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扩散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四章扩散焊机械与控制工程学院工艺特点1)接合区域无凝固(铸造)组织,不生成气孔、宏观裂纹等熔焊时的缺陷。2)同种材料接合时,可获得与母材性能相同的接头,几乎不存在残余应力。4.1扩散焊原理及应用4.1.1扩散焊的概念及特点工艺特点3)对于塑性差或熔点高的同种材料、互相不溶解或在熔焊时会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异种材料(包括金属与陶瓷),扩散连接是可靠的连接方法之一。4)精度高,变形小,精密接合。5)可以进行大面积板及圆柱的连接。6)采用中间层可减少残余应力。4.1扩散焊原理及应用工艺特点1)无法进行连续式批量生产。2)时间长,成本高。3)对接合表面要求严格。4)设备一次性投资较大,且连接工件的尺寸受到设备的限制。4.1扩散焊原理及应用9.1扩散连接机理图9-1扩散连接分类简图4.1扩散焊原理及应用4.1.2扩散焊的分类图9-9典型结构的超塑性扩散连接a)单层加强构件b)双层加强结构c)多层夹层结构(三层)1—上模密封压板2—超塑性成形板坯3—加强板4—下成形模具5—超塑性成形件6—外层超塑性成形板坯7—不连接涂层区(钇基或氮化硼)8—内层板坯9—超塑性成形的两层结构件10—中间层板坯11—超塑性成形的三层结构件4.1扩散焊原理及应用4.1.3扩散焊的应用固相扩散连接基本原理1.接头形成过程2.材料连接时的物理接触过程3.扩散连接时的化学反应4.2扩散焊过程4.2.1固态扩散焊接过程图9-2扩散连接的三阶段模型a)凹凸不平的初始接触b)变形和形成部分界面阶段c)元素相互扩散和反应阶段d)体积扩散及微孔消除阶段4.2扩散焊过程2.材料连接时的物理接触过程(1)物理接触及氧化膜去除被连接面在真空中加热时,油脂逐渐分解和挥发,吸附的蒸气和各种气体分子被解吸下来。(2)氧化膜去除机制在一般真空度条件下,氧化膜去除有以下三种机制:1、钛镍型;2、钢铁型;3、铝合金型4.2扩散焊过程2.材料连接时的物理接触过程(3)物理接触的形成扩散连接时表面的物理接触(使表面接近到原子间力的作用范围之内)是形成连接接头的必要条件。4.2扩散焊过程3.扩散连接时的化学反应(1)原子的相互作用接触面形成时,所产生的结合力不足以产生表面原子间的牢固连接,为了获得原子之间的牢固结合(形成金属键、共价键、离子键),就必须激活表面上的原子。(2)扩散时的化学反应在异种材料特别是金属与非金属材料连接时,界面将发生化学反应。4.2扩散焊过程图9-5SiO2中硅与铝的置换反应a)反应产物溶解b)形成新相4.2扩散焊过程液相扩散连接基本原理(1)液相的生成将中间扩散夹层材料夹在被连接表面之间,施加一定的压力(0.1MPa左右),或依靠工件自重使相互接触。(2)等温凝固过程液相形成并充满整个焊缝缝隙后,应立即开始保温,使液-固相之间进行充分的扩散,由于液相中使熔点降低的元素大量扩散至母材内(图9-6b),母材中某些元素向液相中溶解,使液相的熔点逐渐升高而凝固,凝固界面从两侧向中间推进(图9-6c)。(3)成分均匀化等温凝固形成的接头,成分很不均匀。4.2扩散焊过程4.2.2瞬间液相扩散焊接过程图9-6瞬时液相扩散连接过程示意图a)形成液相b)低熔点元素向母材扩散c)等温凝固d)等温凝固结束e)成分均匀化4.2扩散焊过程图9-7等温凝固过程中固液界面移动模型4.2扩散焊过程图9-8成分均匀化过程及元素的浓度分布变化4.2扩散焊过程接头形式设计(1)接头的基本形式扩散连接的接头形式比熔化焊类型多,可进行复杂形状的接合,如平板、圆管、管、中空、T形及蜂窝结构均可进行扩散连接。(2)扩散连接制造复合材料在纤维强化复合材料的制造过程中,常用的加工方法之一是扩散连接。4.3扩散焊工艺参数4.3.1焊前准备图9-10扩散连接的基本接头形式4.3扩散焊工艺参数焊件表面的制备与清理(1)表面机械加工平整光滑,机加工等加工出表面所需要的表面平面度和粗糙度,若采用加入软中间层的扩散焊或过渡液相的扩散焊,则粗糙度值可适当放宽。(2)表面净化处理清除氧化膜、油及吸附物。多采用化学腐蚀方法。扩散焊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有以下基本原则:(1)选择利于扩散的晶格材料的同素异构转变对扩散速率有很大影响。(2)选择超塑性的母材(3)在中间层合金系中加入提高扩散系数的元素,提高扩散速率。(4)异种材料焊接时,应降低焊接温度,可插入适当的中间层,以吸收应力、减小线膨胀。