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实例剖析21世纪的第一场瘟疫——SARS广东省地处中国内地南部,东邻福建,北接江西、湖南,西连广西,南邻南海,珠江三角洲两侧分别与香港、澳门接壤,西南部与海南省相望,处亚热带,拥有“绿水丹崖”的秀丽景色。广东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更是中国第一经济大省。同时,饮食习俗也是广东文化很有特色的一个分支,粤菜享誉海内外,尤以选料之广而闻名。一、事件背景2019年震惊世界的SARS事件,正是从广东首发继而传遍世界。这个新发疾病最初被广州的专家命名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简称“非典”,后被WHO正式命名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简称SARS。二、事件原因2019年4月16日,WHO在日内瓦宣布,SARS病原体已经找到。科学家在患者血液、粪便、活体肺组织及尸体组织中分离出新病毒,经测序鉴定认为是一种冠状病毒的变异株,并正式命名为SARS病毒。SARS形态特征SARS病毒,属于巢状病毒目,冠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属于单链正义RNA病毒。成熟的冠状病毒颗粒直径约60~220nm不等。其形态学上最显著的特征是在病毒包膜外有明显的棒状膜外子粒,似帝王王冠结构,也正是其名字的来历。主要临床症状SARS病毒的潜伏期为3~15天,平均为4~6天,长者达1个月。病人的临床表现多起病急,几乎所有病人都出现高热(体温>38℃),常伴有畏寒、咳嗽、心悸、乏力、腹泻等症状。人群对SARS普遍易感,无年龄、性别及种族差异。(一)缘起广东三、事件过程2019年12月15日,广东北部的河源市人民医院收治了一个肺部感染的黄姓病人。不久,医院又接收了一个类似病人。两位病人的共同症状是发热、咳嗽、肺部有阴影。因为病情严重,两人先后被送到广州的医院治疗。在治疗的过程中,与病人密切接触过的医护人员中,有8人出现了同病人一样的症状。首先发病的黄某被称为“中国‘非典’报告患者第一人”。专家们给这名患者临床诊断为“非典型肺炎”。(二)播散全国2019年2月3日~14日,广东进入发病高峰。此时,SARS已经开始了奔赴全国的旅程。截止到4月30日,全国报告有疫情的省份包括四川、山西、福建、宁夏、湖北、河北等共达26个。同时,SARS病毒也悄无声息地登录了香港特区,而病毒携带者又将其传染给其他人,并带到新加坡、多伦多、越南……(三)蔓延世界SARS病毒通过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将它的影响扩散到世界各地。据WHO的报告,截止到2019年8月7日,共有30个国家报告SARS病例。中国最后一例病人于2019年6月15日发生在台湾;7月5日,美国报告了最后一例疑似SARS病例。(一)生命健康损失四、事件结果据WHO2019年度卫生报告,全球共有8422例SRS感染病例,其中916例死亡。中国两岸三地的病例发生数和死亡数分别占全世界SARS发病和死亡的92%和75%。SARS流行带来的危害和影响是不能仅以发病数和死亡数来判断的,其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际交往也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二)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据北大学者的初步分析,2019年SARS流行对经济的影响总额为2100亿,造成的损失包括各方面的成本。而据亚洲开发银行2019年年底的估计,受SARS影响,2019年中国经济损失为177亿美元,占当年GDP的1.09%。(三)社会生活的停滞(四)社会政治和国际形象的负面影响据《远东经济评论》作出的预测,SARS对亚洲地区的经济造成106亿美元的损失,同时,WHO估计迄今SARS造成全球的经济损失达300亿美元。(一)初战不利五、事件应对由于初期没有明确的疫情信息通报机制,使传染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控制措施无法有效实现,直接导致疫情的大面积播散。早期疫情的信息封锁和不畅,一方面导致了疾病的蔓延,引起公众的恐慌;另一方面,医务人员内部的信息不畅,也在客观上导致了疫情的扩大和医务人员的大量感染。这种早期控制不力、信息封锁的局面,被一名诚实的退休医生打破。