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方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方案一、总则1.指导思想与目的当前全球化竞争加剧、产业亟需升级转型,相关产品向智能化、高科技、综合功能方向发展,新发明、新创造、新技术产品层出不穷。为适应产业升级转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本次竞赛探索开放式命题、融合性创新(综合考虑功能实现、外观与结构设计及商业运营等)的模式进行,旨在实现从构思设计到具体实现再到最后市场运营全流程的贴近产业实际模式的创新思维与能力培养,继续推动电子信息类学科课程体系与内容改革,为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之间搭建桥梁,并作为广东省及全国其它学科竞赛的有益补充。2.竞赛特点与特色本次竞赛以“可穿戴应用”为主题,采用开放的自选题形式,以电子信息专业为主、涵盖设计和管理等专业的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创新为主要特色(竞赛简介见附件1)。3.组织运行模式广东省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的组织运行模式为:“政府主办、专家主导、学生主体、社会参与”,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参与积极性。二、组织领导4.组织委员会本届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由广东省—2—教育厅主办,华南理工大学承办。竞赛组织委员会由广东省教育厅、部分参赛高校代表及有关电子类专家组成,负责竞赛的组织领导工作,并对竞赛中出现的质疑投诉进行协调和裁决。组委会设立秘书处,设秘书长一人,副秘书长若干人,主持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暨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的日常工作。5.专家组专家组由部分高校电子类专家与来自产业界的资深技术专家组成,参与竞赛评审工作,并对竞赛中出现的质疑投诉向组织委员会提出专业建议。6.参赛单位以普通高等学校为参赛单位,参赛学校应成立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本校学生的参赛事宜,包括组队、报名、赛前准备、赛后总结等。7.参赛队和参赛学生每队由3名学生组成,高等学校中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高职高专学生均可报名参加。三、竞赛规模、时间和方式8.竞赛时间2014年6月至9月。9.竞赛命题和竞赛方式本次竞赛以可穿戴电子系统(包含但不限于模拟和数字电路)应用设计为主,可以涉及模-数混合电路、单片机、射频电路、可编程器件、嵌—3—入式系统、软件系统开发应用。比赛采用自选题方式,以可穿戴设计为主题,以小组为单位(三人一组),利用课余时间自主设计,并制作具备一定创新和实际应用综合功能的软硬件电子系统(注:以软件开发为主的,需结合外部硬件平台实现特定系统功能),包括具体硬件设计、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和设计报告撰写等部分。竞赛采用开放形式,要求学生自主设计、独立完成,指导教师的作用仅限于选题和方案论证,各参赛学校要为竞赛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最后在指定时间提交竞赛组委会,并对专家组进行演示与答辩,同时需附作品的创新性说明,指出相对于同类产品或应用的创新之处。四、竞赛规则10.竞赛规则与赛场纪律为保证竞赛工作的顺利进行,应严格遵守组委会颁布的《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实施细则》(附件2)。五、竞赛报名、评审和评奖工作11.竞赛报名参赛队以学校为单位,通过网络提交带有学校公章的报名汇总表及各参赛队报名表扫描件(相关表格要求请参考附件2实施细则),向组委会报名备案。组委会通过竞赛网站公布资格认定信息。报名截止时间:2014年7月10日,逾期不予受理。12.报名费按照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实施规定,参赛队需向组委会交纳竞赛报名费每队300元,超过10支参赛队的学校另交纳队伍管理费1000元。—4—交费方式由竞赛网站通知。13.评审工作按照全省统一评分及测试标准执行,每位评审专家的原始评分及测试记录必须保留在组委会,并由组委会秘书处备案。14.评奖工作组委会聘请专家组成评委会,评选一、二、三等奖,获奖比例一般不超过总参赛队数的二分之一。对参赛成功者,颁发成功参赛奖。此外,还设立“最佳创意奖”单项奖,并对参赛高校,设立“最佳指导教师奖”。