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为最大程度的减少旱灾损失,维护社会稳定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县旱灾发生规律及特点,结合我县抗旱能力,制定本预案,以便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抗旱工作的主动性,在干旱发生时有计划,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抗旱措施,实现科学抗灾、减灾,减轻旱灾的影响和损失,争取最大程度的抗旱胜利。1.2编制依据1.依据《突发公共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农业旱情旱灾评估标准》等法律法规。2.依据《旱灾损失与抗旱效益计算方法(试行)》,《报旱制度》、《报旱标准》等。3.依据《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X”规划纲要》、《X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总体规划》以及我县近期、远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规划,有关水利建设、发展的目标及规划等。1.3编制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提高我县抗旱工作的现代化水平。2.抗旱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分级分部门负责。3.抗旱工作以保证城乡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为首要目标,实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防抗结合”的原则。4.抗旱工作按照区域统一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城乡统筹,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5.抗旱用水以水资源承载能力为基础,实行“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后调水”的顺序,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满足城乡生活、生产、生态用水需求,分阶段、分地域,有针对性地采取抗旱措施。6.坚持防汛抗旱统筹,在防洪X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利用洪水资源,以法律约束人的行为,防止人对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资源又保护水资源,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7.坚持科学、合理、实用、便于操作的原则。1.4适用范围本预案是我县地方总体抗旱预案,适用于全县范围内的旱情预防及应急处置工作。2基本情况2.1自然地理情况2.1.1地理位置X县位于X省东南边陲,X市东北部,X东段南麓,南X上游,介于东经109°44′10″-110°40′46″,北纬33°52′00″-34°25′58″之间,东临X省的X、X,南依X与X、X毗连,西接X、X,北依X与X、X相邻。素有X“X门户”之称。东西长85km,南北宽64km,全县总面积2830平方公里。2.1.2地形地貌我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似“飞鸽”。X障其北,X绕其南,伊X横贯中部,县西北部的草链岭高程2645.8米,为县域最高点;东南部X河出境处高程670米,为县域的最低点,平均海拔1200米,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土石山区。地貌骨架与地质构造紧密相连,我县地跨华北准地台和X地槽两大构造单元。以X-铁炉子-我县X-X一线为界,以北属华北准地台南缘的X台缘褶皱带;以南属X地槽东X褶皱系。北部X台缘褶皱带出露有震旦亚界、寒武系和奥陶系地层。X路街向斜以北属太华下元隆起,以南为X下古凹陷。南部东X褶皱系主要以寒武-奥陶系地层为主,褶皱复杂,区域变质较深。X地区有侏罗纪花岗岩分布。X至X复活断裂带和X至X的深断裂带自西向东横穿县境,两条断裂带之间形成了X至X的古中凹陷盆地。从岩石组成看,X路街向斜以北主要是片麻岩夹大理岩,混合岩化强烈。X运动后有多种金属矿产形成,木龙沟铁矿即赋于该断裂带附近。X、X、X、X、X北部以石灰岩、浅海相泥页岩、碎屑岩为主,并有红色沙岩。县城至X一带二迭系沙岩中夹有可供开采的煤层。2.1.3河流概况我县分属长江、X两大流域,全X长在1km以上的大小河流1366条。其中:10km2以上的河流75条,50km2以上的河流19条,100km2以上的河流14条,分别是X河、X河、X河、X河、X、西X、X河、X河、X河、中X、X河、X、东X和南X,这些河流均为X流域的伊X水系。