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资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第一章绪论名词解释:1.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即细胞外液。2.稳态:指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于相对稳定的状态。3.负反馈: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反馈信号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过程。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名词解释1.阈强度:指能够使膜的静息电位去极化达到阈电位的外加刺激强度。2.主动转运:指细胞通过本身某种耗能过程将某种物质分子或离子由低浓度一侧移向高浓度一侧的过程。3.易化扩散:不溶于或难溶于脂质的物质在脂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过程。4.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5.阈电位:指膜内负电位去极化到达能引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6.动作电位:指细胞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倒转和复位。问答试述动作电位的波形及其产生机制动作电位的产生取决于膜内外离子分布及膜通透性的改变。①上升支刺激使膜局部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大量开放,Na+顺浓度差及电位差迅速内流而致膜内负电位迅速减小并反转;②下降支Na+通道失活,K+通道开放,K+顺浓度差及电位差外流,膜电位迅速恢复到静息时的水平。试述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机制轴突末梢兴奋,末梢膜Ca2+通道开放,Ca2+内流引起递质释放,递质经扩散而与接头后膜(终板膜)受体结合,使与受体耦联的通道开放,引起钠内流为主(钾亦外流)的离子移动,引起终板膜局部去极化,进而激发邻近肌膜AP的产生,从而完成信息传递。第三章血液名词解释1.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胶体物质(主要是白蛋白)形成的渗透压。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22.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中的小分子晶体物质(主要是电解质尤其NaCl)形成的渗透压。作用是维持细胞内外的水平衡。3.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后出血在数分钟后自然停止的现象。常用出血时间表示,正常为1~3分钟。4.血液凝固:指血液由流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5.血型:通常指红细胞上特异凝集原的类型。问答试述生理止血的过程。答:血管壁破损后,血液即从血管内流出,数分钟之后流血便会自行停止,此过程称生理性止血。经过三个时相:①局部缩血管反应:损伤使局部血管收缩、破损处封闭而止血,或使血流速度减慢,出血减少;②血小板止血栓形成:血管内皮细胞下组织使血小板粘附、聚集形成血小板止血栓,填塞伤口,阻止出血;③血凝块止血栓形成与维持:血浆中凝血因子被激活,凝血启动,形成血凝块止血栓,更有效地填塞伤口而阻止出血。在凝血过程被激活的同时,血浆中的抗凝和纤溶系统也被激活,将凝血过程限制于局部,防止破损区以外发生血液凝固。第四章血液循环名词解释1.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一个心动周期。2.每搏输出量:一侧心室一次心搏射出的血量。3.心输出量(每分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4.血压指血管内的血液对于血管壁的压强,即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5.动脉血压血液对单位面积动脉管壁的侧压力。6.中心静脉压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四、问答题1.试述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分期及其产生机制。2.试述心交感神经影响心肌活动的机制。3.试述心迷走神经影响心肌活动的机制。4.试述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31.答:心室肌AP分0、1、2、3、4等5期。除极过程即0期:RP时受刺激,去极化达阈电位,Na+通道开,Na+内流→+30mV。复极过程分:1期+30mV→Ito通道开→K+外流→0mV;2期0mV→Ca2+通道开/K+通道开→Ca2+及Na+内流/K+外流→0mV;3期0mV→Ca2+通道关/K+通道开↑→K+外流→-90mV;4期-90mV→钠泵工作→排出Na+、Ca2+,转入K+→稳定于RP。2.答:心交感N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及心室肌等,其节后f末梢释放NE,作用于心肌细胞膜β1R,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平台期Ca2+内流及肌浆网Ca2+释放增加,收缩力增强;肌钙蛋白释放Ca2+及肌浆网摄取Ca2+加速,舒张增强。窦房结P细胞的4期If加强,心率加快。慢反应细胞0期Ca2+增加,传导速度加快。