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阶段复习答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阶段复习一、填空题1、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对外贸易量。2、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对外贸易总额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的比重。3、专门贸易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4、我们将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的情况称之为贸易平衡。5、将货物经过计价而作为清偿工具的商品交换活动称之为易货贸易。6、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一是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二是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国家的产生)。7、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则该国是此种商品的净进口国。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9、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10、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劳动相对丰裕的国家应当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11、不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而以规模经济和差异产品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是产业内贸易。12、从技术转移的角度探讨比较优势动态演变的贸易理论是技术差距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13、里昂惕夫之谜是对要素禀赋理论的实证检验。14、赫克歇尔和俄林将比较优势的差异原因归结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15、即使在消费偏好、技术和要素禀赋没有差异的情况下,规模经济也能引导各国开展专业化分工和贸易。二、单项选择题1、以货物经过关境为标准统计的进出口,称之为(C)。A、有形商品贸易B、无形商品贸易C、专门贸易D、总贸易2、世界各国一般都是按(A)价格来计算出口额。A.FOB(装运港船上交货)B.CIF(成本、保险费加运费)C.CFR(成本加运费)D.CIP(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B)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A.国民生产总值B.一国进出口总额C.工农业总产值D.国民收入4、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B)。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5、专门贸易体系是以(A)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A关境B国境C国境和特别关税区6、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生产国和消费国来说这属于(C)。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间接贸易7、商品生产国经过甲国国境向商品消费国运送的货物,而货物所有权不属于甲国居民,对于甲国来说是(C)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过境贸易8、以基期贸易条件指数为100,认为一国贸易条件恶化,则表明该国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B)。A大于100B小于100C没有随贸易额增长9、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10、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指(C)。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B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C一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源11、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A)的比重。A外贸总额占GDP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12、(C)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A现汇贸易B间接贸易C服务贸易13、易货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是(B)。A某些国家有大量过剩货物B双方货币不能自由兑换或外汇不足C某些国家存在大量贸易逆差14、(B)显示在一国的国际收支表上。A货物贸易会显示,服务贸易不会B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都会C直接贸易会显示,间接贸易不会15、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A)。A贸易的实际规模B贸易商品的实际构成C贸易的实际利益16、组成关税同盟的国家,(A)。A国境小于关境B国境大于关境C国境与关境一致17、某种外国商品进入一国保税区后未列为进口,表明该国贸易统计采用的是(A)。A专门贸易体系B总贸易体系C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18、某年世界出口贸易额为3.2万亿美元,进口贸易额为3.3万亿美元,该年国际贸易额为(C)A.6.5万亿美元B0.1万亿美元C3.2万亿美元D3.3万亿美元19、美国生产电脑需8个劳动日,生产汽车需9个劳动日,日本生产电脑和汽车分别需要12个和10个劳动日,根据比较成本学说(B)A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B美国宜生产和出口电脑C日本宜生产和出口电脑D美国宜生产和出口汽车和电脑20、H-O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结果使各国之间的要素价格的差别将(C)A.扩大B不变C消失D扩大、不变或消失21、以1990年为基期,2000年某国的进口价格指数为120,出口价格指数为144,则该国贸易条件指数是(A)A.120B83C110D13022、从需求角度解释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理论是(C)A.产业内贸易理论B.技术差距理论C.重叠需求理论23、重叠需求理论是由(C)提出的。A.弗农(Vernon)B.俄林(Ohlin)C.林德(Linder)24、假设葡萄牙生产每单位酒需要4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30人劳动1星期;英国生产每单位酒需要100人劳动1星期,生产每单位毛呢需要50人劳动1星期,那么下列表述正确的是(B)A.英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B.葡萄牙在毛呢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C.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25、要素禀赋学说认为产生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B)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B.商品价格的国际差异C.自然资源的国际差异26、下列哪一种学说不是对里昂惕夫之谜的解释(C)A.自然资源说B.人力资本说C.技术差距说27、一国拥有的劳动要素充裕,故它应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外进行交换。这种说法来自(C)。A.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B.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C.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28、按生产要素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理论是由(C)提出的。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和俄林29、比较优势理论的提出者是(B)A.亚当·斯密B.大卫·李嘉图C.赫克歇尔30、按照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创新产品通常是(A)A.技术密集型产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C.