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管理知识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安全生产管理知识(2011年版)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基本理论1.P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493号令),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2.P2事故隐患: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规,导致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3.P8-9安全生产管理运用系统的原则:①动态相关性原则②整分合原则③反馈原则④封闭原则。运用人本原理的原则:①动力原则②能级原则③激励原则④行为原则。运用预防原理的原则:①偶然损失原则②因果关系原则③3E原则(工程技术对策、教育对策、法制对策)④本质安全化原则。强制原理两原则:①安全第一原则②监督原则(指安全工作中,对企业生产中的守法和执法情况进行监督)。4.P11海因里希将事故因果连锁过程概括为以下五个因素:①遗传及社会环境②人的缺点③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状态④事故⑤伤害。他认为:企业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5.P12博德因果连锁理论:事故因果连锁中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是安全管理。基本原因包括个人原因及与工作有关的原因。直接原因不过是基本原因的征兆,是一种表面现象。6.P141961年吉布森提出了事故是一种不正常的或不希望的能量释放,意外释放和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第一类伤害是由于施加了局部或全身性损伤阈值的能量引起的;伤害是由影响了局部或全身性能量交换引起的,主要指中毒窒息和冻伤。7.P15伤害事故原因是:①接触了超过机体组织(或结构)抵抗力的某种形式的过量的能量②有机体与周围环境的正常能量交换受到了干扰(如窒息、淹溺等)。各种形式的能量是构成伤害的直接原因。同时,也常常通过控制能量、或控制达及人体媒介的能量载体来预防伤害事故。8.P17轨迹交叉理论观点是:在事故发展进程中,人的因素运动轨迹与物的因素运动轨迹的交点就是事故发生的时间和空间。强调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在事故致因中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按照该理论,可以通过避免人与物两种因素运动轨迹交叉,来预防事故的发生。9.P18对人的因素而言,强调工种考核,加强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进行科学的安全管理,轨迹交叉理论突出强调的是砍断物的事件链,提倡采用可靠性高、结构完整性强的系统和设备。10.P19所谓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周期内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及系统安全工程原理,识别危险源并使其危险性减至最小,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性能、时间和成本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安全程度。11.P20系统安全的理论的主要观点:考虑通过改善物的系统的可靠性来提高复杂系统的安全性,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是绝对安全的,不可能根除一切危险源和危险,安全工作的目标就是控制危险源。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1.P34安全生产标准化是指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2.P35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要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以隐患排查治理为基础,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采用“策划、实施、检查、改进”动态循环的模式,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审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为最高。3.开展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点内容: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并建立安全费用台帐。生产经营单位应对操作岗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生产技能培训。检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4.P36拆除的设备设施应按规定进行处置。拆除的生产设备设施涉及到危险物品的,须制定危险物品处置方案和应急措施,并严格按照规定组织实施。5.P36对动火作业、起重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危险性较高的作业活动实施作业许可管理,严格履行审批手续。作业许可证应包含危害分析和安全措施等内容。对于吊装、爆破等危险作业,应当安排专人进行现场安全管理,确保安全规程的遵守和安全措施落实。6.在进行设备设施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和警示标志。7.生产经营单位应执行变更管理制度,对机构、人员、作业过程作有计划的控制。8.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9.P38-39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生产的职业危害及其后果和防护措施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一次对本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评定,主要负责人应对绩效评定工作全面负责。10.企业安全文化是由安全物质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制度文化、安全精神文明组成。11.P43-44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基本要素:①安全承诺②行为规范和程序③安全行为激励④安全信息传播与沟通⑤自主学习与改进⑥安全事务参与⑦审核与评估。企业应建立员工安全绩效评估系统,建立将安全绩效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奖励制度。12.P45安全文化的保障制度:①明确安全文化建设的领导职能、建立领导机构②确定组织机构和人员③保证必需的资金投入④配置文化信息传播系统。13.安全文化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中,应包括所用评价方法、评价样本、访谈提纲、测评问卷、实施计划等内容,并应报送评价组织机构批准。14.P512010年国务院23号文《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生产工作的通知》要求,重大危险源和重大隐患要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有关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备案。