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课题设计)东安中心幼儿园一、研究背景我国现代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通过多年的亲身教育实践认为:“幼稚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知识、技能、言事、思想、态度、情绪等,都在此时期打下基础,它是决定其将来人格、体格的重要因素”。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早期,能否给以系统的、良好的教育,对人的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但是,学前教育不只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而应该是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全面发展的教育。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来讲,培养其良好的情感态度、个性心理比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更为重要,对其今后的发展更有意义。在幼儿教育中固然要帮助孩子学习生活、学习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必须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品质。爱学习、会学习,爱动脑、会动脑,是一种十分重要的个性品质,对孩子今后的成长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使孩子终身受益的一种基本素质。而且,也只有帮助孩子形成积极的学习情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促使孩子在生活中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叶圣陶先生曾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长期以来,人们在幼儿教育中往往偏重于知识的灌输,忽视学习情感、学习习惯的培养。教师、家长总希望孩子多获得一些知识,但往往只顾孩子学到多少,不顾孩子怎样学习,逐渐使不少孩子因为学习任务过重、认知训练过多而从小就产生厌学情绪。本课题力求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在实践中探索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园广大学生能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近两年来,我园组织教师开展常州市级课题“农村幼儿体能培养”的研究,在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我园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这为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理论思考1.有关概念的理论分析。习惯,就是在某种时间、某个地方、某种条件下自然而然地表现出来的一种比较定型的动作和行为。每个人都有自己多方面的习惯,如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文明习惯、工作习惯、交往习惯等等。习惯有良好习惯与不良习惯之分,良好的习惯是一个人心理素质良好的重要表现,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学习习惯是在学习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如专心上课、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等等行为习惯。人的各种习惯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生活、学习、实践和环境中逐步形成的,一旦形成又是不大容易改变的。改变对事物的认识比较容易,而要改变多年形成的习惯却比较困难。儿童刚刚开始参与生活、从事学习,因此儿童时期是形成各种良好习惯的重要时期,必须十分注意防止不良思想和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内容、途径、方法,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帮助孩子在各个方面养成良好的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以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确定幼儿阶段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探索一套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培养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具体策略,形成本园的教育特色,以指导和带动今后的幼儿教育工作。通过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育水平,改进教育方法,更好地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面提高我园的教育质量和办园效益。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我们的教育对象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其它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帮助他们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和个性心理等各个方面健康发展,为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3.研究过程中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1)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生活学习的特点,培养学习习惯的目标和方法,都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切忌成人化、理想化。同时,既要确定面向全体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基本要求,又要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2)必须把学习习惯培养与创新教育结合起来。根据当今时代发展的要求,根据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要求,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仅是认真上课、专心作业、刻苦学习,而应该有更新的要求,更深层的内涵。必须着力培养孩子创新性的学习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做想结合的习惯、敢想敢说的习惯、积极与同伴合作交流的习惯等等。(3)必须把学习习惯培养贯彻于教育教学各项活动中。良好学习习惯只有在学习活动中才能培养,而对幼儿来讲,生活就是学习,是在生活中学习,实际生活中事事有问题、处处有知识。因此,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不仅是语言、科学等文化知识教学的任务,而且要渗透于其它各项教育活动中,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中。(4)、必须进一步加强家园合作,努力形成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家园合力。对幼儿来说,家庭仍是他们生活、学习的重要空间,家庭教育仍是儿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家长一方面“望子成龙”心切,对孩子要求甚严,另一方面又不顾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不讲教育教学方法。因此,必须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加强与家庭的交流和合作,使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在思想上形成共识,在行动上达成一致。三、研究内容根据以上确定的研究目标和指导思想,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下几方面内容:1.当前幼儿学习状况的调查研究。主要是调查分析中班、大班幼儿的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以及在园的学习活动情况。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幼儿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良行为,发现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因素,以加强学习习惯培养的针对性。2.幼儿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目标的研究。根据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生活、学习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具体的学习习惯培养目标。这一目标对教师来讲,也就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渗透的教育目标,对孩子来讲,也就是在学习活动中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这一目标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促使学生主动发展、创造性发展。这一目标必须全面、具体,就学习情感和学习方式,上课、看书、说话、交流等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提出明确的要求。3.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这是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和难点,要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寻求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措施。(1)在各项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日常教学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人格的主阵地。必须深化教学改革,使教学活动从偏重于灌输知识转变为传授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相结合的活动。特别是在语言、社会、科学等教学活动中,既要对孩子的学习行为严格要求,又要创设生动活泼、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积极探究,在孩子主动求知的过程中指导学习方法。(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充分发挥环境和氛围对孩子学习生活的促进作用。在校园环境布置、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呈现出一种浓厚的爱读书、爱学习的气氛。同时,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情感、知识、技能、能力融于一体的儿童文化活动,使孩子在娱乐中学习,在生活中求知。(3)加强家园合作,争取家庭的积极配合。一方面,要积极向家长宣传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动员广大家长一起来做好这项工作。另一方面,要通过家访、家庭教育讲座、家园联谊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家庭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4)加强个体指导,帮助孩子克服学习障碍,矫正不良习惯。由于个性心理、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在学习情感、学习方式上也会存在很多差异。因此,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及时帮助一些学生矫正不良学习行为,防止不良行为形成不良习惯。四、研究方法根据上述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本课题将主要采取如下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收集材料,学习理论,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深入研究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研究幼儿的学习心理和学习行为。在这基础上研究制定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具体目标和工作策略。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尝试和探索。本课题既是一项学术研究,同时也是我园今后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将把本课题确立的培养目标和培养策略认真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3.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一方面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促使全体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将随机选取一些孩子,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五、研究计划本课题将分五个阶段进行。1.2002年6月—7月,准备阶段。主要是学习有关理论,研究课题设计,成立课题组。2.2002年9月,调查研究阶段。组织教师通过多种方法对当前幼儿的学习情感和学习行为进行调查分析,写出调查报告。3.2002年10月—11月,理论研究阶段。主要是研究确定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目标,研究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同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4.2002年12月—2004年6月,行动研究阶段。着重将本课题的实施方案和工作策略付诸实践,在实践中验证、改进培养策略,在实践中不断研究和创新。5.2004年7—9月,总结结题阶段。六、研究组织(略)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