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原理主讲:陈周旺复旦大学政治学系第一讲绪论第一节、政治的内涵一、政治内涵在中国的演变•1.古代的“政”与“治”–“政者,正也”——秩序之内涵–“治”——秩序之表现•2.西学东渐对“政治”的重新解释–孙文:管理众人之事,便是政治–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二、西方学者的政治定义•1.政治是至善(亚里士多德)•2.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夺取和维持政权的行为(马克思、韦伯)•3.政治是公共管理活动•4.政治是对权力的追求和运用(伊斯顿)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定义•1.马克思、恩格斯–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人们的政治关系同人们在其中相处的一切关系一样,自然也是社会的、公共的关系•2.列宁–政治就是各阶级的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政治内涵三个方面–原则(principle)–制度(institution)–行为(behavior)第二节政治学的研究一、政治学的研究范围•1.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国家和国家活动–政治制度–社会公共权力–公共事务–政治行为2.政治学的内容结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政治理论、政治机构、政治过程、政治关系、政治学方法•美国政治学会–外国、跨国政治体系和行为;国际法、国际组织和国家间行为;方法论;政治稳定和变革;政治理论;公共政策;公共行政;美国政治•格林斯坦、波尔斯比《政治学手册》–微观政治学;宏观政治学;非政府政治;政府体制和过程;政策制定;研究方法;国际政治3.政治学的学科领域•政治哲学•比较政治学•政治社会学•政治经济学•政策科学•政治心理学•政治发展•政治文化二、当代政治学的沿革•1、政治学的创建•2、制度主义阶段•3、传统阶段(芝加哥学派的“政治科学革命”)•4、行为主义阶段•5、后行为主义阶段第二讲政治权力一、权力的界定•1、词源学考察–英语——power一词来自拉丁语potestsa或potentia,引申自拉丁语动词potere,意指能够做某事,是故权力往往是指贯彻某种意志以达成一定目标的能力。–汉语——“权”指的是公平、平衡之意,故有“谨权量,审法度,修废官,四方之政行焉。”(《论语》)、“权,然后知轻重。”(《孟子》)的说法2、西方学者的观点•权力是有预期地努力的结果(罗素)•权力意味着在社会关系中哪怕是遇到反对也能贯彻自己意志的可能性(韦伯)•权力是一种交换关系(布劳)3、权力的内涵•权力是一种社会关系•权力是一种不对等的支配关系•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二、迈克尔·曼的权力类型•广泛性(ex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广度,涉及把分布在辽阔领土上的大量人民组织起来从事最低限度稳定合作的能力。•集约性(intensive)权力指权力的精度,涉及紧密组织和指挥高水平动员或使参加者承担义务的能力。•权威性(authoritative)权力是指来自集团或制度的明确的命令和有意识的服从所构成的权力。•弥散性(diffused)权力是指以一种本能的、无意识的、隐蔽的方式散布于人口之中,让人服从于它而浑然不觉的权力。权威性弥散性集约性军队指挥结构总罢工广泛性军事帝国市场交换三、海伊(Hay)的权力论•行为塑造(conduct-shaping):A通过专制或者操纵直接改变B的行为•语境塑造(context-shaping):A通过塑造语境间接控制B未来的行为三、谁得到权力?•个性论:权力取决于个性(伯恩斯)•资源论:权力的大小与资源的占有成正比权力资源武力象征知识组织财富人格权力第二节、政治权力•一、政治权力的特征•1、公共权威性•2、暴力垄断性政治权力具有公共权威性•首先,政治权力来自于公共权威部门,其行使对所管辖社会产生普遍的影响。