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拔罐疗法临床应用彰武县中医医院针理康专科陈兵0418-6735838•操作: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的旁边,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备注:适宜于短针的进针•操作:左手指拇、食二指持捏消毒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直柄,将针刺入腧穴备注: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操作: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备注: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的腧穴•操作:用左手拇、食、二指将针刺入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备注:主要用于皮肤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各种针法三棱针皮肤针三棱针疗法•用三棱针刺破人体的一定部位,放出少量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方法,叫三棱针法(three-edgedneedletherapy)。•古人称之为刺血络或刺络(puncturingcollateral),现代称为放血疗法(bleedingtherapy)。•三棱针是一种用不锈钢制成,针长约6厘米左右,针柄稍粗呈圆柱形,针身呈三棱状,尖端三面有刃,针尖锋利的针具。•三棱针古称锋针。古人对此十分重视,如《灵枢·九针论》谈到九针中的锋针主要就用于泻热出血;《灵枢·九针十二原》则提出了宛陈则除之,去血脉也的治疗原则;《灵枢·官针》中更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法的记载。由此可见,古人在刺络放血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也表明三棱针刺络放血法是一种十分重要而又常用的针刺法。(一)操作方法三棱针的针刺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刺络法、挑刺法四种。•1.点刺法(速刺法)针刺前,在预定针刺部位上下用左手拇食指向针刺处推按,使血液积聚于针刺部位,继之用2%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捏紧被刺部位,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指指腹紧靠针身下端,针尖露出3~5毫米。对准已消毒的部位,刺入3~5毫米深,随即将针迅速退出,轻轻挤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的十宣、十二井穴和耳尖及头面部的攒竹、上星、太阳等穴。•2.散刺法又叫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瘀血或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3.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入脉中(2~3毫米),立即将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孔。当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暑、发热等。•4.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捏起皮肤,使皮肤固定,右手持针迅速刺入皮肤1~2毫米,随即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有再刺入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挑起,挑断皮下部分纤维组织,然后出针,复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肩周炎、胃痛、颈椎综合征、失眠、支气管哮喘、血管神经性头痛等。(二)适应范围•三棱针放血疗法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消肿止痛等作用。其适应范围较为广泛,凡各种实证、热证、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较常用于某些急症和慢性病,如昏厥、高热、中暑、中风闭证、咽喉肿痛、目赤肿痛、顽癣、疖痈初起,扭挫伤、疳证、痔疮、顽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三)注意事项•1.