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线测量技术方案二○○七年十一月2管线测量技术方案1作业的技术依据(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3)《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2采用的坐标系统及成图规格平面坐标系统应优先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要保证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若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大于2.5cm/km。可以采用高斯正形投影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统。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带状地形图的测图比例尺选用1:2000,地形图基本等高距为平原区1.0米,重丘区2.0米。地物点平面位置中误差不超过图上0.6mm,等高线高程中误差平原区应小于1/3等高距,重丘区应小于2/3等高距,高程最大误差应小于2倍中误差。带状地形图的宽度为管线两侧各200米。31:2000地形图成图规格地形图采用50×50cm自由分幅,管线中心线应尽量放置在图幅的中部顺道路排列。图幅编号为自西向东或自北向南方向的连续流水号,如001、005等。(注记规格见《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附录C)4控制测量控制网,边长相对中误差为1/40000,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为5.0cm。点间距应为400~600m。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易于长久保存之处。且3应满足GPS测量的要求。当线路跨沟河、控制点密度无法满足要求时,在沟河两岸尽可能近的有利位置处埋设一控制点。控制点点位距管线中心线距离宜在60~200m范围内,相邻控制点间通视情况要良好。控制点应尽量布设成直伸形,测站、测线应避开高压线等强磁场以及散热塔、散热池、烟囱等发热体的干扰。控制点应便于发展和寻找,应埋设在土质坚实或稳固的建筑物上,以便于长期保存;控制点应在现场浇灌,标石高出地面5cm,桩中心放置直径大于10mm,长30cm的螺纹钢筋或下端带弯钩的圆钢筋,钢筋高出标石面3mm左右,钢筋上端应刻有“十”字标记。标石的规格及埋设见下图。控制点选埋后,应在附近明显地物上涂红油漆,写上点名,指明点位方向,并绘制点之记,点之记应加填WGS-84系经纬度坐标。点位略图要在实地绘出,点的位置说明要简洁明了。当点位位于山区不易埋设标石的岩石地段时,可设在岩石上,岩石面基础控制点标石与埋设20号混凝土20010钢筋土3005单位:mm501508003004要凿成10cm×10cm的平面,点位中心刻十字线(线长50mm,宽1mm线槽深1mm)或者镶嵌标志。4.2平面控制测量的接收机进行施测。b.布设的GPS控制网应联测周边3个以上高等级控制点,构网时起算点分布要均匀,约束平差时,对起算点应进行检验,误差大且造成最弱点点位中误差超限的起算点应删去。如剔除的是GPS网首或尾点,则重新联测网首或网尾的其它起算点。c.作业前,应事先编制GPS卫星可见性预报表,以便制订观测计划,合理选择最佳观测时段。。表1GPS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等级施测方式卫星高度角有效观测卫星总数时段中任一卫星有效观测时间时段长度数据采集间隔GDOP值施测时段数Ⅳ等静态≥15°≥4≥15min≥45min15s≤61.6注:施测时段数1.6,即至少有60%的测站观测两个时段。e.当点位观测条件欠佳或(GDOP)值接近6以及同步边较长时,应适当延长观测时间,当GDOP值急剧变化时,应停止数据记录,待回落到正常值后,再进行观测记录,确保基线向量的施测精度。f.观测进程中应严格按GPS操作手册要求作业,认真做好原始资料的记录工作。测量手簿记录要齐全、清晰,不得随意涂改。g.接收机天线高在测前、测后分别量取,互差不大于3mm取中数。安置天线时,应严格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1mm,并注意传感器的定向,要将5其定向标志线位于正北方向。4.3平面控制平差计算外业观测结束后应及时进行观测数据的处理和质量分析,检查其是否符合规范或技术设计要求。①基线解算中所需的起算点坐标可以是高等级的GPS控制点的WGS-84坐标或其它高等级的控制点转换至WGS-84后的坐标值。②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应符合下式的规定:nvnvnvnvzyx33;3;33;;式中:V——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坐标闭合差(mm)δ——弦长标准差(mm)n——闭合环边数③同一条边任意两个时段的成果互差,应小于GPS接收机标称精度的22倍。当网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时,应按②中的规定计算已知点之间的附合闭合差。当检查或数据处理时发现观测数据不能满足要求,应对成果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中部分数据进行补测或重测,必要时全部数据应重测。解算出合格的基线向量后,先以一个点的WGS-84系坐标作为起算依据进行无约束平差,基线分量的改正数绝对值应小于3δ。否则应采用自动方法或人工方法剔除粗差,直至满足要求。然后利用联测的高等级控制点作为起算点,进行全网约束平差。平差结果应输出所选直角坐标系的三维或二维坐标、基线向量改正数、基线长、方位、点位精度、转换参数及其精度,并同时输出单位权中误差及其它要求输出的内容。64.4高程控制测量各控制点的高程按三等水准测量⑴利用水准进行高程测量的具体要求如下:a.水准测量观测要求见表4。表4水准测量观测要求等级附合长度(km)最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累积差(m)视线高度(m)红黑面读数差(mm)红黑面高差较差(mm)检测差(mm)三等5010035≥0.2332b.水准测量主要精度要求见表5。表5水准测量精度要求(mm)等级平原微丘闭合差重丘闭合差三等±12L±4n注:L为水准路线长度,以km计;n为测站数。6.3.1地形图编缉以上版本及有关制图软件,根据《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和有关技术标准进行作业。7、提交的成果或资料(1)仪器鉴定资料一份、(2)控制点点之记一份;(3)控制点成果表及展点略图一份;(4)所有的平差计算成果二份;(5)1:2000CAD2000格式数字化图光盘1套;(6)检查、验收报告及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