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考试要点注:本人自己根据教材录入,以TXT文本存入手机,已经考试通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教育概述一、教育的含义与要素(一)教育的含义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卢梭:教育赋予我们在出生时所缺乏的一切和我们作为人所需要的一切。裴斯泰洛:教育是人的一切知能和才性的自然的、循序的、和谐的发展。斯宾塞: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杜威:教育是一种通过使未成熟者参与其所属团体的生活而引导并确保其发展的社会功能。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的活动。教育具有双重含义,即广义的教育与狭义的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泛指一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广义教育的外延包括学校教育和学校以外的各种教育,而学校教育是所有教育活动中的核心部分。狭义的教育通常是指学校教育,即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教育是一种影响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特征。(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广义指各级教育管理人员、校外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家长、长辈等;狭义指具有一定资格的专职教师或相对固定的兼职教师。2、受教育者:广义教育中,几乎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受教育者;狭义指获得入学资格的相对固定对象——学生。3、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内容与包括形式。是前两者的中介。从内容上说,主要是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从形式上说,主要是教育手段、教育方法与教育组织形式。二、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论2、生物起源论:法国利托尔诺认为动物是基于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了把“经验”“技巧”传给小动物的行为,这种行为便是教育的最初形式与发端。3、心理起源论:美国孟禄认为教育应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以上2、3两种观点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有意识的活动。4、劳动起源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社会再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教育从本质上讲是依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需要的。5、交往起源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的交往活动。三、教育的发展1、原始社会的教育:学校在原始社会未期出现2、古代教育: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人员3、近代教育: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教育与宗教分离,教育走向世俗化;创立并采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现代教育: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革命性,从教育思想、培养目标到课程标准、内容教材、方法手段到评价标准、管理体制等都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并处在不断地变革之中。第二节小学教育一、小学教育的产生与发展1、早期学校化小学教育的概况在教育目的的方面,象征性的形式目的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功用性的实用目的不被重视。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知识,而是为了塑造和谐身心,成为一个具有完美的品德和行为规范的人,从而成为社会的楷模。2、近代小学教育的发展1922年的新学制(壬戌学制)是中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影响持续到1949年。3、新中国小学教育体系的建立1986年《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二、小学教育的基础地位1、小学教育在实施义务教育中处于基础地位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小学教育是义务教育的第一阶段。2、小学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征1、全民性;2、义务性;3、全面性。四、小学教育的启蒙作用小学阶段儿童将发生三个具有人生启蒙意义的转化:一是由随意游戏活动向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活动转化;二是由个体和松散的群体活动向有组织、有规律的集体活动转化;三是由口头语向书面语转化。1、在身体素质方面的启蒙作用,在小学期间,教育小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和清洁卫生习惯是对身体健康的积极保护。2、在学习知识方面的启蒙作用,小学教育在培养小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帮助小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小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开发小学生的潜能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蒙作用。3、在思想品德方面的启蒙作用,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即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第三节学习小学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一、学习意义1、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形成科学的教育观,增强教育的自觉性和预见性2、有助于小学教育工作者增强专业素质,提高教育的热情和效率3、有助于提高小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4、有助于推动教育改革和教育科学研究,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二、学习方法1、要以正确的思想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来学习教育学2、博览与精思相结合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第一节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受教育权和教育目的以及教育内容上。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二、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教育结构指构成教育体系的各个部分及其比例关系。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三、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1、文化观念影响着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2、文化传统制约着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3、文化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内容的先进程度和性质四、人口对教育的制约1、人口的数量和增长速度影响教育的规模和发展速度2、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3、人口的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第二节教育的社会功能一、教育的政治功能指教育对维护、巩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1、教育能培养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2、教育可以提高国民的民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民主3、教育可以形成积极的舆论力量,促进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二、教育的经济功能指教育对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手段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3、教育是民展和创造新的科学知识的手段三、教育的文化功能指教育对文化的保存和发展的促进作用1、教育可以保存和传递文化2、教育可以传播和普及文化3、教育可以民展和创新文化四、教育的人口功能指教育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和改善人口结构以及促进人口流动等方面的作用。