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审美特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五千年的中华灿烂文明形成了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传统审美情趣。当今社会,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孔老夫子再一次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言人。从古到今,中国人一直讲究一个“和”字。君子和而不同,孔子要求君子之间交往时要保持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上,也体现在建筑上,美术上,音乐上。放眼建筑上来说,中国建筑一直讲究对称美,形式美,从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到清秀委婉的苏州园林,无一不体现着“中和”,每一片砖,每一片瓦,无不透露出美的气息,就连门廊上,石柱上的雕刻也都体现着和谐的审美趣味。谈到建筑,不得不提中国的书法。中国的书法讲究一个气,一个韵。气是书法的精神所在,韵是书法艺术的精髓。只有达到气与韵的和谐统一,使书法具有生机、气势,书法才能达到合一的境界。在来谈一谈美术,中国的写意山水画自古以来就自成一派,这是西方艺术家无论如何都无法企及的高度。就拿徐渭,八大山人等文人来说,他们郁郁不得志,秉性疏野,放荡不拘,以粗阔的笔势、浓淡的水墨、简练豪放的减笔画风,为写意画作注入新的活力。在他们身上,我们还可以看到道家的身影。他们不在乎物质上的享受,而追求精神上的慰藉,他们修身养性,甚至达到了一种无我的境界,他们与世无争,退隐山林正是体现了一种和谐。在现在社会,一大批的国学班,琴棋书画班纷纷兴起,大多数父母在孩子牙牙学语的时候就要求孩子学国学,报书画,而孩子们呢,无疑是一个牺牲品,他们穿着古代的服饰,脑海里却被父母灌输着西方的价值观念,他们学着琴棋书画,口袋里却拿着智能手机自拍晒图。这是一种扭曲了的审美观,让孩子学习优秀传统必然是好的,这促进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性,在新一代的努力下会迸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但有些人的价值观是不对的,他们把这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当作是一种高人一等的敲门砖,他们认为孩子有才华就是美,不在乎他们的精神文明建设。在当今和谐的社会中,百善孝为先,百行德为首,每个人应该注重思想品德方面的建设,切不可过于功利化,应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审美趣味,把自己的眼光放的长远一些,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即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不断走向世界也不失大国风度,毕竟这是老祖宗所传承下来的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