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蘑栽培技术元蘑别名冻蘑、冬蘑。主要分布吉林省。元蘑子实体丛生或叠生、肉质。菌盖宽5~21cm,扁半球形,后平展成扇形、肾形或半圆形。元蘑的形状像扇子,直径7~15厘米,它的颜色变化很大,幼时菌面深褐色,以后呈暗灰色或淡灰褐色,长成后变为黄褐色,菌肉肥厚、白色;菌柄极短而偏生,基部有白色茸毛。菌肉白色,味极鲜。晒干后,成黄色大块,温水泡便恢复鲜时形状。元蘑是长白山区独有的菌类,它是蘑菇中仅次于猴头蘑的上品蘑,营养成份是一般蔬菜的十几倍,元蘑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等营养成分,滋味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元蘑入药,具有舒筋活络、强筋壮骨的功能,主治腰腿疼痛、手足麻木、筋络不舒等症。【元蘑栽培技术】一、基料配方元蘑栽培以木屑类原料为主,也可使用棉子壳、硬质秸秆等。基本配方:木屑200千克,麦麸50千克,石灰粉10千克,拌匀堆闷2~5天后,加入豆饼粉10千克,过磷酸钙10千克,石膏粉5千克,尿素1千克,磷酸二氢钾0.8千克,三维精素1袋。二、作床菇床应选在地势平坦、近水源、水质好、无污染的地方。耳床要求床高10~15厘米,宽1.5米,床与床之间应留50厘米的工作道。然后向床面依次喷洒500倍的除虫菊,除草剂,轻撒石灰。最后在床面上铺上编织袋上面轻撒石灰。三、割口菌袋经过70~80天室内培养后。菌丝体生理成熟,便转入出菇阶段。出菇必须进行划口,根据北方气候条件,应在8月中旬进行菌袋划口。菌袋割口时进行倒立割口,割口时下端留4厘米上端留2厘米,划割V字型口。开口个数4或12个口,程倒品字形摆放。角度为450~550,4个口斜线长度4厘米,12个口的斜线长度2.5厘米。划口的适宜深度为0.3~0.5厘米左右。四、管理1、地摆菌袋短草帘子覆盖:将开口后的菌袋放在浇透水、除虫、灭菌后的菇床上。袋与袋之间的距离为18厘米。随摆随将2米长的短草帘子将菇袋遮盖住,菌床中间草帘子上方应放一条雾管以利后期浇水。2、菌丝扭结原基形成期:开口后15~20天菌袋表面可见菌丝扭结,此阶段喷水要少喷、勤喷,浇水使草帘子湿透但不滴水为宜,不要使开口处积水,以免引起腐烂。早晚将菌床每隔15米处将草帘子侧面少打开些。3、发育迅速生长期:尖头菇蕾形成逐渐变成黄色,该期需要较多的水分。随着菇体的变大,浇水量也应随之加大,天天增加喷水次数,草帘子应有水滴滴落。天天早晚将草帘子侧面打开10分钟左右。4、成熟期。菇蕾形成后,约20天,元蘑子实体发育成熟,菌盖展平,边缘由内卷伸平至反卷,菌盖呈现黄色至浅黄绿色,表面有白色孢子放出。五、采收与加工菇体完全成熟时,菇体重量下降。应在7~8成熟,边缘内卷,未放孢子时进行采收,此期菇质鲜嫩、品质佳、产量高。六、注意事项元蘑以小规格如扁宽20厘米以下的塑料袋栽培为宜,也可使用大口瓶栽培;熟料栽培时,应严格操作程序,使污染率降至最低点;发酵料或纯生料栽培时,应尽量安排好播种时间,使之在完成菌丝后熟培养以后,气温应稳定在5℃以上,这样棚温即可顺利保持8℃以上水平,利于出菇。第一,元蘑属低温型品种,出菇温度宜在8~15℃之间,超过16℃后菌盖变薄、变脆,商品性降低。第二,出菇期间应保持相应的光照强度,一般约在500勒克斯左右。第三,一潮菇后菌袋补水时,应采取浸泡措施,需要往菌袋灌水时,可保持12小时后将水倒掉,不得使袋内长期积水。第四,掌握八分熟前采收,不可使之老化。元蘑栽培种经过40~50天的后熟,就进入了后期的短草帘子覆盖地栽治理阶段。此期是生产的重要环节,决定着元蘑产量高低、品质优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