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关于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本次参加校长远程教育培训曾看过这样一篇报道:在一次世界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聚会上,有人问一位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是最主要的东西呢?”这位老学者回答道:“是幼儿园。”“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东西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表示道歉,午饭后休息,要观察周围的大自然……”这位学者所提到的这些,都属于行为养成习惯的教育范畴,可见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的成功影响是多么的大呀!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落实到实处,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一、落实学生的养成教育,班主任是关键。“严师出高徒”。一个班级的习惯的好坏,班主任起决定性的作用。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作为教师,特别是当代教师再难也要向“人师”努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产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师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应该只教书,不见人,不能当“教书匠”。教师应当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扫清“匠气”,挑起“育人”的重担,认真探索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的规律,把“教书育人”切实装到心里,落实到行动上,自觉站在育人的高度进行教学。在向学生播撒知识种子的同时播撒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良种。现代的学生除应具有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健康的体魄,一定的劳动技能外,尤其要具有文明的养成教育。小学生正是人生观,世纪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可塑性强,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教师的教态具有极强的示范性,教师的仪表、风度、言谈举止、一举手、一投足,无不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俗话说:“学生是老师的影子”,为人师表,以身立教可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这是教师职业特点决定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自身良好习惯的养成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教师要把学生造就成什么人,自身就应该是这种人。二、运用多种手段进行养成教育。1、强调校规制定班规,规范养成教育。先哲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情况出发,按照先入为主的规律。在每学期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向同学宣读《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学校的规范。并根据本班的特点,增补制定适合本班的班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联系实际逐一进行认真的学习、讨论。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常规养成教育时,注重让学生明确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以及如何去做。使学生一进学校就在头脑中深深地打下常规、礼仪之烙印。尽管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寄希望开学的第一周、第一个月的宣传教育活动就一劳永逸,但毕竟通过开学初扎扎实实的养成教育,可使学生指导、熟悉校纪班规。多数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提醒、引导下,逐渐地由“他律”发展为“自律”。2、运用激励机制,深化养成教育。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形成的,必须反复抓,抓反复。尤其是对那些行为习惯比较差的学生。不但要通过爱的甘泉去进行入脑入心的浇灌,通过榜样、示范的力量去争取,通过同龄效应去帮拉,还应运用一定的激励去鼓起他们奋进的风帆。学生毕竟还是孩子,教师的一丁点儿表扬肯定,对他们来讲都是一种荣誉,一份骄傲的资本。在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时,教师应适当地采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以表扬为主,要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让学生多感受成功之感。用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行为,培养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3、制定评价制度,落实养成教育。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在对学生进行了常规宣传之后,我制定了“自评——生评——师评”的评价制度,开展“争当小明星”的活动。每日进行常规检查,评出当天遵守常规做得好的学生,奖励一颗星。每周进行综合评价,评出一周的“学习之星”、“卫生之星”、“文明之星”“口语交际之星”、“守纪之星”等。每个学生不能连续两周评上同一种星。经过一段时间的评价督导,学生在学校里已经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可许多的家长反映小孩在家的行为习惯不如意,于是我把“自评——生评——师评”延伸到“家长评”,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使学生的养成教育进一步得到落实。这种多元化评价过程,是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是落实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三、抓好养成教育,促进教学工作。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百益无害。去年从外地转入我班的施某同学学习成绩极其不好,所写的字有五分之四是错字。上课他不会坐凳子,总是把脚放在凳子上往桌子上一趴。老师在前边大声讲课,他就在下边小声说话,搞得周围同学都上不好课。下课时,坏毛病就更多了,不是踢了这个同学,就是骂了那个同学。而且经常乱拿别人的东西。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不管将毁了他的一生。经过一番动脑筋,我首先进行家访,了解到学生原来从小住在姥姥家,养成许多不好的习惯,要想转化他,要从抓养成教育入手。于是我引导他反复学习德育课本《坐立行要规范》,学后,说一说正确坐立行的要求;练一练坐立行姿势;比一比哪个同学坐立行动作最规范,评一评谁的姿势正确;奖一个本子给坐立行好的学生。还要熟记:“坐如钟,立如松,行如风”。在对坐立行这问题初步认识之后,再对他讲道理。例如,要让学生不随地吐痰就要讲清随地吐痰的害处。最后,进行习惯的束缚教育。通过学习、教育,他上课时能好好坐凳子了。为了趁热打铁,我又带领他学习了《认真完成作业》、《做事不拖拉》,使他进步很大,作业能认认真真地完成。慢慢地他变了。“牵一发而动全身”。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其学习成绩会相继提高,班级的风气也会随之好转。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会是一个“班风正、学风浓”的良好班集体。抓好养成教育,使学生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