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经济与社会》综合探究分析与教研活动设计思路综合探究分析教研活动设计思路一二内容一、综合探究分析(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二)呈现方式和内容分析(三)实施策略和教学建议(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1.指向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例如,教材P26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究活动目标结合市场经济运行的具体情境,了解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必备条件;能够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提出保障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对策建议;能够了解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法律法规、行业规范、道德规范及其作用,增强公平竞争意识和规则意识。结合企业经营案例,分析影响企业活力的外部和内部因素,能够提出增强企业活力的建议;能够树立诚信意识,自觉抵制市场失信行为;能够理解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对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作用,坚定对国有企业改革成功的信心。结合经济运行中宏观调控的具体问题情境,深入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宏观调控的变化和特点,能够针对某一具体情况,提出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建议;能够进一步领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优越性,增强“四个自信”。例如,教材P57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探究活动目标结合劳动、创业、经营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解自主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对劳动、创业、经营中的不同价值观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选择;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结合与家庭、学校、社会有关的生产和消费情境,能够正确辨别与评价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行为;能够提出符合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要求的可行性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结合与精准扶贫和共同富裕有关的问题,能够科学评估扶贫与共同富裕的举措;能够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扶贫脱贫与共同富裕的针对性建议;能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致富观,培养奋斗精神、自力更生的精神和乐于助人的品质。例如,教材P58页结合劳动、创业、经营等问题情境,能够正确认识岗位劳动、创新发展的价值,能够清晰了解自主创业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够对劳动、创业、经营中的不同价值观作出正确判断与合理选择;能够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创业观,乐于承担社会责任,养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勇于创新的品质。搜集优秀劳动者的故事,分析劳动精神的内涵,说明为什么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围绕“爱劳动、做劳模、树匠心”议题,与同学交流对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的认识。专家针对上述观点的理由是什么?搜集材料,谈谈创业者还应该具备哪些素质。针对如何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拟订一份学习计划。描述与分类解释与论证预测与选择辨析与评价例如,教材P58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一)弘扬劳动精神和投身创新创业(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2.倡导活动型学科课程例如,《课程标准》P15以“如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议题,探究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意义和途径。……可就“如何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组织学生开展讨论,并要求他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拟定学习计划。围绕“怎样弘扬劳动精神,投身创新创业”议题,探究怎样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成为有担当的创业者和经营者。搜集劳动模范,优秀工匠和自主创业者的典型事迹,探究如何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如何锐意创新、自主创业、并制作板报、班刊或校园报。可邀请劳动模范或优秀企业家作报告,探究如何把握岗位成长与社会发展、时代要求的关系,企业如何将追求经济效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统一起来,针对上述问题撰写评论或演讲稿。可举行模拟招聘会,展示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创新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要求,制定一份个人发展规划。例如,教材P58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一)弘扬劳动精神和投身创新创业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要使活动设计成为教学设计和承载学科内容的重要形式。(一)设计意图和功能定位3.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认识和思想政治态度,使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呈现方式与内容分析学科内容采取思维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呈现,即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1.栏目设计探究活动目标探究活动建议探究路径参考理论评析(二)呈现方式与内容分析探究活动目标正确价值引领聚焦核心素养三维目标统整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探究活动建议有具体活动有明确任务综合运用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示例探究一市场机制有效探究路径参考竞争机制价格机制探究活动的具体呈现探究路径参考阐释主题并列关系典型情境动脑与动手怎么看、怎么办开放问题个性表达理论评析总结、拓展、综合承载了教材的内容(二)呈现方式和内容分析2.内容分析第一单元综合探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究一市场机制有效分析影响市场经济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探究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是如何引导资源配置的。探究二微观主体有活力分析保障微观主体有活力应该具备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培养诚信意识。