3.答:心迷走N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心房肌及心室肌等,其节后纤维末梢释放ACh,作用于心肌细胞膜的MR,引起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Ca2+内流及肌浆网Ca2+释放减少,收缩力减弱。Ca2+内流减少,房室传导速度减慢。K+外流增多,P细胞最大舒张电位增大,心率变慢。4.答:①搏出量↑→A血↑,收缩压↑↑→血外流快→舒末A血稍↑→舒张压↑,脉压↑;②心率↑→舒末A血↑→舒张压↑↑→血外流快→心缩中期A血稍↑→收缩压↑,脉压↓;③外周阻力↑→舒末A血↑…(同心率↑);④主、大A弹性↓→A扩张↓→收缩压↑↑,A回弹↓→舒张压↓↓,脉压↑↑↑;⑤血量/血管容积比例↓→A血压↓。(反之亦然)第五章呼吸名词解释1.肺换气肺泡与肺泡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称之。2.呼吸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包括呼气和吸气过程)3.每分通气量每分钟进或出肺的气体总量。[=潮气量×呼吸频率]4.肺活量最大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正常,成男3500ml,成女2500ml)四.问答题1.简述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来源、成分及作用。2.试述H+对呼吸的调节.。3.试述低O2对呼吸的调节。1.答:⑴来源:主要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⑵成分:主要为二棕榈酰卵磷脂。⑶4作用: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从而①维持大小肺泡容积稳定;②防止肺不张;③防止肺水肿。2答:⑴影响:血中[H+]↑可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增加。⑵机制:血中[H+]↑可通过外周和中枢两条途径兴奋呼吸中枢,以外周途径为主。3.答:⑴影响:一定范围内血中PO2↓(轻、中度缺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肺泡通气量↑;但严重低O2可致呼吸障碍。⑵机制:血中PO2↓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是其兴奋呼吸唯一的途径。①由于中枢化学感受器对PO2↓无直接反应,但呼吸中枢神经元对缺氧敏感,PO2↓对呼吸中枢有直接抑制作用;②血PO2↓可直接剌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呼吸中枢兴奋,使呼吸加深加快。第六章消化与吸收名词解释:1.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2.吸收:小分子物质通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3.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四、问答题1.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2.为什么说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1.答:⑴盐酸:由壁细胞分泌。作用:①激活胃蛋白酶原并给胃蛋白酶提供活动所需的酸性pH;②杀菌;③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消化;④促进胰液、胆汁、小肠液分泌;⑤促进小肠对铁、钙的吸收;⑥过多则腐蚀消化道粘膜,形成溃疡。⑵胃蛋白酶原:由主细胞分泌,经胃酸激活为胃蛋白酶后能分解蛋白质为眎和胨。⑶粘液:由表面上皮细胞、粘液颈细胞、贲门腺、幽门腺分泌。它与胃粘膜的上皮细胞分泌的碳酸氢盐一起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作用:防止胃粘膜受损及腐蚀,从而保护胃粘膜。⑷内因子:由壁细胞分泌。作用:①保护维生素B12不被消化酶水解;②促进维生素B12经回肠粘膜吸收。2.答:可从几个方面来说明:(1)吸收面积大:由于小肠长度较长,粘膜具有环状皱襞、大量绒毛和微绒毛,使小肠吸收面积增加600倍。(2)消化很充分:小肠内酶种类多,消化力强,食物在小肠内已被充分消化为可吸收的小分子物质。(3)停留时间长:一般3-8h,为消化和吸收提供了充足的时间保证。(4)毛细血管和淋巴管丰富:为物质吸收和转运创造有利条件。(5)分节运动和绒毛摆动可促进消化及血液和淋巴回流。5第七章体温名词解释:体温: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问答题四1.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哪几种?答:机体主要的散热方式有:①辐射散热:指人体以热射线的方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过程,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有效辐射面积及皮肤和环境的温度差;②传导散热: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较冷物体的过程;③对流散热:指通过气体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过程,受风速影响较大;④蒸发:是指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来散热的过程,包括不感蒸发和有感蒸发。