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式分析作者:刘长安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13期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通过日常经营活动获得利润,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也要考虑对社会各界包括供应商,销售商及顾客的责任。迎着科学发展观的浪潮,国家日益致力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的构建,但目前我国学者对于社会责任各方面的衡量指标还不太明确。基于这种实情,以国内外各种学者的研究成果为蓝本,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及其衡量方式,并从中得到一定的启示。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衡量方式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14)1企业社会责任的分类对于社会责任的分类,社会上普遍认同的有以下三种:基本企业的社会责任,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和高级企业的社会责任。基本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对企业股东负责;提高员工待遇。中级企业社会责任涵盖了:对消费者负责;听从政府领导;处理好社区关系;保护环境;接受社会民间组织的监督;遵守以往的合约。高级的企业社会责任包括:积极参与慈善活动;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社会责任分级:高级企业社会责任;中级企业社会责任;基本企业社会责任。2国际上盛行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国外会计界对社会责任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并在80年代完成衡量方法论上的过度。在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之间,学术界主要探讨如何解决处理社会纠纷和承担责任双赢的问题,当时声誉指数法和内容分析法比较流行;80年代往后,一种新的衡量模式——利益相关方理论流行。下面介绍这几种方法的具体内容。2.1声誉指数法处理企业社会责任最直接的方式就企业内部专家通过调查研究,计算出本公司对外信誉的情况,并以此作为衡量本公司社会责任水平的标准。这种方法被当时的学者普遍接受,即“声誉指数法”。例如瑞典学者从当地挑选出了当地声誉优良的几家企业,并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并结合以前学者衡量社会责任的标准,将这些企业分成“优良的”,“一般的”,“较差的”三种。但是他没有在报告中提涉衡量的具体标准,而且评测缺乏客观性,可信度较低。这也是声誉指数法的弊端所在。2.2内容分析法龙源期刊网该方法主要是指管理部门派遣专门人员研究企业的年报等较为重要的对外资料,并以此分析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典型的实例有《财富》杂志按照企业表现出的参与社会责任建设的水平来构建所谓的社会参与度指标,该杂志从供求、产出、销售、顾客、环境、售后等六大方面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指标进行量化。2.3利益相关方法这种方法的产生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的衡量尺度有了数字化、具体化的标准。会计学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能否得到有效管理关键在于能否正确梳理相关利益体之间的关系。同时,各种利益相关方评价模型也相继被研究创立,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几种:(1)KLD指数。这是通过利益相关法研究企业社会责任水平的一个最为经典的例子,这是由著名的社会责任投经营管理公司KLD公司创建,并因此广为流传。KLD指数从消费者、环境、服务、售后等五个方评价企业的社会责任。(2)外部利益相关法模式。该理论是由索非尔德博士提出,他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管理首先应该着重处理企业与供应方、销售方等利益相关群体的关系,同时让第三方对本企业的社会责任完成水平进行评判。索非尔德博士翻阅了美国林业部对于外部利益的问卷调查,并以社会责任和社会回应两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系。其中,社会回应的5个维度是:①外部人员的接触性;②公共事务的事先准备性;③集体活动中组员的可靠性;④企业对外言论的可信度;⑤对重大事件的关注度。(3)RDAP模式。RDAP衡量模式的创建者是拉希克森博士。在研究过程中,他试图从员工、供应商、销售商等不同角度全方面的评测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在这一蓝本上,拉希克森博士借鉴了会计学前辈们用来阐释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术语(“作用型”、“防御型”、“适用型”和“预期型”),从而进一步的建立了RDAP模式。3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意义3.1会计学研究的需要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范畴涉及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式;另一方面是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实例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关系是会计学研究的重点,而要研究这二者的关系,前提是要用科学的方法对社会责任绩效进行衡量。3.2通过理论研究结果,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企业要对合作方履行社会责任,在经营决策的过程中要考虑第三方的利益。唐德尔森认为,如果企业只注重财务绩效,不能满足第三方的相关利益要求,那么这样的企业就难以维继发展。随着利益相关方面的理论日益成熟,一般都是有第三方做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龙源期刊网而在评价的过程实际上是企业与合作方的沟通。通过这一过程,企业能够明确利益相关方期望,选出对企业社会责任负责任的员工,提高企业社会责任。3.3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国际学术界表示,能否履行好相关的社会会责任是决定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因素之一。高水平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会加快企业的良性发展。通过衡量本企业的社会责任绩效,可以明确企业相比于同行企业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目的地完善企业总体发展规划,提高市场份额和实现利润,最终实现企业的蓬勃发展。参考文献[1]朱金凤,杨鹏鹏.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7).[2]温素彬,方元.企业社会责任衡量方法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10).[3]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6,(2).[4]傅祖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水平与财务绩效相关性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08.[5]伍敬.公司社会责任与企业利润各方面关系的研究[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