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心经》在佛教中属于般若系经典,博大精深,是佛教论经中文字最为精练而内容又极为丰富的一部经典,它和《金刚经》一样,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现在我们分段来解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是本经经题的全称,也是这部经典的总括,“般若”是梵语音译,就是无限、清净、圆满的,能够通达宇宙人生真相、使人彻底解脱的至高无上的智慧。“波罗蜜”就是度或到彼岸的意思。整个经题的大意是:引导我们到达幸福彼岸的至高无上的智慧。【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经文大意是:观自在菩萨进入般若深观状态时,照见五蕴诸法皆空无自性,因而度脱一切痛苦和灾难。这是本经的宗旨,指出了解脱痛苦的原理。[点击拖拽四角箭头放大图片]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聚集总和之意。色:佛家称物质为色;受:处身于各种环境所产生的情绪;想:摄取事物的影像而给它安立名称;行: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五蕴中,色是物质的,其他则是精神的。它们都代表着“有”的一切,哲学中称为“存在”。从般若思想去看,人类的痛苦正是由于对“有”的迷惑和执着造成的,而正确认识存在便是解脱痛苦之源。如果说人类真有八万四千苦痛,那么佛便有八万四千法门。五蕴皆空有人要去参佛,但他的眼中没有安详!经常有人在经受一些打击之后便万念俱灰,自认为看破红尘、而后出家皈依三宝,仿佛出家入佛者皆是俗世的不如意者,皆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择。但以这种心态去理佛,便是刻意为之,是对世俗的另一种执着,是身皈心不皈,即使身在佛地,又怎么能够解脱呢?佛法求缘,他只在你的心里。心有佛便“件件皆佛事,处处见佛陀”;心有佛,便会见佛法塞乎天地之间、充盈宇宙。佛性靠悟,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没有一颗清净心、包容心,即使你敲穿一万个木鱼,仍将是在痛苦中挣扎。归结起来,人生之苦无非有三:认识迷茫之苦,追求欲望之苦,心灵空悬之苦。认识迷茫:生活中有太多的事我们不能理解、不能认识,我们太过执着,最后竟失去了自己,中外古今、概莫能外。古希腊神庙的门楣上就写着:认识你自己。追求欲望:贪欲是人的恶源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占有、比较和竞争,使我们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却越来越远地背离了幸福。心灵空悬:人生仿佛永远都没有归属感,心灵仿佛永远没有最后地寄托,我们的心灵空悬者,灵魂无奈地飘荡者。“五蕴皆空”并非是物理意义上的空无,而是说人们认识上的那种执着其实是一种空无。人们基于“色”之上的受想行识,往往执着于大小、美丑、好坏等等这些对立面的分辨,却忽视了这种二元对立的统一,忽视了事物总是向着自身的反面发展的,老子就说过:“反者道之动”。所以,人们执着“有”其实是“空”,因为世间万物本无所谓有或空,人们之所以有这种认识上的分别,是一种“自性见”的表现。比如要伐树造一所木房子,就房子而言是立、是有,就树而言却是破、是无,那么你说造一所房子是破还是立呢?是有还是无呢?名家也有类似的思想,公孙龙的“坚白论”是典型的例子。一块石头,触着是坚的,看着是白的,这也是一种自性见,你不能说你看到了坚,触到了白。所以,不执着于“有”,而认识到万物的缘起性,理解众生即众缘和合而生,以般若认识万事万物的相对性、必然性,以佛心理解万事万物的缘起性,才会超脱因执着于事物的对立而产生的痛苦、烦恼。只有“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有与空是哲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也是佛法重点讨论的内容之一。这句经文阐述了有与空的关系,说明了有空不二的道理。“色受想行识”这五蕴法门代表着有的存在,在我们一般人的经验中,有与空是对立的。但有和空又是相反相存的,是统一的,没有“空”,何言“有”?这种对立的存在在佛法中称“相待有”。《庄子●逍遥游》有着类似的精彩论述,没有斥鴳“翱翔蓬蒿之间”的渺小,怎见得鲲鹏“水击三千,转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博大,在物的层面上它们有“小大之辨”,但在道的层面上却为“同一逍遥”。正如老子所说:“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故恒无欲也,以观其渺;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两者同出,异名同谓。”佛法还说“假名有”,是说事物的存在不过是一种假名安立,随着不同的因缘安立不同的名称。如果说最初我们把“人”不叫人而叫“狗”的话,那么我们现在就是“狗”了,可见我们被称作人或狗,只是一个假名而已。但即使“人”这个假名“空”了,但我们这个“色”(存在)还是“有”的,这正体现了有空不二的法门。《金刚经》中说:“微尘众,则非微尘众,是名微尘众。如来说三千大千世界,则非世界,是名世界。若世界实有,则是一合相。如来说,一合相,则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可见,五蕴皆为空,也只有在空中才能理解五蕴之真谛,达到般若之境,正如庄子所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所以《金刚经》中说:“凡所有者,皆是虚空。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这段经文通过诸法为空,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和流变不定。只有对此有深刻理解,才能达到无我的般若境界。不生不灭:佛法将生灭分为三个层次。1、一期生灭:是指有情生命由生到死的过程,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遇到的、是现实的。2、刹那生灭:刹那是印度人衡量时间的极短单位。