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题《关于算用结合教学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新课标”明确指出:计算应使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数和简单的数量关系,在具体的情景中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应避免繁杂的运算,避免将运算与应用割裂开来,避免对应用题进行机械的程式化训练。这段内容对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应用题)教学进行了精辟的鉴定。教师假如做好了这点,那就有利于学生在提高计算的基础上,也提高了学生数学的应用。二、课题研究的意义1、“算用结合”是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的重要途径。2、“算用结合”是提升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举措。3、“算用结合”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平台。4、“算用结合”赋予了数学知识以生命,是点燃孩子们学习热情的火种。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试图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分析学生在计算与应用相结合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形成一套适合我校各年级数学教学“算用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1、通过算用结合教学,加强学生算理算法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2、通过算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及获取数学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算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反思的能力。4、通过算用结合教学,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四、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通过观察、调查等方法,分析学生解答“解决问题”所存在的问题。本课题在研究时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以及效果比较法,试图通过研究尽量做到在阅读中理解、在实验中研究,在总结和观察中进行反思,进而提升。(1)文献资料法:通过文献资料的搜集、学习、分析以及占有,了解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的最新进展和现实状况,认真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2)案例研究法:结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表现(案例)以及本人的“教学反思”(案例),以这两方面为主的案例进行研究。五、课题研究的步骤本方案从2016年8月开始至2013年8月止,时间为一年,分准备阶段、启动和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共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6年月7月——2016年11月)1、分析该课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进行新课程改革和专题座谈会;在学生中进行关于数学实践活动的有关调查、统计,了解研究基础;认真撰写课题实施方案,明确任务,落实目标。2、阅读、搜集、学习、分析以及占有相关的文献资料,作为本研究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3、阅读相关的教育名著和一些现代教育教学杂志。如《徐州教育科研》、《江苏教育》等。第二阶段:启动和实施阶段(2016年月11月——2013年5月)1、收集文献资料,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形成系统的理论构想和具体的操作方法。依据实施方案,开展行动研究,将研究和工作紧密结合。2、阅读:a.郑毓信:《问题解决与数学教育》,江苏教育出版社;b.张天孝:《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科学出版社;c.沃建忠:《小学数学教学心理学》江苏教育出版社;d.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以及一些现代教育教学杂志;3、完成读书笔记和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5月——2013年月7月)整理资料,分析研究,完成课题成果的总结和提炼,形成研究报告,申请结题验收。六、课题研究成果研究成果在我校的老师都知道,每到星期一中午,就会看到有不少的学生被留在学校,被不同学科的老师进行教育,在不同的位置去补做休息日的家庭作业。这样的现象在平时也有,寒暑假之后更多。虽然这种做法值得探讨和商确,但也是形势所迫,作为教师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学校是原来的农村小学,这里的家长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感兴趣的不多,负责的很少,特别关注的几乎没有。我们这里的老师是即是老师又要肩负大半个家长的职责。这里的学生,这里的家长就是这样的习惯。我们做教师的只能尽我们的所能最大限度的去改变我们的学生,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习惯决定成绩,习惯决定成功。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提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可见,养成好的习惯会终身受益,而不良的习惯会严重影响学生的一生。在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习惯的培养不可忽视。良好习惯的养成是大量良好行为不断积淀的过程,习惯形成的前提是某些具体行为的练习和熟练。良好习惯是大量良好行为积淀的结果,习惯培养是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我校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机会增多了,但是,我们也特别注意到在实际教学中一部分学习习惯差,自控能力弱的学生,学习效率下降,甚至还会较严重地影响课堂教学,使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有的学生还习惯经常不完成作业,特别是家庭作业,严重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的复习巩固,影响了教学整体成绩的提高。对于这样的现象,作为老师作为数学老师一定不能听之任之,一定要好好找找原因,注意纠正学生的这些不良习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成绩。七、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1.通过本次个人课题的研究,本人收货不少,读了许多的相关书籍,参考研究了许多与本课题相关的课题内容,增长了很多的理论知识,并学到了许多关于学生良好习惯培养训练的有效方法和策略。2.本次个人课题的研究也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由于个人学识有限,理论研究不够深入,理解也不够透彻。3、在形成自己的一系列培养良好习惯训练的方法及策略上,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教案的设计与反思还存在许多应该修正的地方,仍需努力。敬请各位评审专家老师多多指正,以有利于我以后业务水平的提高和理论水平的提升。八、课题研究的反思。通过研究实践,我有了意外的收获了:我采用的小组竞争式学习方式,由于在学习中注入了竞争的活力,学生不光提高了说理的能力,而且对学习任务特别的投入,思维活跃,兴趣高涨。如今我感觉自己由流水线作业打造标准件的“工人”转变为播种、施肥、浇灌、锄草,精心呵护庄稼的“农民”,由金口玉言的“权威”转化为“平等的人民代表”。课堂不再是“一言堂”而是“群言堂”,学生不再是张开口袋等待灌注知识的“回首站”,而是生机勃勃的生动群体,是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之星。在此课题的研究过程中,也受到我校领导的影响,吸纳了多元智能理论,即利用学生的优势智能带动弱势智能的发展,颇有成效。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偏好不仅影响他们的最佳学习方式,还影响他们用以表现自己理解和掌握程度的最佳方式,每个学生都是一个鲜活的不容被忽视的个体,都存在着鲜明的个性与差异,每个学生的学习经历、兴趣爱好都有可能不同,都会不同程度地拥有一至两个强项智能。人的智力主要表现为一系列解决问题的能力,智力潜力是在外部环境的作用下得以开发的。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力,而且大多数人可以使每项智能达到很高的标准,那些暂时弱一些的智能,也可能在强势智能的带动下,慢慢被激活,重新变成强项,要通过更多的活动和训练,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在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下,我在班级做了智能测评,详细了解了学生各种智能的分布情况,在分组时就注意到要互补,“因材施教”,寻求科学的教学方法,以强扶弱,以弱靠强,弱强相济。努力为学生的发展尽心尽力。总之,通过小课题的实践研究我认为,收获的不仅仅是几张证书,几篇论文,而是我一路走来的自身改变——我重新审视了教育,审视了学生,审视了自己。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