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转移及其影响》【考纲解读】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结合实例,理解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对转入区和转出区的意义。【案例剖析1】(2010新课标)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1~3题。发展阶段时间方式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④资本“走出去”2003~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大利的时尚之都米兰设研发中心1.该公司①、②阶段的主要发展目标是A.开拓国际市场B.建立品牌形象C.吸引国外资金D.降低生产成本2.该公司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生产基地,可以A.降低劳动成本B.增强集聚效应C.便于产品销售D.便于原料运输3.该公司在意大利设立研发中心便于利用当地的A.市场B.资金C.原料D.技术1.原因:①选择最佳区位(资源供给、劳动力素质、工资水平、市场需求、环境容量、技术、国家政策)。②降低生产成本(原料、市场、工资水平、运输费用、土地价格)。③扩大销售市场(发达国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传统工业区环境压力日益沉重;发展中国家工资水平较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明显改善)。2.促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设分厂的原因:廉价的劳动力、广阔的市场、低廉的地价(跨国公司在中国建芯片生产厂、汽车厂,是因为中国拥有庞大的市场)。【规律总结1】产业转移的原因1.就地获取丰富的资源(矿产资源、经济作物等);2.大量廉价的劳动力;3.开拓潜在的广阔市场;4.利用当地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5.当地的地价、房租低廉;6.绕开贸易壁垒、关税,节约交易成本;7.转移本国工业污染;8.有便利的海运联系(产业转出区与产业转入区)。规律技巧总结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产业的区位产业转移大潮中,以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为主流;但也存在欠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其常见区位如下:1.开拓巨大的消费市场;2.社会协作条件好,如完善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市场机制等;寻求技术、管理、资金上的支持;3.靠近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调整产业;并且能够减少产品运输费用;4.打造品牌,树立高端产品形象;5.绕开贸易壁垒、关税,节约交易成本。【拓展练习1】(2009海南)近些年来,G市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6分)参考答案:临近广东省,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连)(2分),劳动力和地价便宜(较低)(4分)。(答政府优惠政策、能源丰富等条件,如合理,每项可得1分。)【案例剖析2】(2007江苏)图7为“五种类型产业区位选择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食品工业、软件产业、服装加工业与图中所示类型相符的依次是A.④、②、③B.④、⑤、②C.③、②①D.①、③、⑤2.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最容易实现跨国界转移的类型是A.①、③B.①、②C.②、③D.④、⑤读世界汽车产业三次大转移示意图,回答3~4题。3.第一次转移是从乙地转移到甲地,甲地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C.甲地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D.国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4.进入20世纪80年代,丙地汽车产量居世界第一,这主要得益于该地()A.原料、燃料丰富B.位置优越,分布集中C.水能丰富,劳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技投入1.转移类型及顺序:一个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周期,即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发达国家总是把处于衰退期、成熟期的产业和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向外转移,而把技术含量高、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和高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留在国内,以保持自己的技术优势并获取高额利润。一般情况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源密集型和重工业,最后是技术密集型的工业。2.方向:①国际产业转移的总体方向是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②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转移。3.世界产业转移的轨迹:英国——德国一一美国——日本一一我国沿海(进一步内地)、东南亚、拉丁美洲。注意:能否能够实现产业转移还与转出地区的政策及转入地区的技术等产业基础条件有关。【规律总结2】产业转移的类型和方向【拓展练习2】(2008全国Ⅰ)产业重心是区域产业产值空间分布的重心。下图示意中国三次产业重心的经、纬度变化(不含台湾、香港、澳门的统计资料)。完成1~3题。1.图中①、②、③线依次代表()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B.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C.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第二产业D.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2.从产业重心的纬度变化看()A.三次产业重心均向北移动B.第一产业重心移动最快C.第二产业重心移动最快D.第三产业重心移动最快3.自1985年至2003年,产业重心移动的趋势是()A.第二产业向东南B.第二产业向东北C.第一产业向东南D.第三产业向东南经度变化纬度变化方向及速度①116.0°E→115.6°E34.2°N→33.0°N向西南最快②114.8°E→115.4°E33.3°N→32.6°N向东南次之③113.7°E→113.5°E32.5°N→32.6°N向西北较平稳读“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图A)和“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示意图”(图B),完成4~5题。3.图A中,我国承转全球IT产业转移的路径①是指()A.珠江三角洲B.长江三角洲C.环渤海地区D.闽南地区4.图B为IT全球化竞争的金字塔模型,c是指()A.制造和研发环节B、品牌和核心技术C.加工和组装环节D.市场和运输环节6.(2009浙江)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l。若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9分)参考答案:玩具制造业可行。