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设计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首先针对毕业设计题目《》对道路设计的一般步骤和基本原则做了介绍,对毕业设计过程中所需要需要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然后对道路施工过程中的重点问题--排水和平整度,分别进行了重点论述。关键词:道路设计路基路面道路施工排水平整度正文:道路设计一般首先要对其进行选线定线,通过对其进行计算来设计它的平面图,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在路基路面设计中重点要注意它的排水设计。路基路面的质量控制要保证它的稳定性,在路面结构设计中,土基的回弹模量是影响结构层厚度最敏感的参数之一,土基回弹模量较小的变化,对结构厚度将产生较大的影响,路基的回弹模量除了受重复荷载作用的影响外,还与土质、压实度、含水量等有密切关系,在具体施工中是通过选取好的土质、增加压实、控制弯沉来实现的。这些因素又与施工质量密切相关,所以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结构的安全性以及工程的经济性。这段是什么意思,好像思路不连贯。调理一下,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1.道路设计步骤1.1公路路线的选线、定线道路路线是道路的骨架,道路选线是整个道路勘察设计,也是整个道路设计的关键,它对道路的使用质量和工程造价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基本原则有:(1)应根据道路使用任务和性质,综合考虑沿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和远景规划,正确处理好远期和近期的关系,使路线在路网中能起到应有的作用;(2)选线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和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及有利于施工和养护;(3)应注意选择地质稳定、水文地质条件好的地带通过;(4)应注意与农田基本建设相配合,做到少占耕地,且尽量避免占用经济作物田或穿过经济林园等;(5)应重视环境保护,注意由于道路修建、汽车交通运行产生的影响和污染;(6)充分利用有利地形,正确运用技术标准,搞好路线平、纵、横三方面的结合,力求平面短捷舒顺、纵面平缓均匀及横断面经济稳定。公路的定线是道路设计中很关键的一步,它不仅要解决工程、经济方面的问题,而且对如何使道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满足驾驶人员视觉和心理反应的要求,以及道路本身线形的美观问题都要在其过程中充分考虑。定线必须满足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同时又要参照初拟的路线位置进行,根据不同地形特点,定线方法有“直线型定线法”和“曲线型定线法”。直线定线法是先定出与地形相适应的一系列直线,然后用适当的曲线把相邻的直线连接起来的传统定线方法。曲线型定线法是借助弯尺先定出圆曲线,然后用缓和曲线相互连接的以曲线为主的定线方法。1.2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形设计时如受地形、地物等障碍的影响而发生转折,就需要设置圆曲线,为保证行车的舒顺与安全,在直线、圆曲线间或不同半径的两圆曲线之间要插入缓和曲线。1.3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总的来说包括纵坡设计、竖曲线设计。纵坡设计时应按以下规定和要求进行:(1)纵坡设计必须符合《技术标准》中有关纵坡的各项规定。(2)为保证汽车以一定的速度安全顺利地行驶,设计纵坡应力求连续、平顺、均衡,起伏不宜过大或过于频繁。坡长宜长,陡坡宜短。(3)纵坡设计为保证路基稳定,应尽量减少深路堑和高路堤,在设计中应重视纵、横向填挖的调配利用,力争填挖平衡,尽量减少借方和弃方,节省土石方工程量,降低工程造价。(4)在非机动车辆较多的路段,应根据具体条件,将纵坡适当设缓。(5)确定城市道路纵坡设计线,必须满足城市各种地下管线最小覆土深度的要求。(6)从汽车行驶方便和安全出发,应控制平均纵坡。平均纵坡是指某一路段的起终点高差与水平距离之比。1.4道路横断面设计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路基横断面分为整体式和分离式两类。整体式横断面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部分;分离式断面包括行车道、路肩以及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组成部分。行车道宽度包括机动车道宽度和非机动车道宽度。