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音乐史原始社会、夏、商时期的音乐1、我国音乐历史的开始从何时算起,依据是什么?1986-87年间,考古界先后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发现七音孔与八音孔骨笛计18支,根据碳14测定,被测的骨笛年代距今有7920年。这样我们可以有科学根据的说,我国音乐文化可考历史为8000年。2、原始社会音乐的主要形式是什么?远古、夏、商都出现了哪些古歌与古乐舞?主要音乐形式是歌舞和乐舞古歌有:黄帝时作的《弹歌》,反映狩猎生活;《葛天氏之乐》反映农牧生活;《蚱(蚱)祭》古乐舞有:黄帝《云门》;尧《咸池》;舜《韶》;夏《大夏》;商《大濩》3、远古,夏商的乐器都有哪些类型?请列举出八种乐器的名称?这一时期主要以打击乐器和吹奏乐器为主;鼓,磬,钟,铃,骨笛,骨哨,埙,缶,4、我国音阶可以肯定在多少年前已经形成,有何依据?据目前发现的史料,在河南舞阳骨笛之后近5000年的晚商时期,才有可以肯定存在五声,六声音阶,以至半音关系的实证。依据是:在河南辉县琉璃阁150好殷墓出土的五音孔陶埙。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音乐周代1、简述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发展的特点。这时期音乐文化有哪些成就?1)西周时期形成了我国古代的专业音乐文化,有许多受到严格训练的乐师进行传授,表演等音乐活动。2)歌唱在社会各阶层广泛流行。3)器乐在这一时期得到较大发展4)这一时期已经形成调,转调,固定音高,节奏,速度等古代乐理观念5)西周末期形成我国最早的音乐教育制度6)春秋至战国时期,音乐哲学,音乐美学相当发展,有很高理论水平。2、我国有明确的音乐教育制度始于何时?周王朝为了实施礼乐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音乐机构——大司乐,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记载的有明确体系的音乐教育结构。3、周代有哪几种主要的乐舞?什么是六舞?1)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六代乐舞是被后世如家奉为雅乐最高典范的六部乐舞。2)小舞——规模较小的舞3)散乐,夷乐4)四夷之乐5)宗教性乐舞4、《诗经》《楚辞》产生于什么时代?它们与音乐有何关系?周代统治者为民情而设有“采风”制度,搜集下来的歌词与古老的祭祀歌曲“颂”以及贵族所创的歌词“雅”。在春秋末期经过一些人的选择而成“诗三百”的集子,后世称为《诗经》。公元四世纪出现了伟大诗人《屈原》,他的作品收入《楚辞》中,这部书大部分为可唱的歌词。其中《九歌》《天问》《离骚》《招魂》都是很好的歌曲。5、什么叫“八音”?每类举出两种乐器?中国古代最早的乐器分类法——“八音”。所谓,“八音”,是中国古代依据制作材料和性质的不同,将乐器分成八个类别,分别是:金:钟,铙;石:磬,鸣球土,埙,缶;革,鼓,建鼓;丝:琴,瑟木:柷、敔匏:笙、竽竹:萧,6、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流行哪几种音阶,十二律是什么?这时期流行三种音阶,即:宫,商,角,徵,羽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宫,商,角,和,徵,羽,变宫“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又分六律六吕,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7、简述春秋战国时期儒、墨、道三家的音乐思想。儒家:儒家的创始人是孔子。儒家的“倡乐”,即提倡音乐和肯定音乐,他们充分肯定音乐对于建立正常社会秩序和改造社会风气的作用。孔子1)他重视礼、乐的政治作用,强调音乐从道德上感化人的能力。“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2)他从乐教实践的角度,将艺术活动同培养合乎其社会理想的人结合起来。“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3)他承认音乐思想性和艺术性,他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首次提出了“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4)他认为音乐可以反映人们的痛苦和欢乐,但在感情上必须瘦到控制,不应该超出中庸的伦理规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反对“郑卫之音”5)他十分重视音乐教育,把音乐放在“六艺之学”的第二位孟子在音乐上提倡“王与民同乐”“仁言不如任声之入人深也”荀子是先秦音乐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先秦儒家的音乐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兼收百家形成了自己的体系。