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课件.ppt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考点一记叙的要素、顺序、人称、线索1.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2.记叙的顺序及作用(1)顺叙。(2)倒叙:制造悬念,吸引读者。(3)插叙:插入情节,补充交代。3.记叙的人称及作用(1)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增强亲切感和真实感。但在小说中,“我”不是作者。(2)第二人称:便于直接与读者交流。(3)第三人称:不受限制,写起来自由开阔。4.记叙的线索(1)类别:①以时间变化为线索;②以空间转移为线索;③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④以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2)方法:①注意文章的标题;②注意各部分之间的关联;③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或事物;④注意抒情、议论的语句。考点二析题和拟题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题目的含义应从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即与中心相联系)两方面来考虑。具体、形象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含蓄隽永、意味深长的题目,能引起读者的思考;也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中心,点明了主旨。反过来,拟标题也应做到扣住中心、精练、醒目。考点三根据题材内容,分析结构层次以写事为主的文章:(1)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先后时间分析;(2)按事情发生发展的地点转换分析;(3)按事情发展的阶段分析。以写人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成长的阶段分析;(2)按人物所在的不同地点分析;(3)按表现人物不同性格特征的不同条件分析;(4)按人物感情的变化分析。以写景状物为主的文章:(1)按人物观察景物的观察点的变化,即空间变化分析;(2)按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致的变化,即时间变化分析。考点四归纳文意的方法和格式1.归纳文意的方法一般有:(1)分析文章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可揭示文章的中心;(2)分析文章的结尾:有的记叙文卒章显志,用简短的议论、抒情揭示文章中心;(3)分析文章中议论抒情的句子,这些句子往往与中心密切相关;(4)在概括各段大意的基础上归纳中心;(5)抓住段落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加以综合归纳。2.概括记叙性作品的内容常用的格式是:本文记叙了(描写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表现了(反映了、歌颂了、揭露了、批判了)……的思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的感情。考点五品析语言的着手点1.结合特定语境去分析词语的含义。2.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一词多义等。3.注意动词、形容词、副词的运用,把握指示代词的含义。4.文章的开头、结尾段中的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一般都是抒情、议论句)。5.注意有些句子的言外之意。6.有些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应结合修辞的作用去分析其语言表达的特点。7.分析语言的表达效果应从语言特色、表现内容、表达情感三个方面去考虑。考点六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以及环境及细节等描写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1.注意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描写的分析。2.精彩的细节描写分析是把握人物特点的重要手段。3.抓住关键性语句深入分析。4.在与其周围人物的对比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考点七区分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五种基本表达方式,重点把握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描写的种类及作用(1)人物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细节描写等,以此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2)环境描写: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所谓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辰、天气、自然风光等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烘托人物的心情,表现人物的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起衬托中心思想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多交代时代背景、社会风俗、思想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时,要先找出描写的句子,再联系文章的内容、时代背景等综合考虑。(3)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也叫直接描写,即通过直接地描写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心理等揭示人物的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反映作品的中心思想。侧面描写,也叫间接描写。概括地说,就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言行间接写主人公,从登场人物的口中、眼中或感受中写出未登场人物的性格。(4)细节描写:是对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环境和场面的细枝末节所作的描写。