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2011-04-0919:25:37)标签:杂谈花卉市场分析与预测一、行业市场分析1.国际及国内市场分析(1)世界花卉产销基本发展趋势分析1.1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世界花卉生产历史悠久,二战后作为商品化的产业部门发展迅速。直至20世纪90年代,产销仍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据2007年不完全统计,荷兰、美国、德国、中国等45个主要生产国切花和盆栽植物种植面积为61万hm2,产值超过260亿欧元。18个观赏苗木主要生产国的种植面积总和超过69.5万hm2,产值超过173亿欧元。11个主要花卉种球生产国家和地区的种植面积总和为3.54万hm2。2008年不完全统计,世界主要生产国花卉总产值达243.95亿欧元,其中欧洲113.37亿欧元,北美洲39.98亿欧元,南美13.82亿欧元,亚洲和太平洋地区68.65亿欧元,非洲5.94亿欧元。1.2花卉生产布局和消费市场向发展中国家拓展由于发达国家花卉生产的土地和劳动力成本呈增加趋势,花卉生产向自然资源适宜、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化的生产布局开始形成。花卉消费中心也由传统的欧美国家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拓展,预测表明,到2014年主要花卉消费国切花和盆花年消费额将达到460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31%。1.3形成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通过产业集聚形成了制种、种苗、成品、加工、冷藏、保鲜、运输及销售等环节相衔接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与之相匹配的现代市场体系特征,是以拍卖为主的批发交易方式和以专卖店为主的零售交易方式相衔接。以荷兰为例,从政府部门到民间机构都设置有相应的花卉培育、新品种研制和开发推广体系,仅各大花卉公司自办的现代化实验室就有70多个、科研人员6300多人。荷兰的花卉流通以拍卖闻名于世,建有7个大拍卖市场,近1000家批发公司和1.4万家零售店。花卉出口额的85%是在拍卖市场成交的。拍卖对所交易的产品和物流设施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有成批量的同质产品,还要求有完善的物流设施,特别是冷链系统。1.4花卉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全球最大的切花卉出口国荷兰占有约55%的切花世界市场份额,其中以玫瑰切花市场占有率最高,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拓展,预测表明,到2014年主要花卉消费国切花和盆花年消费额将达到460亿欧元,比2004年增长31%。(2)中国花卉产销总量发展趋势分析2.1花卉产销总量持续增长我国花卉商品化生产源于20世纪80年代,20世纪90年代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我国花卉产销总量平稳持续上升,已成为世界花卉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占世界花卉总种植面积的1/3。2008年我国花卉种植面积达77.5万hm2,比1998年的6.98万hm2增长了10倍;花卉销售总额由1998年的99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666.9亿元,增长了573%;花卉出口额由1998年的0.32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4亿美元,增长了116%倍。种植面积年平均增长率为1.05%,销售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1%,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8%。2.2主要花卉分类产销总量呈递增趋势2000年到2007年间,我国切花、切叶和干花种植面积、销售额及出口额稳定增长,其中以出口额增长最为迅速,2007年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33.2倍,平均增长率为66%。2007年切花、切叶和干花单位种植面积出口额比2000年增长了11倍。同期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分别增长了2.1倍和1.4倍。2007年与2000年相对比,盆栽植物种植面积和销售额各增长了1.2倍,出口额增长了1.5倍。观赏苗木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依次增长了5.2倍、3.5倍和7.6倍。