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总览知识体系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以①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客观必然性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②的必然要求按劳分配为主体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按劳分配的客观必然性按劳分配的意义前提条件物质基础直接原因按劳分配市场经济个人收入的分配我国的分配制度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体劳动者的③分配按④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按资本要素分配按技术要素分配按管理要素分配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协调人们之间的⑤,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实现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保证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保证⑦在初次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的含义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是公平的⑧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⑨劳动成果生产要素经济利益居民收入劳动报酬物质前提保证研析高考考点考点一分配制度知识清单1.生产决定分配(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2.按劳分配及其作用(1)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2)原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3)意义: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款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2)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②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思维拓展1.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理论依据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依据的基本理论是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决定消费品的分配方式。图示:“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不同分配方式的意义”之间的联系2.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和按劳动要素分配存在的根本区别按劳分配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区别所有制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分配方式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种必要的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为基础分配个人消费品个体劳动者的收入扣除上缴国家的税收后的剩余劳动者向企业提供劳动,企业将按劳动者的劳动力价值支付劳动报酬相同都属于劳动收入,合法收入都受国家保护特别提醒劳动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个体工资收入不一定是按劳分配收入。例:私企外企合法收入:国家保护非法收入:国家取缔劳动收入:劳动收入即劳动所得,是相对于不劳而获的剥削收入和资本收入而言的。形式多样,如按劳分配收入、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按劳动要素分配的工资收入等。非劳动收入:按资本分配的收入,如利息、股息。风险收入,如红利。剥削收入:私营企业主和外资经济中的资本家获取的剩余价值。财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养老金等)、工资性收入命题探究命题角度1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具体形式。[预测题型:选择题]【例1】(2009·安徽)为了“扩内需、保增长”,2009年国务院同意地方发行2000亿元债券,由财政部代理发行,列入省级预算管理。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属于()A.债务收入B.红利收入C.劳动收入D.资本收入解析居民购买地方政府债券所获得的利息收入是凭借资本获得的收益,属于非劳动性收入,C项排除;A项没有说明利息收入的性质,排除;购买股票获得股息或红利,B项排除,选D。答案D命题角度2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作用。[预测题型:选择题]【例2】(2009·辽宁、宁夏文综)某科技企业除对科技人员支付工资外,还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企业效益不断提高,这说明()①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利于缩小收入差距②分配关系的调整有利于推动生产力的发展③科技人员的脑力劳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④科技人员的收入取决于科技成果的使用价值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解析此企业采取科技成果入股的激励方式,这种按生产要素分配不利于缩小收入差距,所以排除①,④说法太绝对,排除。②③符合题意。答案B错题诊断【误点警示1】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农村集体经济中,农民承包土地经营所得是按劳分配,而农民流转土地所得的收入,是以土地要素所得的收入,因此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矫正训练1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材料能够体现的分配方式有()A.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B.按劳分配C.按劳动要素分配D.按生产要素分配解析该题易错选B。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是与个体经济相适应的,农村集体经济不存在这种分配方式,按劳动要素分配是指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工人的工资收入。答案D【误点警示2】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在本质上也属于按劳分配;非劳动收入就是剥削收入公有制经济中劳动者的工资、奖金等劳动收入都属于按劳分配所得;个体经济中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中普通劳动者的劳动收入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所得。非劳动收入不等于剥削收入,只有存在雇佣劳动的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的企业主凭借资本获得的收入才是剥削收入。矫正训练2电视剧《乡村爱情》中的女主人公之一王小蒙为人正直、事业有成,开始时与父母经营豆腐作坊,后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获得社会的广泛赞誉。王小蒙前后的收入包括()①按劳分配获得的收入②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③按劳动要素分配获得的收入④合法的劳动收入与非劳动收入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解析本题易误选①③,原因在于混淆了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分配和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开豆腐作坊获得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获得的收入;雇佣工人成立豆制品厂后获得的收入属于国家法律许可的按资本要素分配获得的非劳动收入;②④正确,答案为B。B考点二效率与公平知识清单1.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1)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收入分配公平与平均主义有着根本的区别。(2)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它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3)措施: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为此,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通过强化税收调节,整顿分配秩序,把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防止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2.提高效率、促进公平(1)效率,指经济活动中产出与投入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2)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一方面,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3)措施: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思维拓展1.关于“收入分配公平”存在下列认识误区第一,收入分配公平就是坚持平均主义。平均主义不问劳动和付出的多少,一味强调报酬的均等,这实际上背离了公平原则。第二,收入分配的公平就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分配公平是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将收入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并不是要消除收入差距。借口收入分配公平而消除收入差距,必然陷入平均主义。2.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1)初次分配是指企业单位内部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关系主要由市场机制形成,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和税收进行调节和规范,不直接干预。(2)再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的基础上,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法律等对收入要素进行再次调节的过程。主要通过税收、财政提供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转移支付等调节手段进行。(3)初次分配收入存在一定差距是不可避免的,也有助于提高效率,但如果分配中存在的问题过多,再分配很难纠正过来。因此在初次分配中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十分重要。(4)再分配具有社会公平功能。当然,再分配也要注意促进效率。如果把再分配调节力度搞得过大,出现奖懒罚勤效应,就会既损害初次分配的公平性,从而也会损害效率。反过来影响再分配的调节能力和社会公平的功能。只有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才能促进国民收入合理分配,最终既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命题角度1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例1】(2009·江苏)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下列体现“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措施是()A.提高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B.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C.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D.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解析A、D项属初次分配范畴;银行存贷款利率调整不属于分配范畴,B项应排除;C项举措既是再分配范畴,又通过收入分配的调节促进社会公平,因此当选。C命题角度2效率与公平原则。[预测题型:选择题、主观题]【例2】(2009·广东)根据下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某村有30亩河滩地,因常发洪水被各承包农户撂荒。村委会协调将其转包给一养蟹人,农户获得每亩100元补偿款。养蟹人每年净收益8万元。合同到期后,农户见有利可图要求收回土地,但农户无养蟹技术,好处无从实现。经村委会调解,养蟹人每年每亩再补偿100元。养蟹人之所以让步续约,是因为若不承包,收益为零,现每年只是减少收益3000元。一年后,农户获得更多的土地补偿并参与蟹场生产,收入增加。养蟹人与农户关系改善,经营成本下降,且蟹的消费量上升,养蟹人净收益反而增加了1000元。材料二2003、2007年我国收入分配状况指标2003年2007年年均增长速度GDP13.58万亿元25.73万亿元10.8%财政收入2.17万亿元5.13万亿元2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72元13786元9.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622元4140元6.8%材料三我国政府2008年采取了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民生的分量越来越重。例如,在4万亿元政府投资计划中,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等。(1)结合材料一说明效率与公平的关系。(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根据以上材料,从效率与公平关系的角度为扩大内需提出你的建议。解析(1)解答本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