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五个层次养不教父之过,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些都反映了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民日报曾刊登过文章《教育改革要从家庭教育开始》,其中提出的家长层次论有五层,家长们都来看看,你属于哪一层?第一层次:舍得给孩子花钱现代家庭生活水平高了,很多家长在孩子的教育上很舍得花钱,除保证为孩子提供生活所需的方方面面以外,基本是孩子“指啥买啥”。家里条件没那么好,还会觉得是对孩子的亏欠。有的家长不惜砸锅卖铁买学区房;暑假花3万给孩子报补习班等等。其初衷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想通过这些外在条件辅助孩子更好的学习。父母为小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是应该的,但仅仅在金钱上,在孩子的低层次需求上付出是远远不够的。第二层次:舍得为孩子花时间都说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一样。“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变老。”有两位爸爸:一位爸爸为了做生意,赚更多的钱,他错过了很多孩子成长的过程。儿子出生、第一次说话、第一次走路,他都没赶上。他没参加过孩子的家长会,甚至仅有的几次送孩子上学,还经常搞错班级。另一位爸爸在业余时间会陪女儿讲故事、散步、做游戏……逢人就说女儿是贴心小棉袄,跟自己特别亲。他说“时间不白花,收获的都是幸福。”你觉得两位爸爸,两个孩子谁更幸福呢?答案不言而喻。时间挤挤总是有的,钱是赚不完的,工作也是做不完的,但孩子的成长却只有一次。舍得为孩子花点时间,与孩子共同享受成长的过程,别把自己当成家庭教育的局外人。第三层次:开始思考教育的目标问题什么是教育的目标,可能很多家长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举个例子:你想培养孩子具有的品质:善良、正直、勇敢、诚实、自信;你想让孩子成为有出息,有前途的人:上重点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找好工作、有幸福的人生;这些就是目标。家长根据这些目标采取的一系列行动就是完成教育目标的过程。但事实上,很多人对教育孩子没有具体的目标规划,想一出是一出,也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孩子不感兴趣,学这么多的意义何在?与其画个好大的圆,将来无法填满,不如脚踏实地,完成每一个可行的小目标,前提是这些目标的设立是和孩子一起规划的。第四层次: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托尔斯泰曾说过: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最初的学习、模仿对象。同学小林上学的时候是个特立独行的女孩,经常把头发染的五颜六色,通宵玩游戏,玩极限运动,怎么潇洒怎么来。但她结婚有孩子后像变了一个人,每天用规律的生活来替换从前的率性。为了陪孩子学习,她还参加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每天和孩子一起学习、进步。她成为孩子的好榜样,还为自己更新了知识库。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当代家长不像从前只根据经验教育,而是对教育方法、教育技巧、孩子心理健康学习都有着迫切的需求。通过不断提升和完善自己,让家庭教育的方式更加合理,让孩子的成长少走一些弯路。这就是言传身教正确的打开方式吧。我们生活在现实中,但不是为现实而培养孩子,是为明天而培养孩子,培养孩子在明天能够拥有自己的人生。但就这一点,每个父母都需要思考和学习。第五层次:尽己所能支持鼓励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也以身作则支持孩子成为真正的自己孩子是上帝派来陪伴我们的天使,学会享受与孩子一起成长的过程,让自己成为自己,让孩子成为孩子!看过爸爸去哪儿的都知道,嗯哼是个很“难搞”的小朋友,有时候面对任务,他没有安全感,对未知的事情感到害怕,当别的小朋友都去做的时候,电视机前的你可能已经责备他胆小爱哭了。但杜江是这样做的,他没有生气,而是告诉嗯哼这个任务不存在风险,不会遇到可怕的东西,要勇于尝试,你可以做到,即使做不到也要试一试,爸爸永远支持你。但现实中很多家长是怎么做的呢?“再哭就不要你了,丢人”“你怎么不学学人家”“笨死了”……家庭教育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孩子的一生,父母所处的层次也会直接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有影响。因此,为人父母,最高层次就是时常给孩子怀抱、温暖,支持、鼓励孩子去发挥,而父母就是他坚强的后盾。《天赋分析与潜能开发系统》在美国SSPP(生物模式研究协会)组织的多元智能检测系统原型的基础上,历经8年的国内二次开发和应用,建立了中国的常模体系,软件已完成第六次升级,并于2016年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了发明专利、著作权证、注册商标等。此系统针对不同的人群(儿童版、青少年版、成人版《天赋分析与潜能开发系统》),通过测量和分析外显遗传基因信息,客观分析孩子的天赋潜能分布。旨在根据不同孩子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特点、以及自身素质,选择适合每个孩子特点的学习方法来有针对性的教学,发挥孩子的长处,弥补孩子的不足,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树立孩子学习的信心,从而促进孩子的全方面发展。简单的地说,《天赋分析与潜能开发系统》就是分析孩子的优势天赋后,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做出扬长补短或扬长避短的《孩子教育培养建议》,从而科学地指导、培养我们的孩子!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音——“巍巍乎若高山,荡荡乎若流水”,俞伯牙视其为知音。钟子期死后,面对江边一抔黄土,俞伯牙发出“此曲终兮不复弹,三尺瑶琴为君死”的感慨,摔琴而去,从此,高山流水,知音难觅。红楼里,宝钗与黛玉皆爱宝玉,宝钗看重功名,常拿一些伦理纲常来压制他的不羁与顽劣,黛玉却从未提及这些,因她懂得他的心性,她说“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是你之知己”,造化弄人,木石前缘虽是虚空一场,却怀金悼玉,梦萦千古,今日读来依然荡气回肠!不是所有的相遇都可以相知,不是所有的相知都可以永恒。生命里,我们只愿结交那些心性相宜的人,统一的语言,相同的志趣,将彼此的心灵拉近,一份懂得,不言不语,却在默契里滋生。懂得,是两颗心的对望,潜生一种心灵感应,不发一言,便可知会。一声懂得,没有千言万语,却可以令人眸中含泪,心中蕴暖。这世间太多人情薄凉,你是否觉得,有一个真正懂你的人,是一种幸福与慰藉呢?茫茫人海,你不孤单,有人愿与你同运命,共风雨,如此,多好!风懂云的情怀,它,轻轻的吹送,云姿更加漫妙;雪懂梅的寒傲,它,悄悄的绽放,梅骨愈加清奇;泉懂山的伟岸,它,静静的流淌,山林更为葱茂;雨懂花的心思,它,无声的洒落,花香尤为清绝……杏花疏影小楼边,一腔笛韵委婉悠扬;山亭古寺四月间,深涧桃花兀自娇娆;暗香疏影黄昏后,东篱素菊暗香盈袖;柴门冬雪夜归人,红泥火炉绿蚁新醅……若懂得,景与物,也相宜。彷徨失意时,一句懂得,是严冬的一场花开春暖,茫然无助时,一句懂得,是酷暑的一阵清凉细雨,心与心的贴近,皆因一个“懂得”而欣慰,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