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青海南省教研院technic88@126.com·昆明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模块教学实践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信息技术基础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结构选修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必修/2学分2+X学分12345选修模块与必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人工智能初步网络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选修模块信息处理某项技术领域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的实验和深化,靠什么得以持久支撑?不仅是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成功探索才是根本。◆模块选择◆条件配备◆课堂教学在选修模块教学实施中…模块选择学生选择教师选择学校选择体现新课程的多样性、选择性根据教师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师对模块价值的理解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学生文理方向例:海南中学:同时提供给学生选择的选修模块:网络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应用、数据管理技术◆模块选择◆条件配备◆课堂教学条件配备教师设备场地知识结构、人员数量机器条件,不同模块有不同要求机房数量、条件模块内容对设备配备要求——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网络技术应用多媒体技术应用整合硬件资源,提高利用效率利用多样场地,开设选修模块◆模块选择◆条件配备◆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策略云南省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困惑,有代表性,是共性的……教学中的困惑——教学内容的专业性强教师对教材内容把握缺乏信心与课改前的课有什么样的区别学生现有水平的差异学校硬件设备情况各异教学评价如何实施……教学内容(关系)课堂教学教学对象教学策略教学内容(关系)技术原理技术方法技术应用课堂教学技术原理——“网络通信原理”/“数据的传输过程”,先后提到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因特网TCP/IP协议“数据交换技术”的原理与类型,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动画的基本原理”,根据图形图像的生成方式,将动画分为实时动画、逐帧动画……技术方法——“算法”,解析法、穷举法、递归法、二分法“数据交换技术”的,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数据管理/数据模型的分类,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关系模型……技术应用——模拟图像转化成数字图像动画效果的实现双机互连,局域网的组网操作主题网站的建设图片合成,声音合成……教学对象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兴趣倾向课堂教学知识基础——进入选修模块教学,学生起点差异缩小已经具备必修模块基本知识与技能……心理特点——学生思维活跃,思维特点由感性转向理性学生有独立性、表现欲,有独到见解,不盲从教师有的学生长期得不到认同,易产生逆反心理和消极情绪有的学生对教学内容没有兴趣,只想用计算机玩游戏或上网,上网聊天或看一些无价值的信息……兴趣取向——学生兴趣取向差异开始明显有的学生对一些软件工具表现十分熟悉有的学生善长于程序设计类逻辑思维作品设计有个性化展现……教学策略(重点,回应教师困惑)教学方法教学组织课堂调控课堂教学教学方法——讲练结合型(边讲边练)案例:引导图层的运用——沿轨迹运动的小球——李燕图像加工的方法——郑秀波点评——这是典型的以讲练结合为教学方法的课。教师演示完成小球沿着一定的轨迹运动,学生模仿做一遍。没有达到“在制作动作补间动画的基础上,学会并掌握运动引导图层的创建,使学生能把各种知识融合贯通”教学目标。学生不明白每一步操作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这些操作还可以在什么场合运用,做完就完了,学生没有思考空间。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型(导入-设置任务-学习实践-交流评价-实践创新-小结)案例:Flash动画--渐变动画的制作——傅蕾丝数字化图像的简单合成——程国祥点评——这是一节以任务驱动为主的课。将动画作品分解成两个任务,任务一是鲸鱼游动的形状渐变动画;任务二是文字的运动渐变动画,通过让学生完成两个任务实现主题动画作品的制作,从中梳理出形状渐变和运动渐变两种渐变动画制作的要点,突破了重难点。提出拓展任务,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教学方法——类比型(引入–类比–实践-小结)案例:数据的传输过程——王宗健数据交换技术——苏骏点评——其一,教材处理。依据教材却跳出了教材的限制,表达了教材未尽和未来得及展开的思路。技术原理自然理论性较强,但它是技术应用的深层次的依据,教师能够把原理与应用联系起来、并运用学生能理解的例子解释透彻。这样的技术原理课是有用的课、学生喜爱学的课、是成功的课。其二,教学设计。本课超越了为使学生理解某一教学内容而进行的简单、孤立的类比处理方式,教师将本课教学内容纳入了比较宽阔的技术视野中。在纷繁的网络世界,技术问题的困扰正是技术突破的动力,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技术思维和系统的解决问题思想。教学方法——活动型(引入–创设活动情景–活动-小结)案例:网关、代理服务器、DNS服务器工作过程——刘其政数据交换技术——刘其政点评——本课教学设计相当灵活。教师以设计师学生活动为主要方式,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局域网接入”活动,使学生充分了解网络中数据请求过程,了解网络相关设备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借助该活动,有条不紊将学生的学习触角延伸到DNS的工作过程。该部分内容理论知识比较多,但是教师通过合理的设计,学生参与活动中,不断满足“需求”的同时,完成知识的建构,巩固了学生原有的网络基础知识,活跃了学生思维。点评——教师设计的活动表格,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活动,并明确了学生在活动中应掌握的知识、技能,不断强化学生适应利用信息技术处理信息的能力。教师的总结到位,由于总结是在活动结束后与全体同学一起进行归纳,教师能及时针对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评,帮助学生完成最后的知识总结。这节课的宝贵之处是,针对这样一个比较抽象的“技术”内容,化抽象为“生动具体”。点评——数据交换技术理论性极强,原理和概念较多,且与数字电路的知识联系较紧,既是网络技术必备的基础知识,又是学生容易感到厌倦的内容。