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技巧【概念】一.表达方式:A.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B.描写: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作的具体的描绘与刻画。C.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D.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E.说明:是对事物与事理进行的解释和介绍。二.记叙文1.记叙文概念:记叙文以写人物的经历和事物发展变化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文体(记叙为主)。2.分类:广义的记叙文,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3.记叙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4.记叙顺序及作用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三.小说1、小说概念: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2、小说种类: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3、小说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4、环境的种类及作用(1)自然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2)社会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5、情节:(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6.续写小说结尾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四.散文1.散文概念散文是作者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哲理,表达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的一种文体。2.散文特点形散:1、取材自由:写人,记事,绘景,状物2、表现手法灵活多样:象征、衬托、对比、3、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往往以抒情为主,把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融为一炉。神聚:主题集中鲜明3.散文的分类①抒情散文(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类散文)②记叙散文(叙事散文)③议论散文(哲理散文)4.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5.散文的主题散文的主题归根结底就是作者对自然、社会或人生的感悟,把握住了作者融会在文章内容中的主观感受,就能挖掘出文章的深刻意义。6.散文的语言①质朴、自然②生动、形象③深刻、隽永【记叙性短文阅读考点及技巧】一.修辞手法(两个字)及作用:1.概念①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②拟人: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③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④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⑤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⑥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⑦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⑧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⑨引用:直接引用原文要加引号,概述大意的不能加引号。用来加强真实性,丰富文章内容,帮助说明论理,增强表现力,说服力。⑩反语: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话语来表达本意。多数是用来表示讽刺嘲弄的。⑾借代:不直接把人或事物的名称说出来,而用跟它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或它本身的某种属性来代替。作用是使语言多变,丰富多彩,具体形象,揭示出人与物的特征,并引发读者联想。2.修辞赏析格式①比喻:“……”一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或写出……的道理)。②拟人:“……”一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词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或思想、感情、动作),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③夸张:“……”一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事物)的……特点,强烈表达作者……的感情。④排比:“……”一句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条理清晰,突出……(事物)的……特点,强烈抒发作者……的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语气强烈。⑤对偶:“……”一句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工整,形式优美,突出……(事物)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读起来音韵和谐。⑥反复:“……”一句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的意思,突出文章……主题。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⑦设问:“……”一句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自问自答,强调……的意思,引人注意,启发思考。⑧反问:“……”一句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态度鲜明,强调……的意思,语气强烈,抒发……的感情。⑨引用:“……”一句运用引用的修辞手法,准确地突出……(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⑩反语:“……”一句运用反语的修辞手法,强烈讽刺……(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3.从语言角度赏析先举含修辞的例句再赏析其修辞“……”一句运用……修辞手法,写出……(事物)的……(特点),深刻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或写出……的道理)。二、语段、句子的描写方法及其作用1.形式①从不同的感觉来描写(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②以动衬静,动静结合(写景方法)③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环境描写)④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人物描写方法)⑤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⑥细节描写(环境、景物、动作、外貌、神态)2.答题格式①运用了以动衬静的写景方法,赋予……(事物)以动感,写出它……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②运用了正面与侧面(直接与间接)的写景方法,正面写……(事物)侧面写……(事物),写出……(事物)的……的特点,表达作者……的感情。③人物描写语句的赏析a“……”一句运用了外貌(肖像)描写的方法,交代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思想性格等情况。b“……”一句运用了语言描写(或动作描写或神态描写)的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心情),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c“……”一句运用了心理描写的方法,形象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思想、揭示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④环境描写a自然环境(景物)描写句的作用:渲染……气氛、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情、感情)、预示……(人物)的……命运b社会环境描写作用: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的社会现实。三、句子、词语含义或作用考试题型1.理解词语、句子的含义(言外之意)及表达效果方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或比喻义,结合上下文理解表达效果。答题套路:“XX”一词原意是……,这里意思是……,写出……(景物)……特点或表达……(人)对……(事物)的……感情。考试题型2.文段中指示代词指代对象的判断:⑴.常考的指示代词有:这、那、这些、那些、其他、以上、如此、此……;⑵.在指示代词前后找,或根据上下文概括。⑶.找到之后,将找到的内容放在指示代词所在句中读一读,看是否适合。考试题型3.某句话(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能。原句(词语)的意思是……,去掉就没有这些表达效果。考试题型4.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结构和内容)?答题格式:⑴.结构上从以下几点分析①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渲染……气氛,为……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②文中:承上启下(过渡);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为……埋下伏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③文末:总结全文,深化……中心;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首尾呼应;令人深思,给人……启示,让人觉得回味无穷。⑵.内容上:此句表现的……的意思,点明……主题(深化……主题)。考试题型5.词语的比较(选词填空):①比较词义,仔细辨别两个词在程度、适用范围、感情色彩的方面的区别。②选好之后应该将相关句子多读几遍,反复体会。考试题型6.分析记叙文语段中一句话要紧扣住文章所渲染的特定气氛、表达的感情、人物形象的特点等。答题格式:渲染……的气氛,表达了……感情,突出……(人物)……特点考试题型7.某句话中某个词(句)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答题格式:不行。因为该词(句)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的……,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不行,因为该词(句)比另一词(句)的……感情更强烈(或更突出对象的……性格特征)。考试题型8.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答题模式:不能。因为这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或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或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考试题型9、评价、赏析一句话思路: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再评思想内涵答题格式:用了……修辞手法(或表现手法),语言生动(或优美、讲求对称、准确严密),表达了……观点,给人……感受(启迪、教育)考试题型10.关键句子的理解⑴关键句子的种类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⑵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答题格式:表达了作者……感情(或思想),在文中起……作用。四.线索及作用1.线索①核心人物②核心事物③核心事件④时间⑤地点⑥作者的情感2.找线索的方法:①文章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或包含线索的因素)②各段反复出现的事物③文中议论抒情的语句④作者的思想感情⑤某一人物的见闻感受3.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五.标题作用题型1.分析标题的含义标题含义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方面来分析。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指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标题如果是比喻句,我们就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变色龙》的标题“变色龙”就不是写善于变色的蜥蜴,而是比喻像变色龙一样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题型2.分析标题的作用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作用主要有:贯穿全文线索(《枣核》);表明写作对象(《藤野先生》);关联主要情节(《智取生辰纲》);象征比喻(《海燕》);透露情感主旨(《心声》);引起读者兴趣、制造悬念、烘托、形象生动性等。请简要分析标题《蔷薇几度花》中的“蔷薇”在文中的作用。【解析】结合以上对标题作用的分析,可以得出标题中“蔷薇”在文中的作用:①是贯串全文的线索。②引出挑糖担的老人。③比喻(象征)老人的品格。④烘托老人的形象。题型3.如何给文章取个合适的标题要给文章取一个合适的标题,不妨从标题的作用入手:以贯穿文章的线索为题,以写作对象(即关键的人、物)为题,以文章的主旨为题,以主要情节为题等。拟题时一定要注意标题的特点,要做到紧扣文本、言简意赅。题型4.为什么以此为标题要完成此类题目,必须在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情感的基础上,从标题的含义和作用两个方面来答。总之,标题是文章的标志,它常常透露出作者的观点或感情倾向,暗示文章的主旨,串连文章的结构,起到揭示主旨和贯穿全文的线索作用。只要走进文本,细细揣摩,看清要求,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六.内容、