他的音乐思想集观点集中与《乐论》中。《荀子·乐论》是第一篇完整的音乐美学论文。墨家:墨家的代表任务墨子对于音乐持否定态度,提出“非乐”。他认为音乐解决不了百姓的“三患”,他代表了当时小生产者和劳动者的利益,认为进行音乐活动不仅劳民伤财还会亡国。道家:道家即老庄学派,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否定认为的音乐,他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认为音乐的最高境界是无声之乐。庄子在音乐上,他认为“人籁”不如“地籁”,“地籁”不如“天籁只有“天籁”才无所依凭。反对人的主观作用,提倡自然之乐。8、《乐记》的主要内容和价值主要内容分为五个方面:1、关于音乐的本质: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音乐是人的精神世界的产物。2、强调音乐反映国家的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3、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和谐看作是宇宙万物和谐规律的体现。4、关于对音乐美感的认识,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5、对礼与乐的联系与区别做了全面深入的论述。《乐记》是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它总结了秦代以前音乐美学思想成果,是先秦儒家音乐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对周朝的礼乐文化做了全面深刻的理论总结,对中国古代音乐思想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名词解释六代乐舞:简称六舞。大多是现代流传下载的古乐舞,包括黄帝时代的《云门大卷》,尧时代的《咸池》,舜时代的《大韶》,夏时代的《大夏》,商时代的《大濩》,周时代的《大武》。古琴曲《流水》:描写人的意识与宇宙的交融。三份损益法:由《管子·地员篇》中记载的“三分损益法”是中国最早的乐律计算方法。基本计算方法是以宫音的弦长为基础,增加三分之一(即三分益一),得到宫音下方的纯四度徵音。徴音的弦长减去三分之一(即三分损一看得到徴音上方的纯五度商音。再“三分益一”得下方纯四度羽音;再“三分损一”得上方纯五度角音。这种生律的方法成为三分损益法。十二律:“十二律”就是将一个八度平分为十二个半音,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又分六律六吕,分别是: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中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1、汉代乐府: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乐的官署,始于秦代,汉承秦制。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相和歌:汉代北方各种民间歌曲的总成。表演形式形式,以一人唱,众人和的应答形式和笙笛等乐器伴奏为主。起初,相和歌形成的基础是徒歌,是不需伴唱和伴奏的歌唱。他的进一步发展是有了唱和称但歌,即一人唱,三人和的表演形式。表演时没有乐器伴奏,三人和是众人唱和。相和歌是指有乐器伴奏的演唱,其乐器及演唱形式是在弹拨乐器和管乐器伴奏下,歌唱者击节,掌握着速度和接拍进行的歌曲表演。相和歌是人声唱和丝竹相和的表演形式。节是鼓类乐器,即节鼓。2、相和大曲:相和大曲是相和歌的最高形式,大曲是由歌、舞和乐器演奏综合表演形式,其结构包括三个部分:艳,曲和解,趋和乱。3、汉代鼓吹:是一种以吹管和打击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代表作品:《战城南》《上邪》4、百戏:是汉代各种民间杂耍的总成。包括杂技、魔术。歌舞、杂乐等多张民间艺术,来源于周代的散乐5、古琴曲《广陵散》:是东汉末年产身于广陵的一首琴曲。它描写的是战国时期铸剑工匠的儿子聂政为报杀父之仇,刺死韩王然后自杀的悲壮故事。反映了汉以来人民不满封建迫害,赞扬英雄任务追求光明幸福的精神境界。旋律慷慨激昂,乐曲的机构保留了早期传统大曲的形式规范,保存了汉唐音乐的古老气息,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广陵散》的曲谱最早鉴于明代主权编印的《神奇秘谱》6、古琴曲《酒狂》:阮籍的感怀之作,作品反映了士大夫阶层的精神和情感。该曲结构短小严谨,音乐内在含蓄,寓意深刻。7、简述汉代乐府的建立和意义。1976年秦始皇陵出土一件“钮钟”钮上可有“乐府”儿子。由此证明秦代已有乐府机构的建立。乐府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音乐机构,创建于秦朝,汉武帝时进行扩建和发展。乐府的主要任务是采集民间歌谣,规模大、范围广。