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概括文章题型要求每道阅读题都有它的考核点,可根据试题要求的不同,在简洁程度上有所差异。序号试题要求或形式我们该如何答1@本文讲了一个______的故事@文章第三段讲的是______的事(通常要求用10个字左右加以概括)这样的题,叙事和小说中常见,答题时只要答出“谁做了什么,结果怎样”即可2@请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通常要求在40字左右完成)这是阅读中最常见的题,答题时只要概括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可以3@请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通常会给我们两行的空,约60字以内这比上道题稍了两个字——简要,我们答题时需要将故事的“经过”部分拆解,需回答出故事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果”4@请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请在下列方框内填入相应的故事发展阶段通常要求在方框内填故事进展或人物行为这样的题初中会常见,需要答出故事的“起因、递进或转折、高潮和结果知识点与易错类型提示①简洁、明确、完整,是概括文章内容、故事情节、段落大意是的共同要求,凡是概括题丢分,都是以上三方面出的问题。②除了上面序号1中的问题外,遇到概括题时,通过“起因、经过、结果”或“起因、发展、高潮、结果”的基本思路依次概括,将有助于我们理清故事内容,并且做到语言简洁。③“明确”不等于具体,不要在概括中出现人物具体的语言、动作和故事细节。80枚果子(1)他跪在老母亲面前,吐露了想要出去闯一闯的心声,又向母亲道了声“春节时一定回家”的话之后,便决绝地挥挥手,头也不回地走出家门。(2)连番的奔波后,他在距离家乡千里之遥的山区找到一份生计——矿下作业。虽然工作苦、累,但还算心善的老板和不菲的工资,以及那些善良的工友们却让他苦中有乐。(3)有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4)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枚果子。他把其中的80枚放在了包裹中。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实回家,但他一是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二是实在想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因此,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付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居家的大姐多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她趁鲜把这些果子吃了。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眼前,吃着野果,满脸洋溢着幸福。(5)留下的12枚,他是打算分给同住的12位工友的。就在他准备回家的前一晚,他拿出了留下的那些连自己都舍不得吃的野果。正准备要分发给对他一直很好的工友们时,一个在这地方土生土长的工友却如临大敌般的告诉他,这果子虽漂亮,却是有毒的!还说幸亏他吃得少,要是贪了嘴,那后果可就真的不堪设想了。(6)愣了半天的他,抓起行李,疯了一样的冲进了风雪中。他连夜买了火车票,坐上了开往家乡的火车。一路上,他的心,一阵一阵的像刀绞。他不敢想象,那80枚果子会给老母亲带来怎样的灾难……(7)傍晚时到了县城,家乡也下了大雪。更让他心急如焚的是,通往自己家的那段路,因为风雪太大,根本通不了车。他呆了一下,突然就发疯似的在风雪中疾奔起来。再冷的风,在大的雪,对他来说,现在也成了无关紧要的事。就这样,他一路跑去,鞋子掉了都没顾得上回头去捡。(8)一直到了深夜,他终于跑到了家,气喘吁吁地推开房门,却发现母亲正坐在桌旁。桌上,正放着一盘鲜红的果子。听到响动,老母亲揉了揉眼睛,看到了眼前的他,然后颤动着有点干燥起皮的嘴唇:“儿啊,你……娘终于等到你回来了。你的脚……”她心疼地看着儿子那双满是泥雪的脚。