15.P51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或者储存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危险化学品储存设施(运输工具加油站、加气站除外),与下列场所、设施、区域的距离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①居住区以及商业中心、公园等人员密集场所②学校、医院、影剧院、体育场等公共设施③饮用水源、水厂以及水源保护区④车站、码头、机场以及通信干线、通信枢纽及地铁出入口⑤基本农田保护区、基本草原、畜禽规模化养殖场⑥河流、湖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⑦军事禁区、军事管理区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场所、设施、区域。16.P51由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17.P51储存单位应当交其储存数量、储存地点以及管理人员的情况,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机关备案存。18.P52在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的同时,要进行隐患排查工作。19.P53企业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对已辨识和评价的重大危险源向政府主管部门提交安全评价报告。如属新建的重大危险设施,则应在其初步设计审查之前提交安全预评价报告。20.P53企业应负现建立应急救援系统,场外应急救援系统由政府安全监管部门建立,每隔适当的时间应修订和重新发放应急救援预案及宣传材料。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安全监管信息系统。21.P55危险性定义为事故频率与事故后果严重程度的乘积,即危险性评价一方面取决于事故的易发生,另一方面取决于一旦发生事故,其后果的严重性。现实的危险性不仅取决于生产物质的特定物质危险性和生产工艺过程危险性所决定的生产单元的固有危险性。22.P56事故严重度评价:①最大危险原则:危险的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大,则按后果最严重的事故形态考虑②概率求和原则:如果一种危险物具有多种事故形态,且它们的事故后果相差不大,则按统计平均原理估计事故后果。23.危险性抵消因子:工艺、设备、容器、建筑结构上的各种用于防范和减轻事故后果的各种设施,危险岗位上操作人员的良好素质,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等。24.危险性分级:A*=lg(B*1)作为危险源分级标准。一级重大危险源:A*≥3.5二级危险源;三级危险源:1.5≤A*;三级危险源:A*<1.525.P58下列标准作为单元危险性控制程度的分级依据:A级B2≤0.001B级:0.001<B2≤0.01C级0.001<B2≤0.01D级B2>0.1。各级重大危险源应达到的受控标准是:一级危险源在A级以上;二级危险源在B级以上;三级和四级危险源在C级以上。26.P58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建立重大危险源分级监督管理体系,建立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信息网络,生产经营单位应对重大危险源建立实时监控预警系统。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27.P59各城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监管系统。该系统包括各企业重大危险源的普查分类申报信息,危险源分级评价信息、企业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情况信息及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监察记录等信息。28.P62监控预警系统的目的主要是监视其在正常工况下和非正常工况下应该有对危险源对象及参数的记录显示,报表等功能。29.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设,其核心就是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和控制。30.P65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和人机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分为四类,即综合管理、人员管理、设备设施管理、环境管理。31.P6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应明确: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32.P66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应明确,应排查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名称,排查周期、排查人员、排查标准;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跟踪管理等。33.P69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中专门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的内设机构。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34.P70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道路交通等行业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费用提取。一般说来,股份制企业、合资企业等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由董事会予以保证;一般国有企业由厂长或者经理予以保证;个体工商户等个体经济组织由投资人予以保证。35.P71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计划,费用支出按计划执行:①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设备、设施的支出。②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物品支出③安全生产检查与评估支出④重大危险源、重大事故隐患的评估、整改、监控支出⑤安全技能培训及进行应急救援演练支出⑥其他与安全生产相关的支出。36.企业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的要求: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专项用于企业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依法对矿山、道路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收取一定数额的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37.P72风险抵押金存储标准: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行业或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存储标准:①小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30万元②中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00万元③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150万元④特大型企业不低于人民币200万元。企业风险抵押金累计达到500万元时不再存储。38.煤矿企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及同级财政部门根据煤矿企业规模,相应分档区间内确定风险抵押金具体存储数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