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统计学》复习笔记上第一章总论一、社会经济统计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一)统计的涵义统计有三种涵义:统计活动、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活动是基础)(二)社会经济统计的性质社会经济统计是从数量方面入手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现状及发展规律的一种手段,它是社会认识的最有力武器之一。(三)社会经济统计认识社会的特点——数量性(基本特点)、总体性(四)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社会经济统计活动过程二、社会经济统计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一)与哲学的关系只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统计描述和分析、推断才能避免主观性及片面性,才能如实际上反映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毛泽东调查研究思想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统计的数据搜集、整理和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二)与政治经济学等实质性科学的关系一方面,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要有实质性科学的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各门实质性科学也需要运用社会经济统计这一有力的认识武器去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而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发展对实质性科学的充实提高也有积极作用。(三)与数学、数理统计的关系统计在搜集数据,整理和分析数据时,需要运用数学原理和数理统计方法。三、社会经济统计的作用1、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提供信息、实行监督、提供咨询、参与决策2、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提供所需数字信息,分析涉及的数量关系及其发展变化。3、在国际交流上的作用:统计是提供信息的主渠道,而信息交流在国际交流上占重要地位。四、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一)国民经济的概念国民经济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总称。(二)国民经济统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特点1、研究范围——全部国民经济现象2、特点——广泛性、研究角度重在宏观五、社会经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一)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1、统计总体: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由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2、统计单位: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注意:总体和总体单位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研究目的而定。(二)标志与变量1、标志:指总体单位的特征或属性的名称。标志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2、变量:指可变的的数量标志。变量的数值叫变量值,又称标志值。变量值按其数值是否连续可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三)统计指标1、概念:统计指标表明总体特征的概念及其数量表现。(即明确总体特征的概念,又反映它的数量。)2、分类:(1)按其反映的事物性质不同——实体指标、行为指标(2)按其数据的依据不同——客观指标、主观指标(3)按其反映的时间特点不同——时点指标、时期指标(4)按其计量单位的特点——实物指标、价值指标(5)按其反映总体特征的性质不同——数量指标(绝对数)、质量指标(相对数、平均数)(四)统计指标体系1、概念:指标体系是根据统计任务的需要,能够全面反映统计对象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互相联系的一套指标。2、分类:(1)按反映内容的范围不同——宏观、微观(2)按内容的不同——国民经济、社会、科学技术(3)按作用的不同——基本、专题(五)流量与存量1、流量:是在一定时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而取得的收入或支出的总量,是按一定时期核算出来的数量。2、存量:是在某一时点上,过去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资产负债的结存数,是按一定时点核算出来的。3、二者联系:(1)有些经济现象,流量与存量是相对应而并存的,有流量必有流量。(2)有些经济现象只有流量,而没有相对应的存量。(3)在流量与存量并存的经济现象中,流量与存量是相互影响的。(4)两个存量或两个流量的对比,或者一个流量与一个存量的对比,计算得到的相对指标与平均指标既不是流量,也不是存量。第二章统计调查与资料整理一、统计调查的含义、种类(一)统计调查的含义统计调查:根据统计任务的要求,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社会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搜集来的资料有两类:初级资料、次级资料统计调查的资料必须准确、全面、及时。(二)统计调查的种类1、按调查对象包括的范围不同——全面、非全面2、按调查登记时间是否连续——经常性、一次性(定期、不定期)3、按调查组织方式不同——统计报表制度、专门调查(普查、重点、典型、抽样)二、统计调查方案设计1、确定调查的任务与目的。2、确定调查对象、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调查对象——指总体;调查单位——指个体;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不一定一致。3、确定调查项目与调查表。4、确定调查时间。(资料所属时间)三、资料整理1、资料整理的概念与作用统计资料整理:是对调查得来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与加工,使之系统化,从而得出反映总体的综合资料。2、统计资料整理的内容:P30-313、资料整理方案的设计:P31-324、统计资料报送的组织形式:P325、次级资料的整理:P32-33四、统计分组(一)统计分组的概念统计分组:按照某种分组标志将统计总体分为若干组成部分。(二)统计分组的作用1、可以将零星分散的统计资料,经过统计分组整理后,发现其特点与规律。2、可以将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划分为性质不同的各种类型。3、可以分析总体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情况。4、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三)统计分组方法统计分组关键是正确地选择分组标志与划分各组界限。1、分组标志选择的原则2、分组方法(1)按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或两种标志结合分组。