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中考历史复习方案课件(基础梳理+综合拓展):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基础梳理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1辽、夏与北宋的和战考点聚焦1.建立(1)辽的建立:916年,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后改名辽,都城在上京。(2)北宋建立: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北宋,定都东京。赵匡胤就是宋太祖。(3)西夏建立: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建都兴庆。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和战(1)澶渊之盟:1004年澶州之战,宋军击退辽军。1005年初,达成和议。此后辽宋之间100多年保持了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2)宋夏和战:1044年,宋夏订立和议。以后几十年间,双方在边境地区进行贸易,经济文化交流十分密切。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2宋金对峙1.金的建立: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建立金国,定都会宁。2.靖康之变:1127年,金兵掳走宋徽宗、宋钦宗,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变”。3.岳飞抗金(1)1127年,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定都临安。(2)抗金名将岳飞的部队纪律严明,作战勇敢,被称为“岳家军”。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1140年,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兀朮主力,宋高宗却勒令岳飞退兵,不久,投降派秦桧诬陷岳飞谋反,将他杀害。4.宋金议和(1)1141年,双方议和。(2)内容:双方以东自淮水中流、西至大散关为界;宋向金称臣,每年向金贡送银25万两、绢25万匹。(3)这样形成了宋金南北对峙的局面。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3宋代经济的发展1.经济重心南移(1)两宋时期,经济重心已经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2)南方人口是北方的两倍多,国家的财政收入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南宋时,太湖流域成为全国重要粮仓(“苏湖熟,天下足”)。2.农工商业的发展(1)农业: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秧马,还出现了牛转翻车。原产越南的占城稻由福建推广到江淮一带。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手工业①丝织业:宋代民间出现了经营专业户,苏州、杭州、成都有官营织锦院。②陶瓷业:景德镇成为著名瓷都。③采矿业:采煤技术领先世界,许多地方煤已大量用于居民生活。④造船业:在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海船上已装有指南针。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商业①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②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③海外贸易兴盛,泉州、广州、明州等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4)社会生活①宋代城市中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②工匠身份相对自由,农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考点4元朝大统一的民族关系1.成吉思汗统一蒙古(1)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2)1206年,推举铁木真为全蒙古的大汗,尊称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汗国。2.元朝大统一(1)统一:1271年,蒙古大汗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大都。1279年,元军消灭了南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统一全国。(2)措施①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建立行省制度。②在中央设宣政院管辖吐蕃,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③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经济(1)农业:元世祖重视农业生产,禁止把农田改作牧场,鼓励垦荒,兴修水利,把新增田地和人口的多少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条件。(2)手工业:元朝时,用棉花纺纱织布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家庭副业。松江农家妇女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3)商业:元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国际性大都市。泉州是对外贸易的最大港口。4.民族关系(1)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2)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波斯人与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针对演练扶一把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农民的普遍愿望,它不仅可以带动巨大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其直接作用还是富裕农民、造福人民。宋代城镇发展速度惊人,其现代化程度在世界上也是居于前列,其主要表现有()①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②市民文化丰富多彩,农民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单调③喝茶、饮酒成为普遍的社会风气④京剧在各种瓦肆里表演A.①③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A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宋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认知能力。在宋代城市已打破居民区和商业区的界限,出现了众多的服务性行业,有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肆”,市民生活丰富多彩,农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京剧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兴起的剧种,故②④错误。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送一程1.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废掉后周皇帝,建立北宋政权。历史上称这次兵变事件为()A.玄武门之变B.陈桥兵变C.安史之乱D.靖康之变B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曾有一位姓秦的读书人来到一座英雄墓前,看见两尊铁铸跪像,触景生情,十分惭愧地写下了两句诗:“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这位读书人为了何事发出这样的感慨()A.澶州之盟B.佘太君抗辽C.秦桧谋杀岳飞D.霍去病抗击匈奴C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3.下表为汉至宋南北方户数变化(单位:万户)。影响表中汉代至宋代南北方户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类别西汉元始二年晋太康元年唐天宝元年宋元丰三年北方965149493459南方11165257830A.朝代时间长短B.王朝力量强弱C.疆域面积大小D.经济重心南移D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4.通过网上银行的信用卡、借记卡、汇款或者使用支付宝购物,使网上购物成为时尚。穿越时空隧道,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购物,消费者付款较为时尚的方式是()A.支付铁钱B.支付会子C.支付交子D.店铺转账C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重难解读1.对辽、西夏和北宋之间“和战”关系的认识(1)北宋政权建立、统治中原之时,东北地区兴起的契丹族、西北地区兴起的党项族分别建立各自的政权,他们长期共存、并立,互相交流,共同创造着中华民族的历史文明。(2)北宋和辽、西夏民族政权并存的初期,都发生过或大或小的战争,给双方带来了巨大灾难。它们之间的战争属于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不属于侵略与反侵略战争,但是这些战争却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之分。(3)澶渊之盟后,辽宋之间维持了长久的和平关系,双方展开了经济文化交流。夏宋关系也在经历了战争后议和,进入和平友好状态,双方也开展了经济文化交流。(4)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辽宋、夏宋关系,有战有和。战争是短暂的,它是历史的支流;和平是长久的,它是历史的主流。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进一步加强了民族融合,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2.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第一,经济因素。两晋来,大量中原地区人口南迁,既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生产经验,也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第二,自然因素。宋代气候条件变化,使南方更适宜农业发展。同时,由于北方经济开发较早,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破坏较为严重,而南方经过三国时期以来的经济开发,为经济发展打下一定基础,自然环境保持较好,从而为南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第三,政治因素。自唐末以来,北方战乱频繁,而南方相对安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较为稳定的社会环境。两宋时期,中原人民反对北方少数民族贵族掠夺的斗争阻止了北方少数民族贵族的南下,使南方免遭战祸。同时,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采取一些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历史感悟宋与辽、西夏、金之间的纷争属于兄弟民族之间的纷争,和平相处是它们之间关系的主流。历史证明:民族之间和平相处则利国利民;战争和冲突给人们带来灾难,因此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分裂是时代发展要求。元朝统一结束了分裂,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元朝对西藏、台湾的管辖证明了西藏、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实现两岸统一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应用示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末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本兵者曰“枢密院”,主弹纠者曰“御史台”……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若有边微之事者(如西藏行政事务和藏族事务),则置宣政司以达之。……举刺之事,则有行御史台领监察御史、肃政廉访司以治之。——《元文类》卷40(1)材料中“中书省”和“行中书省”是什么机构?管辖什么地方?(2)材料中的“宣政司”是一个什么机构?它的设立有何意义?(3)上述材料反映了元朝在中央设置的机构有哪些?(4)以上材料记载的是元朝的什么制度?这一制度影响如何?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第(1)(2)问需联系教材分析作答;第(3)问可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第(4)问从行省制度对历代政治制度提供了借鉴作用分析解答。综合拓展基础梳理第4课时┃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综合拓展基础梳理答案(1)“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管辖大都和今山东、山西、河北等省。“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立的最高行政机构,由中央委派官员掌管省内军政大权。(2)“宣政司”指的是元中央设立的“宣政院”,管理吐蕃。意义:它使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3)中央机构: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4)行省制度。行省制度有利于对全国的管辖,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被以后各朝代基本沿用下来。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