2.3区域专业化生产布局雏形显现区域特色初步形成了“西南有鲜切花、东南有苗木和盆花、西北冷凉地区有种球、东北有加工花卉”的生产布局(中国政府网,2009)。云南省是世界公认的鲜切花生产3大适宜区之一,是全国规模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鲜切花产量已连续15年保持全国第一。在占有全国60%以上市场份额的同时,在全国15个鲜切花出口省份中,云南省花卉出口总额位居第一,出口市场包括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35个国家和地区。2008年全省花卉种植总面积34933hm2,总产值176亿元,花卉出口总额1.01亿美元。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产量和产值分别为7800hm2、52.9亿支和16.7亿元,较2007年增幅分别为7.34%、5.8%和3.1%。月季、康乃馨、百合、非洲菊四大切花品种的种植面积为6293hm2,占全省鲜切花总面积的80.7%,产量为44.17亿支,占全省鲜切花总产量的83.5%)。以昆明为中心的滇中地区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鲜切花集散中心及价格指导中心。2.4花卉规模化生产经营趋势有所提高近年来,在从事生产经营的企业数量略有下降的同时,种植面积在3hm2以上或年营业额在500万元以上的大中型企业数量呈增加趋势,表明花卉生产经营的规模化水平在提升。(3)中国花卉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分析3.1花卉消费需求增势明显2007年与1998年相比较,花卉消费量增长了178%,消费额增长了297%。切花切叶和干花的消费量由1998年的21.65亿枝增长到2007年的105.35亿枝,增长了386%;人均消费量由1.74枝增长7.97枝,增长了3.58%;人均消费额由1.33元增长到4.38元,增长了229%。盆栽植物消费量由1998年的6.93亿盆增长到2007年的14.65亿盆,增长了111%,消费额由27.47亿元增长到116.74亿元,增长了325%。同期人均消费额和人均消费量分别由2.2元和0.6盆增长到8.83元和1.11盆,10年间盆栽植物人均消费额增长302%,人均消费量增长了85%。3.2花卉消费特点突出我国花卉消费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地域性、集团性、礼品性和节日性。花卉消费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以东南沿海地区及内地居民收入较高的城市为主,其中广州、上海、北京、深圳花卉消费居全国前列;花卉消费处于以集团消费为主的阶段,没有形成成熟的、稳定的个人(家庭)消费市场;个人花卉消费以礼物为主要目的;此外年鲜花市场消费量很大。3.3花卉需求收入弹性较大2000~2007年间,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计算的花卉需求收入弹性分为两个区间,2005年之前大于1,表明人均GDP每增长1%,带动花卉消费额增加大于1%;近年为0.6,表明人均GDP每增长1%,带动花卉消费额增长0.6%。由此可见,在中国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继续下降的情形下,花卉的需求收入效应将相当可观。2007年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为36.3%,城市居民逐渐进入由温饱向小康转型的时期,随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稳定的花卉消费群体会逐渐产生与壮大。(4)中国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变化趋势分析4.1花卉产销总量增长率不够平稳1998~2008年,全国花卉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年增长率变化趋势不尽相同。除个别年份外,种植面积和销额增长率变化较为平稳,出口额波动幅度则较大,说明我国花卉出口市场尚不成熟,市场占有率不稳定。4.2花卉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极低从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发展趋势看,我国花卉生产的经济效益较低。近年种植面积销售额在8万元/hm2左右,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4欧元/hm2(约折合人民币40元/hm2)。说明我国用世界1/3的花卉种植面积生产了世界花卉产值的12%,土地生产率极为低下。1996年,荷兰花卉单位面积产值为44.8万美元/hm2,以色列为13万美元/hm2,哥伦比亚为10万美元/hm2。