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撒拉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班级:1303152学号:25姓名:李娟少数民族之撒拉族1.少数民族分布图2.撒拉族的分布3.民族概况4.民族礼仪5.民居6.文化艺术7.风俗习惯8.主要节日9.社会结构10.地质地貌及旅游资源少数民族及撒拉族分布撒拉族的分布撒拉族,有人口87697人。主要聚居在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及其毗邻的化隆回族自治县甘都乡,其余分布在青海、甘肃、新疆等州县。此外,在青海省西宁市和其他州县以及甘肃省夏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等地,也有零星分布。1.撒拉族聚居区位于青海省东部的黄河沿岸,这里气候温和,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适于小麦、青稞、荞麦、玉米、谷子等农作物及瓜果蔬菜的生长。“循化椒”是驰名的土特产。2.其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撒拉语言,及文字,通用撒拉尔语,信仰伊斯兰教。1.撒拉族热情好客,讲究礼节,彼此之间,要互道“色兰”(安宁的意思)问安。2。人们尊老爱幼,和睦邻里,男女见面,要保持一定的距离。3。撒拉族十分敬重“舅亲”,认为“铁出炉家,人出舅家”。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孟达村篱笆木楼,撒拉族古老的民居建于明末,总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三合庭院式建筑,整体布局坐北朝南,南面正中建平顶大门。篱笆楼分上下二层,上层设卧室、贮藏室、沐浴室等,楼底房间内阔廊窄,设作牲畜圈,具有羌族的特点,中空的墙体冬暖夏凉,透气性较强。房子的门窗和柱子大多雕饰有各种精美的图案。刺绣骆驼舞一般用铜或银制,形似马蹄。为撒拉族妇女所钟爱。口弦风俗习惯撒拉族婚姻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实行家族外婚。近亲家族“阿格乃”和远亲“孔木散”之间禁止联姻,但并不十分严格。因为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其葬礼,从速从俭,行土葬,一般“孔木散”都有一处公墓。在饮食上,以小麦为主食,辅以青稞、荞麦、马铃薯和各种蔬菜。家家都有火壶和盖碗等茶具。肉食以牛、羊、鸡肉为主,忌食猪、驴、骡、马、血液和自死之物。撒拉族服饰,男子头戴无檐白色或黑色六牙帽或小圆帽,外套“白布汗褡青夹夹”,腰系红布带或红绸带,短衣宽,长衣窄。老年人穿的长衣衫,撒拉语称为“冬”,妇女喜欢色泽艳丽的大襟花衣服,外套黑色坎肩。食物三套碗席三八宝盖碗茶馓子甑糕服饰主要节日1.诺茹孜开斋节2.古尔邦节3.圣纪节4.拜拉特夜5.“法蒂玛”节6.“盖德尔”节社会结构据撒拉族民间歌手韩占祥老人介绍,撒拉族社会基本的组织结构是(意为家庭),若干个又组成一个一个“阿格尼”(意为近亲组织)。若干个“阿格尼”又形成了“孔木散”(意为远亲组织),若干个“孔木散”又形成了一个“阿格勒”(意为村庄),若干个“阿格勒”又形成了一个“乔尼”(意为较大的居住区域),这些呈金字塔形的社会组织有各自的功能,社会日常生活仍以“启木苍”为单位。地质地貌境内多变的地形地貌,相对温和的气候,造就了循化县惟有的人文景观和群山连绵,树木葱郁,物产丰富的独特自然景观。循化县地处黄河上游大陆腹地,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四面环山,山谷相间,地势南高北低,海拔1780米一一4635米.旅游资源循化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风光秀丽的自然景观和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被誉为“青海高原的西双版纳”的孟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下黄河循化美”的积石峡谷,还有撒拉族发祥地——街子骆驼泉,青海第二大清真寺——街子清真寺,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已故十世班禅大师故居,纪念塔和文都大寺,有安多天然佛塔及著名藏传佛教大师、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喜烧嘉措的故居、纪念馆等。韩姓回族撒拉族以“韩”姓为根子姓,即:10个撒拉族9个“韩”。明朝撒拉族的一只最终落脚于山东-禹城-韩寨,并在此“开枝散叶”,现韩姓回族皆出此处。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