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2二、施工说明.......................................................................................................7三、项目组织机构...............................................................................................9四、施工部署和进度.......................................................................................13五、旋挖钻孔桩的施工工艺...........................................................................16六、施工质量保证措施...................................................................................25七、安全施工措施............................................................................................26八、文明施工管理措施...................................................................................30九、紧急情况处理措施与应急预案...............................................................32一、工程概况及编制依据1.项目概况xx开福xx广场的总规划用地面积12.53万平方米,规划总建筑面积约100.5万平方米。C、D地块设三层地下室,基坑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35.20m,现状地面标高35.13~37.06m,基坑底标高22.40m,基坑开挖深度12.73~14.66m,基坑支护长度约700m,采用旋挖桩、旋喷桩结合锚索、帷幕形成基坑结构。为了保证施工循环道宽度,临西面、北面采用双排支护桩。C地块2.工程地质概况及周边环境根据中国xxxx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xx开福xx广场拟建场地基坑支护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与基坑有关的地层的野外分布及特征自上而下依次描述如下:1人工填土(Q4ml)①(“①”为地层编号,下同),按填土的物质组成,把本场地的人工填土分为杂填土①-1与素填土①-2:1.1杂填土(Q4ml)①-1:杂色,主要由砖、瓦等建筑垃圾夹20~30%的碎石及粘性土组成,堆填时间约5年,上部为新近拆除房屋堆积而成,稍湿~干,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匀。1.2素填土(Q4ml)①-2:黑、灰黑色,主要由淤泥质粉质粘土夹20~40%的碎石组成,碎石粒径1~4cm,堆填时间超过10年,稍湿,结构松散,密实度不均匀。2第四系全新统淤积(Q4l)淤泥质粉质粘土②:灰、灰黑色,软塑~流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3第四系全新统冲积(Q4al)粉质粘土③:褐黄、褐红夹灰白、褐灰等色,局部含5~30%的卵砾石,卵砾石一般粒径0.5~6cm,最大12cm,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4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Q3al)层4.1粉砂④:灰、灰白、黄褐等色,石英质为主,含少量粘性土,呈饱和,稍密状态。4.2圆砾⑤:黄褐、灰白色,石英质,呈亚圆形,分选差,不均匀含10~30%的卵石,卵石一般粒径2~5cm,最大粒径约8cm,饱和,中密~密实状态。4.3粉质粘土⑤-1:黄褐、红褐夹灰白等色,局部含5~30%的卵砾石,卵砾石一般粒径0.5~6cm,最大6cm,可塑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5第四系中更新统残积(Q2el)粉质粘土⑥:褐红色、褐红夹灰白色,系泥质粉砂岩、砾岩风化残积而成,原岩结构可辨,含强风化岩块20%~40%,硬塑、局部坚硬状态,摇震无反应,光泽反应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6白垩系神皇山组(KS)泥质粉砂岩: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中风化两层:6.1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⑦: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偶见钙质胶结岩块,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6.2白垩系神皇山组(KS)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褐灰等色,粉细粒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稍发育,岩芯呈短柱、柱状,少量块状,合金回转钻进较快。6.3白垩系神皇山组(KS)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褐红、褐红夹灰白、灰绿色斑块,大部分矿物已风化变质,节理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可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7白垩系神皇山组(KS)砾岩:按其风化程度可分为强、中风化两层:7.1强风化砾岩⑨:紫红、红褐色,夹30~50%的砾石块,粒径1~4cm,大部分矿物风化变质,风化裂隙极发育,岩芯呈土柱状,碎块夹土状,局部呈砂状,岩块用手易折断,冲击钻进困难,合金回转钻进较易。7.2中风化砾岩⑩:紫红色,粗砾结构,中厚层状构造,泥质、钙质胶结,岩屑成分主要为硅质或灰质砾石,粒径2.0cm~4.0cm,岩石组织结构部分破坏,矿物成分基本未变化,节理裂隙发育,多为泥质物充填,裂隙面较光滑,岩芯较完整,多呈柱状,偶呈块状,锤击声较脆,合金回转钻进速度一般。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人工填土①及第四系粘性土层中的为上层滞水,水量较小,分布不均匀,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水位季节性变化,未形成连续稳定水面。赋存于中粉砂④及圆砾⑤及强、中风化岩中层中的地下水属潜水,主要受上层滞水补给。场地地下水环境类型属Ⅱ类,场地内地下水水质在弱透水地层中对砼结构不具腐蚀性,在强透水地层中对砼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砼结构中钢筋不具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场地内第四系中粉砂④、圆砾⑤为强透水地层。C、D地块场地位于xx市xx东侧、xx与xx的交汇处,西临xx,北临隔壁工地,东临xx,南临xx,周围道路、建(构)筑物密集,环境条件复杂,路侧下埋管线密集。