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研究作者:郑素利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孙敬平安徽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现状及完善策略-商业时代2010,(7)农产品流通体系运作效率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者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农产品消费者的利益.本文从安徽省目前的农产品流通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农产品流通的因素,提出了完善安徽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建议.2.期刊论文蒋华东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考-农村经济2007,(10)在我国农村总体商品化、市场化程度和农民购买力水平都较低的条件下,发展农村服务业应以生产流通为发展先导,农产品流通为基础和主体,突出和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其主要内容包括:要进一步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快培育、壮大农产品市场流通主体,其中尤其是应大力推进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使其成为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中坚主体.3.期刊论文黄祖辉.吴克象.金少胜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变化及启示-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2003,(4)本文在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变迁进行初步分析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发达国家现代农产品流通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此引出对政府和企业的若干建议.文章主要从流通主体以及主体间关系演变的角度,研究消费主导下农产品通路的变化过程,并特别强调了超市崛起和物流配送技术改进的意义.4.学位论文常剑北京郊区农产品流通体系实证研究2009农产品流通在我国现代农业和小康社会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农产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消费领域的商品交换过程,是连接农民和消费者的必要环节,是引导生产,调节产销矛盾,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市场供给,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必要条件。br 北京是世界上最大、最密集的农产品消费市场之一。北京市每年消费总额达2000多亿元,其中食品消费600多亿元,约占30%。北京还具有消费群体规模大、消费结构层次多、消费需求变化快、消费质量高、消费点多、消费多元化等特点。br 近年来,结合首都发展规划,北京市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零售经营门店、各类专营店和超市为基础,以现代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和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方式为手段,市内与市外西种来源相结合的农产品现代化流通体系,北京国际大都市的农产品流通渠道已经初具规模和进行着有效运转。然而,在农产品流通中,北京市郊区农产品流通状况和特征如何,仍然没有明确的答案。在总体向好的宏观形势下,也存在着农业生产附加值不高、农产品流通的盲目性较大、农产品出现“卖难”现象,农民增产难以增收等问题。br 本研究以北京市郊区农产品流通体系为研究目标,首次对北京市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了11个区县55个乡镇的抽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177份,回收809份。通过详细的分析研究,摸清了北京市郊区农产品流通的现状和特征,了解了生产主体、流通主体、市场主体的基本状况、市场份额、农产品流向、流通方式、整体流通机制、存在的问题和生产、流通商户的诉求,为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并认为北京市郊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的流通主体除专业的流通商外,郊区农产品的生产者也是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市场主体,这个结论是符合北京市农产品的流通特性。br 本研究认为目前北京郊区农产品流通机制包括直销机制、代理机制、自营机制、商贩流通机制、市场运行机制。直销机制是农产品流通的高级形式。商贩流通机制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农产品流通方式。这种形式的农产品流通目前占主导地位。市场运行机制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企业土导的产销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超市;二是由广大个体工商户主导的农产品批发和零售市场;三是由企业组织在产地或销地市场建立的自营网络。充分认识和了解北京市郊区农产晶流通体系和机制,为指导我们认识北京市农产品流通特性奠定了基础。br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市郊区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实证研究,提出目前郊区农产品流通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为确保郊区农产品安全、便捷、高效地从产地进入北京消费领域,引导郊区农民进入市场,引导北京及周边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与首都城乡协调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体系,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了决策依据。5.期刊论文刘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与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农村经营管理2007,(6)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任务.现代化的农业要有发达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作为支撑.当前我国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组织发育不充分、流通效率低下的问题相当突出.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7(1号}文件)强调,要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6.学位论文王明东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2009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产品流通问题已成为制约农业与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一个突出因素。为此,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就把“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之一。由于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挑战,继续扎实推进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我国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山东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切实加强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既可以带动农民增收、扩大内需,还能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本文在明确农产品流通体系涵义的基础上,利用比较研究、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现状和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重点分析了山东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并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的经验,对发展山东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了系统性的思考。研究认为,山东农产品流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元化的市场主体虽已形成,但农产品流通主体的组织化程度依然比较低;农产品商品化标准化水平低;多样化的市场体系虽然初步形成,但尚未形成完善成熟、协调发展、统一高效的农产品市场网络;流通监管乏力,服务功能薄弱。而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落后的农业生产力、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典型的二元制社会结构等诸多因素。