4.3.2选择焊接参数的基本原则扩散连接工艺参数选择1.连接温度2.扩散连接时间3.连接压力4.环境气氛5.表面状态6.中间层选择4.3扩散焊工艺参数4.3.3工艺参数对焊接质量的影响1、焊接温度焊接温度越高,扩散系数越大,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好,焊接表面达到紧密接触所需的压力越小,所获得的的接头强度越高。但是,加热温度的提高要受到被焊材料的冶金和物理化学特性方面的限制。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1SiC/Ti反应层厚度与温度及时间的关系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2连接温度对锡青铜/Ti接头强度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2、焊接压力扩散焊接时压力的主要作用是促使焊件表面产生塑性变形并达到紧密接触状态,使界面区原子激活,加速扩散与界面孔洞的弥合及消失,防止扩散孔洞的产生。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5压力对接头弯曲强度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3、焊接时间又称保温时间,需要的保温时间与温度、压力、中间扩散层厚度、接头成分及组织均匀化要求密切相关,也受材料表面状态和中间层材料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3扩散连接时间对铜/钢接头性能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4、环境气氛扩散焊一般在真空或保护气氛下进行,真空度、保护气体纯度、流量和压力等均会影响扩散焊接头质量。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6连接环境对S/Al/S接头抗弯强度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5.表面状态(1)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几乎所有的焊接件都需要由机械加工制成,不同的机械加工方法,获得的粗糙等级不同。(2)表面清理待连接零件在扩散连接前的加工和存放过程中,被连接表面不可避免地形成氧化物、覆盖着油脂和灰尘等。4.3扩散焊工艺参数9017.tif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8S-Al表面粗糙度对接头抗弯强度的影响4.3扩散焊工艺参数(1)中间层的作用(2)中间层的选择(3)固相扩散连接中间层材料在固相扩散连接中多用软质纯金属材料做中间层,常用的材料为Ti、Ni、Cu、Al、Ag、Au及不锈钢。(4)液相扩散连接中间层液相扩散连接时,除了要求中间层(钎料)具有上述性能以外,还要求与母材润湿性好、凝固时间短、含有加速扩散的元素(如硼、铍、硅等)。4.3扩散焊工艺参数6.中间层(1)中间层的作用1)改善表面接触,减小扩散连接时的压力。2)可以抑制夹杂物的形成,促进其破碎或分解。3)改善冶金反应,避免或减少形成脆性金属间化合物和有害的共晶组织。4)可以降低连接温度,减少扩散连接时间。5)控制接头应力,提高接头强度。4.3扩散焊工艺参数(2)中间层的选择1)容易塑性变形,熔点比母材低。2)物理化学性能与母材的差异比被连接材料之间的差异小。3)不与母材产生不良的冶金反应,如不产生脆性相或不希望出现的共晶相。4)不引起接头的电化学腐蚀。4.3扩散焊工艺参数图9-14SiC-金属界面的反应层厚度与接头强度的关系4.3扩散焊工艺参数扩散连接设备的分类(1)按照真空度分类根据工作空间所能达到的真空度或极限真空度,可以把扩散连接设备分为四类,即低真空(0.1Pa以上)、中真空(0.1Pa~10-3Pa)、高真空(<10-5Pa)焊机和低压或高压保护气体扩散焊机。(2)按照热源类型和加热方式分类进行扩散连接时,加热热源的选择取决于连接温度、工件的结构形状及大小。(3)其他分类方法根据真空室的数量,可以将扩散连接设备分为单室和多室两大类;根据真空连接的工位数(传力杆的数量),又可分为单工位和多工位焊机;根据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半自动和自动程序控制三类。