面对新闻媒体未对疫情做真实报道,他把自己经过认真调查后的署名信寄给了国内新闻媒体和香港电视台,呼吁新闻媒体为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负责。(二)战机转折4月20日,以将防治SARS工作不力的前卫生部部长张文康和北京市市长孟学农免职为标志,对SARS的正面狙击战全面启动。1.加强统一指挥和领导,启动官员问责制2.明确疫情收集机制,建立疫情信息发布制度3.法律及技术保障和经费支持4.加强检疫隔离,减少人员流动,开展宣传教育5.充分发挥医疗卫生系统前线作战的重要作用,积极做好SARS病人防治和可疑接触者的流调隔离6.政府出台保持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综合措施7.社会动员,广泛参与8.加强国际合作和科研攻关(三)全面告捷自2019年4月,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后,到2019年6月,在短短2个月内就基本控制住了疫情在境内和向境外的蔓延,成功冲破全球性“隔离”。(一)应及时、公开地报告疫情信息六、经验教训WHO在2019年度的卫生报告中指出,害怕对社会和经济带来影响而隐瞒疫情的短视和权宜之策最后必将以更大的代价进行补偿——国内疫情的失控,更多的健康和生命的损失,失信于国际社会,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对相邻国家的损害。(二)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准备不足SARS最终演化成一场规模巨大的社会和政治危机,这与政府缺乏应对危机的意识以及相关法律、制度、体系、机制、物质储备等有着重要的关联。(三)公共卫生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SARS流行初期,根据人群集聚发病的流行和传播特点,防疫系统应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对病例接触者进行追踪和隔离,及时通报家属和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可能的病例。然而,疾控队伍没有及时发挥技术权威的作用,暴露了流行病学能力的不足。后期疫情大面积播散后,迫使现有的公共卫生防疫队伍在突然暴发的大规模病例面前,快速采取流行病学调查、病例排查、疫情控制、人员隔离、防护、健康宣教等措施。这是对公共卫生防疫系统空前全面的大检验。在救治SARS病人的过程中,由于初期信息不畅、医护人员防护不足、医院隔离措施不当,导致医务人员的自身感染和疫情的继发传播,暴露了医疗系统对基本公共卫生知识和技能掌握的不足。(四)社会动员,发挥社会团体和民众力量在SARS疫情初期,由于信息不畅、谣言四起,造成了社会的恐慌,人们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被打乱,非理性的抢购和避险行为造成了社会信任和支持危机。后期,人们的行为重归理性,并在媒体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共同防控SARS的人民战争中来。应该说,迎战SARS的全面胜利,少不了后期的全社会动员,这是正面的经验。而这样的动员是否应该成为一种应对危机的常规机制?如何能以最小的社会成本来赢得对危机的控制?这应该引起我们更理性的思考。七、启示1、现代社会需要共建牢固的危机意识2、危机信息的披露——公民知情权和大众媒体作用的思考3、预防为主——加强和完善公共卫生系统建设4、防患于未然——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危机应急体系5、加强法制建设,保障危机体系的高效、协调运行6、“居安思危”——公民的危机教育7、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成员国必须承担起对世界的责任8、面对威胁人类健康的共同敌人,科学家的科研合作与科学精神9、危机之外的思考——人与自然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禽流感事件研究表明,人类历史上每次流感大流行,都与禽流感病毒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西班牙流感1918~1919年,西班牙流感导致全世界约2000~5000万人口的死亡,是人类史上最具破坏力的一次流感暴发。