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195年度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摘要表一、本校教學卓越計畫組織架構圖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簡稱北藝大),為國內頂尖的藝術專業教育學府,1982年創校至今,本著人文的精神,以培養優秀藝術創作人才、藝術文化教育人才、藝術文化學術研究人才以及藝術文化專業經理人才,為教學目標。25年來培育諸多享譽國內外之藝術專業及表演人才,以藝術文化的成就將臺灣推進國際舞臺。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2二、指標性具體成果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A.建置藝術創意教學與學習環境一、國際化知識交流與師資陣容強化9,053,8809,053,880(一)延攬國際大師舉辦大師班講座課程,讓學生與國際級大師面對面接觸,學習藝術專業領域的技能,領略藝術大師風範,展現藝術大學的教學特色。(二)強化藝術專業教育課程配合時代的趨勢與發展,規劃相關講座課程、研討會、重新詮釋藝術經典作品,學生透過參與,刺激不同思考方向,增加創作的可能性,成為與世界接軌的藝術人。藉由教學卓越計畫的執行,二年來引進國內外大師級師資120餘位,舉辦40餘場講座,積極推動跨領域之藝術教學與研究,以呈現藝術經典劇作,充分展現藝術大學的教學特色,成效卓著。以下為本校各學院獲得補助於師資面及教學面之提昇成效重點:(一)舞蹈學院1.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重建舞作亞洲地區的首演本校邀請國際舞譜大師AnnHutchinsonGuest、知名舞蹈史家IvorGuest參與尼金斯基《牧神的午後》舞劇之重建,同時更委由國家文藝獎得主林璟如女士、本校劇設系房國彥老師分別重建當年之舞蹈服裝及舞台,進而由本校學生演出該舞劇,可視為結合國際與國際級大師之跨領域藝術教學之經典代表作。2.瑪莎‧葛蘭姆《天使的嬉戲》授權演出本舞作為本校傑出校友,同時也是美國瑪莎‧葛蘭姆舞團首席舞者的許芳宜,回台擔任排練指導,並由本校舞蹈系學生擔綱演出,獲得與會來賓及師生的熱烈迴響與積極參與,同時邀請4位國際級大師(許芳宜、布拉瑞陽、郭乃妤、JeannotChristopheMiguel)的參與,讓本校之教學及展演品質得以躍升。(二)戲劇學院1.鈴木忠志「在全球化當中文化是什麼?」講座邀請日本戲劇理論家、劇場大師鈴木忠志導演主講「在全球化當中文化是什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3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三)藝術經典作品重現藝術文化的呈現多由跨越領域、疆界之元素共同合作而成。透過教學卓越計畫的執行,鼓勵教師們跨越學門藩籬,激發藝術創作的潛能,致力於跨領域藝術教學及研究,呈現藝術經典劇作。麼?」,鈴木大師在台期間不僅與台灣劇場界進行深度交流,同時也針對台灣舞台劇作品和劇團進行資料收集。本校參與該座談學生計80名。2.尤金諾‧芭芭大師班邀請丹麥歐丁劇場團長尤金諾芭芭及資深演員來台舉辦大師班及工作坊,透過大師班與工作坊之學習,提升學生專業進修與學習,參與師資共有3人,學生300人。3.「莎士比亞劇場講座」舉辦經典莎劇《羅密歐與朱麗葉》講座系列課程,邀請享譽全球的華人莎劇名導演楊世彭博士蒞校客座編導,以及美國好萊塢正宗莎劇擊劍打鬥指導老師PaulDennhardt來台開設「羅茱擊劍班」。該劇服飾首度以原住民傳統材質展現西方文藝復興風格,結合本校舞蹈系、劇設系、音樂系共同呈現經典莎劇。(三)音樂學院1.「莫斯科專業音樂教育v.s.臺灣專業音樂教育」研討會邀請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樂學院校長與國際交流主任蘇科諾夫教授與庫妮可娃教授共3名大師,加強音樂文化交流,並簽署合作協定,提昇本校專業音樂教育國際化程度,本校參與研討會學生計200名。2.「如何由樂曲風格決定長笛的演奏法」邀請波蘭Lodz音樂學院院長來台授課,透過課程講習,師生受益良多,本校參與座談學生計60名。