本课设计中,教师关注到了技术学习基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理念,采用类比形式设计了两个活动,一是“抄一段诗”,通过形象的类比,生动的呈现了三种数据交换技术的工作过程,对于学生理解三种数据交换技术和它们的优缺点起到了启智的作用,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起来;二是“电话计费”,通过一道日常生活中的题,让学生从自身经验去感悟和理解为什么IP电话便宜,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活动而动了起来,有效的突破了三种数据交换方式的特点比较,使技术知识的获取成为了一件比较轻松、快乐的事情。教学方法——自主探究型(探究-自学-合作-点评-小结)案例:绘声绘影的初步学习——李霞兰点评——这节课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旋律的。教师原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任务,即基础任务(选择一个主题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进阶任务(选择一个主题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歌曲字幕)和拓展任务。实际学生只有部分学生能做完基础任务(自己获取素材,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歌曲字幕),教师表现得有些慌乱。全课教学内容几乎集中在一个软件工具的使用上,对教学目标中除工具使用以外的“掌握音视频的合成技术”和“了解视听作品的格式及其存储”的共性内容拓展不够。教学方法——主题活动型案例:网络安全——卢裕满点评——这节课以倡导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旋律的。教师原本设计了三个层次的任务,即基础任务(选择一个主题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进阶任务(选择一个主题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歌曲字幕)和拓展任务。实际学生只有部分学生能做完基础任务(自己获取素材,完成MTV的制作,要求:有图片、声音、标题、歌曲字幕),教师表现得有些慌乱。全课教学内容几乎集中在一个软件工具的使用上,对教学目标中除工具使用以外的“掌握音视频的合成技术”和“了解视听作品的格式及其存储”的共性内容拓展不够。教学组织——个人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全班同步学习……课堂调控——针对学生学习状态改变课堂教学进度针对不同学生学习情况即时提出层次性学习要求针对学习学习问题,增删教学内容……选修模块教学设计赏析For…next循环结构递归算法的实现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认识数据库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图片素材的加工案例1——《For…next循环结构》教学设计(王锡君)点评:本课教学设计紧扣目标,层次分明,过程流畅。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理解循环结构的基本思想,培养学生采用循环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想,学会分析循环问题、设计算法的意识。课的重点放在提炼for语句的基本结构,有意弱化VB代码编写,其中的3个任务练习设置以完善半成品居多,突出了教学重点和难点。课中所用例子贴近生活,针对性强,有一定趣味性,能较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避免了一讲循环就是和几个经典数学题目打交道的乏味情景。为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尝试分层教学的设计,任务练习分为基础组、提高组,有一定的梯度,并有良好的目标指向。整个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点面结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最后,让学生思考运用循环结构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引导学生将获得的知识进行内化和迁移。案例2——《递归算法的实现》教学设计(刘其政)点评:本教学设计的成功在于作者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分析、学生学习特点分析、教学关键问题分析制定出了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本课重难点是递归算法的思想的理解、递归算法的实现。老师以两个“报数”短视频引入,先从生活中的“递”、“归”的理解开始,接着以“小猴吃桃”案例和动画演示,贯穿对“递归算法”的理解,和由此引出的“递归算法”的实现,轻松的诠释了该算法的核心“函数自身调用”、“递推与回归两个过程”、“递归必需要有结束条件”。本课的设计,基于教材又不仅限于教材,教师关注到了算法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的关系,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使“递归算法”这一比较抽象的算法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案例3——《动手组建小型局域网》教学设计(王宗健)点评:作为网络技术应用课,教学设计紧扣目标,首先从需求分析、确定网络拓扑结构,到组建网络所需要的硬件(路由器、交换机、网线、网卡),再到设置TCP/IP属性、局域网的测试运行,层次分明。本课与技术原理类的课有别,与界面操作菜单操作课有别,较好的将组网从规范、硬件、软件、测试、问题解决等具有典型的工程范示的课在45分钟内作了演绎。课上,有对网络拓扑结构、设置TCP/IP属性知识的回顾,有对IP地址冲突问题的解决,有让学生亲手压制水晶头的实践,还有对网络上资源共享的处理。全课过程流畅、内容充实、互动自然,学生学有所获。案例4——《认识数据库》教学设计(楼美霞)点评:本课通过引入课题、了解数据库概念、认识数据表、记录操作等几个环节,将一节以数据库概念为起点的课,设计得环环相扣、趣味盎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中的活动设计颇费心思,既注重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又注重新知识的理解和练习,既注重理解较快学生又关注理解一般的群体。各个活动层次分明,过程流畅,学生参与度高。案例5——《对分查找算法及程序实现》教学设计(边楚女)点评:本课以一个有趣的情境导入并分析对分查找的原理、思想、方法和程序实现。教学线索:游戏引领---提出对分查找原理---解析对分查找的算法特征---实践解决问题;学习线索:分解问题---归纳问题---实践提升。案例6——《图片素材的加工》教学设计(黄辉)点评:本课围绕一个能引起学生兴趣的任务,通过温故知新,完成了利用图片处理工具进行图片素材合成、图片素材中合适部分的选取等具体操作,学生比较有成就感。本课侧重于学生的实践体验,既有对单个操作的练习,又有与问题解决的对应,既有一般的讲练结合,又有对工具应用的总结和提升。于传统中见新意。几例教学设计的成功之处?从教学内容看——从对学情的分析看——从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看——从模块学分认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