•其次,无论政治权力本质上服务于哪个阶级、集团甚至个人,表面上都是以公共目标为指向。政治权力垄断了暴力的合法使用•政治权力是唯一可以合法地使用暴力的权力。政治权力独占暴力,这使它相对于其他一切权力具有了绝对优势,可以利用强制手段去达到目标。换言之,由于对暴力的合法垄断,政治权力自然成为实现利益的最强大也最有效的手段,从而成为社会力量争夺的首要目标。二、政治权力的构成•1、意识形态权力•2、强制权力•3、规范权力•4、管治权力意识形态权力•意识形态权力垄断了意义、规范和礼仪习俗,也就是垄断了政治共同体成员对生命意义和政治价值的理解,它可以巩固被统治者对于政治共同体的信念,以及对当局统治的服从。强制权力•在现代社会中,强制权力往往由国家所垄断。强制权力包括军事权力和警察权力。强制权力是最为集中、强制的,它依靠对暴力、人力大规模而集中的动员。强制权力的打击面、破坏力和威慑力相当广泛的。强制权力一来用于政治共同体的扩张或保护政治共同体的安全,二来用于维护政治共同体内部的秩序。规范权力•除了依靠意识形态和强制力,政治组织还依赖法律和制度来维持政治共同体的秩序。政治权力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制定规范来约束共同体内部成员的行为,并对违背者予以惩罚的权力。管治权力•政治组织对社会进行管制和治理,控制、开发、提取和分配社会资源的权力。•第一,在不同历史时期,各种政治权力对于政治共同体的相对作用各有不同。•第二,四种政治权力都不是纯粹的,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互相牵制、互相作用。•第三,尽管没有一种政治权力是纯粹的,但它们都各有其独立性。三、权力容器(powercontainer):国家•国家不仅能够集中军事权力,也具备强大的传播能力和经济实力,能够将政治权力高度集中起来。(Giddens)•国家具有一种不依赖于经济和社会力量的自主性,让国家可以自行其事地塑造政治议程、影响公民行为。(MichaelMann)第三讲政治权力的合法性第一节、合法性(Legitimacy)的政治意义•一、西方学者的合法性概念–马克斯·韦伯–帕森斯–马丁·李普塞二、合法性的定义三、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合法性的政治意义就在于建立了被统治者对统治者的支持体系,以制衡于统治者对被统治者的支配体系。在现代民主政治中,一切政治权力要想获得持久巩固的基础,都必须获得作为被统治者的公民的认可和支持。尽管现代社会的公民处于被统治的地位,但是面对政治权力他们并非消极无为,合法性恰恰为民众争取和维护基本权利提供了政治空间。公民不服从(Civildisobedience)•公民不服从,又称“公民抗命”、“非暴力反抗”、“非暴力不合作”若没有义务与正当概念的限制,不服从就会成为“反抗一切”;若没有一种忠诚于法律、以法律为至尊至贵的精神,“公民不服从”就会失去方向、失去目标、失去灵魂——何怀宏:《公民义务与公民不服从》“在我看来,公民不服从在我们国家决不可能被证明为正当……那种对其本身并非抗议目标的法律的不服从——违法仅是作为一种示威的技术——就构成了一种叛乱行为,而不止于持异议”——AbeFortas,ConcerningDissentandCivilDisobedience第二节三种合法性类型•1、传统型•2、法理型•3、克里斯玛型传统型合法性•在传统型合法性中,风俗习惯、传统惯例具有无上的权威性,只要人生活在这个传统之中,他就得无条件恪守这一传统。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来自于这个传统,从而让人无条件去服从。朝代五行颜色夏木青商金白周火红秦水黑西汉土黄东汉火红隋火红唐土黄宋火红元金白明火红清水黑中华民国木青法理型合法性•在这种政治权力体系中,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由于法律是人们长期以来经过反复的讨价还价磨合而成,所以能最大限度体现人们的基本权利与利益。由这一法律所产生的结果,就应该得到无条件的遵从。克里斯玛型合法性•统治者除了依靠传统或者法律来求得合法性,他还可以凭自己的个人魅力来赢得被统治者的支持。古今中外无数的领袖人物都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或者英雄气概,去吸引他的追随者。