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三历史二轮复习-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史(1)百家争鸣及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考试说明(1)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孔子与老子的思想;百家争鸣;儒家思想的形成。(2)汉代儒学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兴办太学和其他确立儒学独尊地位的措施。(3)宋明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4)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李贽、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知识运用2.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宜令郡县皆立学,礼延师儒教授生徒,以讲论圣道,使人日渐月化,以复先王之旧,以革污染之习,此最急务,当速行之。”“复先王之旧”实质上是指A.延续元朝典章B.继承华夏传统C.复兴汉唐制度D.回归周朝典制B朱元璋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即赶走蒙古人,恢复中华。故A错误朱元璋——诛元璋(诛元朝之璋)儒教、圣道——传统的伦理道德3.理学家王守仁提出“致良知”说。这里的“良知”是指A.人心固有的是非善恶标准B.圣人独有的是非道德标准C.通过学习获得的良好知识D.存在予外部世界的规律A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指人不依赖于环境、教育而先天具备的道德善性和认识本能。“良知”的主要能力就是分辨“善恶”。“致”就是去达到。一个人分辨了善恶,懂得了是非道理,也就可以践履“格物、致知、正心”,进入圣贤的境界。王阳明认为“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意思是人人有做圣人的潜能。明代大儒王阳明的学说,承认人人都有良知,甚至说“满街都是圣人”。李贽十分欣赏王学的这一主张。李贽云:“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故阳明先生曰:‘满街皆圣人。’佛氏亦曰:‘即心即佛,人人是佛。’”孟子早就讲过“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佛教即心即佛,人人是佛王阳明致良知满街都是圣人李贽人人皆可以为圣“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4.“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B8.汉武帝之所以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是因为()①儒家理论有助于维护政治统一②儒家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③儒家理论使皇权得以神化A.①②B.②③C.①D.①②③D9.朱熹说:“非礼勿视(勿听、勿言、勿动),便是天理;非礼而视(而听、而言、而动),便是人欲。”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心即理也B.反对人的各种欲望C.理是万物本原D.反对人们违反社会规范的欲望D理学的主旨在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而不是压制人所有的欲望。朱熹的天理人欲是什么?“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思维拓展】1、中国古代的三种治国思想治国思想具体内容儒家治国偏重于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法家用法令来统一人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道家不要把统治者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势(自然)和民心人治(德治)、法治无为而治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外儒内法,辅之以道)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儒家思想现实意义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约束和规范市场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的进行。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是有着现实意义。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思想儒家提倡“孝”、“仁义”等道德伦理观儒家强调诚信、注重道德修养,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儒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3、关于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1)、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社会原因①政治②经济③思想文化专制统治腐败、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封建社会的危机日益加深。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理学占统治地位,纲常礼教腐朽、文化专制严重束缚人们思想。2)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出现活跃的影响和局限①对传统文化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生机。②对思想解放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对近代民主思想也产生了一定影响。③局限性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未提出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未能推动社会转型3)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的原因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国人风貌3)中国的民主批判思想最终没能实现中国社会的逐渐转型的原因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高度强化的君主专制制度压抑了早期民主思想的发展,缺乏政治基础。思想文化礼教纲常严厉,推行文化专制,阻碍了早期民主想的传播,缺乏思想文化基础。国人风貌人们深受礼教毒害,迷信愚昧,难以接受新思想,缺乏群众基础。知识运用1.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B5.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C从材料看,儒学一直为少数士大夫垄断,而李贽则认为普通百姓占据了人口的大多数,一种思想学说要为大多数人服务,被大多数人所拥有。这既是对儒学被少数人垄断的批判,也是为了儒学的发扬光大。6.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D7.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进步思想家主张的共同点是()①反传统反教条②反对封建专制③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④反映商品经济发展时代的要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A4、关于古代主要中国的民本思想孔子孟子荀子董仲舒黄宗羲“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主张给百姓土地,不夺农时君舟民水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上,要求统治者推行仁政,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尚书·泰誓中》1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孔子曾说,三代皆敬事鬼神。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而其弟子问鬼神事时,孔子答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1)据材料1,孔子的认识与夏商时期人们的认识相比有何变化?从孔子所处的社会阶段分析,这一时期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分)变化:由事鬼神到重视人,人的地位不断提高。原因:春秋时期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改造自然能力的提高。材料2:中国文化具有博大的胸怀和超越时空的影响力,在全世界广泛地传播。他的力量无比庞大。中国文化影响力之大与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在文化事业方面所做的贡献是分不开的。——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2)材料2中,韩素音高度评价了“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请指出孔子思想中的进步因素及其产生的历史背景。(8分)进步因素:①提倡“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主张“以德治民”;③提出“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公平)。背景:孔子生活于春秋晚期。当时,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大变革,战争频繁,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旧制度趋于崩溃瓦解,新因素萌生、发展。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