刹那生灭我们一般人是不能感知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但我们必须要懂得事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否则,刹那不灭,则事物永远不毁,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孔子说:“交臂非故”,所以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3、大期生灭:是说生命延续不灭,而人的一生只是其中的一瞬。理解了不生不灭,就会真正理解生命存在的意义,理解痛苦、快乐乃至生活的全部。生命也仅仅是一瞬,还有什么可执着的呢?不垢不净:万事本无所谓垢、净,仅是随人们的好恶而建立的一个概念,它和所有的二元对立因素一样都是相对的。万物情状因法缘而聚散,人们因个人的好恶而加之的这些相对因素都是虚妄。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道家的经典却精辟地诠释了“诸法皆空”的佛家真谛。不增不减:佛家讲轮回,所以增减并不局限于某个空间和时间,往事万物皆是缘聚缘散,缘增缘减,理解了这一点,就会不因名利的增加和祸害的消减而心花怒放,也不因祸害的增加和名利的消减而痛苦不堪。有个例子说得好:划一个圈,圈内是你已知的,圈外是你无知的,但当这个圈越大时,你就会发现你所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越大。那么,是你的有知减少了呢,还是你的无知增加了呢?所以,万事本无所谓生灭、垢净、增减。诸法皆空,认识到这一层,就会以超然的般若境界观照世界,才能使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达到空无的清净状态,也才不致受到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烦扰,进而超越自我乃至“坐忘”,不住于相,随缘自在,不为物役,获得真正的幸福。【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缍。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人生的问题很多,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佛家说的“生死大事”,哲学中称之为“终极关怀”。这段经文开始从无明至老死,揭示了有情生命延续的十二个过程,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众生随着十二因缘的发展,由此故彼,致使有情生死轮回的延续往复。佛家把影响命运的要素归结为三个:器、识、缘。器即色,就人而言主要指身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我们要善待它。要克制六根的过度享受,显然一个纵欲的人是很难提升自己的修养的,这叫“知止”。识是见识、知识。人要修行,光有先天好的身器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后天的修悟,增加知识积累、丰富生活经验、提升思想高度,从而有一种通达的生活态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刻意、不执着、不妄想,珍惜你当下所拥有的一切,这叫“知足”。缘在佛家是因果,在俗世就是我们所处的各种环境,一个人的命运是时刻受到环境影响的,尤其是社会环境。今天的结果必定是由于昨天的原因,这就是缘。比如春种秋收,比如予人点滴、受之涌泉,所以佛家好施不是散而是聚,是缘聚。怎么理解一个人在社会环境中的缘呢?人在社会中境遇的好坏皆是有缘的。你生在了贫瘠的西北而不是富庶的江南,是由于你的父祖没有生活在那里,所谓“缘定三生”;你没有经过某个事件是由于你早生或晚生了若干年,所谓“生不逢时”;别人对你不好时因为你没有对别人坦诚以待,这是“人缘”;别人升迁而你没有,时因为你当初就没有努力使自己具备这种条件(包括讨好领导),这叫“官运”;等等等等,这一切无不蕴含着缘。诸法有定,万事皆缘,要看到不管是善缘还是恶缘,都是你自己修来的,那么该来的都要平静的接受,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甚至死亡也只是一期生灭的完结,而我们的生命却进入了大期生灭的不死轮回,这样以大智般若来观照世界、观照生命,就是“知皈”。以上这些可以归结为:爱器消欲则知止而无忧,进识灭妄则知足而无怨,修缘泯心则知皈而无悔。再说“苦集灭道”,这是佛教中的四谛法门。苦谛:是有情生命的病状;集谛:是招感苦果的原因;灭谛:是由消除烦恼痛苦所证得的涅盘之道;道谛:是说涅盘的证得需要修道。我们遇事之所以烦恼、痛苦,就是因为太刻意、执着,如果能以般若去观照,便会发现这四谛法门也是无自性空,即“无苦集灭道”。由于我们不能理解有空不二的道理,所以总是在一种有所求、有所得的状态中生活,当求无所得时便会烦恼、痛苦。但是要消除这种心态,却不能刻意而为,而是要在般若观照下自然达到“心无挂碍”的境界。无欲则钢,既然“五蕴皆空”,自然“心无挂碍”,既然“心无挂碍”,自然“无有恐怖”。圣雄甘地有句名言:如果你还要收藏你的剑,那你就做不到真正的无畏!【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学佛时为了成佛。如何成佛呢?经中说三世十方诸佛都是依般若成佛的,在般若观照下,“从闻、思、修入解脱门”。《六祖坛经》里有句话:“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这是六祖慧能参禅修佛的核心思想。无念为宗:是说我们心在缘境时不起分别,不应执着于二元对立的状态去认识事物,而应该超越事物的外在空相去认知其本真。正如《金刚经》里说的:“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心”。无相为体:“念”是能缘之心,“相”就是所缘之境。“无相为体”就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不要给事物强加一些外在的东西,要还事物以本来面目。一切诸法一切相,本来是清净空无的。无住为本:诸法以无住为根本,一切事物都不会凝住于自身的某个性质上固定不变。理解了这些大乘思想,通过六度法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的修行,在般若观照下,才能使二入(理入,行入),知三味(定,正定,等持),无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空五蕴(色,受,想,行,识),净六根(色,声,香,味,触,法),从而到达禅心的境界、净土的归宿,进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心,也就是达到至高无上的涅盘境界,顿悟成佛,得以解脱。【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