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1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1研究背景1.1项目研究背景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然而,随着我国股票市场的不断扩大与发展,股票市场在市场经济中所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而股票价格的波动也对实体经济资产价格的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虽然我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并不是以调整股票价格为目标,但是随着股票市场在经济生活中地位的不断提高,股票价格对实体经济资产价格影响的不断扩大,货币当局在制定货币政策时势必要考虑政策制定或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从而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另外,从股票市场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投资者在投资决策分析时也要对货币政策可能对股票市场的影响进行科学分析和预见。2005年以来,受到股权分置改革、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股票市场从长期的低迷状态一路攀升到历史的巅峰,然后又在短短的一年时间当中跌回历史的谷底,之后就一直在低位不停的震动调整。在我国股票市场的这一剧烈波动过程中,央行实行的一系列货币政策也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理论上看,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可以推动股票价格的上涨,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却会导致股票价格的下降。然而在实际过程中,货币政策的调整与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是按照上述规律进行简单的变动,央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调控并未全部起到有效的效果,有的甚至会产生相反的影响效果。例如,央行频频实施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并没有抑制住2006—2007年我国股票市场的持续火热,反而使我国股票市场的泡沫越来越膨胀;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我国央行实施的宽松性货币政策也并没有促进股票价格的提高,使得我国股票价格在2008—2012年间一直处于低位盘旋。正是由于货币政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常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这对政策制定者和广大股票投资者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非常重要。1.2项目研究意义现代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离不开宏观政策的有效调控,而金融市场是宏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金融调控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所占的位置就非常重要了。货币政策是金融调控的核心内容,自从凯恩斯提出货币政策问题之后,对货币政策问题的讨论就不断深化。研究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不但可以评价我国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干预的有效性,而且可以揭示其作用机制,还可以证明货币政策的作用是否存在时滞,进而为我国货币政策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另外,本研究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具体表现为:首先,一旦明确了股票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2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模式和程度,政策的制定者在货币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时就有了一定的科学依据。这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率并维持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其次,本文的实证结果可以为广大的股票投资者提供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因为投资者进行股票市场参与和投资组合选择都要进行市场分析和预期,这种分析和预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以往股票市场对货币政策的反应情况,所以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对投资者进行科学的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2文献综述2.1货币政策对股市的影响综述作为一个新兴的市场经济困家,中国证券市场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规模、投资者的投资理念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的成熟市场相比都有较大的差别,但证券市场最近几年在各方面都有了重大发展。1991年时我国股市还只有14只股票,到2007年8月沪深两市总市值已达21.1466万亿元,股票市场的总市值首次超越GDP。股票市场运行的金融环境也有了重大变化,中央人民银行从1998年起开始逐步取消信贷规模控制,进一步确立货币供给量作为中间介质的地位,这标志着中央银行调控经济的手段越来越市场化。另外,随着近年股指的攀升,大量居民储蓄逐步流入证券市场,个人证券投资在家庭财富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步提高,在这一系列的背景下,研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有利于投资者了解货币政策、宏观经济和股票市场的关系,从而做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同时有助于更好的了解货币政策的效果,我们可将货币政策影响股市的内在机理分为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直接影响是指货币政策的变化,如货币供应量或利率的变化打破商品、货币市场与股市收益率之间原有的均衡。通过人们的资产组合调整影响资金流向,从而对股市产生影响;间接影响是指货币政策变化影响实质经济增长,亦即影响股市的“基本面”,从而对股价形成影响。要说明的是,货币政策对股市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随着股市的成熟,货币和其他金融资产界限日益模糊。货币政策对股市产生的直接或间接接影响也会越来越深刻。我国货币政策作用于股市的机制与西方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西方同家一般可通过两种渠道来对股市施加影响:一是运用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目标的手段。即通常所讲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其次还可以运用购买证券抵押贷款的“保证金”比率手段。后一种手段,股市直接成为央行的调控目标,央行变动“保证金”比率可扩张或压缩进入股市的资金规模。西方国家对信贷资金能否以及如何进入股市并没有明文规定,但可通过“保证金”手段来凋摔资金的流向。但在我国,缺乏西方国家可用的调整买卖股票“保证金比率”的手段来调控股市资金流量,对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3银行、信贷资金进入股市也有较严格的规定,银行、信贷资金是不能直接进入股市的,否则违规。1999年我闻开始允许券商进入拆借市场融资;2000年开始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公司以自营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向商业银行借款。