三种合法型类型的特点•第一,传统型与法理型合法性相对都比较稳定,有利于建立一个持久的政治秩序;克里斯玛型则将合法性维系在领袖人物的肉体生命上,所以一旦领袖人物健康出现问题,政治危机就随之产生•第二,传统型与法理型合法性都比较重视制度建构,领袖人物在其中毫无个性,或者说个性不起作用。克里斯玛型合法性则无法容忍制度对个性的压抑,它不仅无意于将统治制度化,反而一心要破坏制度•第三,传统型与法理型合法性都具有可延续性,权力的继替不会危及政治权力体系本身的合法性;克里斯玛型合法性则无法遗传和继承,一旦魅力领袖的生命终结,政治权力体系的合法性就土崩瓦解。第三节、合法性与有效性有效性是指国家政权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有效程度。一、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区别•第一,有效性是有条件的,合法性是无条件的•第二,有效性是物质上的,合法性是信仰上、精神上的•第三,有效性依靠的是政治权力对资源的垄断能力,合法性依靠的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传统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关系——李普塞:ABCDA是“双高”型即合法性和有效性都很高,如美国、瑞典和英国B是“一高一低”型,即合法性高但有效性低,如解体前的匈牙利和东德C是“一低一高”型即合法性低但有效性高,如二战时期的法国傀儡政府D是“双低”型即合法性和有效性都很低,如一战后的德国和奥地利+–+–合法性有效性进一步思考•如何理解中国政治发展中政治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第四讲国家第一节、国家的定义•一、国家是一个历史概念–1、地缘共同体取代血缘共同体–2、职业化军队取代民兵二、现代国家的特征•控制大片连续的领土•中央集权•垄断强制手段•唯一的政府机构•统一的行政安排三、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概念•“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恩格斯•国家是唯一合法垄断了强制手段的暴力机器四、概念澄清•nation与state的区别•国家与政府的区别五、民族国家四要素•领土•人口•主权•政府第二节国家形成与国家崩溃理论•一、现代国家形成的共同条件•资源的大量获取•安全的地缘政治•持续的政治人才供给•战争中获胜•地方权贵力量式微二、巴林顿·摩尔:农业商品化的影响条件民主化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英法美德日俄中王权与贵族形成均势+—————农业商品化+++++——土地贵族被削弱++————避免地主与资产阶级联盟++——++以革命手段消灭过去+++——++•决定性条件:农业商品化•英法:农业商品化→地主变成资本家,农民变成工人→民主化•德日:农业半商品化→地主变成资本家,农民还是农民→法西斯主义•中俄:农业非商品化→地主还是地主,农民还是农民→共产主义三、蒂利:资本与强制•强制密集型道路:地主阶级从人口和被征服人口中榨取战争资源,如布兰登堡和俄罗斯•资本密集型道路:王权与资本家建立契约来获得战争资源,如意大利城市国家、荷兰•资本化强制道路:通过财税体系将资本家及其资本纳入国家之中,如英、法四、珥特曼:地缘政治竞争•18世纪国家形成之时,为何有的国家化为官僚制国家,而有些国家仍然停留在封建制国家?他认为,关键是在1450年代拜占庭帝国灭亡这个时间点。如果一些国家在1450年之前就开始进行地缘政治竞争,当时官僚制还不流行,这些国家会比较迷恋原来的封建制来进行斗争,形成世袭制。如果有些国家是在1450年代之后进行地缘政治竞争,就会倾向于采取官僚制来进行斗争。英国之所以和波、匈成为反例,是因为议会作为一个独立变量发生了作用。英国的议会是在持续竞争之后形成的,因此对原来的体制具有挑战性;波、匈的议会已经成熟之后才进入持续竞争,因此阻碍了官僚制的产生。行政管理式参与式地缘政治持久竞争的开端1450年之前世袭绝对主义(拉丁欧洲)官僚宪政主义(英国)1450年之后官僚绝对主义(日耳曼诸公国)世袭宪政主义(波兰、匈牙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