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判断1.“三违”行为是指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规章制度三种行为。×2.《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安全生产事项审查、验收时,可以收取一定的费用。×3.《安全生产法》规定,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审查、验收时,为了安全需要,可以要求被审查的单位购买其指定的安全设备和器材。×4.《安全生产法》规定,工会依法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5.《安全生产法》规定,国家实行生产安全事故责任倒查制度,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倒查生产安全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6.《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安全事故的责任人未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经人民法院依法采取执行措施后,仍不能对受害人给予足额赔偿的,不需要继续履行赔偿义务。×7.《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的,可直接暂停或者撤消其与安全生产有关的资格。×8.《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五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9.《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特别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百的罚款。×10.《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一般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二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1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未履行本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发生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规定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的罚款。√12.《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发包或者出租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或者个人。√13.《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14.《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议部分有效。×15.《安全生产法》规定,特种作业人员应按照规定经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并取得相应资格,才能上岗作业。√16.《安全生产法》规定,未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如实记录或者未向从业人员通报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17.《安全生产法》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律,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主体法,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所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的法律依据,是制裁各种安全生产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武器。√18.《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586号第六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骗取工伤保险待遇,医疗机构、辅助器具配置机构骗取工伤保险基金支出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还,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9.《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第2号明确指出:建立企业提取安全费用制度。√2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主要负责人给予处分。×2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必要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可以越级上报事故情况。√2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参加事故调查处理的部门和单位应当互相配合,提高事故调查处理工作的效率。√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对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中的违法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察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举报。√2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会依法参加事故调查处理,有权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2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2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阻挠和干涉对事故的报告和依法调查处理。√2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报告应当及时、准确、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对事故不得迟报、漏报、谎报或者瞒报。√2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发生一般事故的,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2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对事故发生负有责任的,由安全监管部门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3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启动事故相应应急预案。√3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概况是事故报告的内容之一。√3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谎报或者瞒报事故的,对事故发生单位处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3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受到刑事处罚或者撤职处分的,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受处分之日起,终身不得担任任何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3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未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导致事故发生的,发生较大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60%的罚款。×3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安全监管部门根据事故的情况,对涉嫌犯罪的,应当依法立案侦查,采取强制措施和侦查措施。×3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接到事故报告后,其主要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事故现场。×3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1小时内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3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妥善保护事故现场以及相关证据,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事故现场、毁灭相关证据。√3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报告应当附具有关证据材料。事故调查组成员应当在事故调查报告上签名。√4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调查中发现涉嫌犯罪的,事故调查组应当及时将有关材料或者其复印件移交司法机关处理。√41.《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特别重大事故以下等级事故,事故发生地与事故发生单位不在同一个县级以上行政区域的,由事故发生单位所在地负责调查。×42.《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是事故调查组履行的职责之一。√4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为发生事故的单位提供虚假证明的中介机构,由有关部门依法暂扣或者吊销其有关证照及其相关人员的执业资格。√44.《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经事故调查组研究,事故调查组成员不得擅自发布有关事故的信息。×4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未造成人员伤亡的一般事故,县级人民政府也可以委托事故发生单位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一般事故由事故发生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调查,也可以授权或者委托有关部门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4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48.《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第八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存在严重事故隐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定的使用年限,特种设备使用单位未予以报废,并向原登记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办理注销的,由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处5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款。√4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公告栏,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5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劳动者。√5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放射工作场所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输、贮存,用人单位必须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保证接触放射线的工作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5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设施,用人单位应当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5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5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发生或者可能发生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时,用人单位应当立即采取应急救援和控制措施,并及时报告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5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工会组织依法代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者反映的有关职业病防治的问题进行协调并督促解决。√5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国家对从事放射性、高毒、高危粉尘等作业实行特殊管理。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5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单位未提交预评价报告或者预评价报告未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同意的,有关部门不得批准该建设项目。√5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经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5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单位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交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6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建设单位应当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6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离开用人单位时,有权索取本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原件,用人单位应当如实、无偿提供,并在所提供的原件上签章。×6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工作条件。√6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劳务派遣用工单位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用人单位的义务。√6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将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转移给其他单位和个人。×6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生产、经营、进口和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或者材料。√66.《职业病防治法》规定:向用人单位提供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的,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67.《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按照职业病防治要求,用于预防和治理职业病危害、工作场所卫生检测、健康监护和职业卫生培训等费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生产成本中据实列支。√68.《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69.《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当接受职业卫生培训,并经有关部门考核持证上岗。×70.《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71.《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对有职业病危害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隐瞒其危害而采用的,对所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后果承担责任。√72.《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73.《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74.《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75.《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