4.4扩散焊设备(1)真空系统真空系统包括真空室、机械泵、扩散泵、管路、切换阀门和真空计组成。(2)加热系统高频感应扩散焊接设备采用高频电源加热,工作频率为60~500kHz,由于集肤效应的作用,该类频率区间的设备只能加热较小的工件。(3)加压系统为了使被连接件之间达到密切接触,扩散连接时要施加一定的压力。4.4扩散焊设备4.4.1真空扩散焊设备(4)控制系统控制系统主要实现温度、压力、真空度及连接时间的控制,少数设备还可以实现位移测量及控制。(5)冷却系统为了防止设备在高温下损坏,应对扩散泵、感应加热线圈、电阻加热电极、辐射加热的炉体等按照要求通水冷却。4.4扩散焊设备4.4.1真空扩散焊设备图9-52感应加热扩散焊机原理示意图4.4扩散焊设备(1)电阻辐射加热真空扩散连接设备真空扩散焊机是最常用的扩散连接设备,结构原理如图9-51所示。(2)感应加热扩散连接设备图9-52是感应加热扩散焊机示意图,由高频电源和感应线圈构成加热系统,机械泵、扩散泵和真空室构成真空系统。(3)超塑成形-扩散连接设备此类设备是由压力机和专用加热炉组成,可分为两大类。(4)热等静压扩散焊设备近年来,为了制备致密性高的陶瓷及精密形状的构件,热等静压(简称HIP)设备受到人们的重视。4.4扩散焊设备4.4.2电阻辐射加热真空扩散焊设备图9-51电阻辐射加热真空扩散连接设备结构原理示意图1—下压头2—上压头3—加热器4—真空炉体5—传力杆6—机架7—液压系统8—工件9—真空系统4.4扩散焊设备图9-53感应加热扩散连接设备照片4.4扩散焊设备4.4扩散焊设备4.4.3超塑成形扩散焊设备钛合金及其钛铝金属间的扩散连接1.钛合金的扩散连接2.Ti3Al金属间化合物的扩散连接3.TiAl金属间化合物的扩散连接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4.5.1钛合金的扩散焊钛合金及其钛铝金属间的扩散连接钛及其合金扩散焊特点:1、焊件表面无需进行特殊的准备和控制;2、在真空或Ar气保护下进行;3、采用超塑成形扩散焊接;4、原始晶粒会影响接头质量。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4.5.1钛合金的扩散焊镍基高温合金的扩散连接1.焊接温度高或压力大;2.焊前准备要求高;3.用纯镍做中间层;4.扩散焊方法:直接扩散焊法,加中间层扩散焊法,液相扩散焊法。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4.5.2镍合金的扩散焊高温合金的扩散连接1.焊接温度高;2.焊接压力大;3.焊前准备要求高;4.以Ni-35%Co作中间层。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4.5.3高温合金的扩散焊陶瓷材料的扩散连接1.陶瓷扩散连接的主要问题2.SiC陶瓷的扩散连接3.Al2O3陶瓷与金属的扩散连接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4.5.4陶瓷扩散焊1.陶瓷扩散连接的主要问题(1)界面存在很大的热应力陶瓷与陶瓷、陶瓷与金属材料连接时,由于陶瓷与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差别很大,在扩散连接或使用过程中,加热和冷却时必然产生热应力,由于热应力的分布极不均匀,使接合界面产生应力集中,造成接头的承载性能下降。(2)容易生成脆性化合物由于陶瓷与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差别很大,连接时除存在着键型转换以外,还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在界面生成各种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氧化物以及多元化合物。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陶瓷扩散连接的主要问题(3)界面化合物很难进行定量分析在确定界面化合物时,由于一些轻元素(C、N、B等)的定量分析误差较大,需制备多种标准试件进行标定。(4)缺少数值模拟的基本数据由于陶瓷和金属钎焊及扩散连接时,界面容易出现多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层很薄,对接头性能影响很大。4.5典型材料的扩散焊及其应用

1 / 5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