按品质标志分组就是用反映事物的属性、性质的标志分组,它可以将总体单位划分为若干性质不同的类型。例按职工性别、民族、文化程度的分类。按数量标志分组就是用事物数量的多少作为分组标志的分组,数量标志可以是绝对数,也可是相对数。选用数量标志分组关键是要组数和界限。(2)按主要标志与辅助标志分组。(复合分组)(四)统计分组体系1、统计分组体系:是对同一总体进行多种不同分组而形成的体系。2、简单分组与平行分组体系简单分组:将社会经济总体按一个标志分组。平行分组体系:将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分别进行简单分组,排列起来。3、复合分组与复合分组体系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体系。(五)统计分类标准化与常用的分组(类)1、统计分类标准按照其适用范围不同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2、国民经济中常用的几种分组(类)标准(1)经济类型分类:9类(2)三次产业分类(3)行业分类(4)机构部门分类(5)大中小企业分类五、分配数列(一)分配数列的概念与种类1、概念:将总体按一标准进行分组,并按一定顺序排列与列出每个组的总体单位数形成的数列,又称次数分配(布)。两个组成要素:分组、次数。2、种类:(1)品质数列(2)变量数列:离散(单项式、组距式)、连续(组距)(二)变量数列的编制1、单项式(每组只有一个变量值)与组距式(每组有多个变量值)2、组距与组数组距=上限—下限组数与组数成反比3、等距数列与不等距数列(总体单位标志值变动很不均匀)4、组限与组中值组限指上限、下限;组中值指上限与下限的中点值。在计算平均指标时,如果没有原始资料而只有组距分组资料,需利用组中值计算。5、频数与频率频数:各组次数、单位数;频率:各组单位数与总体单位数对比而得的相对数。变量分布:正态分布、U型分布。六、统计表设计1、统计表的构成——总标题、横行标题(主)、纵栏标题(宾)、数字资料2、统计表的种类——简单表、简单分组表、复合分组表3、统计表的设计第三章综合指标一、总量指标(一)总量指标概述1、概念:将总体单位数相加或总体单位标志值相加,得到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总水平的指标,即总量指标。(以绝对数表示)2、说明(1)总量指标是人们认识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基础指标。(2)总量指标数值的大小受总体范围的制约。(3)总量指标也可表现为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下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总量之间的差数。(二)总量指标的种类1、按说明内容不同——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注意:(1)有些总体单位标志值加总的结果不具实际意义,只是在计算其他指标时使用。(2)一个总量指标是总体单位总量还是总体标志总量要随研究目的而定。2、按反映的时间状态不同——时期指标、时点指标(1)时期指标特点:可加性;与包含的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是连续登记、累计的结果。(2)时点指标特点:不可加;与其时间间隔长短无直接关系;间断计数。3、按表现形态不同——实物指标、价值指标二、相对指标(一)相对指标概述1、概念:将两个有联系的统计指标对比求得的数量关系的指标即为相对指标。(以相对数形式表示)2、说明(1)相对指标反映现象之间的联系程度。(2)多数相对指标采用无名数表示;有些采用名数表示,如商品流转次数(次);还有些同时采用分了分母指标的单位表示,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方法:6类1、结构相对指标=作用:反映比重、结构,如:合格率、利用率、恩格尔系数等2、比例相对数=作用:反映悬殊情况。(内部、互比),如:第一、二、三产业产值;积累额、消费额;体育比分等3、比较相对数=作用:反映不平衡程度,如:中美、中日、连云港:临忻等4、强度相对指标=作用:反映经济实力,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反映负荷大小,如:人口密度、商业网点密度反映发展的普遍程度,如:商品流通费用率=流通费用/流转额表现形式:无名数、复名数5、动态相对指标=()作用:反映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注意:第4章再学习。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作用:反映计划完成情况,如:实际产值/计划产值。注意:关于提高率或降低率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数的计算方法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判断是否完成方法正指标:计划完成>;100%,超额完成;<;100%,未完成。逆指标:计划完成>;100%,未完成;<;100%,超额完成。区分6种指标:从对比基数看:比例、比较、强度基数不定,结构、动态、计划完成分子分母不能变。从对比指标看:强度分子分母指标不同,其他5个分子分母指标相同。从带名数看:5个半带,半个不带(强度)。从结果化%看:结构、动态、计划须%.(三)计算和运用相对指标应注意的问题1、分子和分母指标必须具有可比性。2、要把相对指标与绝对指标结合运用。三、平均指标(一)平均指标概述1、概念:平均指标是同质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值在具体时间、地点、条件下达到的一般水平。2、作用:反映现象总体的综合特征;说明总体的集中趋势;用于不同空间、时间条件下的对比分析。3、类别:数值平均数——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位置平均数——众数、中位数(二)算术平均数Ⅰ、基本形式算术平均数=注意:算术平均数与强度相对数的区别(在计算算术平均数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属一个总体,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有联系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对比。)Ⅱ、计算方法(按资料是否分组)1、简单算术平均法(未分组):2、加权算术平均法(分组):(1)单项式分组:P70(2)组距式分组:x=组中值,即用组中值代替各组标志值的平均值时(近似)几点说明:(1)加权算术平均数大小受两个因素影响:各组标志值;各组权数(2)还可用另一形式表示:(3)若各组单位数相等,(权数相等情况下,加权=算术)Ⅲ、两个重要的数学性质:P731、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指标志值减平均数之差)之和等于零。2、各标志值与算术平均数的离差平方和最小。(三)调和平均数H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算术平均数的倒数。Ⅰ、计算公式简单调和平均法:H=加权调和平均法:H=Ⅱ、调和平均数的应用在社会经济领域中,调和平均数常用作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1、明确所求指标的分子是什么,分母是什么。(经济意义)例:销售平均利润率=平均奖金=2、应用原则:已知分组标志值为x另:知分母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运用加权算术平均法。知分子资料,可将其作为权数,运用加权调和平均法。例题:某公司下属三个公司销售情况部门销售利润率(%)x销售额(万元)f利润额(万元)mA121000120B102000200C71500105合计—4500425求三个部门的平均利润率即该公司的销售利润率。(四)几何平均数G1、含义:n个比率乘积的n次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