探究三宏观调控有度探究如何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第二单元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探究一弘扬劳动精神与投身创新创业探究怎样成为“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成为有担当的创业者和经营者。探究二推动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探究如何做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统一。探究三实现精准脱贫和共同富裕探究如何做到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相统一。经济与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的经济发展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与社会保障综合探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探究践行社会责任促进社会进步知识扩展、综合运用、思想教育深化(三)实施原则和使用建议1.坚持议题引领,情境搭台,任务导向2.探究过程提升解决问题能力3.对学生探究过程全程指导探究路径(探究活动)可以变吗?探究一市场机制有效分析影响市场经济正常发挥作用的条件,探究价格、供求、竞争等机制是如何引导资源配置的。探究二微观主体有活力分析保障微观主体有活力应该具备的外部和内部条件,培养诚信意识。探究三宏观调控有度探究如何构建科学的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依据例如,教材P59页案例型问题情境可以换吗?例如,教材P59页案例型问题情境可以换吗?优化案例的关键在于优化情境的功能:能有效地支持、服务于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有助于呈现并运用相关学科的核心概念和方法;能充当组织教学内容、贯穿逻辑线索的必要环节;其内在意涵具有丰富的、现实的、可扩展的解释空间;围绕议题,指导、组织富有成效的活动;显现生活中真实的情境,力求可操作、可把握。例如,教材P59页观点辨析型探究与分享:依托真实的生活情境,设置各种真实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思辨、辨析中理解基本知识,发展关键能力,形成正确观点。侧重课堂内的各种活动,基本功能在于让学生理解和运用某一知识。“探究与分享”与“综合探究”由不知到知综合探究:通过创设源于真实社会生活的典型情境,要求学生运用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借助课堂内外的探究活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侧重课堂外的活动,主要功能在于知识的综合运用。“探究与分享”与“综合探究”由知到用新、旧教材对比——金钱是什么?——是魔鬼?是天使?——钱能做什么?——钱不能做什么?——金钱应该如何获得?——什么是取之有道,为什么要取之有道?——在白礼芳老人看来,钱应该怎么用?用到什么地方?——你的零花钱应该怎么用?结合材料,分析市场价格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政府限制某些产品价格的看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市场竞争是如何增进消费者福祉的。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政府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该企业是如何从内部激发活力、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搜集案例,探讨如何营造能够有效激发企业活力的外部环境。小磊在申请贷款时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析该征信报告对他的经济生活还可能带来哪些不良影响。谈谈个人应该如何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搜集定向调控的资料,探讨定向调控与区间调控的区别。进一步搜集区间调控的资料,分析区间调控是如何实现宏观调控有度的。为什么新兴产业也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搜集更多资料,探讨政府应该如何支持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探究一市场机制有效探究二微观主体有活力探究三宏观调控有度新、旧教材对比旧教材中有,不陌生,打破教学惯性,要研究用意,发现新意。整合可与正文整合,精选内容,设计探究目标,做实做深教材P49正文例教材P60探究三贫困产生的原因消除贫困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精准脱贫的做法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扶贫与扶志、扶志相结合自主时间(单元探、期末探、高二高三再探)方式(课堂、实践活动、试题)数量(深探一个、或更多)情境、活动设计……结合材料,分析市场价格引导资源合理配置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你对政府限制某种产品价格的看法。结合上述材料分析,市场竞争是如何促进消费者福祉的。为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政府还可以采取哪些举措?探究一市场机制有效•借助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或学校德育活动等借力•指导获得资源的途径•指导研究问题的方法•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活动要求指导•资源深入挖掘•多角度使用•多种用途加工综合探究活动第二部分教研工作思路1.研课标,理解课程性质,落实课标要求2.研教材,领会教材立意,理解教材内容3.研学法,转变学习方式,实践活动型学科课程4.研评价,聚焦核心素养,改进教学与考试评价二、教研工作思路1.研课标,理解课程性质,落实课标要求课程内容:彰显时代主题学科核心素养:标志性追求活动型学科课程:最大亮点学业质量:关键抓手读通读懂读透整本书:理清教材建构的逻辑单元:明确教材设计的思路课、框、目:理解教材理论观点,理解理论依据2.研教材,领会教材主旨,理解教材内容2.研教材,领会教材主旨,理解教材内容教材P20我国政府的经济职能教材P45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变、新、深……教材P50-56我国的社会保障…………3.研学法,落实课标要求,实施活动型学科课程主题课例研究研究关键问题加强学情研究相关主题的系列课例新增有难度内容的课例课例研修:开展专题的课例培训同课异构课例研究:调动教师深入研究教材内容的积极性搭建探索活动型学科课程的交流平台坐实学情分析,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微课研究与资源建设针对教材新内容、理论难点、新活动、新问题开展研究研究主题:围绕议题,设计活动型学科课程的教学研究主题: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案例:活动·明理·育人——学生在商品售卖活动中的学习与实践序列化活动如何设计?观点学习如何展开?研究教学关键问题内容与活动如何相互嵌入?实践活动如何开展?资源如何使用?教师的获得感在哪里?学生实际获得是什么?案例:从“个税法修改”体味公民的获得感研究学情,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4.研评价,聚焦素养发展水平,改进教学与考试评价学业水平考试坚持以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为考查对象,考查学生能否综合运用相关学科内容,参与社会实际生活,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重点关注能否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展现出了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和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小波家距离工作单位20公里,平时上班开私家车,或者坐地铁,偶尔乘出租车。几天前,他发现小区门口立起一块“商务班车”站牌,班车终点恰好在单位附近。小波上网查阅了“商务班车”的信息(下图),感觉很适合自己,但他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