而汇入长江流域部分的较大支流为X和X,在X镇境内。按年径流量的大小统计,年产水量在0.5亿m3以上的河流有6条,分别是:X河(1.09亿m3)、X河(0.56亿m3)、X河(2.04亿m3)、X河(0.58亿m3)、东X(1.09亿m3)、伊X(7.41亿m3)。0.3~0.5亿m3的有8条,分别是:X河(0.39亿m3)、X河(0.36亿m3)、X(0.43亿m3)、西X(0.34亿m3)、X河(0.36亿m3)、X河(0.49亿m3)、中X(0.48亿m3)、X(0.38亿m3)。2.1.4气温、降水量及蒸发量我县位于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又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总的降水特征是X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多年平均气温11.1℃,极端最高气温37.1℃,极端最低气温-X年蒸发量在779.5mm。X县因受季风的影响,使降水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依据X县1958-X年的资料统计,历年平均降水量754.8mm,降水量最多的X年为1244.9mm,最少的X年为556.7mm。因地形不同,降水量也有差异,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山区多于平川。X县自然蒸发量年平均为779.5毫米,冬季蒸发量略大于降雨量,易出现冬干春旱;夏秋季除6月份之外,蒸发量均小于降雨量。7-10月份易造成涝灾。2.2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2.1行政区划情况、人口及国内生产总值X县辖16个镇(办),243个村(社区),总人口46.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0.2万人,全县平均人口密度156人/km2,人口地域分布极为不均,主要集中分布在中部盆地,人口密度300人/km2,低中山区人口密度100人/km2,中山区人口密度在60人/km2左右。小X及X源头人烟稀少,人口密度在300人/km2以下。2.2.2耕地面积、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及人均收入全县耕地总面积为67.6万亩。特有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南北的主要粮油作物在这里都可以生长,主要有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等,经济作物有烤烟、杂豆和蔬菜等,初步形成了具有历年特色的畜、烟、果、林、药五大支柱产业。倾力打造现代材料、绿色特产、生态旅游三大基地,着力培育矿产加工、绿色特产、生态旅游、医药化工、造纸加工五大主导产业,到X年底全县生产总值136.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160元。2.3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全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54.8毫米,年均降水量为22.5亿立方米,蕴藏量大,全县水力资源藏量为12.3377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4.03万千瓦,开发利用潜力大。2.4旱灾概况2.4.1旱灾概况及发展规律干旱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由于较长时间内降水偏少,因水分致使气候干燥,土壤失墒严重,对农作物生产和人畜饮水安全造成影响的一种自然现象。根据干旱发生的时间和危害程度,将干旱划分为:春旱(3月—5月)、春夏连旱(4月—6月)、夏旱(6月—8月)、伏旱(7月中旬—8月中旬)、秋旱(9月—11月)、冬旱(12月—2月)六类。确定干旱的标准以两次透墒雨之间的日数和降水偏少的百分数为指标。透墒雨的标准为:春季≥15.0毫米,夏季≥25.0毫米,秋季≥15.0毫米,冬季≥5.0毫米。两次透墒雨之间,降水量较历年同期偏少60%即为干旱,衡量一个地区气候干湿度的指标用干旱指数表示,其物理意义是指多年平均可能蒸发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比值。根据X县气象站1958~X年资料统计,60年来我县出现大、中、小不同干旱125次,平均一年2.8次,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最严重的是伏旱,60年中出现31次,占总次数的32.7%,其次是春旱和夏旱,春旱占18.9%,夏旱占15.8%。主要成灾年有1959、1963、1968、1972、1973、1974、1975、1976、1978、1986、1992、1995、X、X、X、X、X年。春旱:平均10年7遇,基本呈10年周期性变化。春夏连旱:基本是每隔1年1次,呈波浪式变化。