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章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实践《环境生态学导论》(第二版)盛连喜主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第二节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二、人类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三、发展循环经济四、生态建设五、科技文明观第三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与进展•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二、世界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对策•三、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第一节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内涵•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观点之争1.《增长的极限》及其结论ForresterJW(福罗斯特)和DennisMeadows(梅多斯),认为如不改变传统的发展方式,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社会就会面临崩溃的危险。“悲观派”梅多斯等人对世界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1972)人口增长粮食供应人均工业产值环境污染资源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一)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前途的观点之争2.《没有极限的增长》及其观点−自然资源的供应在任何一种经济意义上说都是无限的;−多少世代都关心的问题并没有出现不能逾越的严峻形势;−人口的增长代表了经济成功和人类进步,不是社会的失败。HermanKahn(赫尔曼卡恩)和J.西蒙,意义在于使人类有勇气和积极地面对现实并具有警示效应,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也起到了推动作用。“乐观派”《今后200年—美国和世界一幅远景》《没有极限的增长》意义:强调了科技的和社会的因素在增长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要盲目地反对进步,但要反对盲目的进步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1.传统发展观及其理论基础传统发展观的道德观基本上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论根据,即“一切以人类利益作为唯一的尺度”,以人类的利害尺度作为行动的内在依据和最高准则。以“人类中心主义”为理念的传统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问题,正制约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并对人类生存构成了威胁。20世纪50-60年代,传统发展模式的弊端20世纪中叶,人类开始反思现在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2.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进步《寂静的春天》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这次会议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参加,唤起了各国政府共同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关注。《人类环境宣言》会议提出建议将这次大会的开幕日这一天作为“世界环境日”1976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夫人在为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起草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2.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进步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通过了《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文件,正式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是当代人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人类发展的新模式。又称《地球宪章》《21世纪议程》《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1992年6月,李鹏总理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一、可持续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二)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的理性思考2.可持续发展观的形成与进步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kuznets)提出了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的著名的倒U形假定,即在经济未充分发展时期,收入分配将随着经济发展而日趋不平等。其后,收入分配将趋向平等。学术界并没有认同从部分环境污染指标分析所得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一个环境污染的普遍规律,更没有认同“先污染后治理”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改变的规律。环境持续恶化很大程度是人类经济社会制度和政策上的问题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我们共同的未来》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在1991年11月联合举行的可持续发展专题讨论会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寻求一种最佳的生态系统以支持生态的完整性和人类愿望的实现,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得以持续。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U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的《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中给出的定义为:可持续发展是在生存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主要强调人类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要与地球承载能力保持平衡,可持续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是人类社会,即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最早出现于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2.从社会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1.从自然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一)对“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界定3.从经济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经济发展,是在“不降低环境质量和不破坏世界自然资源基础上的经济发展”。4.从科技属性定义的可持续发展用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量做到接近“零排放”或“密闭式”工艺方法,以保护环境质量,尽量减少能源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着眼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科技进步起着重要作用。5.从伦理方面定义的可持续发展核心是目前的决策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维持和改善其生活标准的能力。“可持续发展”最早出现于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基本内涵就是科学地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和生态保育、当代发展与人类社会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内涵的实质,是要求人类社会必须彻底改变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生态和环境保育的传统发展方式,统筹考虑环境、资源、社会、经济问题。