为证券公司提供了融资来源,银行和股市间资金的沟通渠道也逐步建立。在通常情况下,股票市场或股票价格本身并非是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直接调控的目标,但中央银行几乎每一次货币政策操作或每一项货币政策措施的出台,都会对股票市场以及股票价格产生肯接或间接的影响。可见,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2.2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影响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非对称性影响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的表现不尽相同,这可以从股票市场的“熊”、“牛”两种市场态势下的实证研究成果中明显看到。从凌浩2015年在现代经济信息中发表的文章中相关的数据中得到启示,货币政策在不同的市场态势下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非对称影响”较为突显,其根本原因在于,不同市场态势下的投资者反应极为不同,影响股票价格变动的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便是投资者预期。其中,货币政策对“熊”市影响的实证分析。货币政策的本质是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的一种方式,以期能够通过货币政策的提出来影响市场当中资金的利息率以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量指标,进而影响到市场当中的资金供求状况。在“熊”市氛围中,积极的货币政策是国家用以刺激股票市场发展的一把利剑,通过调低利息率,来刺激资本金流入股票市场,从而带动股市“上行”。从资本市场的历史轨迹来看,“熊”市历时的事件较长,回顾我国1993年-2009年的这段时间,我国A股市场经历了股价的大幅涨跌变化,这就是一场较为完整的“熊”转“牛”,再由“牛”转“熊”的周期性过程。另外,货币政策对“牛”市影响的实证分析,我国在2007年-2008年间,经历了一场“牛市”,在“多头”的市场行情中,大多数股票的价格都会摆脱“空头”市场的过渡抑制而出现上涨,整个A股市场一片繁荣。随即,我国央行采取了紧缩性货币政策,来应对股票市场当中的异常火爆现象,从而令股票价格以及通货膨胀“稳着陆”。消极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消减货币供应量水平来降低市场当中对资金的需求量,从而对信贷市场环境造成影响,进而也会影响到利率水平,简单来说,国家通过紧缩性货币政策来控制股票市场当中的“火爆场景”,从而令股票估值回归到一个正常的价位之上,这样一来,会对国家的短时通货膨胀以抑制。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4从总体情况来看,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汇率政策以及货币政策必然会对股票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世界金融体系的资本流动性所决定的。在这样的氛围中,中国证券行业要想稳步发展,就必须在适时的情况下,采取合理化的汇率政策或是货币政策来调控市场。纵观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情况,往往就是在汇率变动或是货币政策出台前后,股票市场就会出现异常波动,甚至会造成个别股票的涨、跌停现象,除却资本流动的因素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与股票市场当中人们的心理预期有着直接的关系。相对于经济数据变动情况来说,从股票市场的实际变化状况来看汇率、货币政策对其影响更为直观,因为往往诸多市场信息就隐匿在股票价格之中,正印证了“市场行为涵盖一切信息”所指。实质上,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在过去的一段时期里,股票市场的稳定发展依赖国家宏观调控策略较为可行,但随着股票市场的日益成熟,股票市场对汇率变动的反应将会日趋敏感,而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程度将会趋于弱化。2.3货币政策对股市价格影响分析2.3.1货币供应量变动与股票价格走势中央银行可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和再贴现政策来调节货币供应量,从而影响货币和资本市场的资金供求,进而影响证券市场价格。如果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通常会使证券市场价格趋于下跌;如果央行提高再贴现率,那么证券行情走势趋于疲软。从国内看,学者范建华(2010)对货币供应量与股票资产价格的关系与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股市收益率的波动性特征及其波动的长期趋势,发现货币供给对股票市场具有直接影响。扩张的货币政策使人们得到了更多的货币,持有货币的边际收益下降,人们转而购买股票,则股票价格就会上升:此外,货币供给量的变化会影响到利率的变动从而影响到股票价格。陈姝(2010)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在股市价格与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的因果关系中,货币供应量处于因方地位,因此她认为利用货币供应量的信息可增强对我国股市的预测能力,央行在制定货币政策时,有必要考虑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郑鸣等(2010)创新性地运用马尔科夫区制转换模型研究了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发现货币供应量对股票价格有正向的影响关系,但对上证和深证A股影响效力有所不同,这主要表现在效力发挥的时滞上。他们提出了在股市低迷期时货币供应量的变化会立即正向影响到股票价格,但在股市膨胀期,则滞后1个月后才会正向影响股票价格的观点。此外,邹文理等(2011)采用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分解为预期和非预期的两部分,分析了货币政策对沪深两市股票价格指数的影响。其研究发现,股票收益率与未预货币政策对股票市场的影响(开题报告)5期的货币政策存在非常显著的正向关系,而与预期的货币政策基本上没有相关性。这两位学者以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增长率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将货币政策清晰地分解为预期与未预期的两部分考察它们对我国股市的不同影响。与货币供给可以用来直接影响未来股票资产价格这一结论相反,周晖(2010)通过对股市运行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货币供应量与股票价格联动不稳定,用货币供应量干预股票价格并不合理:另一方面,央行应该通过货币政策间接地调控股票市场的资产价格。王如丰等(2010)也提出,以不同层次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变量时,狭义货币和广义货币与股票价格的即期关系比基础货币更为密切。目前两者在即期对股票价格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哪种货币供应量都不能有效稳定股票价格,此时货币政策更多地表现为适应性的政策操作,股价指数上涨,货币供应量增加,这不利于发挥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的稳定作用。鲁牧融(2011)应用动态式计量检验方法对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化与股票价格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当货币当局意图影响股票市场时,只能选择其他货币政策工具,而不能是货币数量。徐琳(2011)以月度货币供应量和金融机构人民币信贷余额月度百分比变动率的时间序列为样本,选用股票价格中的股票指数收盘价作为股票市场的指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其实证检验的结果是股票价格的波动领先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所以股票价格的涨跌趋势可以预测货币供应量的未来走势和变化。然而,这两位学者的结论仅基于月度数据分析所得,且时间跨度相对大,其可信度尚需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且它们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