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学习目标:1.掌握生字词读音及解释;2.概括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3.感悟作者对长妈妈的怀念之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诗集《野草》。鲁迅一家《山海经》是什么书?《山海经》是中国先秦古籍。主要记述古代地理、物产、神话、巫术、宗教,也包括古史、医药、民俗、民族等方面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山海经》全书18篇,大致可分为《山经》、《海经》、《大荒经》三部分。其中保存了许多神话故事,诸如《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黄帝擒蚩尤》等。谈谈你对标题的认识?一、解题1、题目明确了本文的中心事件和中心人物;2、“阿长”一看便是俗人俗称,却偏偏与典雅的先秦古籍《山海经》相连,一俗一雅的矛盾组合,产生奇妙的幽默意味,引发读者的好奇和阅读兴趣;3、符合作者中年身份,显得亲切;4、暗示阿长地位卑微,不受尊重。1、速度全文,勾画直接表达作者对阿长情感态度的语句,点评阿长的言行。2、依据中心事件以及“我”对阿长情感态度的变化,梳理全文结构。二、初读感知作者写知道阿长谋害了“我”的隐鼠时,感情上是“憎恶”她文章最后以“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结束,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深切怀念之情。对于阿长的平常举动,“我实在不大佩服她”对于阿长所懂得的许多规矩,‘我”也是‘不耐烦的”尽管在阿长给“我”讲长毛的故事时,“我”也曾“发生过空前的敬意”,但那后来也“逐渐淡漠”了是因为阿长给“我”买《山海经》,才真正“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甚至连“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不大佩服——不耐烦——空前的敬意——敬意消失——新的敬意——魂灵永安——深切怀念(情感线索)本文是以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二、初读感知本文可分为三部分一、(1—2),介绍长妈妈的身份及名字的来由,暗示阿长卑微的社会地位。二、(3—29),写“我”对长妈妈由“不大佩服”到“空前的敬意”到这种敬意消失,最后到“我”对长妈妈产生的“新的敬意”的过程。三、(30—31),抒发了“我”对长妈妈的深沉是怀念之情。再读分析朗读课文,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怎样的一个人?(边读边想,仔细分析)从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的劳动妇女,她没有文化、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解决疑难。1.“切切察察的毛病”2.摆“大”字的睡相4.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5.讲“长毛”的故事6.谋害“我”的隐鼠3.元旦的古怪仪式7.买山海经探讨研究1.在情感变化的过程中,作者究竟要突出对长妈妈的哪种情感呢?2.那么前文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有什么作用?(1).为后文的感激、赞颂蓄势,起到了铺垫、衬托的作用,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2).为了从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示长妈妈的形象,使其形象更真实、生动、丰满。2.那么前文为什么要用如此多的笔墨去写如何“憎恶”“讨厌”阿长呢?有什么作用?(略写)(详写)善良真诚淳朴热情乐于助人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无知厌烦(喜爱、感激、崇敬)作品的最后两段,表现了鲁迅对长妈妈的怀念、内疚、祝愿之情。在鲁迅的人生历程中,长妈妈曾起过那样重要的作用,但他竟不知道她的姓名和经历,这是多么叫人内疚的事情,他所能做的,只有祈祷仁厚的地母,安息阿妈的灵魂。鲁迅对阿长的深沉感情在这里表现得深切感人。文章主旨作者通过忆述儿时与保姆长妈妈相处的情景,真实、生动、鲜活地写出了饶舌多事、不拘小节、乐于助人、有点迷信有点俗气的长妈妈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长妈妈的尊敬、感激、思念之情。拓展延伸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像阿长这样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呢?你怎样看待他(她)?请写一篇随笔,来展示他(她)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