1998~2008年间,我国花卉单位种植面积出口额波动也很大,但10年间始终不足1万美元/hm2。2008年出口额仅占世界出口贸易总额的2.76%。说明我国花卉出口市场份额极小,花卉生产大国、出口小国。(5)我国花卉行业发展潜力大5.1花卉产销的投入水平低我国单位面积花卉生产平均成本是日本的1/5,是台湾的1/3,也明显低于东南亚、拉丁美洲和非洲国家。然而我国的低成本既不是源于规模经济和专业化分工,又不是源于花卉的高品质或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多地是来自我们企业和农户生产者规模小所导致的低投入。首先,生产者科技投入动力不足,花卉科技支撑乏力,产业链源头创新几乎为空白。表现在:系列化生产技术体系尚不健全;国内种质种苗研发起步晚,能力较为薄弱;育种、制种技术推广发展较慢。从政策层面看,由于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每年要交相当的保护费,企业自主研发和保护新品种的动力不足,为了降低生产与销售成本,即使企业有自主新品种,也不申请知识产权保护。这严重制约着中国特色品种的研发保护进程。然而在另一方面,现有花卉品种中的优势品种多为国外引进,国外的这些品种又多为从我国引进选育所成,形成了原产地没有优势品种竞争力的局面。在知识产权制约下,一些新品种难以及时引进,只能引进国外过了保护期的品种。两者双重制约致使产业链源头创新空白,最能提高产品附加值的育种环节严重滞后,使我国的花卉产品质量不高、品种不新,国际市场竞争力弱。其二,花卉保鲜、包装、储运等基础设施投入不足。小规模的生产者和花卉产业链不健全,对第三方物流形成的需求与供给激励不足,结果导致缺乏高效的物流体系和发达的第三方花卉物流。企业只能自行保有花卉贮运功能,形成较高的运输费用。缺乏适合鲜货产品运输、储藏的物流条件,鲜切花的运输基本处于常温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鲜切花的出口到货品质,也限制了我国鲜切花出口市场,局限于周边国家和地区。其三,农户花卉生产投入不足。农户花卉生产者一般未受过专业技能培训,大多数的小规模花农靠传统经验从事花卉的生产,依赖路边市场提篮小卖和集市贸易摆摊销售花卉产品。在技术、生产设施、人员技能方面的投入都很欠缺。到2007年,我国花卉从业人员约有368万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3.2万人,只占3.6%。低投入导致我国的花卉生产经营技术几乎都位于低水平生产繁育环节,在新品种培育和营销方面处于落后地位,因此只能是在增值最小的“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占有微利的市场份额,从世界花卉生产专业化分工趋势看,中国是位于增值最少的花卉产业链中间部位的一个简单加工者。5.2国内花卉消费水平偏低与世界27个主要花卉生产国及消费国相比较,中国2007年人均花卉消费额仅为0.36欧元,排名第一的瑞士人均花卉消费额为77欧元,中国仅为瑞士人均花卉消费额的5‰;2007年,乌克兰在27国人均花卉消费排名中处于末位,人均花卉消费额为4欧元,而中国当年人均花卉消费额仅为乌克兰的9%。花卉消费集中在发达国家,这些国家是花卉生产大国,同时也是花卉消费大国。由于花卉消费不是消费者日常消费品组成部分,中国年人均花卉消费水平偏低,极大地制约着我国花卉产业发展。(6)主要结论近10年间,从世界范围看,世界花卉产销持续快速平稳增长,花卉生产布局和消费市场向发展中国家拓展,形成了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市场体系,花卉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且市场需求的品种增加。从中国花卉产业发展趋势看,花卉产销总量持续增长,中国已成为了世界第一大花卉种植国。主要花卉分类产销总量呈递增趋势,其中出口额的增长明显快于种植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长,特别是2000年之后,这一趋势更为明显。区域专业化生产布局雏形显现,花卉规模化生产趋势有所提高。国内花卉需求增势明显,花卉消费的特点突出,花卉需求收入弹性较大。在中国花卉产销总量平稳增长、花卉消费需求增势明显的同时,花卉产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主要表现为花卉产销总量增长率不够平稳,单位种植面积销售额和出口额极低,花卉分类出口额年际间变化较大,花卉生产质量及出口产品竞争力低。花卉生产规模化与组织化水平低、花卉产销的投入水平低,以及国内花卉消费水平低,上述几方面问题是中国花卉产业经济效益不高的主要原因。总体上看,中国花卉种植面积位居世界第一,却是花卉单位面积产值小国、花卉出口小国和花卉人均消费小国。中国的花卉生产经济效益有较大的提升空间。2.安徽省花卉市场分析苗木花卉是加强绿化生态建设、完善生态功能、美化人居环境的重要物质载体,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对推进社会文明、加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