(5)白描,即简笔勾勒,使文字朴实、简练、干脆。2.抒情的种类(1)直接抒情:是在记叙的基础上直接抒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2)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寄情于人、事、物,在叙述描写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作者的感情。3.议论的作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往往能使文章锦上添花,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尤其是文章末尾的议论。就是段与段之间用上一两句议论,也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考点八把握中心与材料的关系以及详略处理和前后照应的原则中心决定材料的取舍,材料必须为中心服务。凡是对中心思想起重要作用,内涵深刻、情节生动的具体材料,就展开详写;而对中心思想起次要作用的材料,可只作概括叙述。次要材料虽不能详写,但也不能不写,因为涉及文章点面结合的问题。点(详写),体现了文章的深度,突出中心思想;面(略写),体现了文章的广度,使文章全面、丰满。有时,在安排详写的材料时,还应注意前呼后应。考点九领悟文章内涵,联系现实及自身,创造性地获得阅读感悟1.把握文章的内容及主旨。2.就整篇文章或某一部分内容进行评说、感悟。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希求援助呢?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地震之后,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况且看看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做完这一切,她又用双手托起了那个宝贝纸板,高高地抱在胸前,遮住了自己的半张脸,只露出两只大大的眼睛,像青海湖一般澄澈和镇静。虽然我不知道在这个孩子身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灾难已经过去,作为一个小小的亲历者,她只是要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一种心底里难以言说的感激。从她的脸上,我看到了一种与年龄并不相符的镇静和成熟!我们城市里的五六岁的孩子,在这样的冰雪天气里,会干什么呢?或许正依偎在妈妈怀里睡觉吧?或许正在暖意盈盈的房间里玩游戏吧?哦,亲爱的孩子们,你们理解人生的艰难吗?你们品尝过感恩的味道吗?你们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吗?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孩子,我不知道你的名字,权且按藏族人通常的习俗,称呼你小卓玛吧。我也不了解发生在你身上的故事,但我理解和明白你的心思。不过,今天太冷了,雪太大了,你还是回家去吧,哪怕只是一顶简陋的帐篷。我再三地劝她。这个小姑娘,这个小卓玛,却像巴颜喀拉山一样坚定和倔强,她虽然明白了我的心意,但再一次摇了摇头,用手指了指纸板上的那两个字,指了指远方,又指了指自己的心窝。哦,可爱的孩子,可爱的小卓玛,我的眼中酸热热的,情不自禁地双手抱拳,面对她的痴情,面对她的坚定,深鞠一躬,并模仿着她的语气,说了一声:“谢谢!”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全文后,你觉得藏族小姑娘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这个青藏高原上的楚楚可怜的藏族小姑娘,她才五六岁,通过这一场灾难,却已经开始真切地感觉到了这一切”中的“这一切”指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从修辞手法运用的角度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车走远了,雪中小卓玛的身影,像一簇猩红的篝火,在我的心底燃烧着”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下面是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请根据这句话的具体语境,揣摩此时小卓玛的心理活动。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雪中小卓玛》一文共设计了5道题目。从概括主要内容、人物形象分析、句子赏析、修辞手法、推断联想等角度设置题目,综合评价学生的“概括——理解——分析——鉴赏评价”能力。本文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解答时应以主人公为核心,在品读全文的基础上,采用整体分析、局部探研、重点比较的方法去解答相关问题。答案示例:1.一个藏族小姑娘,风雪中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表达心底的感激。或:在早晨的风雪中,一个藏族小姑娘站在路边,捧着写有“谢谢”两个大字的纸板,表达心底的感激。(答案必须写出什么人干什么事)2.①有感恩之心;②坚定和倔强;③懂事;④镇静和成熟。(答出其中两点即可)3.(理解)人生的艰难,(品尝过)感恩的味道,(明白)国家和民族的概念。4.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风雪中的小卓玛比喻为熊熊燃烧的“篝火”,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小卓玛高大的形象对“我”的感染,使“我”的内心充满了温暖,同时也看到了玉树灾后重建的信心。5.示例:花花绿绿,包装精致的食品让小卓玛心生惊喜,一瞬间,她想接受“我”的馈送,但一转念,想到还有人比她更需要这些食品,马上就拒绝了。(意思正确即可)记叙文阅读(一)(时间:50分钟分值:40分)父亲说:“孩子,今天,你母亲在山下看着,我们俩一起开始爬山,看谁先到山顶。”他想不明白父亲今天为什么有闲心陪他来爬山,而且是晚上,以前,他很少有这样的闲情逸致啊!不过,他看了父亲一眼,那个在他的眼里曾经高大的身体,现在已经有些苍老了。他不相信会输给父亲,就答应了父亲的要求。山虽然很陡峭,但是他熟悉这座山的身材,哪里有坡,哪里有路,还有他年轻矫健的身体,他相信自己会爬到山顶的。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父子俩开始爬山,月光下,两个身影用自己的方式向山顶攀去。脚下凹凸不平,手被刺破了,腿受了伤,胳膊擦破了皮,脸上还划了条伤口,虽然如此,他还是爬上了山顶,这是他第一次到达山顶。他的心忽然有了一份豪情,他真想大喊一声,告诉别人他内心的快乐。看到父亲也快爬到山顶了,他弯下腰,拉了一把父亲。父亲也到达了山顶。站在山顶上,父子俩一起大声地对着夜空喊了起来:“噢——,

1 / 7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