资本密集型产品31、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A.劳动生产率的国际差异B.产品品质的国际差异C.要素禀赋的国际差异32、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禀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33、规模经济指(A)A.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减B.产品的单位成本随产量增加而递增C.产品的单位成本不随产量变化34、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典型特征是(C)。A行业的厂商数量多B厂商规模一般不大C厂商数量一般较少35、具有内部规模经济的行业的市场结构一般是(C)。A完全垄断B完全竞争C不完全竞争36、根据重叠需求理论,(A)的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较少。A收入水平差距大B收入水平相同C收入水平接近3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新生期,贸易特点是(A)。A产品开始在创新国生产。B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C模仿国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38、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贸易特点是(B)。A产品开始在创新国生产。B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C模仿国逐渐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39、在产品生命周期的让与期,贸易特点是(C)。A产品开始在创新国生产。B产品在创新国生产并开始出口到其他国家C模仿国成为产品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40、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投入要素的比例及其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在新生期(A)要素的投入具有比较优势。A研究与开发费用B资本C劳动41、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投入要素的比例及其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在成熟期(B)要素的投入具有比较优势。A研究与开发费用B资本C劳动42、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其投入要素的比例及其重要性会发生变化。在让与期(C)要素的投入具有比较优势。A研究与开发费用B资本C劳动三、判断题:1、服务贸易的金额一般不显示在一国国际收支表上,而显示在一国海关统计上。(Χ)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实质内容是一致的,区别在于考察交换活动的角度不同。(√)3、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的统计制度。(√)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Χ)5、在原始社会后期就产生了具有世界性质的国际贸易。(Χ)6、一国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可以表明该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占的地位。(Χ)7、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双赢博弈。(Χ)8、专门贸易包括所有进出入该国的商品,反映一国在国际贸易商品流通中所处的地位。(Χ)9、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能是转口贸易。(√)10、转口贸易可以直接运送,直接贸易也可间接运输。(√)11、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12、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李斯特。(Χ)13、亚当·斯密提出了“比较优势学说”,后由大卫·李嘉图进一步发展。(Χ)14、要素价格均等化意味着两国同一种要素的价格将会完全相同。(√)15、要素禀赋理论从需求方面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Χ)16、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地位,并且两种商品的劣势程度是相同的,则不会发生贸易。(Χ)17、要素禀赋理论能够解释产业内贸易。(Χ)18、一个只存在外部规模经济的行业一般由大量较小的厂商构成。(√)19、如果两国的要素禀赋差异大,那么两国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20、两国的收入水平越接近,越容易产生产业内贸易。(√)21、人均收入水平接近的国家,重叠需求的范围比较大。(√)22、如果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部门都处于绝对劣势,那么这个国家不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Χ)23、重商主义的财富观是贵金属。(√)24、人民币、欧元、日元都是世界货币。(Χ)四名词解释1、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指各个国家或地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P102、贸易顺(逆)差p12贸易顺差(贸易黑字):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贸易逆差(贸易赤字):进口总额〉出口总额3、贸易平衡p12:出口总额=进口总额4、绝对优势:各国应该按照绝对优势进行国际分工,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其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进行交换,这样就能更有效地利用各国的土地、劳动和资本,增加社会财富,每个国家都能得到更多的利益。5、比较优势:一国与另一国相比,在商品生产上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本国集中生产那些绝对劣势较小的商品;而另一个都处于绝对优势的国家集中生产绝对优势最大的产品,即按照“两优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同样不仅会增加社会财富,而且交易双方都能从中获益,使社会劳动得到节约。6、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产品,进口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要素密集型的产品。7、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p58)8、要素密集型产品:如一国某种要素在某种特定的商品中投入的比例最大,则称该商品为该要素的密集型产品。(p43)9、要素丰裕度: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要素供给所占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而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p43)10、要素密集度:指商品生产中所需要的各种要素之间的投入比例。若某要素投入的比例大,称该要素密集程度高。(p43)11、规模经济:p60大规模的生产会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即规模经济。12、要素价格均等化:P51-52国际贸易促使各贸易国的商品价格发生变化,商品的价格趋于均等,商品价格的变化引发了参加贸易的各国生产结构调整,使各国的生产要素重新配置,生产要素的价格在各国之间趋向均等化。也就是说自由贸易不仅使得两国商品价格相等,而且使两国要素的价格相等,以致使两国工人都能获得同样的工资,所有的资本投入都可以获取同样的利润报酬,而不管两国生产要素的供给与需求模式。五简答题1、国际贸易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是什么?(p2)(1)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2)存在各自为政的社会实体。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社会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工,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剩余产品开始出现,同时原始社会开始瓦解,阶级和国家相继出现。国际贸易产生的基本前提得以满足,国际贸易应运而生。2、要素丰裕度的衡量方法有那些(p44)1、生产要素供给总量。如B国的可用总资本与可用总劳动的比率大于A国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