机动车道宽度主要决定于车道数和每一车道的宽度,而车道数则根据远景年的设计小时交通量和一条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而定。既车道数=远景年单向设计小时交通量/每一车道的设计通行能力×2横断面的设计要求,是使道路横断面的布置及几何尺寸应能满足交通、环境、用地经济、城市面貌等要求。路基是支承路面,形成连续行车道的带状土、石结构物。横断面的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路基的结构设计应根据其使用要求和当地自然条件,并结合施工条件进行设计。设计前应充分收集沿线地质、水文、地形、气象等资料。在山岭重丘区要特别注意地形和地质条件的影响,选择适当的路基断面形式、边坡坡度及防治病害的措施。在平原微丘区应注意最小填土高度,并设置必要的排水设施。(2)路基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应根据道路的等级、设计标准和设计任务书的规定以及道路的使用要求,结合具体条件确定。(3)路基设计应兼顾当地农田基本建设的需要。2.道路路基路面施工排水措施水是影响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路基病害是由水的侵蚀造成的,另外,从保护环境、不损害当地农田水利设施考虑,也必须做好路基排水,形成排水系统,并与地区排水规划相协调。在路基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排水,防止斟各种原因造成的水患,给路基、路面施工造成不必要的损失。2.1地碰排水最通常采用的地面排水设施是边沟、截水沟、跌水、急流槽以及地表的排水管。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的排水沟渠,一般都要求铺砌防护。普遍采用浆砌片石加固、而水泥混凝土预制板块也开始广泛应用。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通过水网地段的路基.过去逢沟设涵的做法在一些地方有了改进。对路线两侧的灌溉沟渠晕新系统椎置,免去了穿越路线的排灌涵洞,从而提高了路基的工程质量。2.2路面排水路面排水的任务是迅速排除路面范嗣内的降水,减少水从路面渗入,使之不冲刷路基边坡。路拱横坡应≥2%。雨水排出路面有二种方式。第一种是集中排水,在硬路肩外侧设置水泥混凝土预制块或现浇沥青混凝土的拦水带,以其与硬路肩路面构成三角形的集水槽流水,每隔20—50m间距设一泄水口与路堤边坡急流槽衔接将雨水排到坡脚排水沟中。设超高路段的排水通过设在中央带的圆形开口排水沟或雨水井进行排除。在西部降水量低的地区大多采用在中央分隔带设过水槽排水。第二种是分散排水,多用于两北地区地势平坦,路线纵坡小于O.3%的长路段,除了硬化路肩和加固路基边坡外,在经过地下水位较高的绿洲地带,也要防止边坡上部的植草向上生长挡住横向排水出路造成路表积水,改进的方法是硬化路肩,设置路肩排水沟,增大沟坡排水。2.3地下排水路基地下排水仍多用暗沟、盲沟、渗沟、渗井等,其特点是以渗透力式排水,当水流量较大,多采用带渗水管的渗沟。传统的砂砾料反滤层多改用有反滤功能的土工织物。几年研制的带有钢网、滤布和加强合成纤维组成的加劲软式透水管直径8—30cm。很适用于地下排水。3.道路路面工程的质量控制路面除具有通行能力大、安全性高,行车舒适外,还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施工时要考虑到平整度以及可能出现的病害的防治与处理。3.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在施工时如何控制好路面的平整度对于不同的基层要区别对待,对于石灰稳定土作为底基层的平整度控制比较容易,可用平地机刮平至合格的平整度,因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其平整度要求的标准较低;面对于水泥稳定碎石则不同,其平整度控制较石灰土难,要求又较其高,同时它对面层平整度的影响较大,面层平整度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的舒适和安全;水泥类稳定材料不像石灰土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的施工对压实时间要求不严,水泥类稳定材料的施工受到终压时间的控制,控制不好就会对强度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水泥类稳定材料一般接头较多,影响平整度,为了能够延长初凝时间,可采用缓凝减水剂,通过现场试验初凝时间平均达到270min,这样就可以对摊铺长度、压实程序进行设计。基层采用摊铺机摊铺时注意摊铺宽度,较宽时,布料器转速快,导致两侧混合料发生离析而影响成型和平整度。3.2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控制影响沥青混凝土面层平整度的因素很多,如基层的平整度、施工接缝、碾压机具和碾压时间、温度等。