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4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四)文資學院傳統匠師技藝的傳承舉辦「國際匠師研習會」,邀請到日本重要文化財文翔館之漆喰匠師青木優,及具古蹟修復經驗的長岡造形大學木村勉教授來台,透過理論與實作學習之結合,進行古蹟修復與傳統工藝技法的技術傳承。本校參與研習會學生計108名。(五)藝術的經營與管理1.好萊塢大師講座舉辦「從劇本變成電影:電影企劃案的生命史」講座,邀請美國好萊塢製片暨編劇GabrielleKelly就好萊塢產業到全球市場、電影行銷和宣傳經驗等主題開設講座授課。本校參與講座學生計35名。2.「電影製作的藝術與經營」講座邀請國際電影製作李少偉老師講授「電影製作的藝術與經營」課程,傳授其20多年來在香港、中國、日本和美國的電影製作及行政經驗,教導學生如何成為一位成功的電影製片人。3.「圖像與空間裝置卓越講座」邀請德國藝術家朱麗安‧史迪格勤及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數位學院院長賴博帝蒞校講授,針對像與空間議題做深入的探討與實際操作,藉由跨領域與新媒體藝術發展提升學生創造力,本校參與講座學生計45名。4.「國際學人交流講座」邀請國際知名策展人OleBouman及派翠亞‧佩西尼尼(PatriciaPiccinini)蒞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5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校講授,探討國際威尼斯雙年展及展覽作為發展區域文化的重要,分享國際威尼斯雙年展之經驗及發展區域文化的重要性,本校參與講座學生計65名。5.「舞台監督暨音樂與音效設計研習營」邀請澳洲國家戲劇學院廖維翰老師授課,透過研習營之學習,開發劇場音效專業訓練,提升專業進修,本校參與研習營學生計34名。(六)藝術與科技的連結1.「科技藝術專題」講座邀請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數位學院院長賴博帝(JohnAntoineLabadie),針對圖像與空間議題進行探討與實作,提升學生創造力與就業技能。2.「數位LED光的互動藝術應用與教學」工作坊本活動吸引學校師生踴躍參加,並有廠商主動贊助、尋求合作,迴響甚鉅。更舉辦「數位典藏&數位藝術」之創意專題製作與實驗課程,帶領校內學生實地參與專題計畫,從中獲得寶貴的經驗與實驗,進一步了解產學互動之合作模式。二、開設跨領域、跨文化通識教育課程1,142,2801,142,280(一)發展全校核心通識課程減少原通識課程各領域學分規定,以提供學生更多自主的選課空間,透過整合核心課程系統,逐步(一)發展全校核心通識課程本校自1997年以來,依人文、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具與藝術通識等五大領域分類選修規劃實施全校通識課程。實施十年之後,2007年重新檢視原有課程架構重建課程系統,修訂實施新的通識課程學分表,進行96學年度大學部通識教育課程修訂,以核心課程與分類課程並重之課程規劃,作為核心通識課程。「通識核心課程」(必修4學分)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6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建立動態發展與課程審議機制。(二)發展跨領域跨文化的通識教育創新課程—關渡講座深化本校學生專業人文素養,提供多元化通識課程,加強學生的基礎知識能力,增加各系所學生間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結合校內外教師共同合作發展創新課程,達成培養終身學習與發展的藝術人之目標。跨藝術領域「藝術鑑賞」(必修2學分)「分類通識課程」(人文史哲、個人與社會、科學與科技、語文、藝術通識,共計必修22學分,內含4學分的自由選修)(二)發展跨領域跨文化的通識教育創新課程—關渡講座「關渡講座」課程與傳統認知中的國文、歷史、地理等通識課程不同,該講座主要從「人」與「自然」出發,目的在於帶領學生回歸到人與自然的深刻本質,以涵養這些「未來的藝術家們」,並使藝術與其他領域作跨領域的合作與對話,就如同在學生的「藝術存摺」中儲存足夠的資本,這些資本不必然是藝術,但未來所衍生出的「利息」,將可能成為創作或表演的重要養分。計畫方向及內容,包含:研究所課程以「自然」為核心分為宇宙、生命、時間、空間、感知等面向;大學部課程以「人」為核心,從人的本身、人種與族群、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超自然等面向來規劃。