将周代广泛搜集民歌的采诗之风加以发展,乐府还创作并填写歌词、曲调,进行演唱、演奏等。汉代乐府中有两位代表人物,一是汉武帝时乐府机构的领导人协律都尉李延年,一是司马相如。乐府的建立在客观上起到了保存民间音乐的作用,促成汉代民间音乐的高度繁荣,对其后千百年中国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8、清商乐:东晋南北朝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收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苏越之总成9、古琴音乐《广陵散》《胡笳十八拍》《酒狂》文人音乐家:阮籍、嵇康10、《碣石调·幽兰》:传自南朝梁代丘明,是唯一一首用文字谱记写的琴曲,也是目前所见最古老的曲谱。碣石调指它的曲调,幽兰乐曲表达的内容。是孔子触景生情借幽兰书法自己怀才不遇的心情。11、文字谱:文字谱是用文记述弹琴指法、弦位、徽位,从而规定音高和音色以及左右手指法和奏法的吉普方式。12、什么是歌舞戏?南北朝时期有哪些曲目?它对后世戏曲有何影响?歌舞戏:南北朝末年兴起了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代表作:《大面》《钵头》《踏谣娘》。它为我国戏曲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13、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主要思想?反映出哪些和儒家音乐思想对立的观点?《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一本音乐美学著作,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其基本观点是:音乐不能表达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是一篇与儒家音乐思想相悖的音乐理论著作。他认为音乐本身的变化和美与不美,与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毫无关系的。认为人的情感上的哀乐是因为人心中有哀乐之情,而音乐骑着诱导和媒介的作用,使这种情感表现出来。他肯定音乐的娱乐、美感作用,否定音乐的教化、道德作用。《声无哀乐论》反映出了主张音乐脱离封建政治功利的音乐思想与主张“礼乐邢政”并举的官方音乐思想,构成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美学思想量大潮流的源头。14、京房十六律:京房六十律:汉代京房曾提出六十律,他是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利用第一律与第十二律之间存在的音差,继续损益推算,将一个八度分成六十律,在他的六十律中已经出现了五十三平均律,这是前所未有的15、何承天新律:南朝宋人,在三分损益法的基础上,创造了十分接近十二平均律的“新律”。隋唐五代时期的音乐1、隋唐时期有哪些宫廷音乐?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坐部伎与立部伎,法曲,大曲。2、什么是隋朝七部乐,九部乐,什么是唐朝九部乐,十部乐?隋朝七部乐指:国伎,清商伎,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文康伎。后来,又加入,疏勒和康国两伎,合称九部乐.唐朝九部乐是指废礼毕而改燕乐,这里的燕乐不是广泛意义上的,而是指一个乐部名称.十部乐是又加了一个高昌伎3、唐代宫廷音乐的成就?初唐时期沿用隋代的“九部乐”,后来在废除“礼毕”的基础上,将“燕乐”列为诸部之首便成了唐代的“九部乐”唐“九部乐”“十部乐”是唐代宫廷燕乐的乐部名称。唐朝同庭燕乐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坐部伎“和立部伎”为代表,大多为唐朝的创作歌舞。4、什么是坐部伎,什么是立部伎?它们是晚于多部伎形成的唐代宫廷燕乐.二部伎以演出形式为区分标志.堂下立奏,为立部伎,堂上坐奏,为坐部伎.立部伎代表作为:《安乐》《太平乐》《破阵乐》《庆善乐》《大定乐》《上元乐》《圣兽乐》《光圣乐》;坐部伎六曲:《燕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乐》《龙池乐》《小破阵乐》5、什么是大曲?“大曲”又称燕乐歌舞大曲,是唐代综合器乐、歌唱和舞蹈,含有多段结构的大型乐舞,是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的进一步发展。大曲结构分为三个部分: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破(以舞蹈为主)。《霓裳羽衣曲》是唐代著名的歌舞大曲。6、什么是燕乐?广义的燕乐是泛指统治阶级在宴会中所用的音乐,故隋唐七、九、十部乐以及坐、立部伎等均可成为燕乐。侠义的燕乐是指唐代九部乐、十部乐中的第一部。7、唐代有哪些音乐机构?他们的只能如何?唐代的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