竞赛颁发全省统一的获奖证书,竞赛成绩记入学生档案,对成绩优秀的参赛学生,各校根据实际情况在评选优秀学生、奖学金及推荐免试研究生时予以适当考虑。对于赛前辅导教师的辛勤工作应予以一定形式的承认,但辅导教师的工作应纳入学校教改和教学基础建设的整体中予以考虑。六、知识产权15.知识产权说明为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的竞赛环境,尊重及保护参赛者的知识产权,本次大赛所有参赛作品的知识产权都归作者所有,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抄袭。这一举措无论对相关企业、各个大专院校,还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乃至对全国的影响都有着正面的作用。附件:1.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简介—5—2.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实施细则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2014年6月3日—6—附件1: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简介面对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与全球化竞争加剧的形势,高等教育必须更紧密的与社会和产业需求相结合。当前全球市场出现“以生产为导向”转变为“以服务为导向”的明显趋势,传统应用型工程人才在建立产品和企业竞争优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渐让位于创新型工程人才,并对其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在教育部倡导的每2年(单数年)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推动下,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和工程实践训练得到了普遍重视和加强。广东省作为世界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面临更加严峻的技术更新、产业升级转型挑战,对复合型创新型工程人才需求更为紧迫。为此,在省教育厅支持下,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委会探索产学结合的开放式命题竞赛形式,通过产业大背景中创新产品或服务的开发实践,培养学生系统实现的创新实践能力及敏锐的产业及市场观察力,以此作为传统教学实验(特定专业知识环境中解决问题能力)和指定命题学科竞赛(特定系统要求下的实现能力)的有益补充。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分别举办了“智能玩具”“汽车电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专题竞赛,省内各高校积极参赛,得到了相关产业企业的广泛支撑与好评。2012年全省61所学校、458支队伍参赛,竞赛获奖作品参与了国家装备工业两化深度融合暨智能制造试点成果展示会、中国(顺德)物联网应用高峰论坛、—7—中国(顺德)智慧生活展。该竞赛形式对于广东省电子信息类专业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大有裨益。结合目前产业对复合型创新工程人才的迫切需求,本次竞赛拟依据CDIO(Conceive、Design、Implement和Operate)工程教育理念,采取跨学科融合性创新(综合考虑功能实现、外观与结构设计及商业运营模式等)的模式进行,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涵盖设计和管理等专业。考虑当前产业发展热点,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以“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形式进行。“可穿戴技术”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实验室提出。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有大量的可穿戴设备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由于其便捷性、智能化及优秀的用户体验等突出优势,在医疗监测、健康监护及娱乐游戏等领域已受到广泛关注并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目前IT产业的新焦点。参赛者可针对各个领域的可穿戴应用,展开智能化的电子系统设计,从生活健康类、信息资讯类到体感控制类等,涵盖医疗、购物、娱乐、旅游、教育等各个方面。