(9)他顾不上解释,急忙问:“这些果子,您吃了吗?”(10)“哪能呢!这么好看的果子一定很贵吧?娘知道你孝顺,一定连自己都舍不得吃一个就全给娘了,娘得等着你,等你回来,咱娘俩一起吃啊……”(11)“娘啊!”他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把抱住母亲,把头深深的埋在母亲的怀中!习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2、本文叙述的“80枚果子”的故事。请按如下要求简要概括。(1)起因:(2)经过:(3)结果:3、请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4、本文故事情节此起彼伏,口人心弦,,请在下面空白处中,填入香型的故事情节发展。外出打工发现果子→()→()→()→()→母子团聚参考答案:1、本文讲述了一个儿子想方设法回家救母亲,最终母子平安团聚的故事。【易错点评】(1)虽然概括出了人物做了什么,结果如何,但故事细节太多,不够简洁,不应有具体的细节,一句话表述主要事件。(2)过于简洁,看不到任何故事内容,没有写出人物做了什么,结果如何。(3)语言不够明确,儿子做了什么没有点出来。(4)概括内容不够完整,缺少结果。2、(1)起因:儿子外出打工时在山上发现了好吃的果子。(2)(3)略【易错点评】(1)文章前一两段只是告诉我们故事发生的背景,不算起因,起因是能够引起故事进一步发展或主要任务活动之前的内容。(2)寄给母亲,已属于故事的发展,不应包括“起因”部分之内。3、文章讲述了儿子外出打工发现了好吃的果子(起因),果子寄出去后才知道有毒(发展),他连夜想方设法冒着风雪回家(高潮),发现母亲没舍得吃,两人被这种亲情感动(结果)。提示:将文章内容分别按“起因、经过、结果“或”起因、发展、高潮、结果“来概括,会更容易简洁明了地概括出文章主要内容。【易错点评】(1)概括故事经过时不够简洁,对故事经过的概括过于具体,致谢故事的发展和高潮便可以,其他细节可以省略。(2)对经过的概括不够明确,缺少主要内容,没能表现出儿子为了早些赶回去而想方设法的情节。4、外出打工发现果子(起因)→给母亲寄果子(递进)→工友告诉他有毒(转折)→连夜买票往家赶→路不通车,赤脚回家→母子团聚【易错点评】故事情节发展明显达到了6处,并且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得知的是,里面要填的分别是“起因、发展(发展在这里拆分为递进和转折)、高潮、结果。那么,可以肯定的是,第一项其实是文章的起因,最后一项是文章的结果,倒数第二项,填写的是全文的高潮部分,初次之外,填的都是故事情节的递进或转折。一个婴儿的拥抱(1)我们是餐馆里唯一带孩子就餐的顾客,我把伊瑞克放进一把高高的婴儿椅里。突然,伊瑞克高兴地尖叫起来:“嗨,嗨……”并兴奋地用手拍打着椅把。当伊瑞克高兴地咯咯笑着扭动身体时,他的眼睛笑得起了皱纹,嘴巴咧开着,露出了没牙的牙床。我环顾四周,找到了让他快乐的根源。那是一个穿着肥大裤子的老头,脚趾头从鞋子里戳出来,衬衫很脏。我们离他比较远,但我相信他身上一定很臭。(2)那个老头的手挥舞着,“嗨,我看见你了,小家伙。”我和丈夫交换了一下眼神,“我们该怎么办?”伊瑞克继续大笑着回答:“嗨,嗨。”餐馆里的每个人都看着我们,脸色古怪。(3)我们点的饭菜来了,那个老头大喊:“你们点小馅饼蛋糕了吗?你们知道躲猫猫(一种把脸一隐一现以逗小孩的游戏)吗?嗨,瞧,他知道躲猫猫。”没有人认为那老头是可爱的,他显然喝醉了,我和我丈夫感到很困窘。我们默默地吃着饭,伊瑞克则在为那个欣赏他的流浪汉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那个老头把他大大地赞美了一番。(4)我们终于吃完了饭,丈夫去结账,我抱着伊瑞克去停车场等他。那老头就稳稳地坐在门口。“上帝,让我在他对伊瑞克说话之前顺利地走出去吧。”我在心里祈祷着。当我走近那个老头的时候,我转过身,试图横跨一步躲过他,避免他呼出的空气吹到我们脸上。但是,当我这么做的时候,伊瑞克努力把小小的身体向外斜伸出去,张着胳膊,做出“抱抱我”的姿势。我还没来得及阻止他,伊瑞克就已经从我的怀里向那个老头扑过去了。(5)一刹那间,一个身上带着臭味的老人和一个充满乳味的小婴儿的爱达到了完美的极致。伊瑞克表现出来的是完全的信任和爱,他温顺地把他的小脑袋靠在老人肩膀上。老人的眼睛紧闭着,我看见泪珠在他的睫毛上闪烁着。他用他充满污垢、痛苦和艰辛劳作的手托着婴儿,抚摸着他的后背。这么短的时间里他们建立起这么深厚的爱,我站在旁边,肃然起敬。