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分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产业转移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分析王龙国国际经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210046高觉民国际经贸学院南京财经大学210003一相关文献综述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演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社会经济正是在产业结构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发展的。作为产业结构演进的重要方式之一,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表现,在任何时候都存在。许多产业的发展,越来越需要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搜寻、组织和合理配置资源,而与此同时,这些要素又是以特定的区域作为空间载体的(刘伟,2004)。所以对资源的争夺愈加激烈,一些产业也加速向资源所在地转移,于是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许多产业在特定区域内的发展可能是自发性的,也可能是外部“嵌入”式——从其它区域转移进入该区域的。产业被转移(移植)之后,必然要与当地产业发生密切的关系,对于产业转移引起的产业“嵌入”式的发展,在不同的区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和结果,有些产业在产业吸收地发展迅猛,并且还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有些产业则出现“半死不活”的情况,甚至逐步衰退、消失了。对于产业转移的不同结果,有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笔者认为,“嵌入”式产业的发展与产业转移后与当地产业的契合程度有很大影响,如果转移的产业能够很好的与当地产业契合,则极有可能获得很大发展,否则就会逐步衰退甚至消失。对于产业契合的研究,许多学者在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中已经广泛地涉及到了。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和结合最早的系统研究是里昂惕夫(Leontief,1928)的产业关联理论,他不但阐述了产业之间的关联的重要性,2而且用投入产出表(里昂惕夫逆矩阵)加以严密的分析,罗斯托和赫希曼也将产业关联程度视为主导产业选择的基准之一,认为产业之间的关联度和关联效应是区域产业长期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内学者也对产业之间的关联理论作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不同的关联模型(陈锡康,1981;刘起运,1986;王乃静,1989;姜照华,1996;薛新伟,2000)。张守一等还提出了“嵌入式投入产出表、模型及优化”,用于分析部门最优结构对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影响和效益,这表明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对经济的影响已经引起学者的广泛关注。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周振华(2004)分析了产业关联的变化即产业关联的一般基础将由物质流占主导向信息流转变,开辟了新的产业关联的传递路径,对产业之间的关联实现机制进行了有价值的研究。林毅夫(2001,2003)在论述国有企业自生能力时谈到我国的赶超项目没有自生能力就是因为赶超项目进入的产业和选择的技术均具有资本密集的特征,而项目建设地区的资本又过于稀缺,所以优先发展的赶超项目的技术难以向当地企业转移。其中就存在嵌入的赶超项目与当地资本和技术的契合度过低的表现。国企改革迟迟不能走出困境的原因也在于,长期以来,我们未能从产业和技术结构与要素禀赋结构的吻合角度探索国企改革的出路,并进一步认为,这种吻合(契合)程度还将在深层次上影响企业自生能力的强弱。克鲁格曼(PaulKrugman,1991)在中心——外围模型(Center—PeripheryModel)中,认为较大的制造业份额意味着较大的产业前向和后向关联,而且这种关联效应是形成产业集聚的向心力的三大来源之一。藤田昌久(MasahisaFujita,1988)则更认为在研究向心力的来源之前,首先要考虑建立基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交易关联的更一般的垄断竞争模型。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动态关联是形成区域集聚长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这些研究中,虽然没有明确使用产业之间的契合(或契合度)的概念,但是,其关于产业关联的研究对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的研究有重要的启示作用,前向与后向产业之间的消耗与产业链的完善,都是影响产业契合的重要方面。本文从产业转移发生、实现的机制入手,对产业转移发生的条件和产业转移形式进行分析,认为,产业转移的动力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降低生产成本的意图。在此框架下,区域内发生的产业转移现象使转移的“嵌入”式产业与本地“根植”性产业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了区域产业结构演进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重点探讨转移的产业与当地产业的契合度、适应性分析,并从中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笔者基于对此项问题的研究提出了区域产业转移的几点政策建议,希望能对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有效参考。二产业转移发生、实现机制(一)产业转移的条件和依据:产业转移是区域(国际)分工的实现方式之一,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比较优势的存在。由于不同的区域在资源禀赋或其他条件上具有不同的情况,在长期的区域经济发展中自然形成了不同的产业比较优势,有些区域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另一些区域则具有技术比较优势。为寻求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和产品需求与生产成本上的竞争优势,在这些区域之间就会发生产业转移。从企业角度来看,企业的要素投入结构只有与本地的禀赋结构相吻合,3才能在技术结构选择上实现成本最小化的目的,为实现这种持续增长和发展,企业就会不断改变其区位选择,在不同的区域之间转移(林毅夫、刘明兴,2004)。根据“雁行发展理论”(赤松要,1930),某一区域的产业向外转移的条件是:当该产业在产业技术优势区域已经成熟,其研究与开发的优势日益成本与价格优势所取代,并且该区域形成了新的区域增长点,就故而将该产业转出。如果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R.Vernon,1966)的角度来看就是:在该产品处于成熟阶段开始转移。在新产品阶段,新产品的开发需要更多的技术和熟练劳动,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较高,由于发达地区在技术、资金等方面有优势,相应地,欠发达地区就没有能力进入该领域。随着产品进入成熟期,产品生产技术的“外溢性”使欠发达地区开始模仿甚至引进技术生产了。