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思想顾虑。2.严格消毒,防止感染。3.点刺时手法宜轻、稳、准、快,不可用力过猛,防止刺入过深,创伤过大,损害其他组织。一般出血不宜过多,切勿伤及动脉。4.体质虚弱者、孕妇、产后及有出血倾向者,均不宜使用本法。注意患者体位要舒适,谨防晕针。5.每日或隔日治疗1次,1~3次为1疗程,一般每次出血量以数滴至3~5毫升为宜。(四)关于出血量•1在刺络疗法中,出血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的好坏。原则上是根据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情况而定。•①体质:一般外轻力壮,气血旺盛者出血量可稍多,年老体弱,小儿妇女则出血偏少。•②部位:头面、四肢指(趾)部出血量宜少。四肢部出血量可略多。•③病情:阳证、实证、热证、新病刺血量偏多;阴证,虚证、久病则出血量宜少。••2在具体操作时,对刺络出血量一般分为四种不同类型:•①微量:出血量在1滴左右,包括局部充血,渗血以及《内经》中所载出血如大豆、见血而止及微出血等情况。微量放血主要用于较大面积浅表疾患如神经性皮炎,下肢慢性溃疡,银屑病,白癜风,末梢神经炎,顽癣以及慢性软组织劳损,头痛,不寐等,常使用皮肤针散刺。•②少量:出血量一般在10滴左右,(大约半毫升),少量血主要用于头面以及四肢指(趾)部穴位的一些急性、热性病如盛冒,急性结膜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疟疾等。常使用三棱针速刺法。•③中等量:中等量出血是指放血量在10毫升左右。主要用于一些外科感染性疾患以及部分急症如疔,疖,痈疽,乳腺炎和急性软组织扭伤,中暑,各种痛证,精神系统疾病等。常在四肢部用三棱针点刺法。•④大量:出血量超过15毫升,达几十或者上百毫升,甚至更多者的大量出血。这种方法多用于一些慢性全身性疾患和部分急证实证,如中风后遗症,脑震荡后遗症,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癫狂等。放血时可以用三棱针缓刺加罐或注射器抽吸。皮肤针•皮肤针,又称梅花针、七星针、罗汉针,是以多支短针组成,用来叩刺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的一种针具。皮肤针法源于古代的半刺、毛刺、扬刺等刺法,《灵枢·官针》篇记载: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内,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之博大者也。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上述诸法同属浅刺皮肤的针刺方法。《素问·皮部论篇》说: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说明十二皮部与经络、脏腑的密切联系,运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激发、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以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运用皮肤针叩人体一定部位或穴位,激发经络功能,调整脏腑气血,以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方法,叫皮肤针法(skinneedletherapy)。•皮肤针的针头呈小锤形,针柄一般长15~19厘米,一端附有莲蓬状的针盘,针盘下面散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不锈钢短针的数目不同,可分别称为梅花针(五支针)、七星针(七支针)、罗汉针(十八支针)等,针尖不宜太锐,呈松针形,针柄要坚固具有弹性,全束针平齐,防止偏斜、钩曲、锈蚀和缺损。现代又发明了一种滚刺筒,是用金属制成的筒状皮肤针,具有刺激面广、刺激量均匀、使用简便等优点。(一)操作方法•1.叩刺部位皮肤针的叩刺部位,一般可分循经叩刺、穴位叩刺、局部叩刺三种。(1)循经叩刺:是指循着经脉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常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督脉为阳脉之海,能调节一身之阳气;五脏六腑之背俞穴,皆分布于膀胱经,故其治疗范围广泛;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经络,因其分布着各经原穴、络穴、郄穴等,可治疗各相应脏腑经络的疾病。•(2)穴位叩刺:是指在穴位上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穴位的主治作用,选择适当的穴位予以叩刺治疗,临床常用的是各种特定穴、华佗夹脊穴、阿是穴等。(3)局部叩刺:是指在患部进行叩刺的一种方法,如扭伤后局部的瘀肿疼痛及顽癣等,可在局部进行围刺或散刺。•2.