造成此次流行的H1N1毒株基因组的8个片段均来源于禽流感病毒。(二)亚洲流感1957~1958年,导致亚洲大流感的凶手是H2N2病毒,其HA、NA和PB1基因皆来自于禽流感病毒。其他基因保留了当时流行于人群中的H1N1病毒的基因,是由带有人H1N1病毒的动物与亚洲禽H2N2病毒株的混合感染所致,造成重大流行。全球至少100多万人死于这场灾难。(三)香港流感1968~1969年,香港流感引起全球大流行,造成全球150万~250万人死亡。而导致这场全球大流行的H3N2病毒,其HA和PB1来自禽流感病毒,其他基因来源于H2N2病毒,是由于携带人H2N2病毒的动物与亚洲禽病毒的混合感染所致。自1959年以来,人类感染禽流感的病例已经有数百起。在已知的A型禽流感病毒菌株中,有4种能感染人类,即H5N1、H7N3、H7N7和H9N2型。一般人感染上述病毒时,只有轻微症状,重症患者很少。但高致病性H5N1是例外,它具有很高的致病性。在2019~2019年期间,已经有387人感染了此病毒,其中245人死亡。2019年香港人禽流感事件H5N1病毒出现以来,曾导致大量禽类因感染或人类的捕杀而死亡,但尚无人类被感染的报道。然而,2019年香港禽流感事件却震惊了世界,此事件表明禽流感已危及人类,它已不再需要通过动物混合器的中间途径,而是直接感染人并且致人死亡。可能的感染途径目前认为,与感染禽流感病毒的家禽或被其污染的粪便表面或物体的直接接触,可能是人类感染的主要途径。事件结果1、导致18人感染,其中6人死亡。2、香港政府在3天内迅速扑杀并销毁150万只家禽,宣布禁止从内地进口活禽。事件应对隔离和捕杀禽类积极与WHO和相关国际组织建立联系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实施预防人禽流感的具体措施(1)对从事采样、诊断、捕杀和无害化处理禽鸟及其污染物和清洗消毒的人员,要求一律穿防护服,戴橡胶手套和标准口罩,佩戴护目镜并穿胶靴。工作完毕后,对场地及其设施等进行彻底消毒。(2)要求饲养人员、赴感染或可能感染现场的人员,也要做好相关的防护和消毒工作。(3)做好健康监测工作,包括所有暴露于感染的禽场人员均应接受卫生部门的监测;此外,还要求密切关注饲养人员和采样、捕杀处理禽鸟和清洗消毒等工作人员的健康状况。(4)当去过禽流感疫区或国家的有关人员出现发热和严重的呼吸道症状时,要对相关人员做好预防和隔离工作,尽早确诊。(5)对护理确诊或可疑病例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疫苗免疫接种。强化科学研究禽流感发生后,香港的科学家们全力开展了对禽流感病毒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自H5N1病毒2019年首次感染人类以来,已经演变出了多种不同版本的毒株。且病毒仍在进行基因重组,并不断变异。在人禽流感发生时,香港政府积极寻求国际组织及相关科研机构的帮助与合作,并积极配合其现场流调工作。建立在循证基础上的科学决策,为香港有效应对禽流感疫情提供了重要的决策支持。经验和教训缺乏对活物市场的有效管理人类的公共卫生离不开动物的公共卫生安全人类不仅应关注自身的健康防护,同时也应关注动物和环境的健康防护问题。城市化和全球化进程也极大地推动了传染病的全球传播交通工具、国际贸易、人口流动快速有效、综合有力的干预措施是成功应对的关键早发现、早诊断、开放而透明的信息发布、及时果断的捕杀措施、隔离疫区、强化监测……加强禽流感疫苗的接种来自中国内地、香港和欧洲等国家的实践证明,给家禽实施疫苗接种可以成功遏制H5N1禽流感病毒的传播。密切的国际合作是战胜疫情的制胜法宝H7N9简介H7N9型禽流感是一种新型禽流感,于2019年3月底在上海和安徽两地率先发现。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2019年4月经调查,H7N9禽流感病毒基因来自于东亚地区野鸟和中国上海、浙江、江苏鸡群的基因重配。截至2019年5月31日,全国已确诊131人,39人死亡,78人痊愈。临床表现感染H7N9禽流感潜伏期一般为7天以内。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咳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传播途径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防控方案根据诊疗方案,对临床诊断和确诊患者应进行隔离治疗。对症治疗可吸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