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名词解释1、肾小球滤过率: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2、滤过分数:指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3、肾糖阈:指尿中刚出现葡萄糖时的血糖浓度。4、有效滤过压:是肾小球滤过的动力,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小囊内压)。四、问答题1、试述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因素。答:滤过膜面积增大或减少均致原尿生成增多或减少,滤过膜通透性异常增高可引起蛋白尿或血尿。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滤过压升高或降低可导致原尿生成增多或减少。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上升速度慢,毛细血管有效滤过长度延长,原尿生成增加。反之亦然。凡原尿增加/减少,可致终尿一定程度的增减。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名词解释1.近点:指眼作最大调节后,所能看清物体的最近距离。2.视力:指眼分辨物体细微结构的最大能力。63.暗适应:人从亮处进入暗处时,起初看不清楚,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看清物体的过程。4.视野:指单眼固定地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范围。四、问答题四、问答题1.简述眼视近物调节时的主要过程及其意义。答:当视近物时,物象模糊反射性地引起动眼神经副核和内直肌核兴奋,其传出冲动经相应的神经引起如下反应:①环行睫状肌收缩,晶状体变凸,折光力增强,使物像聚焦前移至视网膜上;②瞳孔括约肌收缩,使瞳孔缩小,限制入眼光量,减少球面像差和色像差;③内直肌收缩,两眼球会聚,使物像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称点上。结果,视物清晰。第十章神经系统名词解释1.突触: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接触的部位。2.去大脑僵直:在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的动物,出现以伸肌为主的肌紧张亢进现象。3.牵张反射:指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外力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四、问答题四、问答题1.试述胆碱能纤维的概念及其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的分布。2.试述特异投射系统和非特异投射系统的概念、特点及功能。3.试述主要体表感觉区的所在部位及其感觉投射规律。4.试述牵张反射的概念、类型及其意义。1.答:释放乙酰胆碱作为递质的神经纤维,称胆碱能纤维。副交感与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绝大部分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少部分交感神经节后纤维、躯体运动神经纤维均属胆碱能纤维。2.答:特异投射系统指由丘脑感觉接替核、联络核投向大脑皮层特定区域(第四层)的感觉传导系。主要特点:点对点投射。功能:引起特定感觉,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非特异投射系统指由丘脑髓板内核群投向大脑皮层各层广泛区域的感觉传导系。网状结构上行激动系统主要通过非特异投射系统发挥作用。主要特点:弥散投射(非点对点)。功能:维持与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3.答:体表感觉主要投射至中央后回即第一感觉区。投射规律:①交叉性投射但头面部为双侧性投射;②倒置安排下肢代表在顶部而头面代表区在底部,但头面区的局部安排7是正立的;③投射区域大小与感觉精细程度成正变,即感觉精细的代表区较大。4.答: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受牵拉时产生的反射性收缩,称为牵张反射。分两型:①腱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如膝反射,临床上常用测定腱反射来了解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②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的牵张反射,是姿势反射的基础。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名词解释1.激素:指内分泌腺和散在内分泌细胞分泌的高效能的生物活性物质。2.内分泌系统:指由内分泌腺和散在的内分泌细胞组成的系统。四、问答题四、问答题1.试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论述题)2.试述甲状腺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论述题)3.糖皮质激素有哪些生理作用?(论述题)4.胰岛素有哪些重要的生理作用?(论述题)1.答:1.促进生长作用:生长素能诱导靶细胞产生一种生长素介质,进而促进骨、软骨、肌肉以及其他组织细胞分裂增殖,蛋白质合成增加。人幼年时缺乏GH,则患侏儒症;GH过多则患巨人症;成年后GH过多,可患肢端肥大症。2.促进代射作用:①促进蛋白质合成;②加速脂肪分解;③抑制外周组织对葡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