伏旱:平均1年1遇,最多1年2遇,几乎年年都有发生,这是对X县的秋粮生产威胁很大,是比较突出的农业自然灾害。秋旱:60年出现14次,占总次数的14.7%,平均2年一次。冬旱:60年出现20次,占总次数的17.9%,平均2年一遇。2.4.2旱灾的危害根据资料分析与我们实际调查,在干旱发生时,兼有大风天气出现,由于干旱所导致土壤水分不能满足农作物需要,造成发育不良或作物枯萎、枯死及播种不能出苗而减产,甚至颗粒无收,因此干旱是危害面积大、区域广的自然灾害。春旱:高寒区正是春玉米的播种期,一遇到春旱,土壤失水严重,造成播种迟缓、缺苗严重,对生产影响很大;中温区则是间套玉米的出苗期,如遇干旱,造成严重缺苗,影响全年粮食产量;低热区则是小麦的抽穗、扬花期,如遇干旱造成抽穗困难或小花不育而减产。如X年春旱,全县小麦比X年减产128万斤;X年春旱,全县小麦比X年减产974万斤。夏旱:夏季降水量多,但因降水变率大,雨量分配不均,往往由于极峰微弱或由于盛夏时期常受副高压控制,降水稀少,气温高、蒸发量大,几天不下雨就会出现旱象,尤其是X区和浅山区的沙土地更为突出。6月份的干旱主要影响回茬玉米、大豆等作物的播种,在中温区正是小麦的灌浆期,这时的干旱则会造成高温迫熟,使小麦籽粒千粒重下降,产量降低。伏旱:此时正是玉米抽穗、灌浆的时期,也是其它秋粮作物生育过程中需水最多的时期,如遇干旱,气温增高,空气干燥,造成玉米抽雄困难而形成群众说的“卡脖子”旱,或玉米雄花虽能抽出,但因气温高,形成“晒花”造成授粉不良而减产,严重时则是玉米颗粒无收。干旱发生时,造成人畜饮水困难,特别对山区农村影响明显,旱灾严重时致使许多群众要到几里甚至几X以外去靠牲畜驮水或用农用车拉水,有的由于喝了不干净的水,还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不仅加重了群众负担,还影响群众生产和生活,影响社会稳定。旱灾使水资源量减少,加剧了水资源供需矛盾,使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4.3旱灾成因(1)气候影响。X县属暖温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降雨有明显的季节性,6、7、8月份占全年降雨量的52%,春、秋降雨稀少,这是我县频繁发生春旱、秋旱的主要原因。(2)地形影响。我县是土石山区,坡塬地面积大,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有限降雨不能充分利用,可利用水源较少,这也是我县易形成旱灾的重要原因。(3)降雨量因素。境内年平均降雨754.8毫米,且分布不均,变化大,7-9月份降雨占全年的50%左右,在作物生长期的4-6月仅占不到全年降雨量的10%,且经常出现秋、冬、春连季干旱。(4)水利设施的影响。我县建设了大量的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在抗旱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着水利基础设施薄弱,水利工程不配套,浪费水严重,水利用率低下的现象。同时部分水利工程的供水保证率不高,越到干旱时候可供水量越少,这也是加重旱灾的原因之一。(5)抗旱水源少,蓄水库容相对不足。全县水库、塘坝蓄水能力仅2300万立方米,在降雨的7-9月份又恰逢主汛期,由于大多数水库汛期必须降低水位运行,导致蓄水严重不足,容易发生干旱。(6)抗旱设施老化失修,抗旱资金不足。我县大多数机电井设施由于缺少维护资金,设备老化失修,完好率和利用率低,加之灌溉费用没有保障,抗旱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2.4.4主要抗旱减灾措施(1)提高现有工程的抗旱效益,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计划地进行抗旱工程建设。(2)大力发展节水型社会,加大节水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建设和推广节水设施。(3)发展旱地农业技术,建立农业抗旱耕作、抗旱栽培新体系。(4)搞好水资源调配,优化配置水资源。(5)启用以科技为基础的非工程性抗旱技术与措施:人工降雨、打井建坝、拦沟截水等。2.5抗旱能力全县共有小(一)、(二)型水库23座,塘坝157个,渠道211条,抽水站44处,机井2807眼,总蓄水能力达到254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5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4万亩。县城供水水源为X灌区管理处的X水库,该库于X年动工修建,X年竣工完成,小(一)型水库,总库容256.4万立方米,死库容17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27万立方米,最大坝高19米,坝顶长450米,坝宽5米,属均质土坝。运行四十年来,为X灌溉和城区7万多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发挥了巨大作用。X年建成X水库,总库容955万立方米,向X、X河水源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