具体说,就是通过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采用高新技术和循环经济等手段,以及提倡绿色消费等措施,协调人与自然以及环境保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保育和提高生态质量,实现环境和生态、社会和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公平性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尺度公众参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理念的进步意义1.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出现新飞跃2.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识发生根本性变化−自然界定位于被征服者−自然资源视为“上帝的恩赐”−……3.发展观念有了根本性转变−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统一−人类是要延续的,当代人要发展但也应该考虑子孙后代的发展−区域发展的相对均衡性图腾祭拜工业文明绿色文明改变了偏激的看法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理念的进步意义4.环境观念发生重大改变−摈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实行了“三同步”(防止污染的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运行−综合治理代替个别治理,节能降耗、发展生态产业、循环经济等技术和方法得到了积极的响应−重大环境问题的国际合作5.重视社会组织在解决人类与自然界矛盾中的作用−自发组织制止各种危害环境的行为−发动群众参与、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人类发展理念的进步意义6.比较正确地认识了人类生活对自然界的影响−人类的生活能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而且有些影响的作用是深远的,例如,全球气候变化可能会使原来的气候区改变;−保护地球人人有责,人们的消费观开始发生改变,生态文明逐渐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时尚。7.在关于人口总量对自然界的压力的认识上发生极大转变−把简单的控制人口数量升华为以可持续理论为指导,把人口发展目标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协调,这是人类认识史上的又一大进步。二、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四)实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难环境恶化,很多地方已经不适合人类居住。缺少强制性法律规范,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实施并没有实质性进展,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兑现支持发展中国家的承诺,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冲突还在加剧,消除贫困的任务依然艰巨。第二节第二节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二、人类生产活动和行为方式的转变•三、发展循环经济•四、生态建设•五、科技文明观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可持续发展指标三个方面功能:一是描述和反映某一时间或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水平和状况;二是评价和监测某一时期内各方面可持续发展的趋势和速度;三是综合衡量各领域整体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程度。可持续发展指标协调程度趋势速度水平状况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一)SCOPE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采用的基础模型将人与自然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划分为四大类:源、汇、生命支持和人类福利。SCOPE开发了一套覆盖以上四方面,包含25个指标的体系。该指标体系初期工作主要集中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最终目标是将其扩展到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等其他领域。人—自然社会……经济………………生态资源环境可持续性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二)PSR模型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压力-状态-响应”(pressure-state-response,PSR)模型最早是由加拿大统计学家Friend提出的。PSR模型实质上是一个用于分析和评价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概念框架。−压力指标测量由人类活动引起的环境影响,如污染物排放、资源回采率等;−状态指标测量由压力引起的环境状况的变化和后果,如周围污染物的浓度等;−响应指标反映人类为改善环境状态而采取的社会行动,如新法规、排污收费制度等。PSR模型的构思体现了复合生态系统的变化特点,因而受到高度重视,并得到了广泛应用。环境压力状态响应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三)复合型指数人文发展指数(humandevelopmentindex,HDI)“人文发展”一词是指扩大人们的选择过程,也指已实现的福利水平。HDI由出生时预期寿命、成人识字率和实际人均GNP三项指标复合而成,它综合考察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其不足之处是忽略了与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关联。人类活动强度指数(humanactivitiesintensityindex)以色列希伯来大学提出,由于其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均存在某些缺陷而未得到广泛认可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四)“可持续发展度”模型(DSD)“可持续发展度”(degreeofsustainabledevelopment,DSD)模型于1993年由中国牛文元、美国的约纳森和阿博杜拉共同提出,该模型构造了独立的理论框架,扩展了重要的空间响应等附加因素,并设计了计算程序,该模型充分考虑了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但目前其实用程度还有待于改进。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五)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模型(WMSD)持续发展经济福利模型(economicwelfaremodelofsustainabledevelopment)不仅考虑平均消费,也考虑了分配和环境的退化因素,还力图兼顾全球臭氧层破坏带来的大规模和长期性效果。但目前该模型仅适用于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尚无法使用。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六)环境经济持续发展模型(EESD)加拿大国际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提出,以科玛奈尔(Commaner)的环境经济模型和穆恩(Moen)持续发展框架为依据,综合而成的一类综合性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目前正在试用中。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七)生态足迹模型生态足迹是生产这些人口所消费的所有资源,以及吸纳这些人口所有废弃物所需要的生物生产的土地总面积和水资源量。式中,i为交换商品和投入的类型,pi为i种交易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aai为人均i种交易商品折算的生产型土地商品,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EF为总的生态足迹。优点:贴近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涉及系统性、公平性和发展的一个综合指标。易于理解,容易测算,可判断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是否具有安全性。缺点:结果只反映经济决策对环境的影响,而忽略了土地利用中其他的重要影响因素。一、确定可持续发展的判定指标(八)绿色GDP指标(GGDP)传统GDP核算存在着两点严重的不足之处:−①没有充分反映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