刺激强度与疗程刺激的强度,是根据刺激的部位、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的不同而决定的,一般分轻、中、重三种。(1)轻刺:用力稍小,皮肤仅现潮红、充血为度。适用于头面部、老弱妇女患者,以及病属虚证、久病者。(2)重刺:用力较大,以皮肤有明显潮红,并有微出血为度。适用于压痛点、背部、臀部、年轻体壮患者,以及病属实证、新病者。(3)中刺:介于轻刺与重刺之间,以局部有较明显潮红,但不出血为度,适用于一般部位,以及一般患者。叩刺治疗,每日或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可间隔3~5日。3.操作•(1)叩刺:针具和叩刺部位用乙醇消毒后,以右手拇指、中指、无名指握住针柄,食指伸直按住针柄中段,针头对准皮肤叩击,运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尖叩刺皮肤后,立即弹起,如此反复叩击。叩击时针尖与皮肤必须垂直,弹刺要准确,强度要均匀,可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刺激部位或刺激强度。•(2)滚刺:是指用特制的滚刺筒,经乙醇消毒后,手持筒柄,将针筒在皮肤上来回滚动,使刺激范围成为一狭长的面,或扩展成一片广泛的区域(二)适应范围•皮肤针的适应范围很广,临床各种病证均可应用,如近视、视神经萎缩、急性扁桃体炎、感冒、咳嗽、慢性肠胃病、便秘、头痛、失眠、腰痛、皮神经炎、斑秃、痛经等。(三)注意事项•1.针具要经常检查,注意针尖有无毛钩,针面是否平齐;滚刺筒转动是否灵活。2.叩刺时动作要轻捷,正直无偏斜,以免造成患者疼痛。3.局部如有溃疡或损伤者不宜使用本法,急性传染性疾病和急腹症也不宜使用本法。4.叩刺局部和穴位,若手法重而出血者,应进行清洁和消毒,注意防止感染。5.滚刺筒不要在骨骼突出部位处滚动,以免产生疼痛或出血。疼痛颈部活动不利定义以单纯性颈项强痛,活动受限为主症的病证。又称为“失枕”、“失颈”。特点:1、常为急性起病。2、一年四季均可发生。3、多见于成年人,儿童罹患极少。4、有反复发作的特点。(如反复发作,往往是颈椎病变的反映)5、病位在颈项部。多见一侧,亦可见两侧。6、有自愈可能性。常见西医类型疾病•颈肌劳损•颈项纤维织炎•颈肌风湿病•枕后神经痛•颈部扭挫伤病因病机脉络受损经气不调风寒外袭病因病机气血凝滞,经络痹阻睡眠时颈部姿势不当病机:颈部筋脉失和,气血运行不畅。病位:手三阳经、足三阳经不通则痛辨证主症:颈项强直,痛连项背,头部俯仰受限,不能左右回顾,项背部压痛明显。痛在项背,头部俯仰受限,项背部压痛明显者病变以督脉,太阳经为主。痛在颈部、臂部,颈部不能左右回顾和向两侧偏斜,颈部侧部压痛明显者病变以少阳经为主。分型风寒袭络:患部酸楚疼痛,受寒史,恶风畏寒。气滞血瘀:患部酸楚疼痛,外伤史,劳累史,疼痛剧烈。针灸治疗治法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止痛处方大椎阿是穴落枕穴后溪悬钟经验取穴,舒筋止痛局部取穴,舒筋止痛循经取穴,舒筋通络八脉交会穴,疏调经气后溪落枕穴随证配穴风寒外袭:大椎天柱风池肩外俞风门气滞血瘀:肩痛:肩髃肩井秉风背痛:大杼肩外俞天宗恶寒、头痛:太阳合谷风池活动不利:昆仑列缺支正太阳经:后溪、昆仑、天柱、大杼少阳经:悬钟、外关、风池、翳风毫针刺用泻法,多用强刺激,局部可配合拔罐、灸法等。先针阿是穴,留针20~30分钟后取针,再针远部腧穴,针刺同时嘱患者活动颈部。一般疼痛当即就有所缓解。每日1次,3次为1疗程。方法皮肤针取穴:风府、哑门、风池、天柱、肩井、肩外俞方法:自上而下,自内向外进行叩刺,以皮肤潮红为度,然后拔以火罐。其他疗法耳针取穴:颈、颈椎、神门、肾上腺。方法:毫针强刺激,同时让患者活动颈部。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其他疗法其他疗法拔火罐局部热敷推拿按摩理疗功能锻炼其他疗法小结1、落枕、颈椎病是针灸科常见病,落枕疗效最佳,可治愈;颈椎病可改善症状。2、预防落枕,主要注意睡眠姿势和枕头不宜过高。3、中老年人出现落枕常常是颈椎病的前驱症状,所以更要及时地治疗,同时加强锻炼。落枕穴Luòzhěnxué外劳宫手背,第2、3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0.5寸。主治:①落枕;②手背红肿,手指麻木。直刺0.5~0.8寸。针刀医学一、针刀医学的定义•针刀医学是将中医和西医的部分基础理论融合在一起,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二、针刀定义•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医疗器械都称之为针刀。三、针刀医学理论体系:四个基础理论•针刀医学有四个基本理论,可以说是这一新学科的精髓和基石,针刀医学的一切诊疗都离不开这四个基本理论作为指导和根据,针刀医学之所以对临床上许多常见的疑难病能取得特殊的疗效,都是由于这四个基本理论所阐明的新的病因、病理机制和操作技术的结果,这四个基本理论是:•关于闭合性手术理论•慢性软组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