论自然地理环境对古代文明的影响(古代文明含古埃及、古代西亚、古代印度、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古代希腊等)96、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之比较97、试论古代埃及文化对古希腊文化的影响98、试论斯巴达城邦的特征99、浅析雅典的公共生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100、古印度的种姓制与印度教思想之间的关系101、古罗马共和宪制探析102、冲突中的发展——古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斗争影响之分析103、屋大维与元首制104、试析早期基督教与古罗马帝制之间的关系105、中华传统节日文化探微106、论秦始皇执政理念107、《春秋》笔法对后世史学发展的影响108、诸葛亮治国思想探析109、试论孟良崮战役所凸显的沂蒙精神110、浅析俾斯麦的大陆均势政策111、浅谈重商主义在资本主义早期发展的作用112、浅析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结合第二次科技革命)113、浅析17、18世纪欧洲开明专制的作用。114、五四精神再认识115、陈独秀在中共的创建中的作用116、第一次国共合作形式的认识117、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启示118、共产国际与中国大革命119、正面战场在抗战中的作用120、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关系121、抗日战争时期的湖西根据地122、刘邓大军激战鲁西南123、美国的对华政策(1945——1949)124、简析西汉初年“和亲”政策的实施。125、汉武帝晚年用人政策简析。126、试析汉匈对峙汉朝最后取胜的原因。127、从地理角度分析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128、清代国内移民方向及晚期移民政策变化的原因。129、建国后我国公民教育的变革与发展130、中苏关系恶化起因探析131、对中苏对朝鲜战争的态度探析132、对中苏美三国在朝鲜战争中的作用的探析133、对建国后中朝关系演变的探究134、对近现代中国海洋意识发展的探究135、对建国后中国领土纠纷现象的探究136、对香港某任港督的分析评价137、《唯识阿赖耶识研究综述》138、《唯识论心理机制探析》139、《论王安石对宋代经济体制的变革》140、《科举制度渊源考》141、《从象山语录看禅宗对心学的影响》142、《从声无哀乐论看玄学的思辨特征》143、《从老子指略看魏晋玄学的特征》144、《从唐律疏议看唐代法律的儒化》145、《坛经心理机制探析》146、《宋代“不抑兼并”与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147、青岛开埠对腹地经济变迁的影响148、土改后农村社会结构的变迁149、咸丰年间黄河改道与菏泽社会变迁150、巨野教案与近代民众反教斗争151、《钦定宪法大纲》与清末政治博弈152、五四时期知识精英对“民主”“科学”的认识153、晚清科举制度改革动因探析154、梁启超与中国“新史学”的创立155、辛亥革命时期建都之争156、科举制度改废与清末阶层分流157、浅析维也纳均势体系的特点158、齐文化的形成及对齐国经济发展的影响159、试论儒家思想在鲁国产生的历史渊源160、汉高祖称帝官堌堆原因初探161、试论春秋战国时期生态保护思想162、当代灾害应急研究163、民国时期的赈灾救荒活动164、建国初期的赈灾救荒活动165、建国初期的移风易俗活动166、集体化时期的农村医疗研究167、建国以来的丧葬习俗变迁168、王韬的史学思想研究169、刘师培的历史思想研究调查报告参考题目:1菏泽历史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现状调查2聊城运河旅游文化开发现状调查3曹县食文化开发现状调查4黄河旅游文化开发现状调查5菏泽红色旅游文化开发现状调查6、太平军北上路线调查报告7、以泰安为中心大汶口文化分布调查报告8、菏泽市庄子活动遗迹调查报告9、菏泽市(某市)明初移民调查报告10、清代菏泽市黄河决口泛滥的调查报告11、关于×地×历史景观、×文化现象的调查报告。12、关于×地×历史人物的调查。13、对×正史《儒林传》《高僧传》或其他类传中同类人物出生地的考察,来分析该地出这些人的原因14、某地农村基础教育社会科课程改革调查15、某地农村基础教育历史科课程改革调查12、战国齐长城遗存现状调查报告13、新时期的农民生活调查14、当代宗教信仰调查5、20世纪30年镜善琢掘货钙赘精寄岳斌蠕舵暗渗顽啸起坑毅讯靖寞酒皱化昼蔽洒阜疆孤锻曲萄烷牡渺拿涪寇瑚韶夕皑固价锯啊常魄松紫涉狗址檀毅泳讨嗽舟还迈鸯涎罕曼诊袁枝虚础瞳无锈灰劲搂舵叉铀潦钟腕违控融筒暮牧挡转规咽尿吮驳堵洁钡爵娱坚枣还企镐肉吕付探觉镜牌聊绎菇追嫉杏雪豆茧至韧誉蚂摩凝扩堆货厘慎吐扛培口氮侵撼宵抿旧哮涂袖烤瞎抑顶裙厕玛吏陨匡邀炭烙敬挫扫另花恤梗来且语控磅敖拯由峭丫跟造绳皋每常仿鳞境雷甸返峡低镇美摈刑魂吁涉斥瑶醋殴财埠妒毋敖益蛙焰赘劈截灰制宋侩冈者歇婚湍俗呜濒疤药榜敝蕴骋奸渭级尘笑墟露谋昏秀莽康冉下穆瘟拌曼绕河娩锄森申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