老头抱着伊瑞克,轻轻地摇着,用一种坚定的、命令的口吻对我说:“你要好好照顾这个孩子。”我的喉咙里像卡着一块石头,好不容易才说:“我会的。”他颇不情愿地将伊瑞克递给我,看起来非常伤心。我接过伊瑞克,那老头又说:“愿上帝保佑你,大太,你已经给了我一份最珍贵的礼物。”(6)我除了低声说“谢谢”之外什么也说不出来。我抱着伊瑞克,向汽车跑去。丈夫看到我哭,并且把伊瑞克抱得那么紧时,他感到莫名其妙,只有我知道为什么。我刚刚亲眼目睹了一个看不见罪恶、不懂得评判的小婴儿表现出来的爱。我的伊瑞克看见的是一个人的内心,而我,他的妈妈,看到的则是一套衣服。这是我的小婴儿给我上的最好的一课。习题:1、本文讲述了一个()的故事。2、请简要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3、文章中我对老头的情感先后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填在空格处。嫌弃→警惕→()→()→()参考答案:1、伊瑞克对一个陌生寒酸老头表现出的信任和爱,让“我“深受感动。2、我和伊瑞克在餐厅遇到一个一桌寒酸的老头,伊瑞克和老头相互间表现出一种信任和爱,让我深受感动。3、厌恶、尊敬、感动记叙文写作一、人物鲜活+内容具体1、记叙文是作文训练的基础,也是作文训练最主要的阵地,也是初中阶段展现自己写作才华的主要平台。2、记叙文是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为便于中小学学习而约定俗成的一种语文文体。3、散文也好、议论文也罢,其实都是需要有记叙文的写作能力作为功底的。4、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其实就是用一种规范的、近似于量化的方法在告诉我们如何去把你的想法向别人交代清楚,即在一个中心统领下的表情达意。也就是说,我们要写好记叙文,首先要从能明确地呈现六要素做起。5、有了明确的“六要素”作为支撑,再谈写人就要形象鲜明、叙事就要内容具体,才真正有意义。6、从当今的作文考察来看,更多是给一个大的空间让作者尽情发挥,而不会在你究竟是写人还是记事上过多纠缠。所以我们可以更纯粹地去关注自己应如何驾驭拟好的文章题目,从日常生活中找到切入点,判断哪些事适合写在这个题目之下。7、写好记叙文的前提,拥有写作素材,这个要靠平时积累——生活中哪些事触动了我的心灵,这就是写作源泉。需用心感悟每个细节给我们带来的感动、欣喜、遗憾、愤怒……这些情感就是我们让每一篇记叙文言之有物的法宝。8、记叙文要求在写作中要以记叙、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而且不是只有记叙,也不可能单有描写,一定要是这两种表达方式恰当地融合使用,文章才会既符合“六要素”的要求,又生动具体。而议论抒情表达方式在记叙文中常常能起到华龙点睛的作用,他们会让你文章中的人与事更充分地为你的主题服务。二、写作方法(记叙文六步)1、确定素材2、选择写作顺序3、提炼人物精神、特点4、布排描写重点5、思量开头结尾6、如何深化文章主旨三、修辞的运用1、开头结尾——排比抒情;比喻抒情2、神态、心理描写用夸张四、细节描写突出人物形象五、例文剖析失而复得的钥匙管秋宜钥匙是开锁的工具,一把钥匙可开启一家的门,门后面,便是一家的小天地。锁住门,将快乐留在了家中,却也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关在了门外。住在楼房中,总是能在上下学时看到对面一家人的身影,遇到了只是抬头互相看一眼,便又一言不发地各走各的路。我不禁有些怀念以前住在奶奶家大院中的生活,哪家住的谁大家都一清二楚,相邻的两家总是会交换一把钥匙,作为忘带钥匙时的备用,休息时,院中总会热热闹闹,像一个大家庭。可现在,一家与一家之间仿佛隔了一扇锁住的门,而打开它的钥匙又在哪呢?终于,那一次,我找到了。那天放学,我像往常一样回到家,到了家门口,将手伸入口袋中寻找家门的钥匙,咦?没有?我有些不相信,又反反复复在身上找了个遍,终于迫不得已地相信了这个事实:钥匙找不到了。这可怎么办呀,我还有许多作业要写呢,只能给父母打电话了。接通的电话又一次熄灭了我刚刚燃着的希望,父母在很远的地方看家具呢,一时半会儿回不来,我沮丧地在楼梯上坐下掏出作业本,用极不舒服的动作努力地写着作业,无奈地等着父母的归来。唉,谁叫我把钥匙丢了呢。“滴……”楼口的大门应声打开,是妈妈吗?我抬起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