基层平整度对面层的影响主要是面层的松铺厚度不一,压实后压实度不等,经过一段时间行车后,平整度会明显下降,所以要控制好基层的平整度就是这个道理。沥青混凝土碾压时的温度要控制好,温度过高会产生裂缝和推移现象,影响使用寿命和平整度;温度过低混合料压实不易充分,它只有在一定的温度条件和压实方法下,才能取得良好的压实效果,初压时采用10一12t双驱双振压路机,错轮1/2振压2遍,后由胶轮压路机复压,最后用10t双驱双振压路机静压收光,每个阶段碾压的温度控箭在初压120℃,复压110℃,终压105℃。施工接缝如处理不好也影响平整度。施工当天结束时用3m直尺在碾压好的接头处检查平整度,选择合格的横断面,画上直线,用切割机切出立茬,剔除接缝处表面大粒径的石料,补上细料,把多余的料弃掉,并清理干净,第二天接着施工时,熨平板放在已压好的路面上,在路面和熨平板之间垫上木板,其厚度为松铺厚度,预热熨平板的温度与运来的混合料一致,然后开始布料施工。经过这样的处理,接头处的质量能够得到保证,乎整度也较好。3.3水破坏的控制水对道路使用性能的影响较大,它不但降低路基的强度,同时高温水还易使沥青剥落,成为道路破坏的第一杀手、道路由于一般设计路堤较高,且多有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不严重,所以主要防止路面水下渗,引起路面结构的破坏。在我国已建成的沥青路面道路经常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原因就是水破坏,特别是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路面,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从碎石上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施工时采用粘结力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考虑到耐磨,磨耗层采用玄武岩,另外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矿粉,增加其粘结力,表层施工按防水层处理,使水进入不到结构层内部,从而避免出现这样的破坏。3.4裂缝的防治路面裂缝的种类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基层开裂所形成的反射裂缝和面层自身产生的温缩裂缝,这是第一类,属于非荷载裂缝;另一类是由行车荷载反复作用而产生的裂缝,它是由于路面基层承受的拉应力超出其抗弯拉强度两产生的网状不规则的裂缝,这要在设计时充分考虑,施工时控制好质量就是为了解决第一类裂缝。3.4.1路面基层裂缝的控制选择收缩性小的水泥稳定类结构做基层,施工时要考虑到水泥类稳定材料产生裂缝的机理。它产生收缩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即温缩和干缩,而这两者又与材料的含水量和塑性指标有关,选择材料时要对材料的塑性指标进行试验,材料的塑性指标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方可采购;在施工中可通过采用缓凝减水剂等方法,尽量使水泥类稳定材料达到最佳含水量,保证少出或不出裂缝。3.4.2路面面层裂缝的防治沥青路面非荷载裂缝是低温和疲劳裂缝总和,它与沥青的品质有关,主要是沥青的温度敏感性和针入度,国内外多项试验表明,针入度指标越高,温度敏感性越低,高粘度沥青的温度敏感性较低,在选择路面材料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因为裂缝出现后,雨水就会沿裂缝下渗,浸浊下面的结构层,降低它的强度,从而出现严重的路面损坏。通过在施工中总结的经验,在以后施工过程中的各阶段、各环节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控制通车后相应的病害,并通过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以科技含量高的施工方法提高工程质量,从而大大降低道路通车后的维护费用。如何把当前先进的施工工艺与方法运用到公路施工中,是解决这些常见问题的关键,也是进一步提高公路工程质量、推进公路快速发展的有效途径。总之,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思想上重视、管理上及时、技术上合理、措施上得力,建设、设计、监理、施工各方面、各环节分工合理、层层把关才能使工程施工更优更决的进展,才能建成精品工程。参考文献:袁金明公路施工中的质量控制四川出版社李天,向前中.博罗至深圳公路预可行研究报告杨少伟道路勘测设计人民交通出版社另外给你个建议,你好像特别针对市政道路设计的说得不多,说得都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等,做好针对毕业设计的题目展开。基本框架是可以的,另外在仔细阅读以下,梳理一下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