此时,欠发达地区已经具备了产业转移的契合点,产业便开始逐步由高生产成本的发达地区向低生产成本的欠发达地区转移。韦伯(A.Weber,1909)曾提出了工业区位选择的原料指数(MI)和劳动力指数(LI),他认为要用这些指标来确定产业的区域位置,胡佛也提出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的理论。这些理论都从成本和空间的角度提出了产业区位的重要性,解释了产业为何转移,为何在某地发生产业转移。总结起来,诱发产业不断转移的原因主要就是对市场需求的满足和追求更低的生产成本。(二)产业转移实现机制产业在区域间的转移都是梯度推进的,转移层次由低到高,从发达地区的边际产业开始(小岛清,1978),逐步向不发达地区转移,而且随着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形成了不同的转移梯度。这种梯度转移一般都是按照“技术差距”依次进行移植的。实际上,产业转移必须从转移方不再具有比较优势、与吸收方技术差距最小的产业依次进行,是受到转移双方的主客观条件制约下的必然结果。从产业转移方来看,由于其处于比较劣势的产业已不能再为其创造更多的价值并成为该区域发展的包袱,因此向外转移这些产业势在必行;而其仍极有比较优势、技术先进的产业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无论从竞争还是盈利的角度都不会愿意把这些产业转移出去,失去巨大利润并为自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从产业吸收方来看,更受到自身吸收能力——例如资源或是政策的约束,因此它也只能从双方差距最小而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开始转移。(戴宏伟、田学军、陈永国,2003)由于产业转移吸收地受到诸如技术和资源等方面的约束,所以转移的产业在技术上需要有适度差距的才是可转移的。其转移的形式大致分为三类:一是整体迁移式产业转移。一些地区在产业升级换代的同事会将其成熟产业整体转移到市场潜力巨大而生产成本更小的地区。台湾的计算机制造产业就曾在上世纪90年代整体迁移到长江三角洲的苏、锡、常地区,利用长三角优厚的政策和劳动力资源,进行低成本的生产,并抢占了中国巨大的个人计算机市场的很大份额。随着长三角地区的政策优势逐步降低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台商又开始向胶东半岛转移。像这样整体迁移的产业转移具有很大的转移优势,由于其自身的整体配套性和协整性都很好,所以,产业在移植到某地后,不需要在当地培养配套的企业为其提供生产性服务,可以很快在当地形成本土化生产,节约了很多大的“移植性成本”和整个产业链的磨合成本。二是集聚式产业转移。这种迁移一般是原本分散在不同区域的同类企业4在某地政策或资源的吸引下迅速集聚在当地,从而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坐落在武汉东湖的“中国光谷”就是在国家和湖北省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的一个高科技产业园区。在优越的政策指引下,“光谷”从世界各地吸引了大批的光通信、激光、太阳能研发生产企业集聚其中,在这种浪潮的影响下,也催生了大批的当地企业加入广电产业,正逐步形成一个规模和更大、技术更高的产业集群。这种产业转移的特点是可以逐步形成区域产业优势,并可以带动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但是需要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采用这种转移形式容易导致地方政府的短视行为,广开政策吸引不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进入,对当地经济长期发展造成损害。三是单一强大企业转移式。这种产业转移的方式在近年的产业转移中已不多见。主要是一些占据行业龙头地位的“大哥大”级企业,为追求更为廉价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植入该地,在获得当地优厚的资源和政策优势的同时,形成配套的上下游供应商企业,促进当地企业技术更新和模仿效率,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广东南海盐步内衣产业群的形成也是源于香港一家内衣企业转移到当地之后,不但与当地内衣企业和熟练的劳动力资源很好结合(陈雪梅,2003),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当地生产潜力,促成了整个区域产业群的形成和发展。无论是哪种产业转移形式,其转移的动机都是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市场环境和更低的生产成本。国外的产业转移过程花了200多年才完成,基本上伴随了整个工业化的过程,是顺应自然经济规律的过程,而我国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只经历了20多年时间,属于“赶超型”的非自然的产业转移过程,人为意愿更加强烈。所以,在我国,由于“嵌入”产业的转移是非完全市场化的,“嵌入”产业与“根植”产业的契合程度就更加重要。三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度分析(一)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不同的产业对产业区位选择和当地资源禀赋的依赖性不同,有些产业内部的产业配套性良好,虽然转移到某地,但是并未与当地产业结合,仍然是独立发展的,有些则正好相反。有些产业在转移到当地之后,凭借资本或技术的优势,迅速成为当地具有强劲发展势头和潜力的主导产业,而有些产业不适宜在当地发展,所以其进入并未改变当地“根植”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局面。据此,在产业转移中,可以将地方“根植”产业与外部“嵌入”产业契合类型分为外部,而“嵌入”主导型和“根植”主导型都存在高契合度和低契合度。1、外部“嵌入”产业主导型:一些产业被转移到当地之后,充分利用了当地的资源和政策,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产业的“龙头”,占据了优势地位,使得当地的“根植”产业处于从属地位。外部“嵌入”产业占主导地位,可以使其相对成熟和先进的技术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培养当地适应性更好的配套生产企业为其服务,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一般的产业如果想在转移到某地之后成为“龙头”产业,首先必须在技术上拥有一定的优势,如果没有技术优势,是无法在吸收地取得市场地位的。与“根植”产业在技术上的差距是产业转移成功的必要条件,也是其占据产业主导地位的重要保障。另为,“根植”产业如果没有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那么,“嵌入”产业利用当地资源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就决定了其是否能够拥有更高的生产函数,而成为当5地的主导产业。2、地方“根植”产业主导型:在一些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吸收了外部产业之后,不会对其产业结构造成很大影响,只是弥补了当地产业结构的某些不足,甚至只是产业链的某个环节,使其整个产业结构更为完善。这种类型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嵌入”产业在转移之后,并不适应当地的发展,只是处于微弱的“喘息式”的发展状态,从整体上并没有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任何作用。兰州市在上世纪引入了两条彩色电视机生产线,曾经是全国最大的彩色电视机生产基地之一,但是当地的市场和劳动力技术程度等原因使其迅速衰竭,但是当地政府出于就业等方面的考虑,选择了维持的状态而非退出该产业。从产业适应性指标来看,可以认为这是一项失败的产业转移。3、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