理由:①是珠江三角洲急需转出的产业项目;②劳动力密集行业,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长株潭城市群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③长株潭地区房租、地价等较低廉,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④该产业污染少、耗能低;⑤交通方便,出口便捷飞机制造业不可行。理由:①不是长江三角洲地区近期向外转移的项目;②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争取国家投资或者引进资金的难度大;③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株潭地区科技人才条件尚不具备;④与飞机制造配套的其他产业基础较差。【案例剖析3】(2010年安徽)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15分)(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13分)解析:(1)考查工业区位的变化和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服装加工基地,需要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安徽与广东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具有这些优势;加之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等因素的影响。所以服装加工基地向安徽迁移。(2)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产业转移有利于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地区经济发展,吸引大量人口的迁入,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参考答案:(1)安徽与广东等省相比,原材料、劳动力、水、土地、能源等供给充足,生产成本低;广东等省产业结构升级、生态环境压力增大;安徽临近沿海发达地区,对外交通日益完善,市场广阔,政策扶持力度大。与安徽相比,广东等省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收入水平高,教育、医疗等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完善。(2)安徽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向发达地区迁移的人口减少,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增加。省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产业转移促进产业的国际分工与合作,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⑴对迁出地的影响有利:①利于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②利于改善区域环境;不利:③减少就业机会,引起失业人口增加⑵对迁入地的影响有利:①加快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②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③加强与外界联系;不利:④加速资源消耗;⑤加重环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规律总结3】产业转移的影响(2009·江苏地理)下图是美国新一代波音737飞机在中国的零部件生产地说明图。此类合作,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影响有(双选)()A.增大就业压力B.加快工业化进程C.促进技术创新D.改变能源政策BC【拓展练习3】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已成为外商投资的重点地区。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额达89.7亿美元,占全国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达14.9%,其中,制造业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要领域。下表为山东省各地市1992~2005年累计外商直接投资额占全省同期累计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地区投资比重(%)济南5.36潍坊7.26临沂1.68青岛37.19济宁2.19德州2.13淄博4.14泰安1.16聊城0.98枣庄1.13威海10.19滨州1.14东营1.41日照1.59荷泽1.11烟台19.21莱芜0.68(1)依据上表概括山东省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并说明其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简要回答这种分布对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3)分析东部地区在打造半岛制造业基地、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应注意的问题。【试题分析】试题借助外商投资这一新的问题情境,从区域整体发展切入,以表格的形式给出了外商的投资分布区域,让学生从中总结出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考查了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第(1)题,从图中山东省各地市数据可以看出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沿海地市的投资比重大,内陆比重较小;同时位于胶济铁路沿线的济南、淄博的投资比重也较大。第(2)题,在回答有关影响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上题可知,投资集中分布的两个地带经济基础好,交通便利,投资有利于产业结构的升级;但会加大它们与其他地市之间的差异。【参考答案】(1)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带,胶济铁路沿线地带(或沿济南、淄博、潍坊、青岛一线)。影响因素:地理位置;经济基础(产业、工业基础);基础设施(交通);政策。(2)有利影响:有利于生产要素向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集中,带动山东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东部沿海和胶济沿线地带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有利于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建设)。不利影响:扩大山东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3)优势:东部地区靠近日韩,区位优势明显;铁路、公路(高速公路)密度大,港口众多,海陆交通便利;科技教育发达,劳动力素质比较高;制造业发达,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化水平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高,市场潜力巨大。接收产业转移时应注意的问题:防止污染型工业、高耗能工业、资源型工业的引进;同时要加大科技投入,创自主品牌。【跟踪训练2】(2010·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东部主要石化基地和企业的分布。完成(1)、(2)题。(1)图中兼有资源和市场区位优势的石化基地是()A.①B.②C.③D.④(2)④地接受境外石化产业转移将首先促进区域内的()A.石油开采B.核电站建设C.海岛旅游开发D.港口建设【解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