未来可穿戴设备将会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领域,必将给电子信息相关产业带来巨大的市场规模。创新就在身边,创新改变世界。本次竞赛的组织筹备工作将由华南理工大学负责。—8—附件2:2014年广东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可穿戴应用专题竞赛实施细则一、参赛学生的培训与报名1.本次专题竞赛的时间从2014年6月开始,到9月初结束,评审工作在9月中旬完成,参加本次专题竞赛的学生,在竞赛期间必须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在校本科生或高职高专学生。评审时,如发现有非本科与非大专在校生参加,将取消评奖资格。2.每个参赛队限3人,各参赛学校要认真逐项填写参赛情况汇总表及学生报名表,并加盖学校教务处公章。2014年7月10日前将汇总表及各参赛队报名表的原表(要求可编辑)及其盖章扫描件email至组委会报名邮箱,为了节约成本,上述表格纸版不需再邮寄,但要求提交作品时一起带回上交。汇总表及报名表请从竞赛网站下载(竞赛网址:)。参赛作品评审时,参赛学生的身份以报名表为准。3.报名费为每队300元,超过10支参赛队的学校另交纳队伍管理费1000元,交费方式由竞赛网站通知。二、指导教师的职责1.指导教师主要负责赛前培训的组织、辅导,并在竞赛过程中向组委会秘书处及时反馈学生参赛情况与发现的问题。2.比赛中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选题,设计方案的论证,但具体的—9—硬件制作、软件编程、系统调试和设计报告撰写必须由参赛学生独立完成。三、竞赛主要流程本次电子设计竞赛采取开放式命题,以专题竞赛的方式进行,组委会规定本次比赛的专题,各参赛队按照专题相关方向自行选择题目进行制作,期间采取开放式模式,不再安排巡视员,各个参赛学校需按时提交作品。竞赛日程表:日期活动内容实施地点6月——7月竞赛正式开始,并在7月10日前完成报名。华南理工大学9月(具体时间通过竞赛网站公布)公布竞赛评审分组名单和评审时间华南理工大学9月中旬(具体时间通过竞赛网站公布)提交作品,竞赛评审华南理工大学9月下旬(作品评审结束后一周)竞赛获奖名单公示竞赛网站10月(时间待定)总结大会、作品展示、颁奖典礼待定四、参评作品的要求本次专题竞赛的参评作品应包括综合演示视频、设计报告及作品实物。1.作品综合演示视频主要展示参赛作品的综合演示效果,包含作品的功能展示、设计介绍及运行说明,旨在体现参赛队伍作品的完成度、创新性、技术性等。光盘—10—内容要求参考竞赛网站通知。2.参评作品设计报告的要求:①作品设计报告应至少包括以下内容:A.原创性声明(要求学生在报告中提供自主查新说明)B.中英文对照题目C.中英文对照摘要(中文摘要限200字)D.系统方案、功能与指标、实现原理、硬件框图、软件流程及外观设计E.系统测试方案、测试设备、测试数据、结果分析、实现功能、特色F.作品商业应用及运营模式介绍G.附录,含源代码和程序清单,扩展应用系统电路图,作品操作说明,应用资料与参考文献目录(保密部分可略)报告中的查新说明(各队需针对自己作品的创新设计进行专利、刊物、硕博士论文以及同类型产品等相关查询,同时对自己作品的创新点需要做出相关的简介)②作品设计报告正文5000字左右为宜,规定一律使用A4纸打印(小4号字,单倍行距),一式两份,报告封面和封底为空白纸。③设计报告格式要求:设计报告第1页为设计题目、4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及对应的英文摘要,正文每页上方的空白页边距不小于3cm,空白处不得书写任何内容,每页下端中间处注明页码。图形应插在文中相应位置,或打印后剪下粘贴到文中相应位置,如打印的图纸或程序清单超过A4纸张大小,需折叠后装订。3.参评作品实物的要求:—11—A.参评作品实物,必须是围绕可穿戴电子设计主题,以电子应用设计开发的、独立完成的作品实物,其中纯软件类作品不参加评奖,必须结合一定外部硬件实现系统功能。B.参评作品由组委会统一安排系统演示与评审,作品评测现场仅提供常规实验室仪器(电源、示波器、万用表等),特殊测试设备由参赛队自行准备。五、竞赛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及评审方式1.专家评审的主要内容A.方案设计与系统性能、资源的发挥程度B.作品创新点,贴近于可穿戴电子和应用C.方案的原创性与特色D.测试方案及其完备性E.作品完成程度F.报告、文档、图纸规范性G.答辩2.作品评分构成A、作品完成度30分(作品功能的完整性和功能的独立性)B、创新性20分(功能、技术、外观结构及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创新,以国内市场是否已有销售产品进行认定)C、科学技术性20分(作品的技术含量和设计的复杂行)D、实用经济性20分(作品的实用程度,设计合理性,商业运营模式)E、论文10分(报告、文档、图纸规范性)—12—注:(1)A、B两项评分为参评一、二等奖必须条件,其中A不得低于20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