周边环境情况如下表:地段位置周围环境条件AN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NO北侧紧邻隔壁工地,基坑间距小。OB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3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BC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介于9.8-14.4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6.5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7.8m。CD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3层木或砖房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12.9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6.5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7.8m。DE东面与xx接邻近。xx以东房屋密集,为2~7层砖房或混凝土结构的居民住宅区,基坑离建筑距离9.4m。距离给水砼管线约3.4m,与雨水钢管线间的距离4.0m。EF南面为xx,基坑距离xx约14.8m,距离给水管道13.2m。FG南面为xx,基坑距离xx约15.4m,距离给水管道14.0m。GH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HA西侧为xx,道路两侧管网管线较为密集。3、编制依据1)建设单位招标文件;2)xx广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4)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5)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96)8)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9)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10)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12)岩土工程验收和质量评定标准(YT9091-98);1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14)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5)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17)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8)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146-2004);19)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2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21)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管理规范(GB/T50358-2005);2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JGJ/T77-2003);24)国务院《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建设部第15号令);25)我公司管理文件;26)我公司多年类似工程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27)建设单位提供的施工图纸、设计说明等资料。4、编制说明编制原则:1)严格执行施工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规范、规程和设计标准。2)遵守、执行招标文件及合同各条款的具体要求,确保实现业主要求的工期、质量、安全、环境保护、文明施工和造价等各方面的工程目标。3)在认真、全面理解设计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应用新技术成果,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技术先进、方案可靠、经济合理的特点。4)充分研究现场施工环境、妥善处理施工组织与周边接口问题,使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5)施工组织编制尽可能做到总体施工部署和分项工程施工组织相结合、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相结合、特殊技术与普通技术相结合,总体上使施工组织设计具有重点突出、内容全面、思路清晰的特点。编制说明: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是通过组织专业工程人员进行仔细的对现场情况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本公司现有的实际施工实力和能力,围绕着确保安全、保证质量、保证工期的前提下来编写的。在本施组的编制中除了遵守业主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外,还参照了国家及xx市的有关规范要求,并结合了我司在全国各地的土方施工、基坑支护及桩基础工程施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科研成果。5.基坑支护的范围和重点本工程东面为居民区,西面隔xx抵湘江,北面临潮宗街,xx穿过B区和C区的中间,南面接五一大道,支护体系要充分考虑周围的复杂环境。根据支护设计方案分为二个独立的支护体系,第一体系沿A、B区一周,第二体系沿C、D区一周。根据基坑情况和周边地形分为十四个不同的支护小段。重点防护:①南面的五一大道、西面的xx、中间的xx,人流车流密集,动荷载影响大,要重点防护道路以及沿线的各种管网井道的安全。防止道路沉降、开裂、塌陷。②东面的居民区主要对周边民房的防护。对较高民房和重要建筑物还要对其进行专门观测,防止发生位移、沉降过大,而开裂进而发生危险,产生不必要的纠纷。③西面隔xx抵湘江,对地下压力水的止水防护。防止涌砂涌水现象。当出现基坑或周边沉降、位移过大或支护不稳时,应停止挖土采取加固措施,并请专家参加研讨专题会,进行论证方案后再实施。二、施工说明1.采用的支护形式根据支护设计方案,采用旋挖桩结合预应力锚索的复合支护体系(详附图)。止水帷幕用二根直径600MM的旋喷桩施工在旋挖桩之间,联合形成止水帷幕。基坑内壁挂钢筋网片浇喷射砼加埋排水疏导管相接合的止水方式。支护旋挖桩:直径1200,桩长约14.5m、16.5m、18.5m、19.0m、20.5m、21.0m六种,嵌固端长6.5/8.0米,桩间距2000mm。内配主筋采用三级钢筋HRB400,20C25/22Φ25/29Φ25/30Φ25,箍筋A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