1、教育可以控制人口数量2、教育可以提高人口质量3、教育可以改善人口结构,促进人口流动第三节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具有独立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等其他社会现象的牲,这是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第三章教育与人第一节人的发展概述一、人的发展的含义教育学中所讲的人的发展指人的个体发展,其基本定义可以理解为个体从出生到成熟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变化和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人的发展包括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两个方面。二、特点1、人的发展具有特殊的自然性(人的肉体特征和生物特性):人离不开自然界;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2、人的发展具有社会性:从社会化的角度讲,人的发展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包括四个方面:政治社会化;交往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智力及能力社会化。3、人的发展具有文化性,文化是社会历史的沉积物。第二节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因素儿童发展观有三大类:外铄论(塑造说);内发论(自然展开说);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外铄论:儿童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刺激或要求,以及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等。强调儿童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儿童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多因素相互作用论:儿童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当代教育学认为,儿童身心发展受以下四个因素的共同影响一、遗传因素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使人的发展成为可能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过程及阶段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二、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1、环境影响着遗传可能性能否得以实现2、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性质和方向3、环境制约着儿童的发展速度和水平4、环境是造成儿童发展差异性的重要因素三、教育因素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1、教育是有目的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自发性2、教育是有计划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偶然性3、教育是有系统的,克服了环境影响的片段性4、教育是一种专业化的行为,克服了培育中的盲目性四、个体主观能动性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主观能动性是推动儿童身心发展的动力三个原因:只有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转化为个体自身的需求,才能发挥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广度和深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人不仅能反映客观环境,而且也能改造客观环境以促进自身的发展。2、儿童的实践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这是由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决定的:活动可以使个体的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成为影响个体主体发展的现实因素,使个体在既有素质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发展;活动有利于培养和发挥个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最高需要,活动能够为个体的主体性发展提供满足需要的对象;活动是个体的各种潜能和力量的展示方式。第三节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一、小学阶段儿童身心发展的一般特点(一)小学阶段儿童身体发育的一般特征从发育时间看,女生发育加速期、高峰期比男生提早1~2年。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男女的生长发育期均出现提前的趋势。(二)小学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特征1、小学阶段儿童注意的特点小学生的注意不稳定、不持久,难于长时间地注意同一件事物,容易为一些新奇刺激所吸引。小学生注意的范围较小,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2、小学阶段儿童感知觉的特点比较笼统,不精确,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现象,看不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特点,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比较模糊。3、小学阶段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从无意识记向有意识记发展;从机械识记向意义识记发展。6、7到10岁左右的孩子记忆大都是无意识记,小学末期,11、12岁的孩子就具备了有意识记。4、小学阶段儿童想象发展的特点小学生想象发展是向正确地、完整地反映现实过渡(低年级学生的想象与学龄前儿童有点类似,仍以无意想象为主,而中高年级学生再造想象趋于完整,有意想象的成分大为增加。);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想象的形象还具有片断、模糊的特点;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增多。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一)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要循序渐进地促进儿童的发展(二)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应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采用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三)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要求教育要把握儿童学习的关键期(四)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要求在教育中应注意因材施教(五)个体身心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要求教育因势利导、顺应规律第四章教育目的第一节教育目的概述一、教育目的的内涵(一)概念是根据一定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需要提出的培养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想结果。一是规定教育为谁培养人和为谁服务,这是关于教育活动质的规定性;二是规定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是关于教育对象的质的规定性。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达成状态的期望,即人们期望受教育者接受教育以后在身心各方面产生的变化或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特指一定社会或国家为各级各类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规定的培养人才应必须遵循的总要求及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两者都强调了教育目的的确定应该包含社会需要和个人需要的辩证统一,不能偏废。(二)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目标,是教育工作的根本思想和行动纲领。二者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