基于此,山东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目标构想应该是通过推进并优化流通主体、流通客体、流通载体,以及流通监管和服务系统,建立现代化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以满足农产品生产者、消费者和政府三方面的利益诉求,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为实现该目标,需采取的重大战略举措和战略路径是:流通主体组织化、流通客体品牌化、流通载体网络化、流通监管服务规范化。在文章的最后,还提出了建设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政策性建议。7.期刊论文王晓红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中的若干问题研究-农村经济2009,(11)加快农产品流通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农产品流通主体,加大国家财政对农产品流通基地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是我国完善和发展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心然要求.8.学位论文尹梦丽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研究2009安徽省气候温暖湿润,自然条件良好,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之一。鲜活农产品品种多、品质好、数量大,但目前合肥市的鲜活农产品本省自给率还不足20%,约有80%的鲜活农产品仍需要从省外调进,而且物流发展中还存在生产基地布局被打破、生产流通体系滞后、物流基础设施和技术落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物流损失大、效率低下,严重制约了农业经济和城郊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因此,对安徽合肥地区及周边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建立完善高效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对提高食品安全、降低鲜活农产品的物流成本、充分发挥鲜活农产品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br 本文首先将农产品流通的相关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对鲜活农产品的范畴、特性,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要素特点,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对鲜活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以及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制约因素等方面予以论述。然后对部分发达国家与国内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流通主体、流通模式、流通管理以及基础设施等几个环节进行比较研究,得出了发达国家拥有成熟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批发市场在鲜活农产品物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结论。随后,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安徽合肥地区及周边在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中具备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会和威胁。br 在研究了合肥地区及周边的部分乡镇和周谷堆批发市场等实例,并对各自采取适合当地特点的鲜活农产品开发和流通政策进行了系统归纳,从中提炼本地区已经在实践中得到证实有益的做法和思路的基础上,对合肥地区及周边的鲜活农产品流通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从区域发展的宏观角度提出了构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思路和建议,从流通各个环节的微观角度提出了具体的可行性方法和措施。进一步明确了降低物流成本,实现农民增收;提供完善服务,引导鲜活农产品健康有序发展;高质高效配送,促进鲜活农产品流通等合肥地区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构建的目标。最后根据完善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的需要,提出了配套措施和建议,主要包括:坚持市场运作,提高农业专业合作水平;加强鲜活农产品货源地建设;引导和培育规模化的鲜活农产品流通中介组织;加快鲜活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制定切实措施,确保“绿色通道”畅通;加快建立具有地区辐射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重视鲜活农产品流通体系人才培养。9.期刊论文白全礼.郝爱民国际农村流通体系建设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6(6)农村是我国最大的消费市场,完善农村商品流通体系,是培育农村市场、促进消费、扩大内需进而拉动经济持续协调快速增长的重要基础.本文对促进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实施相对成功的美国、欧盟、日本及韩国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对中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有益启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建设农村流通体系的对策:制定促进我国农村流通业发展的新政策,着力加强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体系,建设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探索构筑和完善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体系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体系;加强农村市场流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多种农村流通主体;建立健全促进农村商品流通现代化的法制保障.10.学位论文王广平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研究2007农产品市场是农产品流通体系的中心环节,有集散商品、形成价格、传递信息、提供服务的功能。从我国农产品市场近20年的发展实践来看,农产品批发市场已成为我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和农产品流通的核心,搞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不仅有利于发展农村经济、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不可低估的拉动作用。本文在概述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作用和地位,介绍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比较分析、实地调查和实证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山西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实证分析,提出了构建山西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认为,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特征表现在:(1)收购市场以无形市场为主,有形市场为辅;(2)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的重要集散渠道;(3)零售市场以有形市场为主、无形市场为辅;(4)多种所有制开式的流通主体的竞争格局已基本形成。山西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是:(1)农产品产销矛盾突出,市场建设严重滞后;(2)批发市场整体水平较低,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3)缺乏统一的市场建设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法规。因此,建设山西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对策和措施为:(1)从强化政府功能入手,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2)从本地实际出发,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3)以市场流通为主导,积极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水平化水平;(5)加大培育市场主体的力度,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6)加快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以上研究结果对山西产吕的流通、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柞用,同时对类似地区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也具有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