95學年度第2學期開始研究所共同必修講座課程,邀請大師級學者曾志朗教授及夏鑄九教授,分別擔任講座教授規劃主持「與美有約:科學的發現、發明與創意」及「塑造空間-認識建築」課程,搭配本校專任教師協同開課並教學助理TA,協助課程發展,以利傳承。96學年度第1學期開設2門研究所關渡講座,分別為漢寶德教授「認識生命」及王鑫教授「人與自然」。96學年度開始實施大學部關渡講座,邀請王秋桂教授開設「地方文化與現代社會」、陳其南教授「審美理念與文化批判」及羅竹芳教授『生命科學與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7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三)持續開拓多元的師資來源本校於民國91年與政治大學及陽明大學簽訂「學術合作作業要點」,以促進校際合作,充分利用師資與設備,便利學生選修。人類生活』等3門課程。(三)持續開拓多元的師資來源持續與政大、陽明等聯盟學校進行三校合作開課,及鄰近學校合作,持續進行課程規劃如下:1.96學年度第1學期由政大朴炳善老師開設「韓文(一)、(二)」(4小時)、載寶村老師「台灣史」,黃葳威老師「數位傳播與文化」。2.95學年度第2學期由陽明翟建富老師開設「生物科技與人類文明」、政大高桂惠老師開設「如何現代-中國小說選讀」。3.95學年度第1學期與政大進行交換課程:戴寶村老師「台灣史」(2小時)、陳文賢老師「國際關係」(2小時)、蔡連康老師「韓文(一)、(二)」(4小時))、劉紀華老師「詞選」(2小時)。三、強化國際展演交流及學習環境10,306,58010,306,580(一)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在異國文化的刺激下,使學生接觸多樣的文化觀點,以不同的思考角度,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增廣國際視野。(二)提升學生外文透過國際教學與交流計畫與其他國家的表演藝術教育進行展演與文化交流,塑造本校在展演、教學與學術研究的國際專業形象,提昇台灣藝術教育在國際的聲望。另一方面擴展學生國際視野,增加與國際藝術院校及團體互相觀摩學習的經驗。協助學生克服不同語言以及文化背景的溝通難題。透過國際間的學術研討會、工作坊、交流演出等活動,增進學生的自我認知並激發對外應對的潛能。本校95年至今國際教學與交流,遍及中國大陸、紐澳、加拿大、越南、香港、芬蘭、日本及印尼等國家,參與師生共計約260人次,成果豐碩。(一)「音樂節」95年6-7月音樂學系受邀參加「加拿大PowellRiverKathaumixw國際音樂節」校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95年度計畫摘要表8計畫項目經費預算數經費執行數預定達成目標實際達成情形能力透過國際交流活動,配合「英文悅讀計畫」的推動,全面提升學生外語能力。(三)提升學職涯競爭力藉由國際教學,讓學生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及展演,累積寶貴實務經驗。並擔任駐音樂節藝術團隊,這是本校首次由學生樂團及合唱團擔任重要國際性音樂節之駐節音樂團隊,這可說對本校學生已具專業級能力及本校教育成功的最佳肯定,而這次活動已成功建立臺灣新生代演奏者受邀參加國際性大會之契機,奠定了參與國際性音樂盛事及國際間學術文化展演交流之基礎,並將臺灣的藝術教育成果,推展至國際上,大幅提升台灣學術於國際間之地位,成效及意義非凡。「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為加拿大名校,音樂學系至該校交流演出並簽訂合作備忘錄,展開本校國際交流的另一頁。(二)「舞蹈節」舞蹈學院以群首之姿帶領學生受邀參與「2005馬來西亞舞蹈節」及「2006香港國際舞蹈節」。與來自亞、歐、美、非多國之一流舞蹈院校同台競技。學院教師並獲邀教授大師班,以及於國際舞蹈教育研討會發表學術論文。以展演、教學、學術研究全方位出擊,在國際舞台大放異彩,深獲肯定。(三)「2006ARS國際藝術展」95年7-8月美術學院徵選5名學生參與赫文辛基kiasma當代美術館舉辦「2006ARS國際藝術展」,讓學生克服不同語言以及文化背景的溝通難題,共同探究創作的合作模式,結合當地環境資源提供思考與創作題材,拓展學生國際觀與創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